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巧玲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建设思政课,把思政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来创新性发展。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各行业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行业也不例外[1]。“线上教育”是一项“互联网+”的优秀成果,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线上教育”以网络为媒介,突破了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教与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如今,“线上教育”已成为当下的热点,各个学科领域都在探索如何通过“线上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以提升培养人才的速度和质量,降低教育成本,高校思政教育亦是如此。只有不断改革现有教学体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在此,笔者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出发,根据其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究如何结合“线上教育”这个新兴的教学路径,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以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处于“拔节孕穗期”阶段的青少年,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心智逐渐健全,需要精心栽培与正确引导。同时,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强,在同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关键课程,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使命,其作用、意义重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有着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应看到,部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学内容教条化,教学模式单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逃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即使在课上也不认真听讲,不是玩手机就是发呆。
但同样是一节思政课,武汉大学的“思慕课”就成为了“网红课”,曾创24 小时校外选课人数超1.3万的记录;华中科技大学所开设的“深度中国”也吸引了诸多外校慕名而来的听课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易教授所开设的思政课也是场场爆满。那么,高校思政课究竟如何才能赢得大学生的喜爱,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究。对此,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岭峻指出,思政工作应该像盐,而食用盐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盐添加到其他食物中[2]。因此,大学思政课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盐”和其他食物的配比,在通过思政课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基础上,多方面、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改革。
1.社会的新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应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发展目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多角度、多渠道、多方式地进行思政课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为方向,全面推进“创造力教育”,为国家培养社会需要的全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学改变以往僵化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为武器,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这个基础上,高校思政课应推行以用为主、学用结合的模式,把教材中的抽象理论化为现实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思想政治理论的精髓。
2.学生的新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其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表达的需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其真正参与到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同时,在教育方式上,思政课教学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渠道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思政课应因势而新,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是对教材进行复读,还应对思想政治理论有自己的理解、表达和切入角度。
“线上教育”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多种途径,使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能够获取更为充沛的教学资源。与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在线教育更具有趣味性和多样化,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力,结合视频、语音、文字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有研究显示,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教学主管认为在线教育学习效果和面授教学效果一样或更好,而在线教育更具有快捷、高效、自由的特点,这正与当下信息时代所要求的高效率教学相一致。
目前,全球都在大力发展“线上教育”。美国高校在线教育凭借着其信息化技术优势在全球教育发展领域占据了领先位置,其通过可汗学院、Edex等模式提供的教学典范已成为全世界年轻人共同学习的教学资源,超过五分之一的高校学生注册了美国大学线上教育平台[4]。与此同时,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和优化教学体系,美国的线上教育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
在欧洲,部分发达国家也已经在筹措整合在线教育,为此他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以建立一个只属于本国的线上教育中心。各个高校可以直接通过这个网站建立属于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得更广泛的教学资源。
在线教育在我国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北京大学率先发挥带头作用,在Coursers 平台上推出了大量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课程,清华大学等众多高校也紧随其后,成功建立了在线开放课程平台[5]。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线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个方面: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视频教学为主,更多的只是线下教学的一个搬运工,以传统的讲练为主,完全没有发挥出线上教育在即时互动、实施反馈上的优势;部分教师缺乏新媒体素养,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无法熟练地运用多种新媒体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内容上,部分高校在线教育平台存在着教学资源杂乱、类型单一、课程设计不合理、缺乏相应的配套练习、对学生的管理和监控不足等问题。
互联网时代,如果不想被时代所抛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必然要进行课程改革,而“线上教育”的出现给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配备了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高校也都设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为“线上教育”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必备的硬件条件。
随着全球在线教育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在线教育的支持力度。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方便教学管理,政府正在向所有高校大力推广“大学综合在线学习管理平台”[6]。通过该平台,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出勤率及学习情况;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反馈和评价;有关部门能够统一监督和管理所有的学校和教师,并根据后台推送的数据,及时对平台进行进一步更新和修改,从而适应当下对“线上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也为高校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伴随着世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渐趋成熟、智能化的显著提速,未来的教育一定是信息、数字、多元的。为此,国家通过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构教育信息化的体系。例如,2018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整体推动管理体系、育人模式、办学方式、保障体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成才法则、教育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方位发展;2018 年教育部颁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所有这些都为高校进行“线上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上的支撑。
身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引导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艰巨任务。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保持同步,才能确保在教学活动中有足够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底蕴,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在“线上教育”背景下,教师更是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宗旨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出符合社会和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后台提供的数据,及时对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7]。
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不同,线上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备课、授课、检查作业,还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利用各种多媒体软件,采用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了帮助教师提升信息素养,高校应定期举办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班,帮助教师了解如何利用互联网网络资源搜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提升教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各种多媒体软件的能力,提升教师网络课件设计能力。通过多方面的培训,促进思政课在线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和趣味化,从而提升高校大学生对在线教育的参与积极性和热衷程度,做到寓教于乐,打造出真正受学生喜爱的在线教育精品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合理利用在线教育的优势资源,确定适切的选题,优化教学内容。在坚持思政课对学生的政治导向性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更受学生欢迎的时事热点问题作为教学专题。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在保证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能顺利完成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8]。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不能只是课本教材的搬运工,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表达,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切入,力争把每一堂课都讲得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政课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在制定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计划时,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后教育相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安排学生定期开展实践活动,积极进行实践教学创新。可联合其他院校打造高校实践教学基地,使课外教学项目体制化,拓宽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当下的国情、民情,将日常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中。
目前,我国高校在线教育的发展成果喜人,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各大高校使用的在线教育平台优劣不一,部分平台由于缺乏足够的相关技术和管理能力,网站时常出现问题,也无法做到根据师生的反馈进行更新,给教师和学生的使用带来很大不便,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二是由于教育平台相对独立,学生无法充分利用在线教育的教学资源;三是由于各地区高校在信息化发展水平上的差异,部分学校尚未开展线上教育,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基于这样的前提,高校要想充分发挥在线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作用,就必须全面加强线上教育平台建设,推进高校在线教育统一管理,完善高校线上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在线教育在我国的普及率,从而为思政课的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都不是万能的,只有实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和高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大幅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线上教育是线下教育的补充,线下教育是线上教育的基础和保障。通过线下教育,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在思政课的教学中,这一点是不可代替的。只有面对面地沟通,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教师的精神世界,实现情感的共鸣和认同。而线上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互动式教学为特点,用新颖、多样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思政课的理论内容,同时,教师在进行线上教育的过程中也能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为线下教学提供更广泛的教学素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说,线上教育是对线下教育的提升,丰富线下教育是做好线上教育的关键。因此,线上教育必须和线下教育结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有所侧重,实现线上和线下教育资源的整合,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由于线上教育的特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都是可行的。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固有问题也可以通过线上教育得以改善。以下是笔者利用线上教育辅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1.使用线上“微课”作为辅助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微课”可以作为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一个有力补充。“微课”是通过拍摄小视频,将一些重难点和趣味知识补充到教学体系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主题,通过对一个时事热点进行简短精要的介绍和点评,并配套简单的练习题,制作成“微课”,从而让学生轻松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熏陶[9]。
2.建立健全线上答疑机制。由于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某种局限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得到教师有针对性地解答,而线上教育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建立线上答疑机制,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等平台主动提出疑问,教师也能在手机上迅速进行解答[10]。
3.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在评估方式上,学校可尝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在线下教育中,教师从团队实践活动和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估;在线上教育中,教师可结合学生考试情况和学生互评结果,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随着时代的发展,“线上教育”必将成为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跟互联网发展的脚步,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高校思政课应充分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将灌输式教育转化为互动式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地高校也应有效利用在线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联合开设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效结合线下和线上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确保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当然,实现高校思政课与线上教育的高效结合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总之,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把思政课讲得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真正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