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作,方永祥
作者单位: 510000 广州市,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急诊药房(黄作)
儿童特别是新生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生理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身体是生长发育的最佳阶段,机体分泌的药物代谢酶较少,对药物的敏感度较高,身体耐受力较低,容易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1]。很多成年人可使用的抗菌药物在儿童中禁止使用。相关调查发现,全球每年有上千万<5岁的儿童死亡,而约66.7%的儿童死于用药不当,如果临床用药合理,可有效降低儿童病死率[2]。抗菌药物在临床儿科中使用广泛,因此,对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儿童病死率有积极的作用。现对医院门急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的依据,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急诊儿科处方23 414张,男15 052例,女8 362例;年龄1~14(5.6±1.2)岁。其中抗菌药物处方9 532张,男6 128例,女3 404例;年龄1~14(5.6±1.2)岁;腹泻1 634例,新生儿肺炎711例,急性支气管炎2 148例,支气管哮喘1 014例,急性支气管肺炎1 86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 936例,其他228例。本研究选择的病例基本覆盖了儿科收治的常见疾病,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1.2 调查方法 使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儿科门诊处方23 414张进行分析,包括患儿的年龄、药物使用情况、使用频次、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及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根据相关抗菌药物分类标准,我院儿科中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有56个品种、6大类,主要有头孢菌素类(82.6%)、大环内酯类(14.3%)、青霉素类(2.2%)、抗真菌类(0.4%)、硝咪唑类(0.3%)、硝基呋喃类(0.1%),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见表1。
表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2 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品种使用频次排前10位的主要有头孢美唑(15.7%)、头孢泊肟(15.4%)、阿奇霉素(13.2%)、头孢地嗪(8.3%)、头孢西丁(7.2%)、头孢甲肟(6.0%)、头孢地尼(5.3%)、头孢克洛(5.1%)、头孢克肟(4.7%)及头孢唑肟(4.1%)。见表2。
2.3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单独使用处方8 460张(88.8%),两者联合使用处方1 072张(11.2%),中药注射剂联合处方2 288张(24.0%)。见表3。
2.4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处方9 532张中,不合理处方有670张(7.0%)。见表4。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治疗效果、细菌耐药性有很大的影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身体的各器官、功能均没有发育成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与成年人存在较大的差别[3]。
表2 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情况分析
表3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分析
表4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本研究统计发现,我院儿科门诊处方23 414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9 532张(40.7%),这与国内很多医院相比降低,但参考相关的标准,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能>20%,这就说明我院的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是不合理的。分析这可能与我院医师的用药习惯、儿科门诊患儿多是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有关[4]。对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临床经验医师通常会选择抗菌药物[5]。加之家属对抗生素存在误区,导致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升高。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通常为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6]。对存在细菌混合感染的患儿,如果发热>3 d,同时给予其常规抗病毒药物无明显改善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7]。因此,临床医师、家属要加强合理用药意识。
本研究统计发现,我院的抗菌药物为注射剂。这是由于患儿存在口服药物困难、发热、喘憋症状,一般使用静脉给药方式。另外,新生儿肌内注射存在吸收不规则、注射部位容易红肿、坏死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一般使用静脉给药方式[8]。研究显示,根据相关抗菌药物分类标准,我院儿科中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有56个品种、6大类,主要有硝咪唑类、抗真菌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呋喃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率最高,说明我院使用抗生素药物时,对抗菌药物的选择较高。因此,临床医师要对药品充分了解,根据药品配伍禁忌、药效学、药动学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免引发不良反应[9]。
研究显示,抗菌药物品种使用频次排前10位的主要有头孢美唑、头孢泊肟、阿奇霉素、头孢地嗪、头孢西丁、头孢甲肟、头孢地尼、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头孢唑肟,由于儿科门诊患儿大部分为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在就诊率方面排第一、第二。根据相关用药指导,急性上呼吸道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应该首先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后可选择第1、2代头孢菌素,如果怀疑存在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药物[10]。头孢美唑属第2代半合成头霉素药物,头孢泊肟属第3代头孢菌素药物,它们的特点为抗菌谱广泛,可以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进行有效地清除,同时可稳定β内酰胺酶[11]。但临床医师不应该通过常规的经验选择用药,用药起点选择太高,会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同时还会使头孢菌素药物价格明显升高,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费用[12]。
研究显示,抗菌药物单独使用处方8 460张(88.8%),两者联合使用处方1 072张(11.2%),中药注射剂联合处方有2 288张(24.0%),可以发现,二联抗菌药物大部分为头孢菌素类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但从长期实践发现,两者联合不会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效果较好。中药注射剂联合处方的几率约为24.0%,相关原则中规定,中药注射剂要单独使用,禁止配伍,显示我院儿科门诊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医师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用药指导,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性[13]。研究显示,抗菌药物处方9 532张中,不合理处方670张(7.0%),说明我院的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较严重。导致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原因较多,主要有给药次数不合理、溶媒使用不当、联合使用不合理、重复用药、剂量不合理、选药不当及指征不明等[14]。因此,临床上应该通过采取有关措施减少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以降低儿童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15-16]。
综上所述,医院门急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分析中,对医院门急诊儿科抗菌药物进行有效管理非常重要,有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