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蛋白结合超微粉碎对豆渣膳食纤维成分及功能特性影响

2021-02-06 07:44汤小明卢坚雯曾艳红
中国粮油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豆渣蛋白酶膳食

汤小明 卢坚雯 曾艳红

(宜春市农业农村局1,宜春 336000) (中共宜春市袁州区委党校2,宜春 336000)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是人体必需的七种营养素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保健品和医疗产品的加工。DF根据其水溶性分为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和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1]。IDF可以减少消化物在肠道运动和运输时间。此外,它对腹泻和便秘有积极作用[2]。SDF可以帮助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3]和调节血糖水平[4],以及预防结直肠癌[5]。

中国每年生产约2千万吨豆渣,但豆渣未被充分利用,多用作饲料和肥料,甚至作为工业废弃物丢弃。事实上,豆渣是一种营养丰富,天然,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的原料食品,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利用豆渣仍然存在两个问题。首先,豆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使其易于微生物腐败,难以储存、运输。而且豆渣蛋白含有3种主要过敏原,分别是Gly m Bd 28K,Gly m Bd 30K,Gly m Bd 60K[6]。这些过敏原容易诱发人体消化不良,腹泻,特应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国内外用于豆渣脱蛋白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3]和酶解法[6]。酶解法因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小,应用前景广阔[6]。其次,豆渣DF组成不均衡,富含IDF但几乎不含SDF[7],它不符合“理想膳食纤维”的要求[8]。事实证明,SDF在某些方面比IDF更能改善人的健康状况[9]。很多方法已经使用于增加植物残渣的SDF含量,例如化学或微生物发酵法[8]。但这些方法有很多缺点。例如,化学法耗时且会产生污染物[9], 而微生物发酵法非常昂贵[10]。

超微粉碎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的技术,它可以将原料加工成微米或纳米粉末,并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该技术具有高速低温破碎;粒径细,分布均匀;节约原材料,提高利用率,减少污染;有益于身体对食物营养吸收等优势。本实验研究脱蛋白结合超微粉碎改性方法对豆渣DF化学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为豆渣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豆渣碱性蛋白酶(4 000 u/g)、中性蛋白酶(4 000 u/g)、风味蛋白酶(4 000 u/g);氢氧化钠、石油醚等试剂均为分析纯。Mastersizer2000粒径分布仪,Pulverisette 14超微粉碎仪,LXJ-IIB离心机。

1.2 试验方法

1.2.1 豆渣DF的制备

1.2.1.1 原料预处理

豆渣在60 ℃下烘干至恒重,将干燥的豆渣用锤磨机研磨并过500 μm筛网,然后用石油醚脱脂,在-20 ℃下储存直至使用。

1.2.1.2 原料脱蛋白

脱脂豆渣分别通过下面四种方法脱蛋白后,用纯净水反复洗涤,于60 ℃下烘干过夜,分别得到DF-A,DF-N,DF-F,DF-T四种样品。

DF-A:碱性蛋白酶(料液比1∶20、pH 9.0、温度60 ℃、酶解时间4 h);

DF-N:中性蛋白酶(料液比1∶20、pH 7.0、温度50 ℃、酶解时间4 h);

DF-F:风味蛋白酶(料液比1∶20、pH 3.0、温度45 ℃、酶解时间4 h);

DF-T:碱提蛋白(第一步料液比1∶20、pH 10、温度60 ℃、提起时间90 min,第二步料液比1∶10、pH 10、温度60 ℃、提起时间60 min)

1.2.2 豆渣DF组分的测定

根据AOAC[11]方法测量豆渣DF的粗蛋白,TDF,IDF和SDF含量。粗蛋白根据使用Kjedahl方法(AOAC方法920.152)估算氮含量来测量粗蛋白质含量。根据酶重量法(AOAC方法991.43)测量TDF,IDF和SDF含量。

1.2.3 豆渣DF超微粉碎及粒径的测定

1.2.3.1 豆渣DF超微粉碎

先后取适量DF-A,DF-N,DF-F,DF-T四种样品,置于旋转研磨机,运行速度设定为20 000r/min,并分别粉碎通过装有的四个不同筛(40、60、100、250 μm)。最后,获得过40、60、100、250 μm筛的四种不同粒径豆渣DF粉末。

1.2.3.2 粒径的测定

将100 mg豆渣DF溶解于5 mL蒸馏水中,超声进行分散,分散剂为水,使DF颗粒分散均匀。采用Mastersizer 2000粒径分布仪测定,样品由Hydro 2000 MU (A)进样测定,得粒径体积分布。

1.2.4 豆渣DF功能性质的测定

根据陈存社等[12]的方法稍作修改,测定豆渣DF粉末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

1.2.4.1 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

取250 mg样品加入50 mL离心管,加15 mL蒸馏水,在室温下震荡均匀,静置24 h,离心(4 800r/min,20 min)去除上清液,根据质量差算出每克样品持水的重量,测量3次。

计算WHC如下:

式中:m0为离心管的质量/g;m1为去除上清液后离心管的质量/g;m为膳食纤维样品的质量/g。

1.2.4.2 持油力(holding capacity,OHC)

取250 mg样品加入50 mL离心管,加15 mL大豆油,在室温下震荡均匀,静置24 h后离心(4 800r/min,20 min)去除上清液,根据质量差算出每克样品持水的重量,测量3次。

计算OHC如下:

式中:m0为离心管的质量/g;m1为去除上清液后离心管的质量/g;m为膳食纤维样品的质量/g。

1.2.4.3 膨胀力(swelling capacity,SC)

取250 mg样品加入10 mL量筒中,加入5 mL含0.02%迭代化钠蒸馏水,立即震荡,消除气泡的影响,过夜,测量每克样品增加的体积,测量3次。

计算SC如下:

式中:V为干样品的体积/mL;V0为吸水膨胀后样品的体积/mL;m为膳食纤维样品的质量/g。

2 结果与分析

2.1 豆渣DF超微粉碎粒径分布

在不同的超微粉碎条件下处理得到的豆渣DF的粒度分布特征如图1所示。当豆渣DF超微粉碎通过装有250 μm筛的旋转研磨机时,其平均粒径从125.6 μm急剧减小到30.8 μm,属于亚微米级。结果表明,通过旋转研磨机粉碎可以有效地将豆渣DF颗粒的粒径减小到亚微米级。当豆渣DF粉碎分别通过带有筛子(100、60、40 μm)的旋转研磨机时,豆渣DF的粒度分布在2 μm至160 μm的范围内,表明豆渣DF粒径的一部分大于粉碎通过的筛孔,这种异常现象可能归因于超微粉碎后的豆渣DF颗粒发生了聚集。Rajkhowa等[13]研究发现旋转研磨后的丝绸品种获得了类似的结果。随着DF颗粒变得更小,抗断裂性逐渐增加,由于表面积的增加,聚集加速。因此,当豆渣DF粒径到了一定大小,超微粉碎不能再使其粒度变少。

图1 豆渣DF超微粉碎粒径分布图

2.2 豆渣DF的基本组分

本研究中使用的豆渣的化学组成见表1,其蛋白质含量与已报道的豆渣样品值一致[14]。O’Toole[15]总结报道豆渣的化学组成,其中蛋白质,SDF和IDF质量分数在24%~31%,12.6%~14.6%和40.2%~43.6%之间。与早期研究的豆渣组分相比,本研究豆渣的蛋白质和SDF含量明显较低,IDF含量较高。产生这种差异可能由于生产豆渣的方法和大豆栽培品种不一样[15]。

当豆渣样品进行酶处理或碱处理时(表1),蛋白质含量显着降低。碱性蛋白酶脱蛋白效果最好,蛋白的去除率为78.8%。通过碱处理,豆渣蛋白的去除率为53.7%,低于之前的报道[16]。中性和风味酶处理分别去除蛋白率47.1%、39.4%。豆渣的IDF,TDF质量分数在去除蛋白后从59.4增加到79.9%,64.1增加到85.2%,然而,SDF含量没有明显增加。通过碱性蛋白酶处理制备的豆渣DF含量最高,这意味着碱性蛋白酶脱蛋白是生产高纯度DF的有效方法。

表1 豆渣DF组成成分及功能特性

如(表2)所示,随着粒径的减小,四种豆渣DF的TDF含量逐渐降低。超微粉碎后TDF含量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断裂转化为一些可溶性小分子[17]。DF-A,DF-N,DF-F,DF-T的IDF质量分数分别从79.90%降至69.93%,73.13%降至64.85%,72.86降至64.64%,76.70降至65.87%。然而,DF-A,DF-N,DF-F,DF-T的SDF质量分数经超微粉碎后分别从5.31%增加到14.75%,4.60%到13.89%,3.16到11.98%,3.66到12.61%,表明超微粉碎导致部分膳食纤维组分从不溶性转换成可溶性。平衡的DF组分配比建议SDF含量高于10%[18]。因此,将IDF转换为SDF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改方法性。本研究中豆渣DF的SDF质量分数高于10%,这意味着超粉碎是一种生产高质量DF的有效方法。

表2 超微粉碎对膳食纤维组成的影响

2.3 豆渣DF功能特性

2.3.1 前处理对豆渣DF功能特性影响

如(表1)所示,DF-A,DF-N,DF-F,DF-T的WHC,SC,OHC高于豆渣,这是由于酶处理或碱处理提高了豆渣中的DF含量,其具有高功能特性[19]。DF-A的WHC和SC高于其它前处理方法得到的样品,这可能与其含有更高IDF有关[20]。然而,与DF-N,DF-F相比,DF-T具有更高的IDF含量,它却具有更低的WHC和SC,这可能是由于强碱前处理破坏了膳食纤维的结构,导致其功能性质发生变化[21]。此外,诸如pH,离子强度,离子性质的环境条件会影响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22]。前处理后的豆渣DF样品比豆渣(1.0 g/g)具有更高的OHC(1.9~2.7 g/g)。DF-A的OHC为2.7 g/g,高于其它前处理方法得到的豆渣DF。

2.3.2 粒径对豆渣DF功能特性影响

理论上,随着粒径减小,豆渣DF的比表面积增大,颗粒与水的接触更充分,可能使得其WHC,SC增大[20],另一方面,强烈的机械剪切作用使得物料内部的多孔网状结构破坏,滞留水分的能力降低,导致WHC,SC降低。由图2、图3可知,此实验中超微粉碎后WHC,SC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强烈的机械剪切作用使豆渣空间立体结构被破坏,豆渣对水分的束缚附能力降低的作用比表面积的增大带来的WHC,SC提高的作用更大的结果,同时粉碎后豆渣DF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降低也是导致其WHC,SC降低的原因之一,因为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强的功能特性[22]。Kethireddipalli等[22]指出,将DF超微粉碎后,其WHC和SC降低;产生这种现在不仅可归因于其粒径减小,而且还可归因于DF基质结构的改变。此外,功能特性降低的原因还可能是由于在粉碎过程中DF基质和孔隙发生破坏[23]。除了这项研究之外,还有一些报道[17, 24]得到类似的结果。

图2 粒径对持水力的影响

图3 粒径对膨胀力的影响

如图4所示,当豆渣DF超微粉碎通过配有(250、100 μm)筛子的研磨机时,DF-A,DF-N,DF-T的OHC均降低。这是由于超微粉碎后DF颗粒的厚度和疏水性减小。Sangnark[21]报道,甘蔗渣DF的粒径越小,OHC更低。然而,当这3种豆渣DF样品的粒度进一步减小,导致OHC增加,可能是由于部分豆渣DF粒径变小,暴露了亲脂性基团和增加了孔隙度,豆渣DF的毛细吸引力增强了油的物理截留。Raghavendra等[25]指出,超微粉碎后椰子DF的物理结构和表面积增加,从而导致随着椰子DF粒径减小,OHC增加。 随着粒径的减小,DF-F的OHC却从2.3降低到1.8g/g。有许多试验研究了粒径大小对DF的OHC的影响,但结果并不相同,产生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原材料和粉碎仪器。

图4 粒径对持油力的影响

4 总结

豆渣是DF的重要来源,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酶处理或碱处理可以有效地增加DF含量,并且增加所得的DF的功能特性(WHC,SC和OHC)。超微粉碎可以将豆渣DF的粒径减小到亚微米级,并且显着增加其SDF含量,从而得到合理DF组成。此外,超微粉末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人体健康。因此,脱蛋白和超微粉碎相结合加工可能成为生产“理想膳食纤维”食品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豆渣蛋白酶膳食
豆渣忆往
豆渣变废为宝
秋天膳食九字诀
思乡与蛋白酶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豆渣混合粉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
IgA蛋白酶在IgA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钙蛋白酶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喷雾干燥法制备直投式霉豆渣发酵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