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培育中职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

2021-02-07 00:54都亚萍赵建中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政中职素养

都亚萍 赵建中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要想开好、上好,需要紧紧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全过程。要想落实好思政课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要求,就需要我们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观念和方式,结合本校实际,脚踏实地讲有特色的中职思政课,使学生对思政教学成果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一、中职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20年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

立德树人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根本任务,而核心素养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出发点或有效载体。核心素养是中职生职业生涯获得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是所有中职学校办学方向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需要大胆创新,在做中学做中教,课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形象,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和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我们要紧紧结合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精神教育,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二、培育中职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

(一)夯实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在思政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夯实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用好思政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使政治认同在学生心中坚定不移,尤其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足做深。

1.热爱忠诚

我们在思政课堂上要理直气壮地向学生传授、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把这样的声音叫响叫亮。通过课堂教学课程学习,通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党史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榜样》等人物、活动、影视资料,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把热爱忠诚的种子深埋学生心田。

2.政治倾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通过专题学习或者读本学习深入进行,要深刻领会我国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思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坚定的政治倾向。

3.心理归属

大力宣扬文化自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学生头脑,使学生有足够的底气、资格和理由不负中华民族,不负这个时代。突出本土文化的熏陶,比如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让学生以中国人为傲、为中原人喝彩。

(二)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

在专业学习、实训实习中强化中职生的职业精神,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不断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劳动情感,使学生逐步养成劳动习惯,并且把这种劳动教育的成果持续下去,使学生深刻领悟“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内涵。

1.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必须落实在“恒”字上,要在学生当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让劳动不再成为学生眼中的“小事儿”“麻烦事儿”,而要成为“大事儿”“正经事儿”。只有当劳动变成一种习惯后,才能使之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当任何排斥劳动的念头出现时,不能以“下不为例”“只此一次”“情况特殊”为理由放松要求,原谅自己。要把握自己的“每一次”,不放过“任何一次”,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校内校外一个样,当面背后一个样,久而久之,就会让劳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劳模精神

在专业学习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核心的劳模精神教育,使学生懂得劳动价值有大小,劳动分工无贵贱。比如点钞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不要计较数了多少次、坏了多少张、磨了多少茧,要真正穿越眼前的迷雾,坚定内心的向往和追求,苦练点钞技能,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技能训练做得尽心尽力、不留遗憾,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做到乐业、勤业、精业。

3.工匠精神

在实训实习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作风严谨、敬业守信、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为核心的工匠精神教育,使学生懂得在追梦、圆梦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努力拼搏,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比如室内家装设计实训,使学生在实践中做到用心去做每件事,锻炼自己的坚韧和执着,强化不断满足个性化、定制化需要的观念,在每个设计方案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一次次的修改和完善中,不断地得到客户的认可和好评,不断追求更高更好的标准和要求。

(三)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

中职学生的法治意识,主要表现为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能够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与到学校和社会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当中。

1.学法守法用法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学习中,能够结合法律案例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通过法制讲座、模拟法庭、参观法制教育基地等活动,使学生逐步拥有依法维权的意识,具备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同时学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结合自身实际需要,把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要求落实到学习生活中去,做一个崇尚道德、学法用法守法的好公民。

2.抵制“校园欺凌”

中职学校要和社区、办事处、派出所等单位结合,共同建立中职学生综合保护体系,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普法学法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法治资源,预防和减少中职生的违法犯罪案件,让校园稳定和学生安全成为常态。在学生遇到校园欺凌时,要教育学生牢记:不做残忍的施暴者、不做冷漠的旁观者、不做沉默的被害者,要勇敢地站出来对校园欺凌说“不”,真正实现对“校园欺凌”的零容忍!

3.善用案例讨论、话题讨论

由于中职生对于社会接触不深,很多法律案件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所以在教育学生学法用法的时候,要多搜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相关案件,通过案例讨论、话题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法律知识的讨论中,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使普法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四)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在学校的管理和服务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主人翁意识,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中找到获得感和成就感。

1.订立规矩

在校规校纪、宿舍管理规定、班级公约的制订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充分讨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提建议、谈想法、做修改,通过广泛有效的途径,比如校长信箱、智慧校园、官网论坛等形式参与进来,汇聚学生合理有效的意见,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使学生公共参与的渠道畅通无阻,使学生的智慧能够被发现、想法能够被重视、行动能够被肯定。

2.参与决策

在助学金、奖学金的评定上,在校园项目基础建设上,在教师评教评学上,在技能大赛训练的梯队建设上,在校园活动的举办上,学生要有渠道、有方式、有机会参与决策,可以通过班级、社团、系部等参与进来,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履行自己的政治义务,明显地体现出学生的意愿,切实推动学校科学、民主、可持续的发展。

3.共同治理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全面参与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的工作中来。比如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卫生环境、仪容仪表、遵规守纪、校园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兴趣培养、素养提升、开阔视野、个性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形成共管共治的合力。

(五)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一般从性格、人格品质、责任感、情绪稳定、思维开放等五个方面进行认定,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和德育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保持心理的长期稳定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让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愉悦,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和心理的长期稳定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好的审美观能促进学生对周围事物好的印象,更能发现世界上美好事物的存在,他们的感知力、鉴赏力都要比普通学生感受更深刻。例如,艺术系学生给人的印象就是美好的,总能发现世界上美好的存在,发现周围事物可爱的地方。学画画的学生能把一块丑陋的石头画出不一样的美感;学美声的学生能把普通的故事唱出不一样的味道。同时,这种美好也有一种深深的感染力,美的因子一旦存在就能迅速感染周围所有人。

2.帮助学生从不健康心理中脱离出来

调查表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比正常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自卑、悲观、躁动、易怒和过分忧虑的特点。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穿插演讲、辩论、做手工、歌唱比赛等教育活动,使学生内在的生命力和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些各具特点的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慢慢学会生活,其内在动力得以激发,从而改变不良行为。学生换了心情,减轻了压力,心理就不容易出现问题,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3.加强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阶段,我们要在青春形象的塑造、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的引導、想象力的激发和健康人格的生成等五个方面加强教育。由于青少年时期身体迅猛发育,但其心理发展尚未做好相应准备,于是青少年面对变化就会产生一系列不好、不健康的情绪,同时情绪起伏很大,容易产生相互极端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群体加强青春期生命教育、情感教育、责任教育、底线教育、尊重教育等,以达到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保持健康心理的效果。

三、培育中职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中职思政课融洽的师生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中职学校,要想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就必须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果任课老师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喜欢,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老师传递的信息就会被积极主动地吸收,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是事半功倍的。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是上好第一节思政课。在第一节课前,思政课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外在衣着打扮、内在言谈举止都需要注意。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次作业中,充分地了解学生,肯定每位同学的表现,给出合理评价,只要用心、专注地做好每一步,融洽的师生关系自然会水到渠成。

(二)注重思政课程与时政热点的结合

思政课程和时政热点相结合,能够凸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让学生慢慢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也能够不断地利用时政问题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不怕困难、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伟力,综合用好社会“大课堂”和学校“小课堂”,形成育人合力。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还要能够根据所教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时政兴趣的培养和分析问题方法的指导,力求让思政课堂更具特色,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时政话题中。同时根据时政热点补充相关的社会常识、时政评论和政治故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以后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三)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为了有效培育中职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可以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在“名人故事”“老师的历程”“我的师兄师姐”三个方面,收集整理出典型的、催人上进的、易受启发的案例,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1.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既可以是文化领域的,也可以是专业领域的。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困难和坎坷,都有过人生的不得意,都付出过惨痛的代价,同时许多名人也付出了辛勤和汗水,也持之以恒不言放弃,也不断学习寻求变革。从他们身上,让学生领会政治认同、职业精神和健全人格,学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去锻炼、去磨砺。

2.老师的历程

如果说父母是学生的第一榜样,那么老师就是学生的第二榜样,甚至在上学期间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老师而非父母。教师的成长历程,也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榜样力量,尤其是对于中职生来说。如果能把教师在上学、工作、生活、思想上的经历,进行整理总结并分享给学生,那么他们会更加信服我们所讲授的“大道理”,在思政课学习时会更加自觉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3.我的师兄师姐

学校以前优秀的毕业生,也是培育中职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参考“标本”,因为他们与学生的实际和政治素养更接近,借鉴意义更大。我们可以按专业,把近五年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在校表现、就业(创业)经历、思想变化、困难与机会等编纂成小读本,或者把他们邀请回学校进行现场讲述,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并且能够产生蝴蝶效应。

【本文系2021年郑州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1-ZJKZD-S86-00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思政中职素养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