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1-02-01 07:00游庆军
关键词:办学校企区域

游庆军

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理性思考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当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寻求拓展传统教育之外的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1]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小而言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社会所需的“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大而言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一)各类高职院校蜂拥而起,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促进高职院校迅速发展,各种高职院校陆续出现,学生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但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却大相径庭,办学状况令人堪忧,很难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适销对路”的人才。一些高职院校为了生存,盲目出台各种招生优惠政策,重“进口”,轻“出口”,重招生,轻教学,校企合作浮于表面,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相脱节,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导致学生进入学校之后没有学到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虽然高职院校都在推行实习就业一体化,但很多学生根本达不到企业的用人需求,很难拥有一技之长,未来职业规划缺失,促进就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结果是就业难,对口就业难,高质量就业更难。

(二)内部建设搞不清重点,无法满足高质量教学需求

从当下的高职院校发展来看,很多的高职院校为了满足不断扩招的需求,在学校购地、建校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在学校的内涵建设上却远远不够,办学理念滞后,办学模式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学生专业技术培养与技能实操训练,引进与培养良好师资、“双师型”教师,高质量实训基地建设,深度校企合作与实习就业一体化办学,职业理念与“三全育人”,包括与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接轨、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等方面,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投入与资金支持,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上无法满足高质量的教学需求。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培养、职业核心技能的掌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方面也缺乏系统规划,不具备良好的推动条件。

(三)缺乏自身特色的专业教学,竞争力不强

当下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及办学模式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专业教学很难形成自身的特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质缺乏针对性研究,没有紧随区域经济发展的脉搏思考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打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用人需求的专业教学特色。对企业的调研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对企业的实际需求缺乏真正的了解及研究。缺乏区域特质的专业教学导致供需矛盾、高质量就业压力凸显。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特色专业的形成是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上的一大竞争力,对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办学模式和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教学滞后于企业用人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导致专业竞争力不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二、高职院校问题研究与发展策略

(一)制定高职院校管控制度,强化高职院校软实力

近些年来高职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当中,但具体落实的效果却大相径庭,甚至一些高职院校改革效果欠佳。一是应当制定高职院校管控制度,严控教育教学资质,制定严格的高职院校内控制度与标准,全覆盖管控,全过程监督;二是改革相关管理政策,做好放管服工作,注重内涵建设,强化高职院校软实力;三是理清内控建设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将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把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与时俱进,精准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尤其是要做好制度创新,建立较为完备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制度与标准体系,建立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处理好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激励机制的关系,以管控制度创新带动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提升,最终达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创新办学模式,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要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争取行业主管部门支持,与域内企业深度合作,产教融合,校企政协同育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一是依托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内涵,完善校企合作工作运行机制,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2]。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教材研发、社会服务、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等方面,进行宽口径、多渠道、深层次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遵循“双证融通”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加强应用性实践环节,按照“任务引导”和“项目课程”等模式实施教学,最终形成校企政协同培养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水平的同步提升。二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把“三全育人”融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全过程。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性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提升学生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提升学生专业的归属感、使命感、神圣感;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厚植职业文化,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校企政协同培养对企业有认同感、责任感的高素质准员工。

(三)服务区域经济,在校企互惠共赢中打造专业特色

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深度开展产教融合,在校企互惠共赢中打造专业特色,凝练办学特色,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一是结合域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区域特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打造专业特色课程,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教学特色,提高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度[3]。从形式到内容,包括环境建设、着装要求、办学模式、教学方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都具有区域特质的专业特色。二是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校企互惠共赢中培养具有区域特质和专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教师是“三教”改革之首,整个“三教”改革都要围绕服务区域经济这个出发点。首先,实施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模式,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其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接行业企业,以专项培训的形式培养“双师型”教师;最后,实现专兼职教师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域内兼职教师的积极作用,与域内行业企业进行双向互聘教师,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共同研发教材,校企协同教研,科技创新,并注重教学成果转化为企业实际应用,校企共同发展,互惠双赢[4]。

(四)深化产教融合,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

一是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专业建设问诊把脉,培育校企利益共同体,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师资交流、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深度合作,在校企互惠共赢中实现服务区域经济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二是依托教育部“1+X”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平台,与域内企业深度合作,成立技能大师工作站,引入域内有影响力的“工匠大师”,担任“1+X”技能实践指导教师,讲授“1+X”技能等级证书的专业核心技能,探索校企共建实训课堂,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机制,增强办学活力。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弘扬工匠精神、职业精神,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三是立德树人,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开展“区域名企名企业家大讲堂”等活动,校企共同实施“三全育人”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四是按专业建设需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调整与分类,遴选“订单、定制式”人才培养企业,重点拓展一批产学研一体化紧密合作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拓展提升实习实训基地的教育教学功能;另一方面,学校和域内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学校提供场地,进行职场环境建设,企业提供实训设备或经费,校企共同完成实践教学,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无缝对接[5]。切实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的质量,最终实现学生入学即入职的目的,精准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

(五)与时俱进,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文件精神,本着“立足本地,辐射省内,面向全国,走上世界”的办学原则,争取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方式、师资培训、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技术创新、职业标准等方面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加强与德国、日本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走“双元制”国际合作办学之路,探索具有国际职业教育视野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市场紧缺、社会急需、具有家国情怀、爱岗敬业、人文底蕴深厚、职业道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精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在引进发达国家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同时,要致力于职业教育资源本土化建设,注重技术研发,注重核心技术的掌握,参与职业标准的制定,量身定做符合本土化要求的职业标准,并逐步实现国际“双元制”办学本土化[6]。

三、结论与展望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在激烈的校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理性分析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加强内涵建设,明确办学定位,做好顶层设计,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制定高职院校管控制度,强化高职院校软实力”“创新办学模式,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在校企互惠共赢中打造专业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与时俱进,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五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以期对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赋能价值。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区域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分割区域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区域发展篇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