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高校传媒类专业文学课教改研究

2021-02-03 04:36周非非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教学改革

摘要:媒体融合使传媒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对传媒行业从业者的融媒体理念、专业技能及知识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想适应媒体融合趋势,提升传媒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便需要从具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文学课入手,依托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培育出复合型、应用型全媒人才。基于此,文章以媒体融合对传媒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切入点,围绕目前高校传媒专业文学课教学问题,重点从基础训练、贯通思维、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四大方面,探究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媒体融合;高校传媒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1-0096-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吉林省高教学会2019年度高教科研课题“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类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JGJX2019D233

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与门户网站、手机终端、网络游戏等新媒体所依托的信息制播与传输技术愈加趋同,信息的高度集成及整合传播加快了新旧媒体的融合步伐,推动我国社会逐渐步入融媒体时代。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媒领域积极探寻新旧媒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路径,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传媒专业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传媒人才的主阵地,其文学课教学方法不仅关系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文化涵养及人文精神,而且关乎学生未来的就业空间与职业发展。为此,高校传媒类专业文学课教学需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媒体融合发展形势为依据,通过教学改革为学生后续融入社会做足、做好准备,以此彰显文学课育人价值,提升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基本素养训练

就高校传媒类专业学生而言,开设与教授文学课有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涵养学生文化品格并提高学生鉴赏评价、思辨能力,更具有传承与弘扬中华语言文化、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以就业为导向凸显文学课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在欣赏、品味文学作品中习练说、写、编、评等传媒类专业素养,逐步形成个性化语言风格、新颖的评价视角、特色写作技巧,这是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类专业与市场对接、文学课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

(一)注重课前预习,促成学生主动思维

目前,高校传媒类专业文学课教学普遍存在学生不愿、无时间阅读原著的现象,究其根本在于课堂结构僵化、阅读实践机会不足,难以培育学生语言感知及理解能力,进而弱化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言创造。为改善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原著阅读、知识梳理、障碍清扫等环节置于课前预习阶段,提前制定预习任务清单、设计及筹划微课资源,围绕教学目标与学生共同制定预习课题。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可以宿舍或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合作、交流与探讨中分工阅读原著、发挥自身潜能及文学优势,深入思考预习任务清单内的问题,在储备知识的同时围绕作者生平、文学作品主要内容、核心人物形象性格特点、揭示的社会现实、体现的思想情感等拟出发言提纲。在正式授课时以预习交流为起点,各小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新理解等,其余小组评价补充,教师点拨解惑,既可以克服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又可以综合训练学生读、理解、说、评能力[1]。

(二)整合教学资源,增强学生思辨能力

媒体融合视域下,社会对传媒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由“精炼专能”转变为“一专多能”,需要从业者分析社会事件、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辨别其起因与影响因素,结合当代传播环境及媒介形式撰写稿件、选择播报方式及媒介等,对传媒类专业人才的思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高校传媒类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需要以整合教学资源、增强学生思辨能力为着力点。

二、把握媒体融合先机培育学生贯通思维

媒体融合并非新旧媒体的简单、机械性堆砌,而是以思想意识、思维层面为起点,是技术、渠道、平台等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机整合。传媒类专业学生未来若想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便需要以普遍联系观及发展观看待问题,以贯通性思维对待信息的采编发一体化,以敏锐的洞察力研判媒体融合当下环境与未来变革。为此,高校传媒类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需充分发挥课程优势与特色,把握媒体融合先机培育学生贯通思维。

(一)“贯通”古今

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从先秦到近代的漫长时期,实际上就是一部社会文化與传媒环境变迁的历史画卷。整合中国古代及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引领学生从文学与社会、文化与传媒视角梳理我国传媒环境的发展脉络,可以在学生心理层面形成一种“贯通”古今的辩证观念,树立以史为鉴、联系实际的意识,促使学生将古代经典与现当代传媒发展结合为有机整体,基于时代语境,以更加广阔的视野看待自身专业发展与未来就业范围,并使学生将古代经典文学内的精神品质、民族情愫、优秀思想观念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说类古代经典文学时,可以让学生围绕小说三要素分析其时代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结合当时的传媒环境与媒介形式研讨经典小说流传千古的本质原因,思考媒体融合下群众文化、区域文化、古今文化的交织碰撞,探究如何将经典小说的语言结构、语言逻辑、表达方式等迁移应用到现代传媒作品编写之中,如何像小说作者一般对社会现象抽丝剥茧,并且以艺术化的语言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与评价。此种“贯通”古今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专业眼光及实践操作能力。

(二)“贯通”中西

媒体融合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传媒类专业人才作为社会信息的把关者、引路人,其文化观念、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直接影响其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端正学生文化观点,使学生在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校传媒类专业文学课教学需要有意识地“贯通”中西,引领学生善于运用西方思维审视文学作品的当代价值[3]。

例如,在讲解西方现代派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引导学生从全球化视角出发,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异化与重构,指导学生从不同维度评价人物作品,使学生摒弃“非黑即白”的固有认知。与此同时,引入真实的西方社会案例,让学生尝试运用西方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对其影响进行评价等,进而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贯通”媒介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媒类专业的特点决定学生需要具备“四线贯通”能力。一是在理论层面,需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播音创作基础理念、广播电视主持艺术理念、融媒体主持艺术理念;二是在写作能力层面,需具备消息、特稿、节目策划、创意写作技巧;三是在实践能力层面,需具备新闻类、社交服务类、综艺类等节目的传媒实践能力;四是在創新能力层面,需要具备敏锐洞察力、灵活思维能力等。上述能力分别对应说、写、编、评传媒类专业素养,需要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的综合支撑。文学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四线贯通”能力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中,以文学作品为理论知识载体,以实践活动为训练核心,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适应媒体融合、应用媒体融合技术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提升学生理论水平时,开展文学知识竞赛活动,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学会在语言表达中引经据典,可以显著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与感染力。

三、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改进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内驱动力,也是传媒类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必备的技术能力。目前高校传媒类专业文学课教学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率较低,依然以教材与黑板为知识呈现载体,不仅会弱化学生学习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会使学生的媒介思维固化、滞后,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多元媒介信息传播特征及传播形式。为此,高校传媒类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需以信息技术为驱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知识呈现方式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片、音视频、虚拟影像等媒介形式于一体,可将抽象笼统的文学概念、内容等转化为直观的视频影像,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及理念的难度,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多元媒介的感知力,解决传统知识导入中的乏味、无趣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4]。

如在散文作品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散文,为学生打造视听一体化文学审美空间,在实际景物与语言文字之间建立关联,从而使学生体会散文语言的独特风格、语言逻辑的清晰、语言的贴切与生动。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思维导图,请学生自主阅读并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与品味,提炼出作品内寄托作者思绪与情感的景物。此外,在学生阅读与品味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穿插背景知识信息、名著片段、名家点评、网络观点等,指导学生分析不同身份、年龄、职位人群对同一事物认知理解的不同切入点、理解程度、多元看法等,初步激发学生受众意识,引导其在未来工作中能够“以百姓之心为心”,牢固树立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平衡主体与受众思想的职业意识。

(二)利用交互式白板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交互式白板是现代课堂教学技术之一,其具有资源丰富、交互性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前将所需资源导入交互式白板中,在正式授课时借助画笔、趣味分类、趣味提问等功能开展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文学课的内在动因。例如,教师可以请学生担任教师,自选文学作品进行讲解,利用交互式白板的画笔功能展示讲解的重点,突出自身个性化观点与新颖视角。学生的讲解过程,便是走入文本与作者及人物角色产生心灵交互的过程,而学生之间的互动便是对媒体融合背景下传播活动的再现与还原。台下学生可以实时提出自己的疑惑,交流与分享自己的看法,对观点提出质疑等;台上教师引入文学作品片段、社会案例等证明自身观点,对其他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吸收或者反驳等,体现出媒体融合环境下社会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多向性与实时性,可以锻炼学生反应能力,使学生提前适应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信息模式,进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思维活跃性。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融媒体创造力

融媒体时代,社会对传媒类专业人才创造力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需要从业人员能够从新颖视角切入揭示社会现象成因,以创新的方式对节目或稿件进行策划等,还需要从业人员以创新精神改善、优化自身工作形式与工作方法等。因此,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类专业文学课教学需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育学生创造力、创新力。

(一)开展辩论活动,发展学生鉴赏评价思维

辩论是学生证明自身观点、驳斥他人观点的活动,在文学课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设计辩论话题,秉承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及塑造创新创造精神为导向,将文学知识融入辩论活动中。学生可以在课前借助新媒体、传媒媒体等收集资料,初步感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信息内容、信息呈现方式的差异性。在活动中,教师以协助者、参与者的身份维护活动秩序、引导学生行为等,注重总结学生辩论中的表现、提出的观点、所选择的案例、采用的语言表达方法等。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辩论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指导学生反思辩论过程、辩论方法及辩论成果,对自身认知结构进行调整与重构,形成“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欣赏他人、宽容他人的美好品质,为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5]。

(二)开展自主活动,提升学生实践与创造力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类专业文学课改革的要点在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教师需积极开展自主性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力与创造力。

如“文学推荐”活动中,学生选择自己喜爱、对自己影响深远且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学作品作为推荐的对象,结合当前传媒环境、信息传播特点等制定文学作品推荐方案,学生可以通过配音演绎文学作品故事情节、拍摄文学作品短视频、编写演讲稿等。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所制定的方案需适用于当下较为流行的媒体平台,如各大主流媒体的融媒体中心、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喜马拉雅等在线平台等。学生将自己制定的方案与融媒体作品等发布在相应媒体平台上,一段时间后统计作品转发量、点赞量等,以此反映学生作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指导学生结合评价对方案进行优化等。此种贴近学生未来实际工作、与文学课教学内容相契合并可产生超越本课程价值的教学方式,可以塑造学生创新创造精神、体会媒体融合时代知识资源的共建共享特点,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融媒体传播环境,并使学生在反思重构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突破。

五、结语

媒体融合对传媒专业人才知识及技能结构、职业素养及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传媒类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需要以提升基本专业素质、培育学生贯通思维、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开展实践活动为着力点,将文学课与学生职业技能需求结合为有机整体,以此保证学生综合素养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 曹斌.融媒体视域下高校传媒专业发展思考[J].新闻前哨,2021(6):109-110.

[2] 李姗姗.融媒语境下高校传媒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传媒论坛,2019,2(20):92-93.

[3] 冯威.应用技术型高校传媒类专业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究: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5):53-54.

[4] 高琳,郝婷.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吉林教育,2017(18):8-9.

[5] 戴蔚.媒体融合视阈下高校传媒实践平台建设新思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6):147-150.

作者简介 周非非,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教学改革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