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
品牌强,农业强。近年,河南省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坚持“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着眼消费升级,大力调优品种
河南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种养结构,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全面推进“四优四化”;启动23个单项行动推进种养产业升级,着力做强肉制品、做优面制品、做精油脂制品、做大乳制品、做特果蔬制品,推动食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优质蔬菜、优质花木、优质茶叶、优质食用菌、优质中药材、优质水产品“十大”优势产业,集中打造豫农优品。2020年,全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533万亩,居全国第一位,订单率达86.9%;优质花生面积超过185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新增肉牛30.2万头、奶牛5.3万头;优质林果面积1410万亩,年均增长率超10%。农产品优“产”出来,为品牌打造奠定坚实基础。
二、着眼优质供给,着力提升品质
河南省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坚持“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不断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标准实施示范和“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开展对标达标提质行动,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全省组织制定500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支持引导产业联盟、行业组织、生产企业执行更高水平生产标准,提高供给质量,增加中高端农产品供给;大力推行“五有一追溯”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探索实施“合格证+追溯码”标识应用,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省创建13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30家国家级、117家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41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成3个省级检测中心、35个市级检测中心、115个县级检测机构,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链条、无缝隙、网格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全省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3321个。
三、着眼示范带动,加强品牌创建
河南省加快推进“老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向“新三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转变,加大农业品牌培育打造力度。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出台《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实施意见(豫农市场〔2018〕14号)、《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性文件,强化制度设计;实施品牌目录制度,面向社会定期遴选发布《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目录》,优进劣汰,动态管理,分三批收录省级知名农业品牌600个,其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0个、农业企业品牌140个、农产品品牌400个;深入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创建11个国家级特优区、33个省级特优区。新乡小麦等4个产品入选中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信阳毛尖位列“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二名,正阳花生等16个品牌入选首批《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全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信阳砖茶登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郑州速冻食品打开非洲市场,三门峡苹果出口南美,一大批豫农产品远销海外。全省农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
四、着眼品牌效益,强化宣传推介
河南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河南省农业信息网、微信平台等网络新媒体加强品牌宣传,增加消费群体,扩大影响力;以河南农业整体品牌为基础精心打造的“豫农名片”,先后亮相豫沪合作、长沙中博会,有力提升了河南农业的美誉度;召开品牌发布暨推介会,30多家省内外媒体现场报道,线上传播覆盖126万人次,引发广泛关注,品牌效应较好;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益农信息社平台,开展“百县千社千品”嘉年华和益农春风行动等活动,精选优质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组织品牌农产品参加全国涉农展会,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全省累计组织近2500家河南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贸易簽约额1142多亿元,132个产品获得农交会金奖产品。
通过多年培育,河南省打造出全球最大猪肉生产供应商“双汇”、生猪养殖行业市值王“牧原”、中国速冻食品开拓引领者“三全”“思念”、中国上市第一枣“好想你”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品牌加速了产业发展,“一颗红枣”,产值41亿元,“一枚汤圆”,产值46亿元,“一根火腿肠”,产值539亿元。全国7/10的水饺、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都产自河南。河南已由“国人粮仓”成为“国人厨房”“世人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