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高考作文,既要达到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等基本要求,又要在深刻、丰富、文采和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就提升文采而言,修辞的使用是其中重要一环。狭义的修辞即修辞手法的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描写类:比拟、借代、夸张等;结构类:对比、反复、排比等;语气类:反问、设问等。广义的修辞即通过文辞的选择、修饰、调整等,展现简洁生动、委婉含蓄、流畅华美等不同的语言之美。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不少于800字。
某地小学生在公交车上12 分钟让座4次,获得百万人点赞。
某演员谈及其母:“她常说‘好事要传,坏事不要传’‘别人有难处,能帮就帮’,她没什么文化,却有美德。”
某地顾客欺负在大学门口卖小吃而不善于用微信的老人,7 元小吃只转账0.01 元,而老人本以为学校附近的人素质会很高。有位老师知道此事后,主动为部分顾客的行为给老人道歉,并送去100 元,称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教育好。
请以“品德与文化”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文题呈“材料+关系”的命题特征,要求考生细读材料,通过对材料中每个主体行为的深入剖析,就“品德”与“文化”二者的逻辑关系进行深入阐释。
材料中主要涉及四个主体的行为,归纳起来,有以下特征值得我们分析。
身份特征某地小学生某演员之母某地顾客某校老师品质特征乐于助人、热心真诚心地善良、善以为宝贪小便宜、弄虚作假引咎责躬、严于律己文化水平低低高高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不难发现,品德与文化并无直接关系,有人无才有德,有人有才无德,有人德才兼备。
对于本题的立意,我们要牢牢把握的是:品德与文化不是因果关系或者条件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只谈一方,而应对双方都进行深入论述。
在立意上,考生可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基本论述维度上进行挖掘,阐释品德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而言,我们可围绕“文化提升以品德为根基、品德发展以文化为途径”,论述二者都对个人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可基于二者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论述提升品德与文化修养的有效做法;还可对比品德与文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论述缺失品德或文化可能导致的危害。在行文过程中,组织语言时既能逻辑清晰地论述观点,又能文采斐然地展现内容,是文章获得高分的法宝。
品德与文化
○北京丰台二中 鲍雨含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品德与文化犹如车之两轮,唯有彼此相辅,才能“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道德与真理的双重意义上成就自我。
文化应以品德为基础,才能“大效于世”。20 世纪是一个科技成果、文化成就迅速飞升的时代,自然科学的成就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变得前所未有的深刻。但那个时代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两次世界大战!当满脑子都是种族主义的希特勒对犹太人挥起屠刀的时候,思想品德与文化知识的巨大落差使他变成了不知疲倦的杀戮机器,他失掉了仁爱,失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情,那么即使他文化水平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品德应以文化为保障。追求真理是人的本能,试想,如果人们用罗马教廷的道德律令去污蔑伽利略,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那只会使世界陷入漫漫长夜的死寂之中。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让人民的心灵像婴儿一样纯洁,“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看似是一个道德完美的理想世界,但这种理想具有反智主义的倾向,会造成知识与文化的荒芜。这样的世界是我们想要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只有让品德与文化相辅相成,社会才会真正美好,这也是自古以来仁人志士一直追求的目标。怎样才能使品德与文化和谐相处呢?这是一个关于两者间平衡关系的问题。闻一多先生被称为“西南联大的完人”,他是一位学者,研究《诗经》《离骚》等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又是一位民主斗士,用生命去反对独裁,竭尽全力去创造一个更光明的世界。在闻一多身上,深厚的文化素养与一颗至死不渝的赤子之心结合在一起,他同时驾驭文化、品德两轮,成为“西南联大的完人”。古今中外无数的智者、仁者——那个至死还在渴望更多光明的歌德,那个以洞穴之喻警醒世人的柏拉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不断追求真理,人和社会的文化水平才会提高;保持对生命的珍重、敬畏、热爱,保有赤子之心,品德才不会落后于文化而造成惨剧。世界若要更美好,人若要更像人,就必须有有志之士挺身而出,吾辈重任在肩,岂可不自勉乎?
上文作为考场作文,在逻辑结构、论证说理和例证运用等方面做得较好。然而,该文除了联系材料欠佳外,部分内容用词欠妥、文句不畅,在修辞及创新运用方面不足。若要在语言表达上有所突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升格处理:
首先,准确设譬,理辞相融。比喻论证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生动形象地说理,可以有效提升文采。原文虽使用了比喻论证,但是喻体表述不准确,如开篇中的“品德与文化犹如车之两轮,唯有彼此相辅,才能‘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喻体“车之两轮”与“八音合奏”并不协调。描写类的修辞手法不能只求形式美,务必注意语言的准确严谨。
其次,锤炼词句,言简意赅。分论点“文化应以品德为基础,才能‘大效于世’”和“品德应以文化为保障”,句式不同,影响了结构的整饬美;第二段论证语言拖沓重复,削弱了论证力量。囿于篇幅要求和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考生要在论证过程中锤炼词句,高度概括人物事迹,恰当使用排比等结构类修辞手法,要言不烦地引述论据,从而达到简洁有力的表达效果。
最后,凸显风格,刚柔相济。原文语言刚硬瘦削,读来力量有余、蕴藉不足。在论证过程中要匠心独运地驾驭语言,语言风格要和论证过程相匹配。论点宜鲜明集中,表述简洁清晰;引证宜平实有力,准确严谨,高度概括,表述规范;呼吁式结论可用设问或反问,发人深省;总括式结论须收结有力,语词遒劲。总之,能形成较有个性且与文章内容相协调的语言表达即可。
品德与文化
乐于助人的小学生、贪利欺老的顾客、不通文墨但心地善良的母亲、德才兼备的老师,他们迥异的道德境界与文化水平发人深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为人亦是如此。品德与文化犹如车之两轮,唯有协同前行,方可行稳致远。
(由材料引出中心论点更切题;修改原比喻论证,使语言准确。)
文化应以品德为基础,才能“大效于世”。当思想品德与科学知识的巨大落差使人失掉了仁爱之义、恻隐之心、羞恶之情,怀有种族主义思想的希特勒对犹太人挥起屠刀,打着为人类社会作贡献的旗号,沦为不知疲倦的杀戮机器。心慕圣人的阳明先生不仅学富五车,更是屡次平叛,济世安民,让日本名将感慨“一生俯首拜阳明”。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倘若没有品德约束或指引,便会露出罪恶的刀锋,戕害无辜;有了品德的加持,才能筑就完善自我、服务他人的钢铁长城。(用排比论证使说理气势加强,用比喻论证使语言生动形象,用对比论证使道理深化;语言风格与例证内容相互协调。)
品德应以文化为保障,才能历久弥新。追求真理是人的本能,文化的发展为品德的完善保驾护航。试想,如果人们固守罗马教廷的道德律令,污蔑伽利略,世界恐怕会陷入死寂的漫漫长夜。老子提倡“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追求“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看似道德完美的理想世界,但这种反智主义只会造成知识的匮乏与文化的干涸,“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的社会追求与人类发展规律背道而驰。所以,只有当品德在文化进步的前提下向上发展,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进步才能真正实现。(调整句式,使分论点句式相同,更具整饬美;增添道理论据,丰富意蕴,突出个性化论述。)
只有品德与文化共同发展,人才能完善自我,社会才会健康发展。这正是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以生命践行的一大旨归。提出“知识即美德”的苏格拉底,把真和善统一起来,他壮年时三次参军,保家卫国;老年时为了真理,舍生取义。闻一多先生驾驭文化、品德两轮,成为“西南联大的完人”:作为学者,他研究古代文学,启人思考;作为教授,他提携后进,孜孜不倦;作为战士,他以身许国,呼唤光明。无数仁人志士以其深厚的学问和高尚的品德为后人树立起永恒的丰碑,引导后人走上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道路。(运用排比,使语言节奏和谐、铿锵有力;运用成语、整句、散句,使语言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立于时代的潮头,我们肩负着建设美丽中国的重任,倘若没有对丰富文化知识矢志不渝的探索和对高尚品德人格力行不怠的追求,倘若不能一以贯之地保持赤子之心和好奇之心,又怎能于漫漫成长之路中上下求索,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呢?(反问收结,发人深省;化用古诗文,学以致用;语言风格转为委婉蕴藉,使全文语言刚柔相济。)
升格文整体保持了原文的论证思路和例证素材,主要从修辞方面进行了升格。有两点启示值得注意:
第一,对于修辞,我们要在广义的修饰文辞的范畴内来理解、把握。在日常学习中,修辞手法的使用、成语俗语的积累、诗词古文的背诵、名言警句的记忆等都值得注意,作文可谓是综合展示语文素养的舞台。
第二,议论文在于以理服人,要求语言准确。万不可为了追求文采而故弄玄虚、装腔作势。建立在文从字顺、语言准确基础上的文采,才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