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食品专业英语
主 编:吴澎,王超,朱法荣ISBN:978-7-03-039527-6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2-01定 价:¥29.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食品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食品行业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也日益加强。食品工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华美食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因此食品行业英语翻译的使用需求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本文将结合《食品专业英语》对食品行业英语的论述,讨论食品行业英语的词汇和语篇特征,以及食品包装行业英语的翻译策略。
由吴澎、王超、朱法荣所著的《食品专业英语》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可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专业英语教材,同时,对食品相关领域、行业的科研、生产单位从业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共有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讲述Nutrition and Health(营养与健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Carbohydrate(糖类)、Lipids(脂肪)、Vitamins and Minerals(维生素和矿物质);第二章讲述Food Chemistry(食品化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Food Additives(食品添加剂)、Enzymes in food(食用酶)、Food Fermentation(食品发酵);第三章讲述Food Technology(食品技术),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Food Processing(食品加工)、Food Preservation(食品保存法)、Food Products Making(食品制作);第四章讲述Food Safety and Management(食品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Transgenic Food(转基因食品)、GMP and SSOP(良好加工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第五章讲述Writing(食品专业科技论文写作)。《食品专业英语》一书以独具特色的记忆窍门教学生学习专业词汇分析,课文还配以翻译、阅读链接、难句分析,并穿插作业、阅读文选。该书主旨明确,内容阐述详细;实用性强,技巧讲解具体;时代性强,贴近改革实践。
根据《食品专业英语》所述,食品行业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分支,是当代英语语域的重要变体,其内容和功能决定了它的语言文体特征。首先,在词汇特征上,食品行业属于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对词汇规范性要求高。此外,食品安全是涉及生命健康重大问题的安全门类,任何差池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以及难以预估的后果。因此,食品行业英语的词汇具有技术性、专业性强的特征。在食品行业相关的词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英语词汇经常使用词缀。这与部分英语词汇的构成相关,英语词汇一般由词根和词缀组成,食品英语词汇也不例外,经常用到名词词缀、副词词缀、介词词缀以及修饰性词缀。以前缀anti-为例,当anti-作为前缀使用时,有反对、相反的意思,因此,当anti(反对)遇上biotic(生物的)组成一个新的单词antibiotic可直接译为抗生素。以名词词缀-aldehyde为例,-aldehyde作为名词词缀出现时译为醛,formaldehyde可译为甲醛。介词和副词作为词缀出现时,则经常以前缀形式出现,表示动作的时间、方向或方式等,而当名词作为词缀出现时,经常以后缀形式出现,表示事物的状态、性质及特性。第二,英语词汇经常使用缩略词,比如,《食品专业英语》一书中第四章所讲述的GMP、SSOP、HACCP等词汇都属于缩略词,使用时较为方便。第三,专业性强。食品英语中部分词汇比如glucoamylase葡萄糖淀粉酶以及thermophilus嗜热链球菌等,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第四,外来词汇较多。在食品行业英语中有一些是来自希腊和古罗马的外来词汇,比如formula(公式)。第五,跨学科、跨领域词汇较多。食品行业英语和生物、化学、医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因此,在食品英语中,也会涉及其他领域的词汇,比如allergen(过敏原)等。其次是句法特点。食品行业英语在不同的情景中句法不同,在较为轻松的场合比如食品包装翻译时,经常使用祈使句和简单句,以方便消费者和使用者快速理解该食物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而在正式的场合,比如食品交流会、研讨会,特别是文献资料或书籍中,经常使用复合句和长难句。
食品行业英语文献在语篇结构上具有简洁、客观的特征。在专业性文档中,语言通常保持客观中立,以平铺直叙为主,几乎没有修辞语言,偶尔在介绍食品加工的特点或性能时,使用者会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食品英语在结构方面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被动语态较多。通常技术类文献更注重信息性和客观性,在客观陈述事实和进程且无须表明动作的执行者时,被动语态可以增强该类描述的客观性和可信度。第二,现在时态多。因其他时态容易对使用者或消费者造成时间方面的误解。第三动词的非限定多。食品行业的英语经常使用动词不定式、过去分词等,这也符合科技文体的基本要求。最后是文体特点。食品英语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和严谨性,其文体也非常严谨、简练、专业。基于食品英语的特点,在食品英语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做到准确性、合理性以及专业性的“三性”兼顾。
1994年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提出,语篇功能指的是语言使自身前后连贯,并与语域发生联系的功能,可以说语篇功能的实现与翻译策略有着密切关系。2001年根据斯拉夫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对文本的分类,食品行业英语文献属于信息型文本,翻译应在传达信息的前提下保持语篇的衔接和一致。目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翻译存在机械化直译的现象。在对食品外包装进行翻译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直译现象,给消费者带来误解,比如翻译菜名“红烧狮子头”,直译法为“Red burmed lion head”,这样的翻译无法传递准确的信息且会引起食用者的不适。但如果采用意译法,将其译为“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则更符合英文菜谱命名方式。第二,翻译中存在语法问题。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出现语法错误,很容易给消费者造成困惑。以将“食品放在阴凉处”为例,很多食品的外包装上是这样翻译的:Please put it in a cool place to sealing save。首先sealing save就是中式英语,在英语词典中查不到这个单词;其次to作为介词,后面常接动词原形,构成动词不定式,但sealing save相当于现在分词和名词的组合,并不是动词原形。因此笔者认为,这句话的正确翻译应该是Please put it in a cool place sealed to save。第三,翻译过程中未考虑消费者当地的风土人情。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特有标签,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各自不尽相同的语言特点、风情内涵。比如在句子的语态方面,西方人士喜欢用被动语态,而国人就喜欢主动语态。因此,在对食品和食品外包装进行翻译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语态问题,需要了解消费者所在区域的文化和习俗,使翻译内容能让消费者更容易明白。
结合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食品包装英语翻译中的问题:第一,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包装翻译的重视程度。虽然现阶段食品行业在我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关部门对食品行业也比较关注,但关注更多的是食品安全问题,而非食品翻译问题。因此,当下相关部门应该重视与食品翻译相关的工作,减少食品翻译中的错误率。第二,提高翻译人员的水平,培养既有食品专业基础又有英语基础的复合型翻译人才。食品翻译工作对翻译人员的要求很高,一方面需要一定的食品学基础知识,一方面还需要英语基础,包括翻译技巧以及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等相关知识的储备。但目前此类人才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加大对此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用以提高翻译人员的翻译能力和充盈基础知识储备。第三,高度关注消费者对食品包装翻译的需求。消费者也是跨越各个阶层和群体的,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不同,针对这一问题,翻译人员在翻译产品之前,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得知消费者的期望和需求之后,翻译人员的“译作”也会与消费者更贴合。第四,集思广益有效解决翻译问题。中国有一句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或困难,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或小组讨论等方式,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选择最佳的翻译为消费者服务。
同时,依据《食品专业英语》一书,食品的外包装翻译需要遵循以下几个翻译策略:第一,遵循用词准确的原则。中文中有一词多义的现象,英文也有一词多义的现象。但在对食品翻译过程中,因食品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需要保证翻译用词的绝对准确性。北京奥运会期间,曾因菜名翻译不正确,比如将“四喜丸子”译为“Four glad meatballs”(四个高兴的丸子);将“老虎菜”译为“Tiger dish”(用老虎做的菜),从而引起消费者的误解。第二,遵循零语法错误的原则。语法问题也会引起消费者的误解,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有语法错误的句子Please put it in a cool place to sealing save,在翻译过程中,语法错误一方面会引起消费者的误解;另一方面也会降低生产商和翻译人员的专业性。第三,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比如采取增译或减译的方法。增译和减译都是为了让译文更通畅,更容易理解。以翻译“当加热到300 ℃,食物中的细菌就会被杀死”为例,可以将其译为Heated to a temperature of 300 and then the bacteria would be sterilized,在英文翻译中,增加了连词“and then”,则更适合西方人士的表达习惯。第四,针对被动语态,可将其译为主动语态或汉语无主句。这一策略主要应用于英译中,英文翻译成对应的中文,因国人喜欢使用主动语态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或无主句,以Proteins,carbohydrates,fats are often groped together and called organic nutrients为例,原文属于被动语态,可以增加主语,将其译为:人们通常把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归为一类,称其为有机成分;也可以使用无主句将其译为:有机成分是指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这一类营养物质。第五,在翻译过程中,在遵循专业的基础上,要做到随机应变。上述提到的增译、减译、将被动语态翻译成主动语态或汉语无主句都属于随机应变的方法和结果,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但准确性并不意味着需要将译文翻译得一字不差,甚至为了与原文保持一致而曲解翻译。
综上所述,因食品英语自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食品英语在词汇、句法、语篇、结构、文体等方面各具特色,因此在食品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食品英语的特点,做到准确无误、精练专业。为了达成这一效果,既要提高翻译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更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实用需求,同时也要遵循食品翻译中的用词准确、无语法错误以及随机应变的原则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