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盼
摘 要: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其培养更依赖户外真实地理情境,户外考察成为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研学旅行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实践,以案例形式探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设计与实践策略,从方法和实践层面提出强化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 ;研学旅行;设计思路;实践策略
自2003年以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高中地理教学已达十余年,伴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课程标准》)的问世,具有时代意义和体现当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新课标呈现在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成为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全新指南。《课程标准》从学科育人的角度,提出了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为主的四大地理核心素养,其中地理实践力是指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1]。
纵观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培养更依赖对户外真实地理情境的观察和感悟,地理专项野外考察则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最佳途径,而在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之下,受地方规定、经费、安全、学时、评价体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依然是四大核心素养中最弱的一环。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提出推进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号召学生走出校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得到各类学校的积极响应,包括笔者学校所在地的西安,以及苏州、武汉、上海等地均开展了研学旅行系列实践,部分地区还以冬令营、夏令营等方式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实践平台,并为后期探索更多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方法积累了经验[2,3]。基于此,笔者以中学生研学旅行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实践,以案例形式讨论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户外研学设计思路与实践策略,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一、关于研学旅行内涵的思考
“研学旅行”(下文简称研学)一词,源于国务院2013年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首次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研学旅行” 的设想,2016年教育部等部门正式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2],研学旅行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所谓研学,并非到异地“转一圈儿”,并非听讲解看风景的旅游,也不是单纯以参观、浏览、拓展为主的“游学”,而是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一种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具有比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体现在户外真实情境中获取信息、“做中学”的探究理念,一般包括主题确定、问题提出、实践求证与分析、得出结论,完成总结与成果交流等系列步骤,是一个相对严谨的探究式学习过程[3]。由于研学具有寄研学于旅行的特征,笔者认为其兼具严肃性和寓教于乐的色彩,相比常规校内教育教学,既体现教育目标又不失活泼感。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设计思路
1. 确立研学主题
(1)循目标,设主题。研学不是盲目的,首先需要确立主题。主题选择必须基于地理学科教学需要、课程标准和一定的教學目标进行选择,这也是确定研学地以及出行前预先设计研学思路和实施步骤的关键所在。
(2)据主题,选地方。区域差异决定了不同学校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不同,研学设计面对的是不同的环境基础。因此,研学活动必须依据研学主题,结合地区实际灵活选取研学活动地。
(3)大研学,微主题。由于目前各校开展研学活动多以学科融合的形式在统一时段进行,时间跨度多为一到两天,且以一天居多,多具短时性。那么,为保证研学目标达成效果,主题设计上笔者认为可结合研学地的区域特征、研学时长,并参考阶段性教学实际或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特征和兴趣培养需要、学校要求等多方面,从地理角度设计研学微主题,尝试小口径地融入系统的研学活动中,避免过大、过繁、过于理想化或超负荷。例如,依据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图”一节的课标,学生需具备在地图中判别方向、量算距离,选择合适地图,查找地理信息等能力。以笔者所在学校组织的“西安大明宫一日研学活动”为例,我们从地理学科角度确立了以地图绘制与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研学微主题。
2. 细化研学任务
(1)明背景,审资源。研学活动离不开校外各种教学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学校确定研学地点后,教师应对研学地的自然及社会经济特征做详细的查询了解,条件成熟时教师可先行实地“踩点”,以更好地结合地区背景,定点发掘教学资源,从而选择研学主题及微主题,使研学任务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2)依主题,细任务。在详细了解研学地背景和探明教学资源后,可在研学微主题之下细化任务,形成研学活动的基本行动框架或活动实施流程。如在“西安大明宫一日研学活动”中,笔者在研学微主题之下设置了大明宫平面简图绘制、手机电子地图应用、面积估算、户外方向识别等研学小任务,有指向性地引导学生在亲近自然、社会环境中学会用眼、用手、用脑,分步骤生成研学成果。又如在初、高中地理中都涉及水土流失方面的知识,若学校校址在河流流经区域,研学活动就可确立水土流失现象户外考察与实验微主题,设计明确的观测内容(观察什么)、现象成因(哪些因素影响)分析,从户外角度设计的详尽的实验方案(怎么实验),备好实验工具(准备什么);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教师指导小组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并做好成果汇报和研学总结的指导。再如笔者目前所在的秦汉中学以本辖区内秦汉新城葡萄产业的发展探究为微主题,设计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访谈村民和街道领导等方法,感受田园都市之美,了解葡萄种植的区位条件;结合实地考察和调查结果,探讨产品深加工、营销手段、生态维护、城市发展、社会效益等内容,集思广益分析该区域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方向,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提升地理实践力。
总体来说,研学任务细化需围绕主题,因地制宜、因生制宜,可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力、分析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户外考察、社会调查和成果总结的方法,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乡土情感,培养多元智力,提高地理综合素养。
3.研学实施流程
(1)行前准备。研学活动是一项完整的实地学习过程,应根据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与学生的充分准备是研学旅行达到预期目标和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3] (表1)。
(2)研学过程中。研学活动实施过程是研学活动的核心。研学中,教师要做到从容带队、悉心指导、寓教于乐,在完成研学指导任务的同时,更应确保研学成员的人身安全;学生要遵守研学注意事项,严格执行研学流程,做到听从指挥、结伴而行、合作分工、遇事汇报、不贸然行事。
(3)研学后期。形成研学成果并进行研学总结。研学活动开展之后,师生要对研学活动成果(例如:照片、绘图、笔记、草稿、习题、活动记录、问卷、访谈录等)进行整理汇总、展示、评价,提炼出核心成果,注重知识内化。参与师生要形成活动心得,总结收获和遗憾,积累经验。
三、研学设计与实施的实践案例
1. 研学主题选择
笔者曾在渭滨中学工作,该校位于宝鸡核心商务区,但毗邻渭河北畔,临近风景优美的渭河公园,为研学活动提供了良好场所。结合地区特色,笔者确定研学主题为“探寻渭河公园选址的奥秘” 。
渭滨中学与渭河公园直线距离不足三百米,步行三分钟左右可达。渭河公园作为典型的河滨风光区,长约三公里,宽180~240米,东西分布于渭河北岸,紧邻北堤的防浪林带,蓝天、碧水、沙滩、草地、繁花交相呼应、美不胜收,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开放式公园,是市民良好的休闲和锻炼场所。为什么选在这个地方建公园,有何自然原因?高中地理有地转偏向力对河流影响的相关内容,本公园在建设上是否对此有所考虑?为了一探究竟,我们组织了“探寻渭河公园选址的奥秘”微主题户外研学活动。
2.研究目标与任务
(1)研学目标。充分挖掘渭河公园的乡土资源,拟定研学目标如下:欣赏河滨风光,拍摄美图以备分享,提高地理科学审美意识;沿渭河步行桥自北向南观察渭河流速和河道深淺变化特征;结合户外观察,初步学会分析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升科学探究精神,培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观察分析后,现场完成相关习题,巩固知识原理,对比教材理论与生活实践,明确地转偏向力存在的“北右南左赤不变”的道理,说明渭河公园选址的奥秘。
(2)研学任务。活动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地转偏向力知识,并将学生分为美拍组和观察组;然后组织学生前往渭河公园的步行桥地区,开始研学活动。
①师生沿渭河步行桥自北向南欣赏渭河河滨风光,观察渭河两岸河流流速及河道深浅变化特征。美拍组观察并拍摄沿途河道风光以备后期展示分享;观察组利用“树叶漂流法”“投石听声”等简单方式观察并记录渭河沿步行桥自北向南的流速和河道深浅变化的大致特征。
②两组互换分工,并记录信息,结合教师提供的渭河在渭河公园段的地图(百度地图截图)和手绘简图(图1),学生以小组团队合作的形式,观察并分析渭河公园在南北两岸的泥沙堆积情况,思考选址北岸的自然原因,并绘制本河段河流受力状况、原因简图(图2),分析并填写结论表格(表2),探寻渭河公园坐落于渭河北岸的选址奥秘。
③习题巩固。图3为某两大河入海口区域示意图,随着泥沙堆积,入海口的小岛面积在不断增大,结合地转偏向力影响及特征,想一想,它们最终分别将与河流哪岸(甲、乙、丙、丁)相连,并陈述原因。
3.研学成果及总结
(1)研学成果展示。①以“渭滨人的后花园”为主题开展美图展。②以“探寻渭河公园选址的奥秘”为主题,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对渭河公园选址的自然原因进行分析,讲述其中蕴含的科学依据,具体说明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③师生对本次研学活动进行评价,结合打分情况评优(表3)。
(2)研学活动总结。在本次研学活动开展中,学生总体表现积极活跃,讨论气氛良好,配合默契,任务的完成效果良好,表现出很好的精神风貌、学习热情和团队精神。
主要收获:此次研学活动拉近了人地距离以及现实生活和书本理论知识间的距离,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明确了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表达能力,提高其地理学习兴趣。主要遗憾:由于整队时间太长,研学时间上稍显紧张,后期需注意加强时间规划;个别小组长领导力稍欠缺,后期教师需做好组长的研学前培训工作。
4.研学活动评价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计划的研学是盲目的,没有评价体系的研学也是缺乏导向和活力的。所以针对具体的研学活动,笔者认为应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以对研学活动进行导向和激励。例如,在 “探寻渭河公园选址的奥秘” 研学活动中,笔者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表(表3),从5个方面量化打分,评价设置为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满分100分,以期对研学过程量化评价、分级评优。
“生活是真正的教育家,人人都从生存过程中学习是求学最美好的结果” [5],真实生存实践过程对于学习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也是一样,要着眼于真实情境,用地理视角去看、去操作、去领悟、去总结,因此,研学旅行是一种很好的途径。研学活动的持续施行必然积累众多成果和经验,但我们仍需不断思考研学旅行如何在创新中进一步推进?在作业中如何体现研学实践?在命题中如何结合研学设置情境?研学设计及评价体系如何完善?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研学反思和总结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12/t20161219_292360.html,2016-12-19.
[3] 谢妙娴,郭程轩,庄惠芬.让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助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地理教育,2018(12):52-55.
[4]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 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