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财富管理研究热点分析

2021-02-02 08:08陈浩义张毅君衣春波牛金虎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主权研究者财富

陈浩义,张毅君,衣春波,牛金虎

(1.山东工商学院 图书馆,山东 烟台 264005);2. 华东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部,上海 20006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居民的个人收入也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2015-2019五年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6.7%,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 733元。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的严峻形势下,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7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3.9%。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如何对巨量的社会财富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促使社会财富积累稳步增长并发挥最大的财富效应已成为国家、组织和个人层面密切关切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对财富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且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效、专业的财富管理能够有效地集中居民财富和社会资本,优化资本配置;增强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国家财政保障体系;营造安全稳定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秩序;构建科学的分配制度;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传统的财富管理内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方式。狭义的财富管理指专为高净值人士提供的高端服务,即财富管理机构根据各个客户的特定风险承受能力,制订及实施长期资产配置计划,制定个性化的投资策略,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包括私人银行、信托及遗产服务等;广义的财富管理是金融服务业的重要分支和新兴领域,是指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受客户委托,以对客户的资产进行规划和投资为核心的内容开展的资产配置、顾问咨询等多种服务,并延伸至为其个人及家庭财富相关事务提供的增值服务。以上对财富管理狭义和广义的内涵界定,都是从传统的财富管理需求视角进行的。但是,在财富管理的客观实践中,财富管理行为涉及到多个维度,诸多因素影响到财富管理行为。对财富管理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用户需求的视角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财富管理行为的多方面影响,并从财富管理供给者视角、财富管理效应、财富管理思想等多维度来认识和研究财富管理问题。

知识图谱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内容,是知识的结构化和语义化的形象表达形式,具有的强大的语义处理和互联组织能力,为知识网络的智能化展现提供了基础。如何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勾勒出我国财富管理领域研究概况,并对相应的研究热点问题具体剖析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在我国财富管理实践不断拓展的情景下,我国财富管理领域理论研究得到了较大的进展,研究者从不同维度对财富管理领域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了明晰我国财富管理领域理论研究已取得的成果特征和研究发展趋势,本文将我国研究者的论文文献为研究对象,以知识图谱构建为手段,系统梳理和展现我国财富管理领域研究现状,剖析研究热点问题,以期对于明确我国财富管理领域理论研究方向,指导财富管理实践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为了保证研究文献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使数据能够有效的反映出我国财富管理领域理论研究水平和特征,在文献检索过程中设置如下:文献来源类别设定为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和CSCD来源期刊;检索条件设定为篇名中含有“财富”一词;检索时间跨度为2011年至2020年。

通过文献检索,得到有关“财富管理”领域相关文献1315篇,剔除非学术文献以及与本领域无关的文献,共得到“财富管理”领域学术性论文989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财富管理领域知识图谱构建为基点,通过文献梳理探究、分析财富管理领域理论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利用可视化的方法对人们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源载体进行描述,并且通过挖掘、分析、绘制和显示科学知识的方法把关系显示出来,推进科技的研究与合作发展[1]。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多种不同的工具,尽管每一种类型的分析工具有所不同,但对于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构建原理及目标没有大的区别,此类分析工具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文献计量分析手段的不足。

本文利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博士的CiteSpace5.7.R1软件包为分析工具对财富管理领域相关文献进行文本挖掘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是一款应用于 Java环境下的能为科学研究以及情报分析人员提供文献计量分析的软件工具包,通过可视化分析科学文献以发现科学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

二、财富管理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或某时期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领域或研究问题,它表现为一系列具有相互关系且数量较多的文献同时研讨某一学科问题[2]。关键词是学术论文构成中的重要部分,关键词的作用是文献标引。学术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3]。在对文献计量分析过程中,对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分析是确定学科领域研究热点的重要方法。

本文研究过程中,将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系统中核心期刊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数据库和CSCD来源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2011-2020年有关财富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989篇导入到CiteSpace5.7.R1软件包中。参数设置方面,Node Types(网络节点)选择keyword(关键词),设置系统默认阈值,生成以“关键词”为节点的财富管理领域研究热点知识图谱(见图1)。

图1中每一个十字形或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关键词节点的字体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多少,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关键词节点字体越大,说明这一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就越多,表明它们是财富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文中对出现频次≥10次的关键词进行整理排序,见表1。

图1 2011-2020年财富管理领域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从图1和表1可以看出,财富效应、主权财富基金、财富、财富分配、财富观、财富管理、社会情感财富等关键词共现频率较高,分别达到164、92、52、30、26、25、24,此类关键词反映出财富管理领域研究热点问题。

表1 2011-2020年出现频次≥10次的关键词

除关键词共现频次外,科学研究热点的另外一个指标为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在CiteSpace中,中介中心性超过0.1的节点称为关键节点。本文对中介中心性≥0.1的关键词做了统计,通过中介中心性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财富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关键词中介中心性统计见表2。

从表2关键词中介中心性可以看出,中介中心性值比较高的有财富效应(0.58)、主权财富基金(0.53)、影响因素(0.3)、财富(0.23)、财富创造(0.21)、影响(0.21)、财富分配(0.2)、财富管理(0.2)、收入分配(0.16)、消费(0.15)、财富观(0.12)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反映出这些关键词对应该领域的学术研究热点。

表2 2011-2020年中介中心性≥0.1的关键词

对照比较表1、表2可以看出,共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大都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这说明通过高频关键词和较高的中介中心性都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出财富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热点,两者没有冲突。通过关键词高频共现和高中介中心性分析,我们发现近十年来我国研究者对财富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财富效应、主权财富基金、财富分配、财富观及财富管理等方面,通过对涉及到这些关键词的相关文献进一步梳理分析,就可以明确我国研究者在财富管理管理领域所关注的具体研究问题,从而对财富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三、财富管理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一)财富管理问题研究

1.财富管理内涵界定

财富管理内涵的界定是财富管理研究的基础,国内研究者者并未将财富管理同资产管理、私人银行、投资公司等概念做严格的划分。高自强、曹飞燕认为财富管理是为高净值人士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以求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4]。王增武等基于生命周期假定的消费函数理论,给出以财富保全、财富增值、财富保障和财富传承为目标导向的财富管理定义,并指出财富管理是结构化的资产管理[5]。李君平则强调了私人财富管理, 认为私人财富管理主要是针对高净值客户的定制化服务,对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6]。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从服务客户的角度认为财富管理是以客户为核心,通过分析客户财务状况和风险偏好发掘其财富管理需求,制定财富管理目标和计划,平衡资产和负债,以实现财富的积累、保值、增值和转移。

2.金融机构财富管理研究

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化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用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财富管理渐已成为这些机构新的利润增长点。高自强、曹飞燕用财富管理的视角明晰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认为财富管理是商业银行从传统的信用中介转变为综合金融服务商的基础理念[7]。杨超认为财富管理时代背景下,保险机构要改变经营模式、开拓新的业务范围和盈利空间,通过确立财富管理战略定位、细分财富管理市场、打造跨行业财富管理平台等手段应对新的环境变化[8]。朱有为则在界定数字化财富管理内涵基础上,提出了证券公司数字化财富管理的发展定位、模式以及相关政策建议[9]。

3.家族企业

财富管理研究在家族企业资产快速增加的背景下,探究有特色的家族财富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对家族企业财富管理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现有的经济、金融等理论为基础,从微观方面探究家族企业财富增长机理;二是基于文献和资料的分析,探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家族财富管理范式[10]。王增武以晚清盛宣怀家族为例,重点研究了基于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家族财富增值、保全和传承策略,并提出了对当下家族财富管理的经验借鉴[11]。

4.特定环境下财富管理研究

王聪聪等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科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行为金融、风险管理与公司金融等领域的影响,肯定了互联网金融的积极作用以及出现的信用风险、信息安全、金融监管等问题[12]。陆岷峰、王婷婷也分析了互联网对财富管理行业作用机制,并梳理出互联网财富管理的风险,提出互联网财富管理发展路径[13]。隋璐分析了平台经济背景下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特征,认为平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形成的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14]。

(二)财富效应问题研究

对财富效应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房产效应问题和股东权益财富效应问题方面。

1.房产财富效应问题研究

国内对房产财富效应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房产财富效应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在房产财富效应作用机制方面更多的是关心房产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之间的作用关系。

(1)房产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

近年来由于全国性的住房价格上涨,我国居民的家庭财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房产价值在家庭财产结构中的比例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此背景下,探究房产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自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研究者对于房产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间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住房价格的持续上涨抑制了居民消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住房价值的增加促进了居民消费。周守亮、赵彦志认为我国各省的房产财富效应明显不同,发达地区表现出明显的负向效应,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其可支配收入[15]。余新平、熊德平通过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研究了城镇家庭房产的财富效应问题,认为房产价值变化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总体上并不显著[16]。与此相对应,严艳、陈磊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尽管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但自2013年以来,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有所下降,而房产价值和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明显增强[17]。何兴强、杨锐锋也关注了房价与收入的相对关系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认为房价收入比高时家庭消费水平也相应较高[18]。

(2)房产财富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房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因素也是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其中以政策因素影响住房市场财富效应的研究较多。

国内研究者对政策因素影响住房市场财富效应的研究较多。朱大鹏、陈鑫研究了货币政策对房产财富效应的影响,认为降低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够促进消费、投资和总产出的显著性[19]。王勇认为货币政策冲击不能有效控制住房价格,但会通过住房价格对无信贷约束家庭消费率的直接财富效应和受信贷约束家庭消费率的资产负债表效应产生显著的影响[20]。

除政策因素外,研究者也注意到其他因素对房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如风险态度对房产财富效应的影响等。纪晗基于家庭调查数据的研究,认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会提高家庭风险态度,而家庭风险态度对房地产财富效应则产生显著影响,住房财富对消费的影响随着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大而减弱[21]。

2.股权财富效应问题研究

基于股权而形成的财富效应是研究者关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其中包括股市的收益所产生的财富效应、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股东财富效应、融资方式对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跨国并购对股东财富的影响等问题。

(1)股市财富效应研究

国内研究者对股市财富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研究结果也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股市收益不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如赵庆明、郭孟暘通过建立居民收入、消费支出、股市市值和购房支出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认为居民消费主要受收入的影响,股市的财富效应不显著[22]。而另一种观点则表明我国股市收益存在着明显的财富效应,如戴淑庚、许俊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我国股市收益的财富效应在长期内均衡稳定[23]。

针对股市财富效应问题的研究出现不同的结果,赵庆明、郭孟暘指出现不同的研究结果往往是由于研究所依据的数据时间维度的不同[22]。

(2)可转换债券财富效应研究

关于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股东财富效应问题,研究者分别从理论及实证的方法进行了考察,但并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张学平等通过对中国上市企业可转换债券发行前后的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大部分企业都能够从可转换债券发行事件中获益[24]。而邹秉辰等研究了我国74个上市公司可转债样本,指出上市公司可转债的发行具有显著为负的短期公告效应,体现为股东财富的明显下降[25]。

(3)融资方式财富效应研究

关于不同融资方式对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国内研究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张娟、海亮通过理论及实证研究,认为国内上市公司跨境并购债务融资方式相比股权融资方式能够在短期内给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效应[26]。李兴玉等研究了员工持股计划的财富效应问题,认为员工持股计划本身的价值也能增加股东财富,但不如行情为股东带来的财富效应大[27]。

(三)主权财富基金问题研究

主权财富基金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各国政府、国际社会以及企业界的高度重视,自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我国研究者对主权财富基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主权财富基金的概念、来源及发展,主权财富基金的影响机制,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收益等。

1.主权财富基金的概念、分类及发展研究

主权财富基金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萨诺夫提出,他认为在财政与外汇储备盈余出现累积的国家里政府会成立专业投资机构来管理这部分盈余资金,即主权财富基金[28]。此后,诸多国际组织及各国金融机构及相关研究者对主权财富基金概念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界定。戴利研、杨晓曦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界定主权财富基金:广义的主权财富基金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和货币管理部门;狭义的主权财富基金是指一国政府利用超额的外汇储备或财政盈余建立的主权投资机构[29]。

对于主权财富基金的来源,国内研究者认为主权财富基金主要来源于自然资源出口获得的外汇收入、外汇储备和预算结余以及国际援助基金的拨款。如周轶海认为主权财富基金来源可以分为商品基金和非商品基金,其中商品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商品出口;而非商品基金的建立通常是通过官方外汇储备资产的转移来实现[30]。戴利研、杨晓曦认为主权财富基金来源包括财政盈余、外汇储备、中央公积金的缴费收入等方面[29]。

对主权财富基金的分类依赖于资金来源和目的。戴利研、李震依据资金来源不同,指出主权财富基金分为资源型商品基金与非资源型商品基金,不同种类的基金有着不同的投资目标与发展战略[31]。依据资金目的,有研究者认为主权财富基金可以分为稳定基金、储蓄或未来世代基金、养老金储备基金、储备投资基金、战略发展主权财富基金五种类型。

自科威特成立科威特投资委员会(1953)和科威特投资局(1956)以来,主权财富基金发展迅猛,其主要推动力分别来自于其资金石油输出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在此背景下,研究者开始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主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原因。从主权财富基金作用角度,王洋认为主权财富基金起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作用、能够降低国家外贸经济损失、是国家经济基础的重要体现、可以实现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32]。从主权财富基金发展背景角度,陈文科指出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国际分工格局变化使新兴经济体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以及金融全球化是促进主权投资基金发展的主要原因[33]。

2.主权财富基金影响机制研究

主权财富基金的存在及发展对世界经济有何种影响一直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资本市场、国际金融体系、世界经济格局等方面的影响。戴利研、赵磊认为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活动将从提高资金流动性和建立多元化投资者格局两个方面提高国际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并通过对以新兴市场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体投资缓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融资困境[34]。马放、陈伟忠研究了主权财富基金对全球金融市场以及稳定性的影响,认为全球金融市场受主权财富基金的影响并不显著,主权财富基金对全球金融市场具有稳定作用[35]。而张东则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主权财富基金的影响,认为主权财富基金的积极投资更加有利于投资对象公司价值的提升[36]。

3.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收益研究

研究者重点关注何种因素影响到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收益以及对投资绩效收益的评估。王三兴认为基金规模、投资区位、基金资产配置影响到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收益。其中主权财富基金表现出规模收益递增特质;投资新兴市场的比例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收益率有正向影响;资产配置中的股票资产收益率与基金整体收益率呈现正相关性[37]。龙婧、蔡明超认为基金规模、债券投资比例对主权财富基金的绩效表现有显著的影响[38]。

研究者也从不同视角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收益评价进行了研究。如王伊君运用VAR方法对我国的海外投资效益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且在风险矩阵中加入了对汇率风险的影响因素[39];魏晓琴等运用DEA模型比较研究了我国和全球其他几大财富基金的投资绩效,并为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40]。

4.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策略及规范研究

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策略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喻海燕、马晟基于均值—方差—CVaR模型,提出了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策略[41]。戴利研、李震指出在国际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背景下,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配置结构更加多元化,风险偏好有所提高;投资区域更加广泛,注重对实体部门的投资;主权财富基金间的投资合作开始起步并平稳发展[31]。

对于主权财富基金如何规范问题,杨曙认为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策略、责任制度、风险监管等问题都应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特别是基金的治理结构、透明度问题是法律规定的重点[42]。李勋则论述了建立与完善主权财富基金监管及其争端解决国际规则的必要性,剖析了主权财富基金监管的国际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43]。而王乐、张冀则研究了主权财富基金的信息披露问题,提出改善透明度的政策建议[44]。

(四)财富分配问题研究

财富分配是财富管理领域的重要问题,对财富分配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财富分配作用机制、财富分配公平以及财富分配政策等。

1.财富分配作用机制研究

财富分配对于社会经济稳定及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肖斌、付小红认为全球财富分配失衡会导致资本主义危机频发和社会的动荡,而全球财富分配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45]。魏丽华关注到财富分配影响到区域协同发展问题,认为合理的区域财富分配差距有利于形成要素合理流动的梯度空间格局,构筑良好的激励与竞争机制,然而过于悬殊的财富分配差距只会加剧要素流失[46]。谢俊明、谢圣远关注到货币价值波动、财富分配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间的关系,分析了财富分配差距扩大不同阶段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47]。

2.财富分配公平问题研究

研究者认为社会财富分配中的正义与公平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基础方面,贺汉魂分析了马克思财富分配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48]。王韬钦提出了新时期财富分配正义话语权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认为要在共建共享中丰富分配正义的精神内涵,坚实话语权的基础;增强话语权体系的科学性;强化话语传播的有效性[49]。张占斌、孙志远关注了全球财富分配问题,指出全球财富分配一方面要改变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财富分配不平等;另一方面要妥善解决国内的贫富差距问题[50]。

3.财富分配政策研究

刘明国提出我国财富分配政策包括精简机构、打破各种形式的政策性垄断、把握好再分配的尺度、提高知识资本所有者报酬所得比例[51]。徐大建强调了公平分配的原则,认为需要通过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的“按贡献分配”财富的方式进行调整,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富分配方式,在按贡献分配的财富分配方式之中强调按劳分配的要素[52]。韩文龙、陈航认为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财富分配制度重点在于核心价值取向、制度功能、制度构建、具体的政策实施等方面[53]。潘秋惠等在传统财富分配模型中引入博弈游戏,以此确定财富分配规则,分别讨论了不含保守因子和包含保守因子情形下系统的财富分布情况[54]。

(五)财富观问题研究

财富观是人们对财富的本质和价值所持有的认识和基本观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国研究者对财富观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不同思想基础的财富观研究以及财富观构建等问题。

1.马克思主义财富观研究

通过近年来对马克思财富观文献资料分析,研究者对于马克思财富观的研究主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三个维度展开。哲学视角方面,宋业春认为马克思对财富的本质揭示,包含财富物质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统一,是人的生物性需求、社会性需求和主体性需求的有机结合,并将人的全面发展视为创造财富的终极目的[55]。政治经济学视角方面,桑朝阳认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劳动财富观的批判,指出了其异化劳动财富观的本质,揭示了财富物质内容、主体内容和社会关系之间的内在逻辑,阐释了社会主义劳动财富观的理论内涵[56]。伦理学视角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了财富与责任、财富与正义、财富与幸福等关系问题[57]。如蒋德海认为公正财富不仅是一种财产形态,也是对具有道义和体现社会进步的市场经济的要求[58]。

2.马克思财富观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财富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财富观。王英飞认为邓小平的新财富观是一种强大的理论武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巨大推动力的财富观,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在独特的实践检验中完善的[59]。戴艳军、吴桦探究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财富观的继承与发展,指出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在财富的内涵、财富的目的、财富的衡量尺度及其发展方略方面有了新的认识[60]。

3.其他财富观思想研究

除马克思财富观外,研究者也对其他财富观思想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探究。佛教财富观方面,刘立夫认为星云大师从“经世济民”的高度综合地看待经济问题,用“圣财”“圣财”来界定财富,用“因果法则”来指导“经商伦理”,并用“惜福”“环保”来理财[61]。

基督教财富观方面,肖云泽、李向平认为新教伦理的财富观具有神本主义、趋向陌生人社会的特征,但呈现出一种超越性与临在性的紧张关系[62]。儒家财富观方面,涂可国认为儒家财富观强调对财富进行权衡,提出了富而有道、财自道生、有财有用、和气生财、富而后教、富而好礼、调均贫富、贾而儒行等思想观点[63]。

4.财富观构建研究

财富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范宝舟认为从财富观建构的逻辑原则上来看,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把财富创造落实到辛勤劳动、诚实守信、服务社会的原则上来[64]。任保平、段雨晨提出了新常态下国家新财富观构建路径:建立衡量国家财富的新标准、完善财富增值的渠道、探索财富低成本转移的路径[65]。王俊秀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公平状况的改善, 健康的财富观将取代“暴富”心态[66]。

四、结语

财富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是指导我国财富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石,而财富管理领域理论研究的基础是明确该领域研究现状,了解相关研究趋势,及时跟踪主要研究动态。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探究财富管理领域研究热点问题的可视化是图书情报、财富管理领域有重要价值的研究选题。本文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检索系统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数据库和CSCD来源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2011-2020年来源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5.7.R1软件包绘制财富管理领域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并基于知识图谱系统分析财富管理领域研究热点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财富管理的研究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在财富效应、主权财富基金、财富分配、财富观及财富管理等方面。通过进一步的文献分析,我国财富管理领域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其中以理论研究方面为主、实际应用方面为辅。通过与国外相关文献的比较,我国在财富管理领域的研究仍然处于解释、模仿、学习阶段,在理论构建、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国外的相关研究具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从年度发文量方面看,我国财富管理领域的研究文献近年来有逐渐衰减之趋势,显示出我国研究者对财富管理理论研究缺乏热情。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正处于不断变化当中,新旧环境的更替势必会对财富管理的理念、模式、技术应用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何在新形势下发现并解决财富管理领域中出现的理论或实际问题是财富管理领域研究者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关注财富管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做好财富管理的系统化理论研究更具有重要性。同时,将国外的财富管理理论成果与我国的具体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领域研究之路也是需要广大研究者深度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主权研究者财富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
吃苦也是一种财富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