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灌肠联合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2-05 09:25:22任瑞芳
光明中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盆腔炎灌肠体征

任瑞芳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的慢性炎症疾病类型,该病患者典型病理表现为在其内生殖器官以及邻近的结缔组织还有盆腔腹膜当中发现有炎症症状,其诱发原因大部分是发生急性盆腔炎后没有得到根治,同时加上患者自身体质、机能较差的影响[1],盆腔炎反复发作并最终诱发出现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患者典型临床症状为下腹部有坠胀感、腰骶酸痛、强烈的自觉疼痛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不孕,马志霏[2]指出慢性盆腔炎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同时还破坏其家庭的和谐,极大部分患者因为病情、症状以及家庭因素关系,容易出现不良心理情绪,并不利于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良好体验[3]。充分考虑到慢性盆腔炎治疗期间的实际情况,我院在对症干预期间对于护理配合的价值保持高度重视,在寻求有效治疗措施前提下给予科学针对性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时间跨度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通过盲目随机表法将其均等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59岁,平均(42.5±8.2)岁;病程0.8~5.9年,平均(3.2±1.3)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4~58岁,平均(41.8±8.0)岁;病程0.7~6.1年,平均(3.3±1.2)年。在本次研究展开前交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进行。2组患者上述相关基线数据包括年龄、病程等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对比。

1.2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检查,其临床症状、体征与慢性盆腔炎相关诊断内容符合[3];确认患者并不存在交流、精神、认知障碍;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对本次研究内容充分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需接受各项常规检查。对照组:根据医嘱应用药物治疗。头孢西丁钠,用药方式静脉滴注,剂量2 g,每间隔6 h用药一次;盐酸多西环素,用药方式静脉注射,剂量100 mg,每间隔12 h用药一次。连续用药4 d后改用强力霉素片,用药方式口服,剂量100 mg,每间隔12 h用药一次。疗程为14 d。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保留灌肠治疗方案。药材组成如下:蒲公英、薏苡仁、败酱草、红藤等各30 g,桃仁、紫花地丁各15 g,生大黄10 g,黄柏20 g。水煎煮,取药汁200 ml,置放一边降温,到38~40 ℃可用。嘱咐患者在接受灌肠之前将大小便排空,在进行灌肠过程中保持侧卧体位,臀部与床沿相贴近,将臀部垫高,约为10 cm,再将肛管插入肛门前用石蜡油对肛管前后端进行润滑,插入距离在 10~15 cm,插入后将灌肠筒举高保持液面和肛门之间有30 cm的距离,让药液缓慢流入,灌肠结束后用纱布将肛管包裹后缓慢拔出,然后在肛门位置用草纸轻轻按摩以保障药物的存留。每天睡前进行灌肠,灌肠液保留1 h。疗程为10 d。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宣教指导。慢性盆腔炎患者因为病情症状的影响,自身机体承受着明显的痛苦,加上该病需要长时间治疗且有迁延难治的特点,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良心理状态,较为典型的为抑郁、焦虑、烦躁等,与患者进行积极交流并掌握其心理状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做好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宣教方式诸如知识手册、公众号信息推送、视频等,让患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并逐渐掌握关于自身慢性盆腔炎疾病的相关知识。对于患者存在的疑问耐心解答并认真听取其意见,提高面对疾病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向患者介绍已经顺利完成治疗且取得良好预后效果病例的资料,推动治疗的顺利完成[4]。②构建并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入院后要和患者主动接触,整体过程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介绍医生、医疗环境、负责护理人员等情况,确保患者的病房保持在整洁、干净、安静的状态。主动向患者详细地说明所在病房的相关设备,应该注意的事项,通过专业的态度来得到患者的好感与信赖,这也为建立深厚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③放松训练。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来制定相关放松训练的具体项目,包括有氧运动、太极、音乐瑜伽等,达到分散注意力的效果。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和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愉悦、刺激的手段来诱发患者的轻松愉悦感,引导患者有意向的回忆快乐、阳光的往事来忘记因为疾病所引发的消极感,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来面对疾病,配合治疗护理[5]。

1.4 观察指标①疗效判定标准。疗程后患者慢性盆腔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接受妇科检查并未发现存在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无异常,疗程后1个月无出现复发,为痊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妇科检查提示大部分阳性体征转阴,影像学检查提示包块体积缩小,积液减少,超过2/3,为显效;疗程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妇科检查提示部分阳性体征转阴,影像学检查提示包块缩小,积液减少,在1/3~2/3,为有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的判定为无效[5-7]。②血清炎症因子。在疗程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肘静脉血,量为5~8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因子(IL-6、IL-10)。③生活质量。在2组患者完成干预后应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其自觉生活舒适度,该量表当中因子包括有感性、心理、生活及社会,各个因子分数在0~25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自觉舒适程度越高[8]。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炎症因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清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因子(IL-6、IL-10)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例,

2.3 生活质量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例,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异常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常见于育龄女性群体,会导致其出现不孕,降低生活质量并破坏家庭和谐[9],会让患者在患病治疗期间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这些会直接影响其病情控制效果,降低其治疗依从性,无论是对病情或者患者生活舒适体验均会有消极影响。文秀娟[10]认为对慢性病患者在控制病情的时候,治疗与护理需要合理配合,针对病情及患者自身展开,多方面保障改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病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患者,中医对慢性盆腔炎有悠久的临床实践经验且在现代药学理论支持下更具针对性,所用灌肠药材中红藤可通络解毒,活血化瘀;紫花地丁可消肿解毒;败酱草可清热排脓;蒲公英可利尿散结。各种药物相互配合达到消肿化瘀、活血散结的作用[11]。由表3可知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患者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提示配合护理措施的重要价值,为确保充分发挥护理作用,在采取干预手段前充分考虑其认知状态以及性格特点,在干预过程中适当地配合刺激信号并引导患者通过自身大脑加工、处理还有转化来达到刺激患者身体系统反应(神经、免疫系统、内分泌)的效果,最终改善患者消极心理情绪[12]。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保留灌肠联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病情控制有积极效果,通过改善患者炎症因子以保障远期治疗效果,配合整体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生活舒适体验,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盆腔炎灌肠体征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7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