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士美,余 康
(浙江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作为全国唯一的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浙江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特色发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乡村要振兴,人才是瓶颈。而人才的关键在培养,培养的重任在高校。浙江农林大学身为一所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在涉农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师资、学科专业和教学资源等优势,对支撑浙江乡村人才振兴负有责任和义务。当前,浙江乡村人才整体呈现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年龄偏大,而高校培养的涉农人才又面临下不去、干不好、留不住,两者冲突明显而又同时并存[1]。究其原因,一是人们受乡村条件差、经济收入低、职业不体面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2];二是学生缺乏对农业的深刻认同感、对农村的强烈归属感和对农民的自然亲近感;三是高校涉农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不相适应。鉴于此,作为传统涉农专业,农林经济管理该如何改革、创新实践教学这个核心的育人环节,成为化解乡村人才振兴困境和高校涉农人才培养困局的关键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3]。所以,新时代涉农人才必须具备“一懂两爱”基本素质。何谓“一懂两爱”人才?首先,思想要有“德行”,有道是:“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其次,身上要有“才学”,只有具备扎实的农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本领,了解农业生产特点、产业情况、经营现状、方针政策,以及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和趋势,懂农业方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再有,心里要有“根基”,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家国情怀,对农村充满情感和希望,有长期扎根农村、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坚定信念,有立志投身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带领广大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远大理想,爱农村方能让农村成为有希望的家园;最后,胸中要有“格局”,只有拥有博大的胸襟和宽阔的眼界,把农民当亲人,时刻想着农民,真心造福农民,一切为了农民,将为农民谋福祉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爱农民方能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而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核心是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有德行、有才学、有根基、有格局的“四有”建设者和接班人[4]。可见,“一懂两爱”与“立德树人”本质内涵相统一。“一懂两爱”不仅清晰诠释了新时代涉农人才的根本要求,而且为高校涉农人才培养以及“立德树人”落实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旨在补齐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3,5]。从振兴主题来看,乡村振兴追求全面振兴,包含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从振兴路径来看,乡村振兴推行融合发展,致力于实现城乡融合、产村人融合、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融合,以及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从振兴方式来看,乡村振兴突出理念创新,以高效、生态、高质为导向,推行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兴农,实现农业发展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可见,乡村振兴涵盖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诸多领域,离不开政府、地方、产业、科研、院校、农户等众多主体参与和支持,需要大量知识复合、能力创新、素质全面的“一懂两爱”新农人提供支撑。而要培养这类人才,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显然还难以达成。因此,高校亟待进一步深化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与政府、产业、科研机构、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拓展多元协同育人项目,健全多边协作机制,构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共同体[6]。唯有如此,高校培养的涉农人才才能契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
人才是提升乡村振兴内生能力的基础[7]。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从事乡村事务管理、农业科技推广,具有“一懂两爱”基本素养的致富带头人,而且还需要投身“三农”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复合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创业领路人[8]。致富带头人唯有长期扎根农村,才会对农村有归属感;唯有俯身贴近农民,才会对农民有亲近感;唯有全心投身农业,才会对农业有认同感。只有有了对农村的归属感、对农民的亲近感、对农业的认同感,致富带头人“一懂两爱”的根基才会更牢固,为乡村谋振兴、为农民谋福祉的信念才会更坚定[8]。创业领路人唯有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研究与“三农”实际问题有机联系起来,强化跨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能力提升[9],真正让学习、研究成果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才能协同发展,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总体效应才会整体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才可实现。可见,无论是致富带头人“一懂两爱”基本素养的养成,还是创业领路人复合知识、创新能力与全面素质的获得,均离不开广泛而深入地参与“三农”工作实践。而高校涉农人才培养最薄弱的环节在实践,最突出的短板是实践体系的不完善,最明显的问题是实践教学的不深入,这严重制约了“三农”应然实践教学开展。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亟待进行。
为应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给高校涉农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挑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牢牢抓住实践教学这个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和薄弱短板,以面向学生未来发展和服务区域乡村振兴为导向,倒逼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并以此为依据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育人改革。
1.厘析实践教学目标,构建“三位一体”实践能力体系。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鉴于,当前高校培养的涉农人才缺乏对农村的深入了解,对农民的切身理解,以及对“三农”实际问题和乡村未来发展的清晰认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培养具有'一懂两爱'素质、复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依据,严格遵照下得去基层、干得好工作、守得住初心的新时代“三农”人才基本要求,秉持学校一贯重视学生肯干、实干、能干“三干”品质培养的办学传统,倒逼构建面向基层基本素质、面向乡村综合能力、面向未来发展潜力的“三位一体”实践能力体系(见图1)。该体系遵循基于学习产出(Outcomes-based Education,以下简称为“OBE”)教育理念[10]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11]构建,与欧美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12]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13]相适应,自下而上由低阶向高阶进行需求倒逼和能力重构,整体形成相互支撑、互为促进、有效衔接的有机体。具体来看,体系的最底层是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需求,包含身心健康、品行端正、交际娴熟,熟谙农业农村工作基本现状与规律,有长期扎根农村并立志改变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一心造福农民和帮扶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中间层是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诸如社会经济调查、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和经济核算等专业基本技能[14-15],从事山区经济建设与发展、乡村综合改革与治理、现代农林业公共政策等专业领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农林经济管理实际问题的学科交叉能力和专业复合能力;最顶层是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发展潜力,具有求真敬业、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品质,自主学习和自我革新的思想意识,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14-15]。
图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三位一体”实践能力体系
2.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三层次、四维度”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是实践能力达成的载体。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遵循“OBE”教育理念和布鲁姆教学目标层级理论[16],以“三位一体”实践能力体系为依据,依据实践能力进阶程度,由低到高将实践课程设计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层次;按照实践能力规格粒度,由粗到细将实践课程解构成平台、模块、内容、活动四个维度;并由此形成层级分明、衔接有序、结构完善的“三层次、四维度”实践课程体系(见图2)。整体来看,该体系自左向右是实践课程层次,自上而下是实践课程维度。基础实践平台下设基本素质和“三农”素养两个课程模块,重点支撑“一懂两爱”等基本素质达成,含公共课实验、通识课实践、农林业认知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专业实践平台下设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专业拓展四个课程模块,主要支撑专业基本能力、专业领域能力、学科交叉能力、专业复合能力等达成,含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基础课实践,农林业管理类、农林业经济类、农林业调查类、专业实习实训类、毕业设计(论文)等核心课实践,区经济建设与发展、乡村综合改革与治理、现代农林业公共政策等方向课实践,以及跨专业选修、跨专业大类选修等拓展课实践;综合实践平台下设综合实训、创新训练、创业实践三个课程模块,主要支撑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国际视野等能力达成,含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模拟实训、种植业家庭农场经营决策虚拟仿真实验、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学术作品大赛,以及考级、考证、创业培训和项目孵化等。
图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三层次、四维度”实践课程体系
3.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构建“一体多翼”实践平台体系。实践平台是实践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条件。为促进一二三四课堂有效衔接,构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生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三层次、四维度”实践课程体系为依据,充分依靠政府、产业、科研机构、用人单位等各方力量,发挥各方优势,整合院内与院外、校内与校外、境内与境外等多方面教学资源,以农林经管省级重点建设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主体”,实验平台、实训平台、实习基地、创新平台和创业平台为“多翼”,建立健全“一体多翼”实践平台体系(见图3)。
图3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体多翼”实践平台体系
该体系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全面支撑,具体涵盖了统计调查(SPSS、SAS、EXCEL),财务会计(用友、金蝶、福思特、网中网),经贸金融(EViews、世格、同花顺)和管理决策(新道、贝腾)等基础能力实验平台;面向现代商业社会环境真实情景模拟,面向新兴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经营决策虚拟仿真,面向高端林木花卉经营高级经理人实训等综合能力实训平台;浙江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绿源家庭农场、德清现代农林科技园和慈溪市农业局等20余个,支撑专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等校外实习基地;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林业学术作品大赛、统计调查方案大赛等学科竞赛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新苗人才培养计划等科研创新项目,以及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三农”发展智库、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大学生“三农”研究会和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等科研创新平台;海外创业实践教育基地、临安科技孵化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大学生创客空间等创业平台。
1.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探索“一懂两爱”人才培养新路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4]。“一懂两爱”不仅是新时代“三农”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更是涉农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培养“一懂两爱”新农人,不仅需要立足于课堂,更应该深深扎根于乡村。为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为主线,将思政主题教育实践、寒暑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专业生产实习实践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条“走村-探户、阅三农”“师生-农户、紧相连”的“一懂两爱”新农人培养新路径。在内容设计上,该做法秉持在主题教育实践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学生使命担当,在劳动实践中磨炼学生意志品质,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长学生知识才干,突出以“一懂两爱”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浙林”精神、“三干”品质、生态文明和创新创业等为支撑,融通思政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教学目标,促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育人三者有机统一。在实施方式上,该做法对传统思政课教学进行重构,以实践为核心翻转理论教学,以面向农业、深入农村、贴近农民的方式组织实践教学,做到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乡村化,坚定学生投身“三农”的理想信念;将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及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与社会实践主题关联起来,让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融入乡村,给老百姓带去科技服务与政策帮扶,强化学生助力“三农”的使命担当;将绿地养护、田野调研、乡村调查、生产实践和顶岗实习统筹起来,带领学生走向田间地头,走近乡亲大众,磨炼学生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将科研创新项目、创业孵化项目、新苗人才计划、农村经济调查,与乡村振兴大赛、统计调查大赛、林业学术作品大赛等结合起来,促进理论实践相联系,提升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
2.以合作育人为抓手,完善“四协同、五共建”育人新机制。培养“一懂两爱”新农人,需要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以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挖掘整合并再造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户等优势,实现教育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深度融合,充分释放“政产学研用”协同效应[17]。近年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注重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逐步建立完善政学协同、产学协同、研学协同、用学协同,以及实践师资共建、实践基地共建、实践计划共建、实践课程共建、实践教学共建的“四协同、五共建”育人新机制。一是加强政学协同,健全学校、政府、地方三方联动机制。为服务区域乡村振兴,对接地方农技人才短缺和招人、留人困难等问题,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出台政策,推行基层农技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促进地方与学校需求对接、培养互动;推动专业、定向单位互签实践基地和科技帮扶协议,双方人员互聘实践导师和科技特派员,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共同承担学生实践指导。二是加强产学协同,健全学校、企业双方互动机制。为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培养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与浙江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实施高级经理人培养项目;企业出资200万共建校内大学生实训基地,每年为学生设立3万元奖学金;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设置3学分课内实验课程、4学分校内基地实训和4学分校外企业实习;提供学生企业门店经营、电商平台运作、产品营销策划、市场专题调研、企业顶岗实习等实践,并由企业高管担任学生实习实训指导。三是加强研学协同,健全教学、科研双向融合机制。为服务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依托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省“三农”发展智库的平台优势,以教师为纽带,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科研,带领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平台,让学生在科研训练中提升创新能力,在团队协作中培养创业精神。四是加强用学协同,健全学习、应用有效衔接机制。为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将学科竞赛、创新计划和创业项目,与乡村、企业、农户等经营发展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学生深入调研为相关方决策提供支撑,进而有效促进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学习与应用相结合。
3.以技术融合为手段,创新“互联网+实践”教学新模式。面对交叉复合的学科、复杂多变的社会和个性多样的学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亟需依靠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实践”教学新模式,引领实践育人方式变革。一是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创设网上自学、课堂导学、实地研学的实验新模式。以管理学实验、统计学实验、会计学实验、经济学实验等基础课程实验为抓手,以实验项目为单元组织教学内容,按照案例情景设计制作精品在线开放实验微课程;学生线上了解实验内容、目标与要求,自主完成实验知识学习;教师课堂讲解实验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实验,启发学生分析实验、归纳结论、总结规律;学生深入案例企业,带着问题与思考,实地展开研究学习。二是加强虚拟仿真“金课”建设,创设虚实结合、全景体验、沉浸学习的实习新模式。以农林业经济学、农林业政策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和农林企业管理等课程为支撑,以浙江绿源家庭农场为原型,自主设计开发种植业家庭农场经营决策虚拟仿真实验;依托农林经管省级重点建设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全景式虚拟仿真实习,让学生在全方位、全过程、沉浸式的实习体验中,掌握家庭农场经营决策基本原理和理论,学会求解最优化模型,计算最优投入和产出,能独立填写财务报表和撰写分析报告。三是加强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建设,创设集情景式、体验式、团队式于一体的实训新模式。着眼于强化学生团队协作、复合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依托新道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模拟平台,构建集“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于一体的综合实训空间,配备小组圆弧型桌椅、互动智慧大屏、双屏显示器及云终端桌面等实施;面向全院学生配套开设2个学分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实行专业混合交叉组班实训,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岗位要求,在协同配合中感悟团队精神,在经营管理中领会创新智慧。
经过近4年的改革实践,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三维一体”实践能力体系、“三层次、四维度”实践课程体系和“一体多翼”实践平台体系愈加完善,“一懂两爱”新农人培养路径愈加清晰,“四协同、五共建”实践育人机制愈加健全,“互联网+实践”教学新模式愈加丰富,实践教学特色不断彰显;获批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重点建设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金课”8门,浙江省虚拟仿真实验“金课”1门,全国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等,实践教学成果不断涌现;3人荣获全国林科十佳和全国林科优秀毕业生,46人考入985、211高校研究生或出国深造,85人考取公务员、选调生、村官和事业单位等,实践育人成效不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