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网络平台提升中小学教师混合式培训实效

2021-02-04 07:59仇大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滨海县面授参训

仇大成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县域教师培训为样本,依托网络平台尝试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模式,精选应用软件,设计研修工具,运用大数据研究,促进教师培训的科学合理推进和实施,保障教师培训的温度和成效。

【关键词】网络平台;混合研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1-043-03

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基础教育的关键问题。随着信息技术日臻完善,移动智能终端广泛普及,无线网络普遍覆盖,教师培训的力度逐年加大,覆盖面日益拓宽,通过创新培训机制,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模式也开始逐步融合面授培训和远程培训,转向混合式的培训模式。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四位一体”培训体系

2018年初,中央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被写进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教育部2020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强化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新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融合,实行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变革。这一系列文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队伍整体提升提供了更多现实可能性。

在探索和实践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设计、应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江苏省滨海县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抓手,从教师面授实际需求出发,服务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实现混合式互动教学和便捷管理。依托网络平台,从以往的以训为主、被动学习,日渐转向交互学习、分层分类,促进教师的个性化、群体性专业发展,并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片区研修中心、校本研修“四位一体”的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精选信息工具,助力教师培训有序推进

1.精选应用软件,保障培训的温度和成效

滨海县中小学利用奥鹏教育自主研发的混合研修移动应用工具“师训宝”辅助实施2020年暑期教师培训,让课堂全面翻转,在中小学教师混合研修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道路上迈出了卓有成效的坚实一步。

近两年来,滨海县结合新教师培训、教育管理者培训、教育信息化培训等项目,与应用服务单位一起研发软件,“师训宝”从初始具备简单的课程安排、资源下载和教学互动等功能,随着开发版本的不断更迭、升级,到目前已越来越完善,具备扫码签到、数据统计、课堂点名、培训服务、问卷投票、学员积分自动统计等培训管理和培训教学功能及应用,让“师训宝”愈发成为教师培训的“称心利器”,保障教师培训的温度和成效。

借助精选的应用软件,解决传统面授培训方式的时间局限、客服交流互动性局限、源传播性局限、组织管理性局限,助力解决“工作、培训两张皮”的现状,区域统筹推进,减轻教师发展中心和集团校培训组织管理的压力,发挥辅助工具的强大作用,将面授培训和远程培训的优势进行互补,保持教师培训的温度和成效,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学习与研修,培养教师养成常态化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培训前准备,明确培训任务。县域管理人员通过“师训宝”自动下发学员账号、密码;学员直接在“师训宝”中参与培训需求调研,快捷准确地掌握学员培训需求;培训导航使参训教师第一时间获悉培训时间、地点,明确培训任务。训中组织,培训乐趣横生。学员可以在“师训宝”中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随时提问,专家随即解答,真正做到与名师对话;同时,学员可在“师训宝”中完成作业提交、分享培训感悟等,积累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学员还可以在班级群中与其他参训教师进行主题交流研讨。

训后跟踪,巩固培训成果。切实推行混合式培训的要求,依托“师训宝”的训后跟踪服务体系,让学员在平台上持续交流探讨,并提供与集中培训相衔接的网络课程供学员学习,促进学员增强自主发展的内驱力,帮助学员解决返岗后遇到的专业问题,形成常态化的、与参训学员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实践研修模式。

2.移动研修工具,促进培训的实施和拓展

滨海县通过2020年暑期教师培训,引进奥鹏教育研发的“师训宝”APP,服务于1500多名学员,打破传统集中培训模式,开展有效的混合式培训,使培训更具针对性、互动性、参与性、情境性、趣味性,使培训过程成“线”,培训研修有“家”,培训成效有“果”。

在整个培训期间,全程借助“师训宝”进行考勤,方便快捷。每个学员只需使用自己的账号登录进行扫码签到,且签到二维码开启防作弊模式,每3秒进行变化更新,确保签到数据的准确性。若学员请假或者迟到,班主任可对学员考勤进行相应的标记。根据记载,整个培训期间学员的签到率达到80%。

为了汇聚学员的智慧,深化学习效果,激发学习热情、引導学员深度思考,针对学习内容,在“师训宝”发起了一系列教学讨论与调研,引导所有成员积极思考,共同交流与学习,各项主题讨论都得到了学员们的肯定并积极参与。

截至培训结束当天,参训学员作业提交数量达到700多篇,参与主题讨论达3500多次,朋友圈分享感受高达386篇,点赞总数达783次,照片墙数量达1100多张,形成了本地优秀资源库。

参训教师利用移动研修工具“师训宝”的便捷参与各项活动,大大降低了培训管理的压力,扫码签到、课堂随机点名,省去了大量培训管理的人力和时间,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布置作业、反馈作业降低了手写作业、收交作业、作业统计和批阅等介质与渠道方面的管理难题,能够有效提高培训管理的质量;研讨交流则公开呈现于参训教师面前,将学习交流的管理和成效成倍提高,促进教师培训的实施和拓展。

培训过程中,部分参训老师提出了诸如支持图片存储、添加研修故事板块、提供项目简报自动生成等功能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发展中心依据奥鹏教育大数据研究,对参训教师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在应用平台开发、优化升级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这些数据和分析都是教师面授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

3.功能升级,实现培训的优化和升级

滨海县科学运用“师训宝”云平台,从教师面授实际需求出发,服务于全县各中小学开展面授培训,实现混合式互动教学和便捷管理。参训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成为了这一工具的产品设计者,为开发团队提出各种契合培训实际需求的实用型功能。农业园区中心小学吴亚芳老师向“师训宝”团队提出,希望能够增加照片上墙功能,这样会方便参训教师在展示学习成果时,能够直接投影到培训现场的大屏幕上。滨海县八巨初级中学郭培宇老师建议平台里面的栏目名称能够进行修改,把课程的反思融入到课程评价中。

借助教师培训网络大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利用,对汇总分析得到的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监控和解决,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个性化、精准化智能服务。县教师发展中心依托奥鹏教育大数据研究,对参训教师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利用城域优势,开展丰富多样培训方式

2020年暑期培训滨海县依托奥鹏网络学习平台,借助“师训宝”移动学习工具,教师参训率、合格率均达100%。全县充分发挥教育城域网的优势,整体统筹设置,开展“点题式”“菜单式”“保姆式”培训方式,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突出全员培训、有效培训,实现了培训内容和人员全覆盖。2020年暑期,共组织学校管理者培训等51个专题培训班,开设422个培训专题,培训7208人,累计完成230656培训学时。县域整体推进的同时,各学校还利用“师训宝”提供的各项应用,有计划地围绕师德和教育教学技能进行校本专题培训,重点突出、分层要求、全员参与。其中永宁路实验学校成功试点“混合研修移动应用工具辅助实施”示范性项目,训前准备向前“翻转”、集中培训深度“翻转”和训后跟踪持续“翻转”三个阶段,围绕一师一课(翻转培训课)、一师一技(微课制作技术)、一师一题(翻转培训课题研究)“三个一”的培训目标有序进行。培训期间,县教育局和教师發展中心组织专人到学校进行网络学习平台的指导和考核。

滨海县将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持续开展,尝试教师培训模式的变革,依托网络平台,践行集中面授和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新模式,从实际的行动层面,切实解决中小学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管理减负、为培训增效。

作者单位:江苏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滨海县面授参训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国庆海报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自学
自 学
江苏省滨海县老年大学校歌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广西天等县“混合式工作坊”支撑乡村学校项目集中面授、送教下乡暨项目调研会
江苏滨海县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及展望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