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轻化工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自贡643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已经成为发展转型必须一以贯之的新发展理念[1],未来的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导向。
产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既包含产业自发的规律性运行,又包含产业发展环境变迁及产业与环境间交互关系的动态演变。就我国白酒产业而言,这种动态的集中表现有:第一,出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白酒产业在我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对于白酒产区来说,白酒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则十分突出[2]。第二,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发生转变,白酒产业市场面临以需求侧结构调整为核心的消费升级。第三,2019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松绑的刺激下,白酒产业市场出现挤压式增长,市场失灵的风险也随之上升。第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升级、生态文明、竞争加剧等因素交织的发展环境中,白酒产业原有增长模式与路径的不可持续性日益突出,白酒产业进入动力创新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第五,白酒产业发展中的产区化趋势日益明显,产区表达日渐成为中国白酒的核心品质和价值表达[3],但在产区产业结构方面存在名优白酒企业少、梯队队形畸形、民营白酒企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在产区品牌方面存在品牌伞建设滞后、酒企自主品牌少、品牌过度集中等问题,在产区生态方面存在自然生态、产业生态链、产品生态圈建设滞后等问题。
我国白酒产业在当前发展阶段的以上动态表现,为科学界定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准确把握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科学规划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提供了依据。
高培勇等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总括性理念”[4],是一种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多元复合系统的平衡发展模式[5],具有全面性的战略思维和多元化经济社会质态,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6-7]。赵建波等强调,要从经济发展观、系统平衡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去理解高质量的内涵[8],金碚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具本真价值理性的新动力机制”[7],以构建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供求平衡的发展新格局[9]。宫汝娜等认为,“高质量发展是超越增长速度的、可持续的、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等维度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1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强调,高质量发展仍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要在科学判断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1]。
新时代白酒产业的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白酒产业的发展动态,培育白酒产业引导产区协同、产业融合发展的辐射能力,培育白酒产业在供给侧推动质量型增长的创新能力,培育白酒产业匹配“需求侧”品质升级要求的适应能力,培育白酒产业维护生态文明、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保障能力,是实现多元化经济社会质态持续优化的高质量发展。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白酒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资源性:如“中国酱香,赤水河谷”的遵义产区,白酒企业主要集中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的赤水河谷;浓香白酒的宜宾产区位于北纬270-300和东经1030-1050 之间,有适宜五粮生长的温润气候,有富含矿物质的弱酸性黄泥为窖池制作材料,有用于酿酒的富含微量元素、酸碱适中的岷江好水;岭南山脉以南低纬度地带温润多雨的气候,密布丘陵的区域地形,培育了小曲白酒的传统,成就了地域特色的豉香型白酒。可见,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既离不开特色资源禀赋和酒的历史传承,又需要以创新理念为引领,基于组织、制度、技术、产品、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培育白酒产业发展的新动能,避免产生对资源型经济的路径依赖。
一方面,在具有禀赋优势的主要白酒产区,白酒产业要在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分支中赢得主导地位;名酒名企要在白酒产业发展转型中占据关键主体地位,发挥带头作用和示范效应;另一方面,白酒产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区域性与关联性,不能搞“一枝独秀”的发展路线。白酒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全域视角,实现产业规划全域布局、产业服务全域配套、产业建设全域联动、产业治理全域覆盖、产业成果全域共享。
一方面,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适应“供给侧”与“需求侧”相统一的要求[2],推进基于产业横向、纵向一体化的“产业生态链”的持续优化,打造白酒产区全域性战略格局;另一方面,在白酒产业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应紧扣白酒产业发展的特定阶段与环境动态,在白酒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关联、品牌层次、“产品生态圈”等结构方向,突出重点、精准施策。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以长江上游经济带白酒产区为例:经济带与产区在空间区域上的重叠与交叉,不仅要求白酒产业承载区域发展的经济功能,更要承载维护长江上游自然生态的生态功能,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同时,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区域特色产业,白酒产业的发展要突出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等。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当是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12]。
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又是保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13]。在我国整个工业体系中,白酒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自2016年以来,白酒产业的产值保持着年均8.5%以上的增速,但产业增长方式并未实现根本转变。2019年,白酒产业政策松绑后,白酒市场中名酒名企引领的挤压式增长日益明显,由此产生的“马太效应”可能加剧市场的不完全性,加深传统模式下路径依赖的风险。可见,“结构问题”“产能失衡”“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仍将是我国白酒产业未来发展亟需破解的关键问题[2]。因此,实现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动能转换为主线,推动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2017年,“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出炉,产区化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白酒产业的发展,未来白酒产业的竞争将不仅仅是产品、品牌的竞争,更是产业链和产区的竞争[14]。探索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白酒产业作为“同类属性企业经济活动集合”的边界,构建产区层面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发展布局。以长江上游经济带白酒产区为例:第一,产区在行政序列上可以划分跨省大产区、省级中产区和地市级小产区,大产区对应长江上游经济带全流域,中产区包括贵州产区和四川产区,小产区则属于城市产区(如四川产区的泸州产区、宜宾产区、成都产区和德阳产区)。受产区层次性及行政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影响,白酒产业的发展需要解决多层次跨区协同问题。第二,白酒产业如果局限在产业发展边界之内,则对产业发展质量的评价更容易局限在经济增长指标之下。基于产区表达的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战略口径上与西部大开发3.0、“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战略更匹配,既便于提炼出协调、绿色、共享等质量内涵,又优化了多层次跨区协同的环境条件。
产业融合是产业渗透与重组的过程,该过程的特征是产业链延伸、产业边界拓展、产业功能互换。产业融合在一、二、三产业之间形成交互影响,利用“加法效应”延伸产业链,利用“乘法效应”创造出新业态[15]。白酒产业的发展贯穿于一、二、三产业,具有较明显的空间集聚和较强的地理识别特征,具备建立稳固融合发展模式的先天优势。一方面,由名酒名企推进,向上游加强同技术研发、粮食生产、原酒生产等环节关联主体的协作,向下游加强市场拓展、模式创新,从而达到优化企业链、调节供需链、提升价值链的效果;另一方面,拓展产业边界,实现横向的跨产业融合,既能借助交易成本内部化达成节约[16],又能催生文旅、酒旅等新业态,使白酒产业发展效能有更全面、更高效、更和谐的表现。
钞小静等提出4个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经济增长的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17];魏敏等构建了包含区域协调共享、结构优化、经济成果惠民等10 大子系统共53个测度指标的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18];徐志向等在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提出了中国省际经济发展的六维度指标体系,即总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19]。在通过产区表达提升自身发展战略格局的基础上,白酒产业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切实践行区域战略叠加赋予的使命,实现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质态的包容。以川酒为例:经济方面,它要支撑四川省未来“5+1”产业体系中的“万亿级食品产业”;社会方面,“无酒不欢”“无酒不成席”,酒与产区人们社会生活的深刻交融,成为承载“更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文化方面,优秀的川酒文化建设、传播、传承,将提升川酒文化的软实力,助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生态方面,四川白酒产业链涉及多产业、多行业,既依赖自然地理条件,又存在巨大的反作用。可见,在产区层面探索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价值拓展既是必然趋势,又将获得更为充分的条件。
中国白酒产区概念在中国名酒名企的支撑下正逐步形成。凭借文化力、品牌力、经济分量和产区效应等方面的优势[20],产区表达和产区引领已经成为白酒产业阶段性发展创新的关键[3]。产区空间回归是实现白酒产区助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消除白酒产区空间异化、实现空间回归的关键[21],是实现跨区协同与全域布局的基础。为此,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争取顶层战略布局的有效供给,实施全域性“大产区”规划,建立目标导向,明确战略布局,强化目标利益,落实主体责任,实现白酒产区的共建、共治、共享。第二,以产区战略规划为指导,打破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加强多中心治理下的跨区协同。第三,消除区域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强化、优化市场机制在白酒产区、产业发展中的调节功能。第四,政府、行业协会和主导型企业共同参与,以“总部基地”“区域品牌伞”建设为先导,协同推进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优化,建立不同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纵向与横向共生的产业生态链,实现融合发展。
产区引领提升了白酒产业发展的战略格局,优化了区域白酒产业发展的环境,但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白酒产业自身并不具备产区层面的协调能力。要由政府主导白酒产区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产区战略规划的导向功能。以长江上游白酒产区为例:2008年,依据区域禀赋与发展诉求,建立实施了“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规划,将贵州遵义、四川宜宾、四川泸州三大白酒产区纳入战略框架,构建了跨区域的白酒产业发展战略平台,一定程度抑制了行政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的空间异化,带动了白酒产业的跨区协同,产生明显的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和示范效应。发挥产区战略的导向功能,还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制度保障。要在政府层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主要针对国有白酒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以巩固和发展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支配作用。要在行业层面以名酒名企为龙头,在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下,带动行业的组织资源建设与行业规范建设。要在企业层面内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主要围绕名酒名企切实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22]。
转变白酒产业增长方式实现质量型增长,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白酒企业为主体,探索需求侧元动力,创新白酒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1.优化供给侧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激发经济活力。第一,探索人才培养的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模式,夯实白酒产业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宜宾产区校地共建的“中国白酒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第二,以国有大型白酒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优化白酒产业的资本供给。第三,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和社会的影响力,推动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土地要素供给和全域布局的优化[21]。第四,立足于白酒产业集中区,依托代表性的酒企引领和推动持续的技术创新,实施目标导向的研究与开发[23-24],建立包括技术创新环境建设、主体培育、氛围营造、垂直专业化和投入转化机制等在内的支撑体系,实现持续高效的技术进步,为白酒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2]。第五,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要素市场价格合理化,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2.优化产品供给,促进供需对接。新时代,更健康的消费理念和更现代时尚的消费模式代表了白酒市场的消费趋势[2]。白酒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为白酒市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元动力,为白酒企业实施创新发展提供了市场导向,并形成了对白酒企业的倒逼机制。因此,要以名酒名企为龙头,以产品生态圈建设、优化为核心关键,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白酒产品生态圈是由白酒企业和关联企业共同建设,融合了市场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跨业态产品组合。优化白酒产品生态圈的核心关键,是提升白酒产品及其衍生品的供给质量。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政府、行业协会、名酒名企共同参与,畅通市场信息反馈渠道,建立富有弹性的政策制度供给机制,提升政策制度的配套能力、调控能力和约束能力,落实白酒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扎实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第二,以白酒企业、关联企业为主体,多形式、多渠道深入探索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与特征,在实体经济层面加快衍生品研发、制造与推广。第三,以政府、名酒名企、行业协会为主体,协同教育培训机构、研究中心等,共同推进白酒产区酒文化培育、建设与开发,有效探索酒文化资源产品化的路径与形式。第四,以政府、白酒企业、关联企业为主体,共同推进文旅、酒旅等高关联衍生品市场的开发、建设与推广。
3.优化产业生态链,带动产区范围的融合发展。白酒产业生态链优化的核心关键,是白酒产业链的纵向优化与横向融合,其动力源泉是“四力”,即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规制力、产区化格局下地理识别的约束力、生态化下“价值发现和价值增值”的吸引力、双重“倒逼”的推动力(一是自然生态恶化对生产和消费的倒逼,二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对供给侧的倒逼)。主要建设思路包括:第一,坚持政府主导,破除空间异化,共同建立战略导向,促进跨区协同。第二,要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优化全域范围的服务供应,强化全域范围内白酒产业、企业以及关联产业、企业的战略响应。第三,要以名酒名企为主体,拉动上下游产业链经营模式的创新与质量升级,提升战略实施绩效。
品牌是质量的象征。把握白酒产区的全域动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社会公众、消费者等主体广泛参与,打造包括产区品牌、城市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在内的品牌体系,是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1.多主体共同参与。第一,政府是治理主体,以“放管服”为核心,优化政策制度、支撑平台、市场通路、投入保障等方面的供给,强化窗口效应,明确主体责任,提供要素保障,指导考核监督。第二,行业协会是建设主体,作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联系桥梁,发挥沟通、协调、监督、统计、研究等功能。第三,白酒企业是实施主体,应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名酒名企在品牌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第四,社会公众如媒体、消费者协会等是监督主体,发挥监督、激励、信息反馈等功能。第五,消费者是评价主体,通过高质量的需求表达,发挥需求导向、倒逼机制的功能。
2.多层次共同建设。产区品牌发挥地理识别和区域品牌伞功能;城市品牌通过分析要素禀赋、历史文化沉淀、产业优势等差异化品牌要素,找到城市个性、灵魂、理念,树立、推广城市形象,向社会大众传递城市的核心价值;行业品牌是城市品牌、企业品牌的重要联结点,也是打响城市品牌、企业品牌的主平台;企业品牌基于优质产品和服务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等,名酒名企是品牌建设的主体,企业品牌助力、统领产品品牌,发挥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作用;产品品牌是企业产品及其赋予顾客的价值功能和心理,它的核心受众是消费者,发挥弘扬企业价值与理念、促进销售的作用,并为企业品牌输送品牌资产。
3.多路径共同发力。第一,完善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社会公众、消费者等主体广泛参与的实践格局,开辟、畅通参与渠道,发展、创新参与形式。第二,培养品牌意识,在参与渠道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市场机制的激励机制,优化品牌建设的氛围,提升多元化主体在品牌建设上的参与度与责任感。第三,改善建设条件,政府主导并结合区域禀赋条件加大交通网络、产业园区、自然生态等方面基础性投入,建立健全白酒产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第四,建立质量保障,实现多层次、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投入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管理保障。第五,推动品牌传播,制定多层次的宣传计划,开辟多元化宣传渠道,建立多形式的宣传模式。
白酒产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既是对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的响应,也是白酒产业自身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研究了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目标和路径。
1.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发展白酒产业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白酒产业的发展动态,坚持资源性与创新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全域性相统一、整体性与结构性相统一、经济效益与多元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培育白酒产业引导产区协同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辐射能力、在供给侧推动质量型增长的创新能力、匹配“需求侧”品质升级需要的适应能力、维护生态文明并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保障能力,实现多元化经济社会质态持续优化的高质量发展。
2.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白酒企业为主体,推动白酒产业实现质量型增长。第二,推动基于产区表达的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使产业发展战略更匹配产区多重叠加的宏观战略,使白酒产业的发展赢得更有利的外部环境。第三,由名酒名企推进,加强同上游关联主体的协作,加强下游的市场拓展与模式创新,加强跨产业的横向拓展,促进产业融合,优化企业链,调节供需链,提升价值链。第四,使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拓展白酒产业发展的价值定位。
3.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第一,产区引领,全域布局。推动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遏制独立行政利益主体行为引发的空间异化,打破地方政府竞争模式,促进跨区协同,保障顶层战略布局的有效供给,优化全域布局。第二,顶层导向,制度保障。由政府主导白酒产区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产区战略规划的导向功能,并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推动配套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创新驱动,质量增长。要优化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激发经济活力;要以名酒名企为龙头,以产品生态圈建设为核心关键,提升白酒产品及其衍生品的供给质量,实现产品供给与产品需求的动态平衡;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以名酒名企为主体,优化白酒产业生态链,带动产区范围的融合发展。第四,构建体系,品牌助力。以政府为治理主体、行业协会为建设主体、白酒企业为实施主体、社会公众为监督主体、消费者为评价主体,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品牌建设模式;多层次共同建设包括产区品牌、城市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在内的品牌体系;多路径共同发力,完善实践格局,培养品牌意识,改善建设条件,建立质量保障,推动品牌传播。
本文对我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研究,侧重于理论抽象与归纳概括,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内涵,建立更为完善的白酒产业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科学制定区域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指导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实践;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指导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实践的对策选择。在后续的相关研究中,应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对象的具体化,以特定白酒产区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构建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布局,以提高战略路径下政策措施的针对性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