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认同:成长类动画的受众情感探究

2021-01-31 20:17耿英华
视听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动画受众情感

耿英华 陈 丽

动画作为存在于成人与儿童间颇受欢迎的影视形式,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是输出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不同于真人影视剧,动画有相对灵活和自由的表达空间,以其独特的视觉呈现效果展示了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创作者从不同维度去丰富人物角色的灵魂,展现其深层内涵,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折扣现象。在数字传播时代,影视播放平台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满足了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成长类动画通常以单个主人公为核心展开故事的整体叙述,故事线通过阻力和冲突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成长,在受众的情感共知基础上将价值观传递出去,让观众产生身份和情感认同。

一、成长类动画的媒介形象表征

20世纪90年代的动画充满着奇幻和欢乐,诸如《猫和老鼠》《大力水手》《蜡笔小新》《葫芦兄弟》这类人物形象简单、通过肢体语言和人物角色对立完成叙事的动画,像是许多人儿时的玩伴,却又给人极为明确的褒贬指向。受众在观看过程中被涵化,这对他们的道德启蒙具有重大意义。而21世纪10年代后的成长类动画兼顾娱乐、道德和思想性,角色充满着热血、欢乐,即便遭遇挫折也坚强不屈。他们没有主角光环的加持,也不是天赋异禀各项完美的存在,符合当下大部分年轻人在困境中突破重围找到自我的现状。在这个阶段,动画不再是过去面向儿童的简单的娱乐工具,而是充满着人文气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阐述人生哲理,充当着“引路人”的角色。

二、成长类动画受众的情感维度分析

(一)自我身份的想象与追寻

1.对客体自我的想象

现代社会中,孤独似乎是每个人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而动画是一种放松娱乐的休闲,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同时也是精神的承载。它通过对人物角色从内至外的构建和表达,完成对自我的想象。相同年龄段的人物塑造、接近现实的场景和故事、相似的心路历程让观众不自觉地想象自己就是动画中的主角,从而消解在现实世界中的低落与沮丧。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似乎全为童话故事,充满着生机与活泼感,梦幻却又与现实接壤。在由近藤细文导演的、根据柊葵的同名漫画改编的动画《侧耳倾听》中,爱阅读的中学生月岛雯就能满足观众对自我主体的想象。动画中没有什么大起大伏的“逐梦”情节,没有牵强的爱恨纠葛,只是简单叙述了主角月岛雯的成长故事,镜头前满满的少年气让年轻观众倍感亲切,仿佛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

2.对现实主我的追寻

主体追寻自我历程的动画《千与千寻》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独特的符号所指。动画主人公千寻就是现代社会青少年群体的缩影。在这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长大,他们难免会迷失,性格也会有一些共性的不足,父母的宠溺让他们懦弱、胆怯、任性、不敢向前、安于现状。动画的开头就体现了这一点,千寻懒散消沉地坐在车里,对自己离开原来的学校心生怨念,也对外面的景色漠不关心,而父母的好奇使她进入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这个虚构的符码体系中,千寻经历了迷失自我到重获新生的一个成长过程。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经济腾飞的时代,网生代的生活方式相较以往更加多元。现实社会中的我们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的产物,而总是被象征秩序打磨和塑造着,但并不是所有的自然本性都接受这种塑造,因而产生对抗性的裂缝和缺口①。在此背景下,影片通过人物角色的历练成长,表达出重归自然,寻找到最真实的自己的精神内核。

(二)受众情绪的感知与体验

1.本能感官体验

感官是激发人们情感的最佳渠道。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人具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每一种媒介都会对人的感官产生影响②,视觉和听觉相互配合的场景能够让数字动画的情绪传递到一个更深的维度。相较于视觉与理性的结合,听觉消弭距离的断裂感和随机性都是更能够触动人的情感的。韦尔施认为,因为声音转瞬即逝,所以听觉要求专心致志。听觉和感性相连,比如人的意识、心理、内心情感,通过听觉,人类主体和听觉对象可以融为一体,人类利用听觉倾听自然之声和情感涌动,听觉更富有流动性,是人类的感性生存维度③。自20世纪后半期至今,大部分国家处于极度快速发展的状态,现代化的建设需要年轻人的不断参与。而在当下,社会物质条件极度膨胀,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大,快节奏的生活以及人际交往关系的疏离都让人们无法从现有生活中找到足够多的乐趣,也无法寻求到合适的心灵慰藉,社会各层充斥着孤独、焦虑等负面心理。成长类动画的整体情感线条都是积极向上的,构图唯美温馨,节奏舒缓,画面主题多为远离都市的乡间田野,与适宜的背景音乐相适配,构筑了一种宁静又充满惊喜和期待的治愈系生活。《夏目友人帐》动画作品中早熟又孤独的主人公夏目,在继承了外祖母的强大妖力后与周围的小伙伴格格不入甚至被排挤,而在遇到猫咪老师后,两人一起生活和冒险,建立了契约关系,并在此过程中释怀了自己的孤独感,变成了一个温柔有想法且愿意帮助他人的阳光男孩。作品画面对于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描绘丰富,与温柔的歌曲融合在一起,调动了人们的感官体验,让人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宁静和疗愈。

2.行为情绪体验

成长类动画一直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这类动画反映了人类共同的人生体验和情感经历。不同的故事叙述个人成长、群像成长,代表着青春与懵懂,通过角色鲜明的特点展现个人与成长大环境的冲突和调适,不同的动画主线都传递着共同的价值观。主人公大多懵懂无知却对世界充满好奇,或是对自己的目标实现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却愿意在困难与挫折中不断剖析自我,探寻主体的价值和精神认同。《狮子王》中,辛巴自幼年时期就经历了父母双亡的痛苦。小时候的它总觉得在父母的约束下成长很不自由,不断产生触碰禁忌区的想法,对父母说的“一定要藏在阴暗处”的教诲丝毫不在意,导致意外害死父亲而变得郁郁寡欢。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极生活后,辛巴被朋友拍醒,被生存压力倒逼成长,找到自己原本的位置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开始处理棘手的事情,让身边的人和事物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更美好。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引发受众的思考,体现了成长的真相:从眼里只有享受的“小我”到享受付出的“大我”,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头潜在的被唤醒的雄狮,拥有无限力量。《网球王子》《强风吹拂》《排球少年》《棋魂》是不同领域的运动番成长类动画,主角大都在每天刻苦反复地训练,最终战胜自己或是强大的对手,充分表现出热血、活力、奋进、友情的精神。这会给不同受众带来积极正向的反馈,引导他们看完动画后就加入运动,去体验角色的快乐。对于不同领域的爱好者来说,这些并不仅仅是动画作品这么简单,他们对运动的热爱在人物角色的身上立体呈现,动画所体现的人物对某一运动极致的追求能够让受众在观看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还可以对其主体作出思索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3.反思情感体验

情感反思是一种理性与感性交织的过程,受众通过观看动画作品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得到情感的“使用与满足”。“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该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动画展现出来的故事也会存在生活的映射,动画中主角的故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经历的。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大量历尽艰辛、拼尽全力依然无法实现理想的人,但人们的心中都会对精彩人生有一种渴望。动画的魅力就是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童话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永远怀揣着对未来世界的憧憬,保有只要努力奋进就能达到理想状态的情感。《强风吹拂》描述了十个大学生为友情、为梦想不断向前的故事,给当下站在十字路口的人们带来启示与力量。它不是完美的梦幻场景,而是充满着现实主义的残酷,但是它仍然能使受众热血沸腾,抑或欣喜,抑或感伤。主人公的执念与行动力让人惊叹,而看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将遥不可及的梦想变为现实时,观众也会为之动容。观众在动画加工出来的世界中会有一种情感归属,不同议题的动画让他们体会到不同的人生,这种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在客观的现实世界中是很难实现的。丰富多样的动画内容、奇特酷炫的画面和动人的情感,可以让人们在虚幻状态下获得渴求成功的心理满足和精神慰藉。

(三)个人成长的凝视与认同

卡伦·霍尼指出,逃避焦虑最彻底的方式就是“避免一切可能导致焦虑的处境、思想和感受”⑤。成功者作为现代社会象征秩序中的标杆,他们的每个行为和故事都是在他者的凝视下叙述的。他们似乎掌握着某种标准,在我们的成长路上提供风向标,而当这些成功者被凝视时,他们本身又成了被驱动的对象,凝视成为一种驱动力符号,促使主体进行自我反思。于是他者不断地为大众提供种种成功人士的标准和范本,它们在召唤和规训大众的思想意识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在媒体营造的仿真世界里积极表达自我,追求个人理想,塑造一个完美的想象中的自己,建构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自我。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隐藏着一种无意识的欲望,可能会逃避自我,不敢正视自己,抑或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匿影藏形的他者让人们对真实自我的追寻蒙上了一层面纱。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包含着一个成长故事的主题内核与框架。主角哪吒从一出生就受到偏见,被某种“正统主流”的文化规训,而他作为公共良好秩序的颠覆者、破坏者处处受到排挤。在众人的误解与偏见中,他最初顽劣反叛,注定成为混世魔童,但最后却在父母和师傅的耐心帮助下对抗命运和偏见,开始正视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我。于观众而言,动画也会让他们反思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不会让人失落,不能沉浸在理想短暂的空无状态中。镜头滑落的瞬间,观众卸下光与影的伪装,从抗拒到开始向前迈出一步,发现自己价值观错误时及时调整,开始尝试原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正视自己的成长经历而接纳真实的自己,获得精神层面的自由。

三、结语

成长类动画蕴含了创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以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出来,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将共通、共知、共信的情感内核传递给各个年龄层的受众。成长类动画隐含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感情,让受众在观看时有所触动,尤其是在贴近自己生活的故事中产生感同身受的心理,对故事走向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角色和个性化的对白来表达情感,融合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元素,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以抒发,丰富受众的情感体验和提高品位,让情感表达的传播效应最大化,不仅能满足受众精神层面的娱乐需求,也可以让受众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随着成长类动画的主题逐渐多样化,在商业性的诱惑下,动画作品开始追求市场需求和流行的表面主题,作品本身的价值逐渐淡化,但也不乏许多注重细节、创作精良的好作品。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将具有普适价值的主题纳入其中,赢得了受众的共鸣和感动。动画的奇幻魅力在于能将人物角色和自己同化,受众在观看动画时得到情感满足,即使很长时间过去,人物角色触发的情感体验也会让受众难以忘记。而那些从动画中获得勇气和梦想的人,也会对这类动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动画作品中角色夸张的内心世界或许就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内心的呐喊。新媒体时代,AI技术和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跨国界、跨文化的精彩作品更加多元、有趣,无国界的动画从多样化到普遍性志向的浪潮可能会出现。

注释:

①[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季广茂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55.

②[加]菲力普·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9.

③[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杨,张岩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221-222.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7-168.

⑤[美]卡伦·霍尼.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M].冯川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31.

猜你喜欢
动画受众情感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做个动画给你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情感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