戚秀红
摘要:历史是记录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文关怀和家族精神的文理学科,它不只是单纯地客观地记载过去的事,而是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内涵、民族精神,是一种智慧传承与文化传递。初中生在思想上还不成熟,认识不完善,尚未形成完整的历史观。教学过程中,应丰富历史课堂教学计划,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引言
中学历史作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门学科,它蕴涵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民族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解历史中蕴涵的丰富学科内涵,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学科观念。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加深自己的情感认知,丰富精神内涵,体会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学会塑造更完整的人格,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共同进步。
一、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
1.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
老师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现在阶段的老师在对初中历史展开教学时,主要采取的方式是老师成为历史教学的中心,负责授课,而学生则只是作为单纯的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这种老套,乏味的教学方法是初中历史教学无法提升的主要因素。其次,因为现在的教育竞争越来越的激烈,导致了部分老师为应对升学考试,往往只能是对学生进行较浅层次的历史教育,而划出了几个所谓的重点要求对学生加以死记硬背,这就背离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本意,无法培养出具备历史综合素养的人才,不利于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发展。再者,有些初中历史老师的管理水平较低,使得教学方法无法有所转变,课堂效果无法有所提升的因素。因为当时大家对初中历史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了学生们在选择初中历史老师的时候,总是很随便,有的初中历史老师甚至一个人身兼多种课程的教学任务,对世界史的认识仅仅只是些皮毛,有的初中历史老师仅仅是照本宣科,把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单纯的读在一边,画一个重点就算完事,根本没有任何专业性。这种传统的教育从来都是直接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因素。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除老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效果提高之外,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兴致较低,是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影响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一下的几方面:首先,教师作为老师,并不关注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甚至有些初中历史老师因为自己本来就不关注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而只是把对初中历史课堂当成是应付,再加上有些老师因为自己是代课老师,对初中历史的讲授只能是照着书念,这就导致了初中历史科目本身所应该具备的教育内涵,不可以进行真正的展示。如此效率低下的教学模式将会使初中历史课程显得越来越乏味,学习者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无法培养。第二,作为学生,对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缺乏关注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致不够的因素。学生并不注意对初中历史的掌握,有一大部分的因素是由于老师或者父母除了老是给学生灌输,学好语数外,对其余的学科都不重要这一思路,这会让学生觉得初中历史科目并不重要,从而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无法获得培养。另外一些因素就是老师讲课没有新意,再加上学生学习课程较多,压力较重,这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获得培养,导致初中历史的课堂效果无法获得提升。
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策略
1.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每个学习者只有具备了兴趣,才能有积极向上主动性的学习心态,这就是提高学习者的主要力量来源所在,对提高初中历史学习必不可少。我国最伟大的教育者孔子,圣人曾言:知之者不及好之者,好之者不及乐之者。说的正是兴趣爱好对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求并重视提高学习者对初中历史学习的趣味。但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直接影响,在中国传统教学方法下,为要求学生更高的考试分数,老师常常忽略了训练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爱好,只有简单的机械式记忆,而在课堂上老师之间基本缺乏交流、沟通,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不停地讲解,学生不免觉得很乏味、沉闷,甚至课堂教学表现不佳。伴随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老师的教学观念在转变,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发挥学生的天赋力量和才能,而并非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由于以往的教学方法已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个性,所以现在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开始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老师们需要更多去考察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从而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并且在与学生的交流当中,掌握学生现阶段的思想感情,从而学会理解,然后老师要利用自己的课堂经验对这部分信息进行处理,以便于有方向的去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对于启发学生个性化思考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历史是人类对过去时间的记忆,在这里面或多或少地都有个人感情的加入,对于同一个历史事情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称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老师在教授史学课程当中应该重视歷史对学生个性化思考的启发,不仅满足于简单的历史知识传输,而且还要使学生对客观的史学知识有自己的认识,更深层次的研读历史教学资料,为学生从认识向外部拓展的过程中开辟窗口,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有限的历史课本知识当中激发无尽的想象力,从而带动学生全方面协同地发挥,突破了应试教育的桎梏。
例如,老师可运用课本知识点来推进学生的思维过程,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扩展外延,从而激活学生的个人思维,以《康乾盛世》为例,老师可组织学生欣赏与康乾盛世相关的影视剧,让学生主动的查找历史资源,自己去探寻史书上的康乾盛世本貌,并组建历史探究小组,让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看法,完善学生的个人思考技能,使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个性,同时老师要对学生所提出的看法进行引导,对错误的看法加以纠正,从而引导学生标新立异,提出自己观点,从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挥。
3.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
中学阶段的学生智力还没有成熟,处理事物时常常缺乏理性,"爱屋及乌"的个性就更加突出了,对某个教师的好感可能牵连到教师所任教的历史课程,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的最基本要求,是提高初中阶段历史课堂实效性的前提条件。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老师们教学观念的改变,不少教师们已经开始重新定位自己在学校教学中的角色,以满足新课改需要,并开始着眼于建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结语
目前的历史教学虽有一些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新的方法,例如多媒体的应用,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斌.如何提升初中历史的课堂实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7).
[2]牟卉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初探[J].好家长,20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