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角下的博物馆场景复原设计

2021-02-03 09:48孙焓烯
美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美育博物馆

摘 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受时空变迁所限,要充分认识和深入挖掘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载体的历史文物的文化内容与价值殊为不易。我国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之后,历史文物及其衍生的艺术创作越来越便捷地走进寻常百姓的视野,各地博物馆也通过场景复原设计等方式赋予相关展品以新的生命,使之呈现出更加浓郁的人文色彩,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文化、培养艺术审美、提升艺术修养的迫切需求,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美育 博物馆 场景复原 展陈设计

在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里,中华文明璀璨夺目、举世无双。中华先辈在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所创造、遗存下来的诸多文物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的珍贵传承。我们不仅要把它们保护好,更要让它们为人所知、为人所识,让中华文明不断地延续、发展和壮大下去。

由于历史变迁、审美差异等原因,当今的人们往往很难直接从文物本身的表层形态领略其文化内涵和美学特质。发掘中国古老文化之美,首先要跨越审美的时空障碍。博物馆不仅仅是保存珍贵文物、进行艺术创作的场所,还以独特的美育视角塑造了一个集艺术品展示和知识普及为一体的多维空间,潜移默化地唤醒人们内心对美的理解和尊重,激发公众对历史的热爱,提升公众的审美能力。基于共同的文化基因,今人与古人之间一定存在着共情的脉络,认知情感乃至思维不会因时空阻隔而完全断裂并变得不可揣度。如果说造成文化断点的“罪魁祸首”是时空,那么今天博物馆的策展人和设计师们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梳理和设计,将这些断点重新“焊接”到一起,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诠释古老的文化现象。今人甚至可以将特定的时空观融入那些古老的文物和艺术品,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

蔡元培将美育定义为“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在2008年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之后,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不再只是从事文物保护研究的专业人员和古玩爱好者,而是更多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普通观众。参观者都希望能够通过参观活动开阔眼界、获得知识、提升品位,观众导向逐渐成为展陈设计的基准和风向标,由此也带来了博物馆展陈设计方式的变革。

值得强调的是,如何便于人们理解地呈现展品,对参观者的实际体验来说至关重要。过于严肃的设计形式无助于参观者轻松快捷地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而过于浅显的设计则会让参观过程变得无趣。因此,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展陈设计开始脱离“库房陈设”的传统方式,而转向场景复原。这一方式在内容展示方面不再强调说教,不再限于反映人与物的简单联系,而是依据场景化、形象化的造景理念,把展品与特定历史场景有机结合起来,让展品展示变得更加生动、立体。场景复原在展品与观众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也增强了参观的趣味性。

一、场景复原的形式

特定的时空环境是展品展陈的基础,也是理解其文化特质和美育价值的重要依托。可以说,情景化设计是场景复原的核心,但100%的场景复原是不存在的。所谓场景复原,只是基于一定历史事实的模拟创作,为体现展品的文化价值创造出所需的时空条件,弥补其信息缺失的不足。每一件或每一组展品都具有各自的文化价值和美育价值,因此在场景复原方面除了要考虑场馆的空间环境、成本控制等因素外,还应根据展陈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场景复原。从展陈设计的实践来看,场景复原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式。

1.精练化的场景复原设计

在展陈设计中,为了彰显某一展品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有时需要将其与其他展品区分开来单独进行展示,或者需要为其创造一个更为开放、自由的空间环境。在此情况下,设计者常常会将展品与相关元素组合在一起,经过一定的艺术化处理,构建一个相对抽象、精简的空间整体,强调主要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和环境氛围,以意境感取代实物观察,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空间氛围的渲染在美学意义上可以被理解为心境外放或意趣的实体化,即对人的内在精神以一种富有美感的外在方式进行表达。这种方式更为注重对人的思想、情感的精微描绘和隐晦呈现。

例如,辽宁省博物馆珍品馆的琴室布置采用了传统的留白设计,以简练的布局方式勾勒出古代琴室的静谧与意趣,展示了古人所尊崇的自然和谐之美。该场景在地面铺设了天然剑麻草编成的席子,辅以文人钟爱的崖柏盆景装饰,并以吴冠中的江南水墨画为背景,通过历史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再现了文人抚奏古琴时的肆志寄情、寄言广意以及对精神境界、自然和谐的追求。观众甚至可以亲自抚琴,感受乐器的美妙音色与古人的风雅意趣,对历史文化艺术的体验更加饱满和多元。

2.等比例的高复原度实景

等比例场景复原设计带有鲜明的写实风格,参观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展品和场景所要表达的思想含义,从中发现独特的审美元素。等比例复原方式也使场景的功能性大大增强,拉近了参观者与展品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参观者获得更强烈的临场感,将身心融入场景之中。辽宁是满族民众的主要聚居地,满族传统民宅独具特色。在辽宁省博物馆的满族民俗展厅里,设计师采用等比例复原方式,对民谣所描述的“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座地面上”这一场景进行了全景式展示。口袋房、苞米楼子、磨盘、水井、酱缸、索罗杆等场景生动直观,富有生活气息。院落空间是全开放式的,参观者可以进院领略浓郁的满族民俗文化,身临其境的体验给参观者增加了代入感。

二、等比例复原场景的价值

博物馆陈列按照时间长短可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陈列。[2]其中,基本陈列大多会在展館中长期展陈;临时陈列一般有明确的展览期限,需按期拆撤。等比例复原场景占用空间较大,布展成本较高,构造工艺也较为复杂,因此大多用于基本陈列,便于广大参观者长期观展。近年来,国内博物馆越来越倾向于等比例复原场景展陈,不仅仅因为这一展陈方式比较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更重要的在于这一方式足够友好,能够最大限度地让文物重回某个历史场景中,触发参观者的临场感、代入感,有助于参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展品的文化意涵和古人的聪明智慧。

1.以场景为媒介的时空转换

博物馆馆藏的文物大多历史久远,且具有鲜明的地域、时代和人文特征。受时空所限,人类的活动范围在一定时期相对固定,参观者与展品之间无法轻易找到共情。无论是发掘展品表层的形态美学意义,还是揭示展品深层的思想美学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形式设计。等比例场景复原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通过人工模拟的方式对展品所处的时空背景、历史环境进行重塑、再现,可使参观者从一个相对客观、真实的视角深入了解展品。这种别具匠心的场景设计可以缩小甚至消除文化认知差异所导致的距离感,深藏于人们思想意识中的价值观、伦理观也会在某个展览的情景设计中找到历史的注解。通过展览了解古人的思想、意趣,对许多现代人来说无疑是富有吸引力的。即便展览场景与参观者的联想可能有一定差异,但只要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最后也一定能够被参观者接受。等比例场景复原真正有趣、有价值的地方正在于此。

舒适的观展体验以及从展品身上感悟到的文化信息可以给参观者以美的熏陶。当然,关于美的体验并不全部来自感观方面。情感的共鸣带给人的心理冲击可能更为强烈。无论古人还是今人,无论异域还是本土,文化上虽有差异,但人性和情感是存在共通性的。作品设计的灵魂是情感,一部真正的作品一定蕴含着一条情感主线。博物馆场景的美育实践有责任将展品放置在整个展览文化语境中去考量,并融入这一系列社会关系、价值判断与文化假设,培养更全面、更具批判性的审美能力,引发层次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3]比如,生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经历有着十分特殊的情感。沈阳工人村生活馆就保留了那个时代的老建筑和室内环境,并在“辽宁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上等比例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

2.以场景为补充的全息展示

传统的形式设计理论认为,展陈设计只是对展品本身的描述说明,或者是对不同展品之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引导和归纳。这构成了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的基础。但展品的时空属性及其美育价值,在展陈设计中应得到更忠实的体现。历史文物自问世之时就承载了特定的信息,包含着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所承载的信息已经因时空断裂无法被读取,其独特的美育价值因没有得到全面发掘,“养在闺中人未识”。展品的价值不能仅体现在考古层面,只有高度重视其社会意义、深入挖掘其美育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其作为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作用,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虽然有些文物在客观上已经无法复原,但现代的造景技术完全可以通过场景重塑再现其原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让发生在展品身上的故事变得更加完整、生动,以免参观者出现认知偏差和理解谬误。

一个以展品为核心衍生出的场景设计对展品和参观者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高还原性的场景等于为展品提供了近乎原生的土壤,让展品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得以彰显和延续。例如,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绵长的边境线上的某个马市可能微不足道,在时人看来甚至完全没有关注的价值和必要。而对几百年后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完全陌生且极具新鲜感的场景。辽宁省博物馆的“古代辽宁”展览,以明朝永乐年间抚顺关马市为基本原型,以历史档案中记载的交易商品为依据,制作了边城集市的高还原性场景,直观展示了汉族、女真族、蒙古族人民进行贸易的场景,其中包含了许多对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细节的刻画,满足了观众对古人生活情景的好奇心。

3.以场景为载体的互动空间

展陈设计中的等比例场景复原就形式上来说与电影制作中的造景技术有诸多相似之处。两者同样注重空间的有效利用,强调空间的功能性,同样追求通过场景的设计来表达情绪、讲述故事、渲染氛围。例如,大连规划展示中心在不同年代、不同种类的展区过渡区域采用了不同的民宅、商铺、街道、公共场所等场景复原设计,既保持了整体设计风格的完整性,也展示了大连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观众穿行于各个场景之间,恍如走进了一幕幕历史画卷,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社会的兴衰变迁和百姓的生活百态。

场景的塑造不仅是服务于展品的,更是服务于观者的。对大多数参观者来说,他们更乐于在博物馆中主动“受教”,而非在特定环境里被说教。这一点与美育理论所倡导的寓教于乐并无二致。沉浸式体验是当下广受欢迎的一种参观游览方式,一些复古式的场景复原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有些场馆甚至是由原有的历史建筑改造而成的。例如,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原址为沈阳市铸造厂,部分核心车间被改造成参观场馆,一些大型生产設备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记录着沈阳这位“共和国长子”负重前行、如火如荼的年代。

三、展品与复原场景的关系

在博物馆展览中,展品与复原的场景是一体的。单纯的展品(文物或艺术创作)所展现的主要是外在的静态美、结构美和形体美,而在复原场景中则可以展现出和谐的节奏美、韵律美和环境美。展品和复原场景相得益彰,能够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展品的历史价值,感悟其蕴含的艺术魅力。

例如,辽宁省博物馆在策划“瑞雪映丹青——中国古代冬景绘画特展”时,选用了明代袁尚统所作的《雪山行旅图》作为序厅的设计元素。考虑到此图在中国传统画作构图方面极具代表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设计师将画作放大了15倍,遵照古代山水画典型的“散点透视”构图方法进行复原。这一设计根据画面的景物构图、前后关系、虚实关系分组制作立体造型,再现了原作气象清幽、肃穆凝寒的意境。

展品无疑是整个复原场景的一部分,更是其中的核心景观,是展览场景中最有价值、最具观赏性的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融合,设计者必须在展品与场景之间建立一个稳定而合理的关系架构。它们之间可以是呼应关系、比对关系,也可以是延伸关系、动静关系等。重要的是,在展品和复原场景关系的设定中,首先要对展品本身具有的形态与思想美学元素进行深入挖掘、精确提炼,赋予展品以新的生命,其次要以发散思维进行适度扩展,选取恰当的复原方式表达展品和场景的相融关系,赋予展品以丰满的血肉,进而彰显更具有广泛意义的文化美育价值。“龙泰宸宇——故宫养心殿文物特展”是辽宁省博物馆2019年引进的一次体验式展览。它借用故宫博物院养心殿内的文物,对养心殿原建筑空间与室内陈设进行复原,让养心殿走出了紫禁城,让观众走进了养心殿。[4]展览布景进一步对照明系统做了优化,从细节着手,凸显展品的核心地位,让整个空间变得更富层次感,大大提升了展览的效果。

另外,场景复原过程中应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是完全忠于历史原貌,还是进行象征性、标志性的保留,还是有所精简,抑或是大胆提炼并尝试凝结出新的形式。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必须建立在对展品历史文化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必须强调的是,复原场景所包含的各项元素需要被公众准确感知,并保证不会在参观过程中产生歧义,复原场景所表述的思想含義一定是与展品保持一致的。

四、场景复原设计中的人文情怀

根据《辞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因子,它们犹如散落在历史尘埃中的一块块文明碎片,蕴含着一定的信仰、理念或行为规范,代表着人类不断进步的足迹。文物如果束之高阁便与死物无异,置于展柜之内则形如标本,只有移植到适合的土壤里才能重现生机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5]文物因有着特殊的文化属性,需要被了解和开发,其作为一种精神符号,更应被深刻解读、重新定义。场景复原无疑为这些文物和展品提供了一方延续它们生命的新沃土,当代先进文化和艺术创作如新鲜的养料为它们注入一丝生机,令它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迸发出新的光彩。

场景复原的关键在于真实度。有人认为这依赖于布景和道具的仿真程度和对细节的忠实还原。此种观点大致是正确的,但还不全面。展陈设计中最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人的主观感受。无论怎样逼真的还原,这种再现之美都无法让参观者完全感知到文物、展品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形象认识并不会因为场景的逼真而上升为理性认识,更不会让人产生信服感和亲切感。场景复原设计师可能首先应当成为一名心理分析师,需要主动去揣摩参观者的心理需求与心理变化,以便运用适当的设计形式,巧妙地控制观展节奏,激发参观者的人文情怀,引导观众从对布景的形象认识逐步上升为对展品本身或对某一段历史情境甚至某个历史时期的理性思考。中国美术学院的“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将家具、生活用品、建筑等竹制器物陈列于竹林、竹浪之间,完美地表达了“隔林风浪、起伏箫笙”的空间设计概念。“观者穿梭其中,由低处往高处慢步,进入展示当代竹工艺的空间,将造景、陈设与展品链接,系统化地营造了文人空间。在此,仿佛有种穿越五十米的距离,便由魏晋走入了当代的感觉。”[6]值得注意的是,过于逼真的复原有时会适得其反。观众过于注重观察场景,而忽视了展品本身的独特韵味,会在某种程度上侵蚀展品的主导地位,产生喧宾夺主的结果。其实,源于真实却又高于真实的提炼,饱含人文关怀的暖心设计,才是场景复原所倡导的。这不仅彰显匠心独运,还更具隽永含蓄之美。

复原场景是展陈设计中的重头戏,但究其本质仍属辅助性设计的范畴,是展品的说明与衬托。“博物馆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了人类文化教育与审美教育的使命,写在教科书里的历史与艺术只有走进博物馆才能获得真切的印证,才能在这种文化艺术之物的观赏与浸泡之中唤起对民族历史与艺术历史的认知和自豪。”[7]博物馆里的展品信息具有不完整性和隐晦的特性,使其并不能被民众轻易了解,但在场景复原的辅助之下,那些原本只存在于历史或意境中的情景得以以写实的方式呈现出来。尽管两者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天差地别,但所呈现出来的却是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对提升民众发现美、认识美、塑造美的能力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场景复原设计可以赋予文物和其他各类艺术作品以更加充实、完整的表达,让整部展览呈现出更加丰富和立体的美感,使参观活动免于枯燥,带给观众更加直观、生动、有趣、舒适的参观体验。场景复原并不会创造美,其中的想象和设计都来自展品或者某一文化现象自身的魅力。就其功能而言,它更像是一位热心、敬业的导游,带领观众一起寻找美、发现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烘托、诠释展品之美。可以预见,在新时代文化的引领下,博物馆场景复原的具体呈现方式将不断突破创新,日趋多样化,各种不同的创作灵感将被带进或融入展品展示的过程中,为古老的文化注入新鲜的艺术血液,使之展现出更强的艺术魅力和更高的美育价值。

(孙焓烯/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

注释: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21.

[3]袁雁悦.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中的青少年美育实践[J].美育学刊,2018(4):32.

[4]白杨.从“观”帝后生活到“走进”养心殿—改革开放以来故宫博物院巡展的变迁[J].艺术与民俗,2020(3):13.

[5]习近平.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3-28(3).

[6]吴光荣.“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策展记事[J].新美术,2018(7):119.

[7]尚辉.《博物馆说》:使美育随时进入历史时空[N].中国文化报,2021-3-21(2).

猜你喜欢
美育博物馆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博物馆
美育教师
露天博物馆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