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晓云,张曼丽,唐占旭,李 伟,李道远,邓有金
(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2.盘州市人民医院,贵州 盘州 561601)
危重患者的陪护工作是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一环,而陪护人员是陪护工作的执行者,是陪护工作的主体。陪护工作开展的好与差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患者的病情转归与康复[1-5]。陪护人员作为医院内一个特殊的群体,呈现出文化程度不一、年龄差距大、职业背景不一致等特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特殊的要求[6-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暴发与进展,对各行业工作人员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8-14],陪护人员也不例外。疫情期间的陪护工作曾出现招工难、岗位不易固定、工作时间不易固定等特点,对于危重患者的陪护招工问题更为明显。这非常不便于患者的康复与医院的管理,为解决这一难题,作者进行了及时了解与分析,发现COVID-19疫情对其心理影响是这一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为此,作者为了解这一类特殊人群的心理状况,缓解疫情造成的心理负担,解决患者陪护难及医院难以管理的问题,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及针对性干预。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1日至5月20日盘州市人民医院COVID-19疫情期间工作于心内科陪护危重患者的陪护人员143例为调查对象。采取自愿原则,通过问卷星按照不记名、保密原则开展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回收后,按自愿原则,同意行针对性干预的陪护人员作为干预组,并签署针对性干预知情同意书;不同意进行干预的陪护人员则为对照组。
1.2方法
1.2.1一般资料收集 记录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文化、婚姻等相关信息。
1.2.2问卷调查 对研究对象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问卷调查,问卷以在规定时间内完全完成所有选项为有效问卷。所得评分与中国常模组分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因子进行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针对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干预。经干预治疗1周后对干预、对照组再次进行问卷评估。
1.2.3具体针对性干预措施 (1)宣教:告知研究对象入院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核酸筛查与体温检测,尽最大可能避免了疑似患者入住普通病区的可能。(2)培训:加强COVID-19的防护知识培训,包括洗手、通风、消毒、口罩的正确佩戴等各环节;再次告知院方所做的相关措施,包括定时、定点、定浓度喷洒消毒液,以及一室一患等措施。(3)绩效鼓励:针对特殊时期进行抗疫补助发放,包括捐赠物资的发放等。(4)家属慰问:包括赠予牛奶、鸡蛋等物资及给予抗疫模范家庭等荣誉称号。针对以上干预措施培训后进行现场提问,确保研究对象充分理解宣教内容;对干预对象进行物资与补助资金回访,确保物资、资金发放到位。
2.1一般资料 共收集110例陪护人员的有效问卷。110例陪护人员年龄(45.36±10.12)岁;男48例(43.64%),女62例(56.36%);婚姻情况:已婚95例(86.36%),未婚10例(9.09%),离异5例(4.55%);学历:小学62例(56.36%),初中40例(36.36%),高中8例(7.27%);工作年限:<1年72例(65.45%),1~3年30例(27.27%),>3年8例(7.27%)。
2.2干预前陪护人员与中国常模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陪护人员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及人际关系因子得分高于中国常模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陪护人员与中国常模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分)
2.3影响陪护人员心理相关因素分析 对陪护人员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担心自己被感染、担心工资绩效受影响为影响陪护人员心理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或0.01)。见表2。
表2 影响陪护人员心理相关因素分析
2.4干预后两组与中国常模SCL-90 各因子得分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SCL-9各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SCL-9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得分高于中国常模,人际关系因子得分低于中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CL-9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人际关系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后两组与中国常模SCL-90 各因子得分比较分)
作为重大突发卫生公共事件[15-20],COVID-19暴发对各行业工作人员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尤为明显。目前有大量研究有关疫情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分析,也有专门针对各科室患者的心理调查研究,均从不同角度及方面分析了疫情对于这些人群的相关影响,也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建议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很大程度上缓解或改善了医护或患者的心理状态。
然而,作者查阅文献却发现,在医疗群体中,很多研究者却忽视了陪护人员这一特殊群体。陪护人员,尤其是危重患者的陪护人员,是患者的直接接触者,是患者饮食起居的照顾者,是患者运动康复的协助者[21],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进程。除此之外,陪护人员心理状态的不稳定给医院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很有必要对疫情期间此类人群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本研究结果提示,与中国常模相比,危重患者陪护人员的SCL-90躯体化、抑郁及焦虑因子得分明显升高,人际关系因子得分降低。这与临床工作中发现陪护人员精神情绪低落、少言寡语、精神状态差及经常犯生活中的常识错误现象一致。针对此现象,随后进行的逻辑回归分析提示,担心自己被感染及工资绩效受影响2个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分别是正常工作状态下的3.27与4.35倍。
针对以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的及时性干预措施,通过健康宣教消除陪护人员在思想上的畏惧感;同时加强防护知识培训,以及家属慰问、物资的赠送与表彰等,这样从思想上、精神上与物质上均给予了全方位的干预,随后的干预结果调查也取得了良好的反馈。
通过以上措施实施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提示,干预组原来差异明显的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之间不再有差异,同时临床中也可以观察到,这与临床中观察到的干预后的患者陪护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明显提高,与患者交流的心情变得愉悦,时长增加相一致。在对照组与中国常模、干预组之间,原来差异明显的因子依然存在。提示进行及时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陪护人员的心理有明显积极影响。综上分析,COVID-19疫情期间,担心被感染与收入降低是陪护人员心理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及时针对性处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