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1-02-04 07:33郑靖威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自学积极性习惯

郑靖威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事物、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由此可提高学习质量。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爆炸点,并点燃导火索,惊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何为突破点、爆炸点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问题一旦解决,又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養学生阅读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语言美、道德美、行为美、仪表美。注意让学生从教师的良好修养中感受美、接受美、启迪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长短快慢,将课文所表现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去。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和素质。三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一)以疑激趣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若能巧设质疑,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巧设质疑,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然后再指导学生释疑。经过联系具体环境,反复阅读课文,学生终于能有所感悟。这样就能激起学生自学、钻研的兴趣,使他们懂得在阅读课文时,能善于捕捉出中心的词句,并反复推敲,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以境引趣

在学习的开始,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为他们打开惊奇的序幕,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探求愿望,引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文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

这种情感体验,不仅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促使他们更快地进入探求知识的意境中。惊奇是一种从内心激起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教师创设好这种情境,无疑将对思维的启发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以读生趣

让学生反复组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在教学中,采用“以读激情、语音传情”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 ,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师生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自主学习讨论

针对这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教学计划,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中心任务。这有利于教师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教师应该起到引领带头作用,率先做出示范

有许多教师都认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自己本身的示范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教师的个人阅读是有效提升教师对教育理念和信念的重要方式。都说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首先要做的是自身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一直保持大范围的,持续性的阅读习惯。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是对知识有迫切学习欲望的教师,而且也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

(二)学生自主创新学习

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好教材,备好学情,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内化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合理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参与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中对其原有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有所触动、有所质疑、有所深思,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注重寻找结论的过程

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往往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四)个体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主动学习,边读边想,边圈边注,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联系与归纳,达到解疑的目的。

(五)小组相互探讨

在个体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相互质疑问难,以达到敢于质疑、敢于辩论、敢于“挑战”的目的,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首先,各小组交流答题要点和规律性知识。然后,对难点进行集体攻关,解惑释疑。学生通过学习和小组讨论,交流感受,发现问题,在探索中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读懂各类文字。

四、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按照多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任何习惯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教学中应坚持引导学生在语文园地里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此外,还经常表扬有良好自学习惯的学生,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使其他学生有学习榜样,从而促进他们良好自学习惯的形成。

猜你喜欢
自学积极性习惯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