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繁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2017 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提高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1]从20 世纪80 年代初“教育人工智能”的概念首次提出以来,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中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的专业人员,是教育之本。研究“人工智能+教育”首先应回答人工智能背景下“何以为师”的问题。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教师必须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同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智能教室、智能教师建设,提升教师智能素养,加快实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与人工智能的融合”[3];2019 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指出:“助力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和教师,为教师在富含人工智能的教育环境中有效工作做好准备”[4]。人工智能与教师的融合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人工智能已然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但与此同时,一些研究者提出这样的思考:“过于聪明”的人工智能有朝一日是否会主宰人类?2016 年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代表人类与谷歌计算机围棋程序“阿尔法狗”进行人机世纪巅峰对决,最终以1:4 告负;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大学教授艾休克·戈尔安排名叫吉尔·沃特森(Jill Watson)的机器人担任300 多名学生的助教,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上课五个多月无一人发觉吉尔·沃特森(Jill Watson)竟然是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5]……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其研究中指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教师的绝大部分工作,由此引发了一些悲观主义教师的恐慌与焦虑。那么,未来的教师是否真的如一些悲观主义者所称会沦为“无用阶级”?未来的教师又如何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数字化智能时代求得生存?
数字化、智能化的大环境一次又一次地颠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让我们过去习以为常的法则变得过时,让那些由来已久的习俗发生转变。教育领域也势必如此。那么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课前要备课、课中要维持秩序、课后要批改作业,不仅如此教师还要考虑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既要让“学优生”不厌烦又要让“学困生”跟得上,经常还需要应对上级领导的检查、听课,以及完成上级领导下发的任务,教师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长此以往便导致教师产生倦怠情绪,丧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更无暇顾及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与情感陶冶,教育“育人”的本质也被淡化。2019 年《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指出:“人工智能将会带来教师智力劳动的解放,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学生的心灵、精神和幸福”。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及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使教师从巨大的工作压力中得以解放。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教师教学资源平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资源分享、交流的平台,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分享优秀资源,相互交流切磋教学经验,教师吸收、借鉴来自同行的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极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智能助教”“智能专家系统”代替教师进行作业布置、监督,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案的制定、课堂秩序的维持等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智能阅卷系统”可以精准、快速地进行作业批改、试卷评阅并且给出针对性的批改建议,让教师从繁琐细碎的重复性简单劳动中解脱,转而去思考如何创新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情感陶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得以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
“标准化的工厂流水线模式”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这种模式下,老师就像是工厂里的工人、学生好比是学校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的教育也就变成老师将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死板的知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至于对将来有没有用、有多大用处不加考量。传统的教育所关注的只是短期目标,只做到了立足当下。教师是应该教给学生当下最重要的东西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未来生存技能上?人工智能时代下,答案是两者兼顾。新的时代一切都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出了学校之后很可能就已经过时,不再能适应新的时代生存发展的需要。教育更关注的是教育者应该传授那些技能,才能帮助学生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全球化世界中做好应对未来的准备。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短期目标,其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帮助学生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既立足当下社会现实又面向未来生存发展需要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常态。
近年来随着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大班额、超大班额的现象在城市学校尤为突出。由于班额过大、班级学生人数过多,一个教师常常需要面对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每个学生都各有特色,教师想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跟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因材施教,往往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长此以往,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学生对教师有所忌惮,必然会导致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如何构建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体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人工智能时代,智能专家系统通过其超强的自学能力可以根据过去经历的情况来增强对特定问题的响应能力,并根据经验做出明智的预测和反应。智能顾问通过从学生提问的问题之中积累经验并且记住学生的个人习惯和倾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方案设计。教师对智能专家系统和智能顾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便可以轻松了解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既能实现教学的规模效益又可以实现基于每一位同学个体发展的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在大班额的背景之下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成为可能。教师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相互配合、协同共生,通过数据分析真正做到深入了解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并且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传统学习活动进行的模式是“老师在哪里教,学生在哪里学”:老师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课程表在固定时间内到达固定教室给学生进行授课,学生根据课程安排在固定时间内到达固定教室听老师讲课,学习活动仅仅发生在课堂之上,活动范围也仅仅局限于教室之中,知识来源也仅仅来自于教师的讲授。离开了课堂有效学习活动便很难发生,离开了学校学习也就终止了。2019年《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指出:“采用人工智能平台和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等关键技术构建可支持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综合型终身学习体系,同时尊重学习者的能动性。”人工智能技术借助其互联互通的优势打破了传统学习模式的局限。通过人工智能平台,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任何内容。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上,也发生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之中;知识不仅来源于现实中的学校老师,而且来自于人工智能平台的教师,由此形成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泛在学习真正得以实现。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学习,任何场所都可以成为学习场地,任何内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支撑终身学习的体系得以构建。超星、MOOC、钉钉等在线学习平台的开发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海量优质课程资源通过互联网得以广泛传播,偏远地区民众不论年龄、不论性别,只要接入互联网便可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通过在线直播偏远地区的学生将有机会领略教学名师的风采,体验名师课堂……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获取知识,全民教育理念在人工智能时代也将更加凸显。此外,人工智能时代下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也要求我们的教育能贯彻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理念,帮助学习者做好应对未来社会的准备。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塑造新的教育面貌的同时也倒逼教师角色转型。那么新的教育面貌下教师该作何转变?
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更凸显其育人的本质。传统的“教书匠”型教师仅仅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谈教书不谈育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从繁琐的机械性、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应该去思考教育的本质。之所以会有人认为教师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也是因为他们跟“教书匠”型教师一样,只看到了教育的知识传递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真正的本质:“育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道:“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6]。教育的本质并不在于“教”而在于“育”。教育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本质更在于教师通过情感投入与思想引导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塑造学生的品质。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情感教育、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良好品德的养成将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更为重要的职责。教师要用自身的良好品行去感化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品格,做学生德性生活的引领者、情感心灵的呵护者、独特心灵的培育者。人工智能时代“教书”的职责将交给智能机器人来完成,教师更应该担负起“育人”的重任,使教育真正成为教育,回归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做人工智能所不能及之事,教师职业才不会消亡在人工智能浪潮之中。
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既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当下最为重要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未来生活所需的技能。新的时代浪潮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正是能否克服传统思维障碍。传统的学习就是所有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由同样的教师传授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对于老师提供的所谓“正确答案”丝毫不怀疑,课程结束后参加学校组织的标准化期末考试,考试成绩高者则被认为是“优等生”,反之则被看作是“差等生”……传统思维指导下的教师正是照着这样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导致我们的学校和教师都陷入一种只关注结果的短视思维。教师只关注当下,如何上好下一节课、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耗费了教师几乎全部的精力。人工智能时代,瞬息万变,一切都处于快速的变化之中。根据目前的趋势合理推断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应成为教师重要任务之一。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现实世界后能够掌握适应这个时代所必须的技能,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一成不变的知识。教育的目的应该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教师也应该兼顾学生的当下和未来。将来时思维就是寻求现在和将来之间的平衡。教师只有具备将来时思维,才能拥有看到更大格局的目光,明确学生在未来世界所需的关键技能,传统思维型教师将湮灭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中。
人工智能背景下,人工智能辅助个性化学习和教学将被广泛应用。教学不再仅仅是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张黑板就可以完成的了。教师也不应只是“单向度的人”,更应是“完整的人”或“通才“。传统的只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素养的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将被淘汰。人工智能时代,不再是教师独立完成教学任务,智能机器人将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来完成;对学生的个性化分析与辅导也将由人工智能代替教师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紧密配合。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首先要具备教育技术素养,充分认识并了解人工智能技术,主动探索如何更好的实现人工智能与教学的融合。智能化时代教师和智能机器人形成人机协同的格局,教师要在这种格局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做人机协同格局的主导者,避免在人机协同的教学环境中被边缘化,同时也要避免因不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而在新时代主动或被迫选择“停滞生长”;其次,智能化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教学中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关键就在于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数据的搜集与捕捉,所以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也要具备一定的数据素养,增强对数据的敏感度,能够真正理解数据,用好数据;最后,人工智能时代大量繁琐的工作可以由人工智能来替代,教师从巨大的工作压力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所以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型教师转变成集学科知识、创新能力、数据素养与教育技术素养于一身的多元素养教师,以此来回应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新诉求。
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被打破,教学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上,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都是教师一展风采的舞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个性化学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常态。基于此,教师不应该仅仅是“学校教师”,教室也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教学场所。人工智能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现代开放意识,向开放型社区教师转型,从传统的课堂中走出来,引导学生在社区环境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此外,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还应积极向“网师”转变,积极探索线上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开设线上教学课程,用自己的知识影响更多的学生,更大程度上提升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现代社会要培养的是具有全球视野、开放意识、创新创造精神与协作能力的现代公民,这也要求现代教师要具备开放的心态与意识。学校教师向社区开放型教师转型将是现代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然来临,人工智能与教师的深度融合亦是大势所趋。这样看来,悲观主义教师的恐慌与焦虑其实也不无道理。但人工智能说到底还是建立在模仿人脑的基础之上,它所能取代的也仅仅只是像批改作业等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教师如果能从只教书不育人的教书匠型教师转变为教书育人者、从只谈当下不讲未来的传统思维型教师转变成将来思维型教师、从只懂所教学科知识的单一素养型教师转变成既会教书又能玩转网络的多元素养型教师,从封闭型学校教师转变成超越时空限制的社区开放性教师,便不会在新的时代下沦为“无用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