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的造型艺术领域,因欧洲现代主义艺术运动掀起了形式与语言革新的浪潮。各种艺术流派与个人风格的兴起,为其后一个世纪的视觉艺术发展积聚了大量语法与范本,也提供了大量形式实验的方法论。
如何汲取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想及经典方法的养分,有机融合艺术家的生命体验与时代艺术思想,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李立新的风景绘画可以视为现代主义艺术方法在当代中国继续演进的一个样本,其作品对风景图像进行了一种“概括”与“提纯”,体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抽象化倾向。但这种抽象化过程并非是显性与外在的,而是在对具象景物进行主观再现与选择性描绘时构建了一种内在的秩序与结构。
色彩理论学者约翰内斯 伊顿(Johannes Itten)在色彩论中提及多种主观经验与客观原理:“缺乏视觉的准确性和没有感人的象征主义只会是一种贫乏的形式主义;缺乏象征性真实和没有情感力量的视觉印象效果只能是平凡的、模仿的自然主义;而缺乏结构的象征内容或视觉力量的情感效果也只会局限在表面的感情表现上。”李立新的风景绘画用看似自然主义的手法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建筑层次,其中的线面使用与色块构成体现出他别具匠心而洗练的艺术手法——各种精心构建的面积对比、线条比例、透视关系、空间分割,以及包含了明暗与冷暖、纯度与补色等多种对比手法的色域设计,共同构成了其风景绘画的结构性、表现性与象征性。
对绘画艺术“纯粹性”的追求,曾经是欧美现代派先锋艺术探讨的重要命题之一。格林伯格在《现代主义绘画》中宣称:每门艺术将被认为是“纯粹的”,并在其“纯粹性”中寻找自己质的标准和独立性标准之保证——这种“纯粹”追求绘画本身的完满,在其本体的形式中逻辑自洽。李立新作为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先驱庞薰琹的专家,对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下的中国美术走向有深刻思考。庞薰琹“决澜社”时期的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了20世纪初中国留洋艺术家的世界主义胸怀与现代派眼光,而其晚年时则对中国风土人情与美学思想有着更深切的关注与热爱。研究庞薰琹根植本土文化、面向世界的大格局,让李立新坚定了中国文化自信的立场。他将中国水墨绘画恣意表达的顺畅感与西方风景绘画的客观理性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了兼具水彩画丰富色域和中国水墨绘画稳重深沉的绘画新样式,注解了当代水墨风景绘画的另一种可能。
庞薰琹认为:“好的艺术品其写实、变形、抽象、幻象是融为一体的。”李立新的绘画忠实于对自然风景的感受,并没有一味追求抽象的平面与结构,而是将诗意叙事、崇高品格、自然物象剔除出画面,他以学者洞见本质的智慧调和了看似冲突的多重因素,丰实了画面意涵。同时,他也认同作为同乡与前辈的画家吴冠中的观点:艺术家与纯粹西方抽象艺术保持距离感,强调艺术的民族性与普适性。通过绘画,李立新表达了其深刻理解但不照搬他者艺术思潮,以及有着明确选择的艺术观念与文化立场。
李立新绘画作品中的“永恒空镜”是其对人生的理解与艺术经验的凝结。不可否认,不断刷屏、迅速切换的图像生活大大影响了人们的视觉经验与观看方式。在这迅速流变、毫无终点的观看之旅中,人们的心灵更易焦灼与不定。李立新深谙“空”的意境是现代人诗意栖居的“桃花源”。他的一些城市風景绘画,很容易令人想起西班牙画家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Antonio Lòpez Garcia)的巨型城市绘画。画家事无巨细地描绘人类的生存痕迹,画面尽管空无一人,但无数细节在不经意间激发观者联想这座城市中隐藏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无声景观流淌着生活的温情。李立新的绘画以类似德国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方式,从观看与记忆中提炼时空的视觉切片,平和地描绘荒漠大山或神殿遗址等。
李立新敏锐地感知不同地域特色的脉动,充分地表达事物秉性与演变的可能性,其作品画面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因为有所节制而显得异常优美的诗性与真诚。他的风景绘画也常出现构图与面积上的空白,以及意境上的“空”——即使在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景观中。这种“空”的意境与氛围壮美而静谧,这正是李立新绘画意趣的核心。李立新在绘画中展示了一种如电影空镜头般的独特观看方式,一种凝聚了时间和空间的视觉延展。这种观看方式与事物保持了适度的审美距离,呈现了一种美学意义上的永恒和宁静,是一种形而上层面的空寂。
庞薰琹谈道:“中国艺术注重自然,注重自然和人的和谐,艺术本身就是自然和人的和谐。”学者型画家李立新攫取天南海北的风景,以作品中静谧安宁与温和清新气息,彰显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审美之境,永恒的空镜是他风景绘画创作意境的原点,也是创作探索的思维新起点。因此,基于丰富的文化维度,品赏李立新的风景画便有了新的视角。
(郑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李立新
1957年生,江苏常熟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常务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三等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