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心川
上期回顾:为了实现青山绿水的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申纪兰带人找水、挖井,解决老百姓吃水和生产等问题。之后,申纪兰又从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大胆进行改革,带领群众脱贫。年过半百的申纪兰坚持和推进改革,极力推动西沟转型发展,为这个太行山小村庄带来了再次辉煌。几十年来,作为农民代表的申纪兰为了履行好人民代表的职责,她关注农村,走访调研,出席会议,积极建言献策。
55 2020年5月23日上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山西代表团举行的小组会议上,申纪兰发言:“今年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打赢这场硬仗。我是农民代表,每天生活在农村,知道农民想啥盼啥。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有信心有决心。”
56 20世纪50年代,丈夫从部队复员,让申纪兰做“随军家属”实现“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她坚持“大家选我当劳模,就得在村里当好这个模范”。后来,家里人为了能让子女有“城市户口”,动员她离开西沟,她说“劳模的孩子种地不丢人”“我是农民代表,只有生活在农民中间,才能更了解农民疾苦”“我来自农村,知道农民想甚、盼甚,能更好地为他们说话,给他们办事”。
57 申纪兰做了10年的山西省妇联主任,从没因为子女和亲戚的事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女儿去省城太原看她,辛苦坐了一路卡车,她只在单位院外匆匆见了一面,就让孩子回去了。平顺县纪兰文化研究室主任张娟近八年来一直在申纪兰身边。她告诉记者:“最近几年,申纪兰每年出去讲党课、做交流近百次。大部分时候,邀请方都会给我俩安排好单独的房间。申主任每次都对邀请方说‘不要浪费那个钱,我俩住一屋就行。”
58 村里的核桃露厂以她的名字命名,产品打着她的名字做商标。而她既没拿公司股份,也没从公司领过工资。申纪兰多次说:“我受党的教育多年,我的名字早已不属于我个人私有,只要能解决西沟村的就业问题,帮产品打开市场,扩大销路,不介意企业以我的名字冠名和宣传。”
59 申纪兰永远是西沟人热心的奶奶、大婶和大姐。村民们想外出搞劳务,她便出去揽活计;村民们为草药积压发愁,她上河北、安徽找销路;村民生病住院,她會去看望或者帮忙联系医院;村民们需要化肥、种子、农药,她就去采购。只要是村里人找她办事,她总是尽力而为。即使年近九旬,她依然力所能及地在村里帮忙。
60 申纪兰身上保持了中国妇女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为了照顾好婆婆,她和婆婆睡在一个炕上。婆婆近80岁时因患青光眼双目失明,10年下不了床,全靠申纪兰一个人伺候,梳头、洗脸、穿衣、喂饭,甚至端屎倒尿,毫无怨言。早上她给婆婆冲两个鸡蛋,自己却就着咸菜,喝着玉米面糊糊。就这样,申纪兰一直伺候到老人93岁去世,成为西沟人至今传诵的佳话。
61 申纪兰一辈子没有离开农村,没有脱离农民,没有停止劳动。不管拿过什么荣誉,只要回到西沟村,换上补丁摞补丁的旧衣服,锄头一扛就下地劳动。年轻时,申纪兰带头拿上工具、种子、干粮到山上种树。80多岁时,她依然到香菇棚摘蘑菇,热情接待客人。
62 在西沟村,她一直保留着一块责任田。她说:“自己不种地,哪能体会农民的苦!”“劳模不是当下的,是做下的。” “劳模、劳模,不劳动还叫啥劳模!”“模范、模范,就要吃苦在前。”90高龄时,申纪兰仍坚持自己下地施肥、收玉米、刨玉米茬,打理口粮田。2020年,申纪兰实在种不动了。“她就催我们,该下种了、该除草了,不敢让她的地荒掉”,西沟村驻村12年的宇文杰说。
63 90岁的申纪兰仍担任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她是我们的主心骨,我们都离不开她。”村书记郭雪岗说 。她的办公室,桌椅都很陈旧,皮质椅面磨烂露出了黄色海绵。在村的时候,老人每天都坐在这里抄笔记,抄中央精神,看别人的来信。她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
64 申纪兰到去世前,一直是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除了参加定期例会,她还常常出席省、市会议,随叫随走。社会各界一年四季邀请她讲党课。每年的“五一” 和“七一”前后是她最忙的时候,采访、参观者络绎不绝。从早到晚,一批批的来访者轮着要跟她拍照,耄耋之年的老人家站到腿发软,说到口干舌燥,却一直坚持着。
65 多年来,申纪兰始终保持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她自己一直住在20世纪70年代时建起的排房里,不让儿子翻修、重建。家里的地面是硬水泥,摆设大多是几十年前的老物件:正墙根是一张旧桌子,一个旧式小柜子,一张老式木床占了半个屋子。床上铺的床单方方正正补了好几块补丁。电视机是20世纪90年代的,件件散发出岁月的味道。
66 申纪兰先后13次见到过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同志称赞过她,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沟看望过她。屋内最醒目的是墙面挂满了她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的合影。从第一届到第十三届,从辫子上扎着蝴蝶结的25岁,到皱纹爬额却精神矍铄的90岁,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
67 申纪兰的名气大,自然有一些公司找上她,希望能聘用她,一个月给她发几万工资,只需要她帮着说说话,但是申纪兰拒绝了。“我就当一个清清白白认认真真办事的老婆子。”
68 有人问张江平:“你母亲是正厅级干部,是不是和现在的某些官员一样有钱?”这话让张江平哭笑不得,他回答说:“是的,母亲不算穷。2001年6月,她被授予全国保护母亲河奖,获得了奖金两万元,但她回村就捐给村里打了眼机井,让全村群众吃上了自来水。2001年7月1日,她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奖金5000元,她又毫不犹豫地把这笔钱交给了村集体。”
69 汶川地震发生后,她慷慨解囊,把自己积攒的一万元捐给了灾区人民。这些年来,申纪兰多次外出为村办企业联系业务,坐的是公共汽车,住的是价格低的旅馆,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为了给村里办事,她每年的车费、住宿费少说也要花上几千元,但她从未在村集体报销过一次车票,领过一次出差补助,反而把国家每月发给她的生活补贴“赔”进去不少。
70 2009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沟看望申纪兰。到达西沟村,习近平总书记一下车就与申纪兰亲切握手,热情交谈。在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
71 耄耋之年的申纪兰,获得过的荣誉不胜枚举。她3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全国“双百人物”等奖项。2019年9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申纪兰获得“共和国勋章”,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在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将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挂在了申纪兰的胸前。
72 2019年9月30日,是国家烈士纪念日。申纪兰应邀参加天安门广场的纪念活动。考虑到她年纪大,跟随她赴京的张娟劝她“天气热,时间长,怕您身体顶不住,就不要参加了”。没有想到,平时慈祥、亲和的申纪兰非常严肃地说:“不去给英雄烈士献花,我凭什么戴这‘共和国勋章啊!”
73 那天上午,申纪兰自始至终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纪念活动,90岁的她走上高高的台阶,敬献橘黄色的鲜花,又缓步绕纪念碑一圈。回到住地,张娟发现申纪兰的衬衣湿透了,两条腿也肿了,她给老人贴上膏药,问:“疼不疼啊?”申纪兰平静地说:“没事,歇歇就好了。”
74 2019年国庆,申纪兰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阅兵观礼活动,晚上参加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联欢活动,“我真是亲身感受了国家的强大,真是越瞧越高兴啊!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作为一名老党员、老代表,目标就一个,和群众干在一起,实现老百姓的梦想”“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一辈子的承诺”。
75 曾经有人问申纪兰:“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您这一生,是什么?”她动情地回答“忠诚”。但这个“忠诚”,有人不理解,理由是她“从未投过反对票”。申纪兰回应说,“我文化低,说不清楚。但这么多年,内心拥护的事就赞成,不赞成的事我就不投票”“我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也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经历过旧社会的她,对党恩由衷感激、对党无限忠诚。
76 2019年11月19日,在山西省委宣传部组织举办的“最美奋斗者”宣讲报告会上,申纪兰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分享了自己“奋斗的人生最幸福”的感人事迹。谈到未来,申纪兰说得最多的还是两个字:“奋斗。”
77 2020年5月,申纪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癌症病发,入住空军总医院。为了观看闭幕式的电视直播,她早早地就等上了,张娟劝她躺床上休息一会,她也躺不踏实,一会儿起一次。她从病床上起来,把自己的白衬衣穿上,再穿上自己的黑外套,把代表证认真地戴在胸前。那天下午,老人没有多说话,眼睛一直盯着屏幕看。
78 申纪兰因病重被接回长治医院。去世前两天,体力不支的申纪兰坚持坐起,对探望她的县委领导再三叮咛:“我已经老了,没多少时间了。你们一定要按党的指示办事,听党话,跟党走,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民造福。”
79 6月27日早上,申纪兰的病情突然加重。经全力抢救,意识清醒后,这位老人用一个小时时间,跟村支书郭雪岗最后一次探讨村里的工作安排。囑咐他“你是党总支书记,要办大事”“要铺开摊子,干一件成一件。把村办企业搞好,为乡亲们增加收入”“西沟有今天,是各级党委培养的,千万不要让西沟塌了”“多教育村上的党员干部”……
80 临终前,申纪兰老人还牵挂着一件事: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后,每个月她都会收到一笔补助经费,她没有花掉一分钱,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张娟,将这笔经费作为党费上交党组织。弥留之际留下了“丧事一切从简”的遗愿。
81 申纪兰因病于2020年6月28日在长治市逝世,享年91岁。6月30日上午,申纪兰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沉痛悼念申纪兰同志,国家功勋纪兰精神一世英名贯长虹,奋斗一生初心不改满目青山化丰碑”,吊唁大厅两侧的挽联道尽了她的一生,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上万民众自发吊唁,给老人送别。
82 “勿忘人民、勿忘劳动”,人民代表申纪兰用一生忠诚、执着、朴实,践行初心使命。虽然她永远离开了,但一生扎根农村,初心不改,以一言一行书写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对党忠诚、立党为公,恪尽职守、服务人民,淡泊名利、两袖清风,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纪兰精神”,这是她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了的精神财富,必将代代传递。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