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志勇
电影《少年的你》讲述的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受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外部因素影响所产生的校园霸凌故事。这种竭力以现实主义的“笔法”直面社会现实问题的创作方式,增加了角色心理逻辑塑造难度,也很容易让影片暴露在道德审判的风口上。斯坦利·D.威廉斯曾说:“道德前提是所有成功的故事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关乎电影叙事中的价值预设和意义的建构,最终影响着观众能否有效产生认同与共鸣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罗杰斯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分析被霸凌者陈念、刘北山和霸凌者魏莱三个角色心理的塑造策略,并指出角色塑造是否具备道德前提。
电影《少年的你》中被霸凌者陈念和刘北山是具有不同心理特征、层次需求和价值观念的两个人,如何成功塑造两个符合社会、家庭定位的被霸凌者形象,呈现合理的心理逻辑和道德前提,是电影《少年的你》角色心理塑造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
罗杰斯在他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法中提出“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符合创作者塑造电影中被霸凌者形象心理特征。影片开始,陈念为胡小碟盖上衣服后,魏莱便开始实施各种“冷霸凌”行为。当陈念在充满恐惧的回家路上路过,巧遇刘北山被凌辱的情景时,自然产生与被欺凌者共有的直觉“经验”体验,这种“恐惧”和“危险”的体验让陈念产生下意识的报警行为,并迫于“安全需求”亲吻了刘北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到“自我概念”和“经验”心理现象,他认为“自我”包括个体对自身机体的整个知觉、他体验到的其他所有知觉“经验”。这种心理现象使陈念和刘北山具备了“共情”心理基础。此后,陈念家庭“被逼债”的窘境和刘北山离家出走“浪儿”般的存在也使他们具备“共情”的外围环境。同时,观众和角色、角色和角色之间都产生了初步的“共情”心理,这是导演在电影创作中成功利用“共情”心理塑造角色心理,使之具备心理存在的逻辑和道德前提。
当陈念来到刘北山家时,他们相互倾诉、信任、坦诚相见,并在内心接纳彼此,从而建立了“真诚”的心理关系。陈念是一个被人霸凌的受害者,刘北山是社会、法制和道德歧视下另一种霸凌的受害者,他们同病相怜、心心相依,像一个“受伤的治疗师”,用“真诚”“共情”的治疗方法治疗彼此。同时,当刘北山答应保护陈念,刘北山转变成父母角色,“无条件积极关注”地躲在陈念背后,默默支持、保护和爱着陈念,陈念获得对自我安全和爱的需求,符合罗杰斯“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心理治疗特点。刘北山被警察抓去审查导致缺少保护的陈念遭遇被扒衣服、拍裸照、剪掉头发和殴打辱骂等严重霸凌行为的侵犯,刘北山是心疼万分、自责不已的,他和陈念一起剃掉头发、共同分担各自的伤痛的行为,符合“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心理治疗特征。当他们骑行在街道上相拥在一起,他们的依赖和治疗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情感自然而然地进一步深化。这种牢固的内心依赖和治疗关系,使得在影片高潮部分刘北山不顾被判重刑顶替陈念的罪行心理特征具备道德合理性和道德前提。创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被霸凌者的角色心理,观众在道德评判上完成了对角色的心理认同和道德肯定。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陈念和刘北山是两个层次需求不同的人:刘北山是以简单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要为主,陈念是以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为主。“有没有人教你怎么说话?”“我就是一个小混混”,他们话语的冲突也是他们不同层次需求价值观念的冲突。在两个人相互的心理治疗和相互影响之后,刘北山通过顶替陈念坐牢获得了陈念和观众的尊重,刘北山也实现了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层次需求的提升。刘北山在观众心理成为一个利他的、献身的、超越自我的社会人。陈念高考成绩出来以后,也实现了自己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她证明了自己,证明能够给这个破碎的家庭带来转机,实现了对“隐形霸凌”和“显性霸凌”的反抗。
此外,阿德勒强调个体行为是让自己成长和发展成一个完整健康的人。陈念最后承认犯罪事实也证明陈念从她的行为中实现了自性化的过程,成为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一个超越自我社会的人。
电影中魏莱的“病态”心理特征得到创作者充分的打磨和呈现。魏莱霸凌行为心理动机必须具备道德前提才能成立并值得推敲,如何成功塑造“魏莱”的心理特征并使之符合心理逻辑和观众的价值判断显得尤为关键。
魏莱面对成绩十分优秀的插班应届生陈念,具有自卑感心理基础。然而,魏莱“高姿态”家庭教育和优越的家庭条件,在面对家里穷困的陈念时,又具备优越感心理。反派角色魏莱产生了自卑感和优越感两种相斥、相冲突的极端心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个体心理学中提出“哈马提亚情结”,即“自卑感情结”。他指出“坏人”很多时候是自卑感过度补偿导致极端的优越感,这样的坏人喜欢控制别人,做出一些坏的行为来完成自己自卑感的再次补偿,再次体验优越感带来的快感。也就是说,魏莱的自卑感和优越感是相互补偿和激化的,而且“自卑感情结”过度很容易产生极端“优越感情结”,从而出现极端的心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强调的是个人的“自卑感情结”取代“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兄弟姐妹在父母那里获得的爱和注意力的冲突是一种更强大的潜意识动机力量。这就是“自卑感情结”理论中的“同胞争宠对抗”理论。在郑警官对魏莱进行问询的时候,魏莱超越年龄的镇定自若却被母亲的电话瞬间搅乱,从而失去一种固有的优越感形象而慌乱不已,家庭是魏莱恐惧和自卑的根源。通过影片最后的交代,魏莱失去往日的盛气凌人,在阶梯路上央求陈念不要告发她,她不再想复读了,因为她的父亲已经一年没有跟她说话了。由此可以得出:魏莱的“心病”根源是父亲,是父亲的“爱”,是父爱的缺失。由于父亲的繁忙、父爱的缺失让魏莱产生了“失宠感”,魏莱变得冰冷惨白,“像动物的眼睛”冷酷无情地理解和对待社会和人,尤其是在她犯错后父亲一年都没有跟她说话的“行为制裁”下,魏莱失去了最后的一根稻草,她渴求关注并重新得到宠爱却失败,“自卑心理情结”出现极度恶化,于是便有魏莱用“极端的自卑感”补偿出现“极端的优越感”,并开始了她更严重的霸凌行为来弥补她“失宠”心理的行为,作为对“失宠”“缺爱”的对抗。
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依据许多实验和观察总结出了“挫折—攻击”心理相关理论,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攻击”理论和阿德勒的“自卑感情结—极端优越性情结”心理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都是在一种不正常的心理下产生极端相反的不正常行为。影片中魏莱作为复读生承受着高考的失败、达不到父母期望、父爱的缺失等“挫折感”心理,这种“挫折感”在一个优越感很强的少年心中很容易转换成一种“攻击性”行为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所以,魏莱具有“挫折感”后,“攻击性”行为开始并持续,胡小蝶死后,攻击对象转移到陈念身上,陈念被保护后又转移到自己群体里稍微柔弱的同伴,这是陈念为什么会在审讯时发出“你们总以为(被霸凌)是不是因为我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怒吼的原因,作为被霸凌者,她们是无奈的、被动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心理治疗方法,他指出少年儿童即使在自身行为不够理想时,仍应该受到父母或者他人无条件积极的尊重、理解和关怀,从而发现自身的价值,无拘束地发掘潜能,走上自我实现价值的健康人格道路。而在影片中高考失利的魏莱一直也是“霸凌行为”的受害者,即父亲的“爱缺失”和“冷暴力制裁”行为,家庭过度关注高考成绩而缺少对孩子内心的了解和积极在场的关爱。“无条件积极关注”心理治疗失效使得魏莱走向人格崩裂、行为异向的反向道路。极端的“自卑感情结”激化极端的“优越感情结”,“挫折—攻击”心理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心理治疗失效,电影创作者成功地塑造了霸凌者魏莱的角色心理和行为,使得角色形象符合心理学基础。
社会聚焦点的错位、家庭关爱的缺失、个人自我实现遇挫是霸凌和被霸凌者面临的共同问题。青少年群体对霸凌行为的漠视和自保,是导演试图呈现劣性竞争下的群体行为。电影《少年的你》在符合心理学基础上细腻地塑造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合理的角色行为动机,符合社会普遍认同与遵循的道德准则与伦理观念,完成了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的“反霸凌”价值预设和意图构建,成功运用角色心理策略塑造了霸凌和被霸凌角色形象,对青少年霸凌现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也是电影《少年的你》极具社会现实意义和口碑极佳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