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新闻采编中的运用及发展潜力分析

2021-02-03 23:44田丝雨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人工智能技术

摘要:文章先分析媒介技术发展趋势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状况,随后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编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其在选题策划、原始信息采集以及内容自主生成等阶段的有效应用,最后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编中的发展潜力,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媒介技术;新闻采编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1-007-03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语言处理生成、计算机视觉、大数据、AI技术逐步融入到新闻采编的不同环节,重构了新闻生产模式,并使媒体具有全新活力,为新闻采编开创了全新视角,为此需要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为新闻采编工作的转型发展提供支持。

二、媒介技术发展趋势

在人类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所诞生的媒介形式各不相同,随着时代发展,相关媒介形式也持续创新,从口语、文字、报纸、广播、电视到互联网等,每次科技的发展都會推动媒介的创新。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和技术越加成熟的背景下,新闻媒体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技术持续创新发展中实现迅速转型。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渗透到新闻选题策划、信息采集、生产内容等环节,为新闻采编创新发展提供了合理支持。推动新闻采编逐渐朝智能化、集约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从而迎来智媒体时代。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入到大力应用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融入媒体领域中,使国内新闻采编模式产生巨大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信息的传播结构[1]。

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状况

人工智能技术早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其可以有效处理各种信息加工难题,由此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早期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信息论色彩和控制论特色。人工智能技术主要研究怎样利用计算机从事原本只有人能够从事的各种智能工作。由此可以体现出人工智能的基础内容,即通过算法编程控制以及工业制造等方法,模拟人类的行为和智慧,直接取代各种复杂烦琐工作,或为人类工作提供辅助,其是一种具备自主运行、自主学习、信息处理以及数据分析等功能的综合管理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媒体领域,可以帮助记者实时关注各种选题,从中挖掘趣味性较强的故事,智能抓取网络信息,同时还可以针对社交媒体、市场发展动向和社会热点进行动态分析,拓展新闻选题来源。在2018年媒体首次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报道全国两会新闻,媒体大脑仅用15秒便自动生成两会视频新闻[2]。

四、新闻采编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选题策划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新闻采编中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以智能技术为核心,实现自动化控制,大数据作为智能采编基础,两种技术融合发展能够为新闻采编创新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打破传统模式下封闭的新闻采编模式,推动新闻采编工作朝着智能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较晚,管理、技术和实际应用等方面依然处于初级探索环节。

新闻采编工作初期环节便是在社会上挖掘各种热点话题和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传统模式下的新闻采编活动,有一套固有的、系统化的采编流程。而有了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则能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扩展信息载体边界,加强信息、物和人之间的联系与融合,从而让技术成为发展的动力,扩大信息的交流空间,为媒体采编提供多样的选题,进而拓展信息来源。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以数据深层挖掘为主,能够合理搜索网络中各种热点事件以及网民舆论方向,辅助采编人员获得独家选题,并为记者提供更好的采编视野。例如,今日头条APP便借助数据挖掘技术为受众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并进一步根据用户搜索行为及日常浏览历史,总结规律,明确用户个人喜好,准确预测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热点以及关注点,帮助记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不同新闻报道选题进行合理选择。同时,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进一步扩展新闻选题采集渠道,通过加强不同社交媒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全面共享。对各种社交网站实施全面监控,及时把握社交媒体中的变化信息,准确识别判断网站中各种热点信息和热点事件,及时查询热点话题,为新闻采编提供有效题材,激发受众兴趣,提升选题关注度,保障信息可读性,并根据用户的喜好为其推送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

在智媒体时代背景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选题策划,不但可以辅助采编人员实时关注各种热点信息,发现趣味故事,同时还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合理筛选,可以对社交媒体、市场发展动向以及社会热点进行全面追踪分析,优化新闻选题。由此能够看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选题策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智能化手段连接各个软件平台,顺利实现信息采集,进一步扩展信息维度,促进选题内容更加多元化。

(二)信息采集应用

在新闻采编中,信息采集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传统采编模式主要以记者手动采编操作为主,在智能媒体诞生后,计算机能够支持海量数据处理,而不同传感器技术能够创新新闻信息源,在安装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后能够实现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扩展信息采集渠道[3]。

传感器能够对人体感知范围变化进行有效捕捉,同时对活动变动、人物和物体变化进行全面追踪,为人工感知提供有效辅助,全面监测自然生态以及社会发展趋势,借助智能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平台准确采集各种传感信息,并对相关信息实施综合分析与处理。

例如,央视在2014年推出的春运特别节目《据说春运》,以用户智能手机为基础采集用户移动信息,综合分析整体春运路线。该档节目借助手机定位APP以及百度地图软件,采集用户位置信息,辅助设计春运迁徙图。语音转化技术还可以辅助记者对图片、语音和文字等信息进行合理转换,为记者减轻负担,使其释放精力,投入更深刻的创作和思考当中。

再如2018年科大讯飞推出的讯飞听见M1是一种语音转写助手,能够通过录音准确识别各种语音信息,随后进行转化,将语音变成文字,对外部上传音频进行准确识别,快速生成文字信息,此项手段应用创新采编模式,可以将采访到的各种音频顺利转化为文字稿件。该项技术除了具有语音识别功能,还可以进行图像识别,通过文字形式呈现出图片文字。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可以自动收集软件信息内容,如提前设计好基础条件,由设备机器自动操作,采集各项信息数据,为提供符合选题的资料信息节约信息采集时间。

在信息爆炸时代背景下,社会上每天都会形成大量信息,想要从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难度进一步增加,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在海量信息中进行准确搜寻,快速发现高质量信息,剔除无用信息。传统模式下的新闻采编需要组织专门人员对信息质量进行把关,而在新时期全民皆记者的背景下,把关人角色逐渐泛化,但并非所有人都具备专业把关能力,无法保障信息真实性,增加了人工审核负担。借助关键词设置、语义识别、图像识别等方法能够实施智能筛选和信息采集,人工智能作为把关辅助,通过人机协同操作能够顺利拦截各种虚假信息。

(三)内容自主形成

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打破了新闻媒体的生产局限,扩展了新闻诞生渠道,使当下新闻生产主客体间形成全面融合的发展形势。社会上诞生了多样的媒介平台,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创新发展,其逐渐可以智能生成多维度新闻信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顺利完成某些新闻内容生产工作。

2015年,腾讯推出一款自动撰写新闻消息的软件系统——DREAMWRITER,其是一款自动化撰写新闻软件,仅需一分钟便可以完成新闻报道,开创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新闻写作的全新发展模式。后期各个主流媒体相继发布不同类型智能产品和应用技术,特别是人民日报、新华社、第一财经等多家媒体相继推出机器人进行新闻写作,受到了大众热议。

基于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和模式化数据,新闻写作机器人可以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同时根据既有框架编制写作程序,主要特征是能够自动生成新闻内容,成文速度较快,进一步缩短了新闻报道和受众接收新闻信息之间的时间差。而新闻领域的智能机器人能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机器操作程序进行合理设计,仿照人类对话语音和交谈文字,通过信息界面实施智能信息服务,对不同信息实施合理筛选和自动编辑。如新华社推出的小新便是一款智能机器人,能够发送聊天新闻。在对用户传输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在各种信息存储系统内,利用算法匹配对所需信息实施快速搜寻,找到信息后进行综合加工,将其变成一种碎片语言,发送到APP平台上,支持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推送,而用户也可以联系自身喜好,开展深入阅读。

其中采编助理主要由智能机器人充当,不但可以对各种稿件素材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还可以对人类声音进行有效复制,组织开展新闻采访。

如央视和科大讯飞联手研发的智能机器人正式上场,这一特殊的助理记者小白能够准确模仿主持话语,实时储存大量采访到的全国两会信息,同时提前储备完善的基础知识,自主总结全国两会中的热点信息。

而今日头条以及天天快报这两种媒介平台借助智能算法,自动编制新闻消息,联系用户搜寻习惯、浏览痕迹以及搜索记录等,实施信息深入挖掘,为用户提供针对性信息服务,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使用户需求和新闻信息之间实现智能匹配[4]。

五、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编中的发展潜力

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中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增强新闻媒体的信息处理能力,辅助记者在海量信息中及时发现价值信息,开展更大范围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新闻采编工作。

美联社相关人工智能管理者Francesco提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并非直接代替人的工作,而是进一步扩大资源释放规模,帮助记者将更多精力放到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当中。借助智能化技术支持采编工作,改善原本烦琐、复杂的采编工作模式,全面释放劳动力,使其能够投入各个不同领域当中,从事更富价值的工作任务,提升媒体行业工作效率。

例如,新华社全面推出首個机器人记者——快笔小新,其能够在短短数秒内对各种材料和烦琐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还可以自主撰写新闻报道,同时还可以对网络平台中各种趋势以及关键信息开展有效的监督管理,通过广泛的社交媒体帮助记者第一时间确定新闻选题,并对专家言论进行集中采集,分析不同信息间的内部联系,为新闻采编者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帮助记者减轻自身工作量。

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不同领域都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其在新闻写作中具有突出优势,包括财经、体育以及灾难性报道。

该种类型的报道其新闻结构十分简洁,但关于信息数据质量有较高要求,而人工智能则能够在海量信息中快速、高效、准确寻找相关内容,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对大数据信息实施精准处理,可以降低错误率,控制报道误差[5]。

采用以机器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闻采编,在生成报道内容过程中对相关程序具有较大依赖性,不会受个人喜恶等主观性因素影响。个人情感会影响事件记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为此需要借助智能机器进行客观、详细、准确描述,确保还原事实真相,生成真实的新闻信息。

当前应用人工智能进行信息采编,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在充分把握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变化信息的同时,借助相应的文本模型以及自动化算法程序,进行新闻采编。从新闻编写层面分析,智能化报道具有单一性和固定性,各种稿件普遍以模式化为主要特征,最终形成的都是相同的内容,个性化特征和个人情感不足。

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类行为模式,仿照人类思维程序,为此可以针对智能机器设置固定流程实施操作,但也存在一定的价值观缺陷,如缺少真理和正义方面的信仰等。

而国内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应该尽量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除了遵守基础新闻采编规律,还应该准确反馈价值引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也为新闻媒体发展开创全新时代格局。

六、结语

随着媒介技术的持续创新发展,整个社会迎来了智媒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诞生发展并非是自发性的,而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科学指引。

在技术持续创新发展背景下,媒体领域需要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潮流,应用先进技术进行合理创新,赋予人工智能技术以智能化色彩,在全面解放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信息采集渠道,促进内容生成过程实现全面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静.人工智能新闻采编模式的认知科学哲学探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8):33-36.

[2] 张琰.人工智能与新闻采编的融合与创新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30-32.

[3] 农青静.人工智能在新闻采编中的融合与应用[J].声屏世界,2020(17):15-16.

[4] 徐建东.人工智能与新闻采编的融合和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5):156-157.

[5] 殷圣忠,朱颖.媒体融合发展下多媒体采编系统技术建设方案[C]//新华通讯社重庆分社,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优秀论文篇).新华通讯社重庆分社,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7:4.

作者简介 田丝雨,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新媒体。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人工智能技术
刍议新形势下提升新闻采编技巧的途径
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
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应用分析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