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珂,唐 灿,孔 坤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北京100029)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顺应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而做出的高等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破解高等教育结构性难题的深层次变革。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同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和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也均明确提出,地方高校要破解趋同发展难题,获得更好发展,就必须进行转型发展。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再次明确提出,要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很大程度上,积极引导与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①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和高校自我发展的难点问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 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9 年6 月15 日,我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234 所,其中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有1123 所,约占普通本科院校总数的91%。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中有民办高校417 所,其中独立学院有257所(2008 年纳入民办高校系列),约占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23%,约占地方普通民办本科高校总数的62 %②。可见,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主体,而独立学院又在地方民办本科高校中占据半壁江山。因此,对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应予以高度重视。2014 年6 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要求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这为地方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 年度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中再次重点强调“2019 年度本科学校设置工作以独立学院转设为主,稳步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020 年5 月,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坚持实事求是,探索适合的转设路径”,这则意味着今后独立学院的转型与转设发展,既可以选择为应用技术型的公办或民办本科高校,也可以选择为本科层次的公办或民办职业院校等。但是,鉴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体制变革的深水区,地方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也必然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变迁等诸多挑战,这无疑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极其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
“转型”一词,并非汉语中古已有之,它是一个外来词汇,应从外文中追根溯源。依据《现代汉英词典》,“转型”可对应“转化”(Transformation)和“过渡”(Transition)两个词汇,[1]前者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有“转移”之意,指“微生物细胞之间的‘裸露的’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遗传物质的过程”(即DNA 的转移过程),其侧重指事物性质上的根本改变;而后者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有“跃迁”之意,指“物理系统由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2]其仅涉及事物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换过程。由此可知,英文中“转型”既可以指事物“质”的根本性“转化”,也可以指事物形态间的“过渡”,换言之,“转型”一种指的是性质的转变,而另一种指的是形态的转变。[3]在中国,“转型”一词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而出现的,其官方记载首次出现于1985 年12 月13 日的《人民日报》:“为了适应转型的要求……对于已经建立起的工业也要进行调整。”[4]由此可知,“转型”一词在中国的最初使用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的,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之后,“转型”一词才逐渐被引介到国内社会学界形成“社会转型”一词,并一直盛行至今。对此比较具有代表的学者是陈晏清、沈亚平等从社会哲学视角出发对“社会转型”的界定。[5]其中,高校转型发展是社会文化经济转型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指高校为应对社会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从不同维度主动进行内外部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调适,以形成新的结构、形态及运转模式的变革过程。在广义上,本文所探究的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既包含形态、机制的转向,也涉及发展方式、培养模式等的转向。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学界对此展开了大量研究。在研究视角上,姚荣[6]、丁奕[7]等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了地方高校转型的组织结构变迁及其权力关系;张应强[8]、袁潇[9]等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了国家、地方政府、高校、行业协会、企业等不同主体间的博弈问题;王亚杰[10]、龙献忠[11]等从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探析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治理理念、主体、结构、功能、制度、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杨刚要[12]、黄家庆[13]等从区域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供给侧改革、区域经济转型以及产业升级等间的耦合关系;夏美武[14]、胡晓清[15]等从系统论视角探究了地方高校“转型陷阱”和存在的诸多不良倾向问题;张应强[16]、张伟[17]、邬旭东、王中华[18]等从“政府—市场—学术”多维视域下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方式与推进路径进行了探究,认为当前我国地方高校转型方式主要有专业转型、二级学院转型和高校整体转型三种,并提出了相应的转型路径。在研究内容上,既有研究主要聚焦在五个方面:一是分析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如从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以及院校自身发展与学生就业需求等维度展开论述;二是探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原则,如以服务地方为价值导向,实施综合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紧密依托行业、坚持特色发展,学校统筹规划、院系自主发展等工作原则;三是探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重点解决的主要任务或问题,如明确办学定位、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以及推进校企、校地合作等举措;四是探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如赵新亮[19]、王立平[20]等认为其既有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结构转变等外部推动力,又有高校自身生存发展、招生就业压力增大等内部驱动力;五是探究转型发展的路径依赖与模式选择,涉及专业转型、部分转型和整体转型等路径以及办学层次转型和发展模式转型等策略。另外,陈建国[21]、张婕[22]等还结合美国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德国的“双元制”理念等对我国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进行了域外借鉴;陈小虎、何光耀[23]等则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进行专门研究。综上,不论从研究视角还是具体研究内容来看,大都是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遗憾的是,鲜有专门探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方面的成果,特别是独立学院向应用型转变的研究成果更是寥寥无几,这也恰是本研究的切入点与着力点所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希望在“十三五”末建成一批直接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的特色高水平应用型高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而独立学院作为全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省市为单位在转型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而这些举措是否有助于推进其向应用型转变?其应如何转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乃都是亟须探讨的议题。在此,本文以Z 大学S 学院的实践为分析基础对此做出尝试性回答,以期为我国其他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化转型提供借鉴。
众所周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且已取得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但是,某种程度上,地方本科院校大都对“转什么(what)、往哪转(where)、何时转(when)、怎么转(how)”仍存有困惑。在此,通过以Z 大学S 学院的整体转型发展为例,从转型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转型目标、转型路径、转型任务、转型进度安排及保障措施等方面阐释其转型模式或策略,以资为其他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1.必要性:多方需求之共识
就国家战略层面而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往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提质增效、内涵发展的新特征、新常态,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发展重点要从过去的拼规模、拼数量转向在稳定规模基础上的拼质量、拼内涵、拼特色,进行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为此,Z 大学S 学院及时根据国家战略调整,结合自身实际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
就社会需求层面而言,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变革期,急需大量素质高、适应性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理应成为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然而,鉴于现阶段我国地方高校发展长期存在着结构性不合理、办学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严重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足等。特别是当前经济转轨变革、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中国制造2025 战略等实施,已日益倒逼地方高校深化应用型改革,以形成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相契合的高等教育结构。值此之际,Z 大学S 学院审时度势,适时作出深刻调整与变革。
就S 学院自身发展层面而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内涵提升的新常态给我国地方院校带来巨大发展契机,与此同时也使其面临诸多新挑战:一方面,很多地方院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完成打基础阶段的各项任务,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学校声誉日渐上升,但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进一步探寻其适合的发展空间,却尚未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另一方面,以S 学院为代表的众多独立学院,若一味仿照母体学校或一些重点院校的办学思路与模式,亦步亦趋,则永远难以找到适合其自身的发展路径,还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迷失自我”,失去自身特色与优势。因此,在当前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广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试点改革和机遇面前,破解趋同发展难题,开展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示范院校,恰恰为以S 学院为代表的独立学院打造特色、凸显优势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
鉴于上述外部环境的“倒逼性”和学校内部发展的“危机感”等方面的考量,以独立学院为代表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2.可行性:学校基本情况和转型条件及潜力
S 学院办学十多年来,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软硬件建设,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办学特色日益凸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稳步提升。其不仅是广东省高等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且还先后荣获“广东省十佳独立学院”“中国独立学院杰出品牌”和“中国最具办学特色独立学院”等称号。鉴上所述,它在很大程度上具备成功转型的条件和潜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办学准确定位,基本厘清转型思路;二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初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三是通过专业结构调整,逐步建构起应用型导向的专业体系;四是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基本探索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五是通过搭建科研平台,具备一定的应用型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六是通过不断加大投入,持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条件等。
1.服务面向定位。S 学院充分利用和发挥广州区位优势及广东教育协同蓬勃发展的利好条件,形成“立足广州,服务珠三角,面向全国”的服务定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2.总体目标。S 学院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转型思路,通过改革、建设、发展和转型等,争取到2020 年将其转型发展为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在全广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起引领示范作用的一流民办本科高校。具体来说,其整体目标以改革推动创新、以创新实现突破、以突破引领转型,主动适应广东省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走出一条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到2020年将学院建成有一定应用性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的、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
3.具体目标。除整体目标外,S 学院还明确了转型的具体目标。其分阶段、分解为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科研转型与社会服务目标等,详见表1。
表1 Z 大学S 学院转型具体目标
大致来看,S 学院整体转型发展路径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探索如何进一步发挥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有效规避国有公办大学的弊端,建立民办大学新型的内部治理机制;二是探索如何区别于一流公办大学,建立一流民办大学的发展路径;三是探索如何凝练特色,使其有别于高职高专和文理学院,把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民办高校创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针对这些问题,S 学院全校师生员工在对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有清晰认识基础上,尝试从以下路径做出积极探索:一是全校管理方式转变,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同时该体系明确应用型定位;二是管理队伍服务观念转变,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教师实践技术水平为核心,做好服务工作;三是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转变,把创新能力培养、行业标准、最新科学技术纳入课堂教学当中;四是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五是推行二级管理,发挥二级学院转型主动性,特别是要发挥学科带头人、系主任的作用;六是学校各项配套制度改革,要保障向应用型转变落地。其整体转型发展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S 学院整体转型发展路径图
1.整体转型任务
Z 大学S 学院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以改革推动创新、以创新实现突破、以突破引领转型”的思路,持续深化“校政行企”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1)加强学院管理机制创新,突破学院中心局限,优化多元治理,引领体制机制向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具体包括:办学理念向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转型;管理制度向适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转型;治理结构向提升应用型大学内部治理能力转型;管理机制向能激发二级单位转型活力和创新力转型等。
(2)加强专业发展机制创新,突破学科中心局限,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专业建设向应用化转型。具体包括:专业调整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转型和专业建设向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准转型两个方面。
(3)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突破文理中心局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人才培养向应用化转型。具体包括:培养方案向完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转型和育人模式向校政行企协同育人转型;教学范式和考核方式向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转型;教学组织形式向引导学生发展应用能力转型;实践教学要向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技术、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转型等。
(4)加强科学研究机制创新,突破学术中心局限,强化应用研究能力,引领学术研究向应用化转型。具体包括:研究方向朝应用型研究转型;研究模式向产学研融合转型;评价机制向调动应用型研究积极性转型等。
(5)加强办学机制创新,突破本科中心局限,强化拓展延伸能力,引领办学空间向应用化转型。具体包括:应用型人才学历教育向高职、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一体化衔接转型;应用型人才继续教育向校政行企高度融合转型等。
2.首批转型任务
Z 大学S 学院从具备转型条件和潜力的二级学院中选取5 大类首批转型任务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推动应用化转型的理工类专业;以“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方式推动应用化转型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以校行企结合推动应用化转型的医学类专业;以校医企结合推动应用化转型的护理类专业;以商科专业认证推动应用化转型的财会类专业。在此,以理工类专业和艺术设计类转型为例阐述其具体做法。
(1)理工类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推动应用化转型。具体做法: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配套管理机制;依托产教融合,构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工程教育专业建设,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建设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科教师队伍;立足区域发展,推动应用型研究导向的科研创新。
(2)艺术设计类专业——以“专业+项目+工作室”的工学结合方式推动应用化转型。具体做法:加强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实现双赢的政校行企合作平台建设;继续深入发掘数字媒体产业潜力,积极探索新的专业方向;结合企业需求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深化“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深化实验室管理改革;从行业、企业引进兼职教师;组建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地开展对外科研合作与交流。
1.转型进度安排
在时间进度安排上,S 学院转型试点工作从2016 年7 月起准备实施,2017 年正式启动,预计2020 年完全结束。具体进度安排详见表2。
2.保障措施
转型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任务重、要求高的复杂系统工程,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S 学院在组织、制度、政策和经费等方面做出积极保障。
(1)组织保障。S 学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学院党委书记、主管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其他院领导为成员的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系统规划、全面协调转型发展整体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组,负责各项转型任务组织实施,形成统一指挥,分项合作的转型工作指挥系统。此外,还成立转型发展工作办公室,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转型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推动转型工作分阶段、按步骤有序进行。
表2 S 学院转型进度安排表
(2)制度保障。S 学院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立集组织系统、人事系统、评价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为一体的学校教育运行和质量监控体系制度。重点完善把转型工作常态化纳入院长书记办公会、学术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的会议制度,政校行企咨询制度和沟通制度,转型试点项目建设的评估制度和检查监督制度,确保转型试点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政策保障。全面落实《Z 大学S 学院第二阶段教育事业创新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6—2018 年)》要求,从制度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推进学院转型发展;全面落实《Z 大学S 学院教学单位经费管理责任制》等四个重要政策文件,合理进行人、财、物资源配置;组织制定《Z 大学S 学院加强校政行企合作指导意见》等三个政策文件,加强政校行企合作,全面保障学院转型工作。
(4)经费保障。S 学院根据实际需要,从学院教育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同时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多方聚集社会资源,争取外部建设经费支持,保障转型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实践中,S 学院四年转型建设期内预期建设经费1.45 亿元,其中学院自筹建设经费8500 万元,争取省级财政支持约6000 万元(年均1500 万元),重点用于专业调整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等。
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其已上升为重要国家战略。Z 大学S 学院作为广东省首批试点转型的6 所民办高校之一,则迈出了实质性转型的步伐。由上文可知,S 学院科学合理的顶层规划设计,使S 学院的整体转型工作在预设路径下稳步推进。某种程度上,S 学院转型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指导性和参考性的转型发展方式方法体系,可分为目标、策略、路径三个层次。
1.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应用型基本目标定位。英国学者埃里克·阿什比(Eric Ashby)认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24]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的变化必然导致大学的变化。某种意义上,大学始终是在环境支配与自我逻辑下时刻进行着转型与变迁,只是这种变迁在不同时空下呈现出隐性与显性、量变与质变、温和与激烈的不同样态。就各类大学转型发展而言,地方普通高校面临的问题最大,就是能否以地方性为基础。S 学院坚持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为其发展转型的基本准则,充分体现了对“大学发展应适应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这一高等教育发展外部规律的尊重。
2.分阶段、分步骤地分类推进策略。高校的转型发展无捷径可走,不能强求“毕其功于一役”,而应当坚持稳中求变,在稳步发展中进行转型,在稳步转型中谋求发展。[25]大学转型发展需在依据大学分类审视及调整自身办学定位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加强分类指导与学校准确定位相结合以协同进行。综观S 学院整体转型发展方案,特别是分专业、分学院、分阶段的应用化转型发展推进策略,使其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3.转型与发展的协同推进路径。S 学院在转型发展中,既坚持整体转型方向与目标,又有效结合自身办学基础与服务对象分专业、分学院、分步骤进行“不均衡发展”的差异化转型策略,使各专业和学院都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实现“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达致转型与发展的协同。
一定程度上,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化转型实质在于减缓“理论学术型”人才供给,增加“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提高人才供给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需求结构的匹配性、适应性,[12]这也符合地方本科高校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但是,在此还需澄清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转型的格局审视。转型不是降低格局,应用型大学只是大学分类建设的一种类型。研究型大学有研究型的培养方式,应用型大学有应用型的培养方式,二者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培养对象不一样,所以应用型并不是就比研究型低等。雅斯贝尔斯(K. T.Jaspers)曾指出,“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应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26]。也就是说,大学转型是要实现新的大学愿景。对大学的历史,我们要有理解之同情;对大学的现实,要有清醒的危机意识;对大学转型的未来,要有谨慎的乐观。因此,要“尊重历史、关照现实、面向未来”,要“遵循规律、牢记使命、内涵发展”,要“立足地方、应用取向、开放办学”,要“校地互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照此,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才将可能逐步实现。
第二,转型的理性反思。含独立学院在内的普通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不只是机械地集聚和打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高技术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更重要的是要建构引导社会向上、向善的思想和道德因素在内的混合技术的人才培养场域。也就是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是单纯的技术革新与制度变迁,而是深层次的观念革命。[27]从根本上来说,大学转型的本质是文化转型。[28]这就需要转型的理性精神,即大学组织在办学过程中理性地对待办学秩序、法则、公理、规范的意志品质和精神风貌。特别是当转型遭遇认知困境、路径选择困境、转型动力困境以及规划设计困境时,更需要“以依赖自身竞争力、依靠科技水平与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为特征的转型文化新形态”的有力保障。[29]
不论是否意识到,一个客观事实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已从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向普及化教育阶段,由合并扩容的增量发展转向了提质增效、内涵发展的新常态。在此新形势、新背景下,尽管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已提出转型发展的概念,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院校还停留在口号或概念层面,尚未向纵深发展,广泛存在着转型发展主动性不够、转型态度不明朗、转型目标不清晰、转型条件不具备、转型经验能力不足、转型路径模糊不清等问题,为此,若能找到合适案例,则可实现“解剖麻雀”之功效。于是,本文结合实地调研访谈资料,通过对Z 大学S 学院整体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转型目标、转型路径、转型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分析,旨在为我国其他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本质上,大学转型发展是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体制变革等外在因素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发展及高校自我革新等内在因素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时代要求。特别是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社会愈发走向信息社会,“与世隔绝的大学或许只能以牺牲专业教育质量、应用性研究、社会性批评和专家建议为代价”。[30]因此,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进高校分类管理,充分调动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内驱力,不断优化与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与时俱进地促成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后,还需说明的一点是,鉴于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发展差距相对较大,各地高校校情有所不同,其转型发展战略也应有所不一,转型发展策略选择在具体运用时还应结合实际情境有所侧重,[31]因校制宜,注重内涵,差异定位,特色发展,以不断实现自我突破。
注释:
① 此处特指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② 根据教育部2019 年6 月17 日公布的《2019 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统计整理,详见2019 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2019-06-17).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A03/201906/t20190617_38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