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 310018)
高校实验室承载着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任务,为师生开展实验课程、进行科学研究、实施创新项目提供了重要场地,是学校学科建设和综合发展的重要平台。[1]高校实验室的建设质量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水平的高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在获得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高校实验室管理要与时俱进,创新管理理念,从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管理模式到智能化开放共享等方面都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5月,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共拥有实验室3.7万多个,仪器设备总值达3700亿元,工作人员达24万人,生均实验条件明显改善,实验室支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2]
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建设,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指导意见》(教技厅〔2015〕4号)、《关于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8〕5号)、《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教技函〔2019〕36号)等文件。为了推动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创新引领,教育部重点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高校实验教学和管理改革发挥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在2019年5月举行的“全国第二届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坛”上,专家指出“科学仪器是科技进步的利器”。[2]高校实验室一要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地。要把实验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造就更多高素质的人才。高校实验室二要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平台。实验室是高校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桥头堡,其建设发展水平是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高校实验室发展要顺应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高级计算、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要求,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原始创新、系统创新。高校实验室三要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实验室要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充分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作用。不断产出支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样迫切需要创新管理理念,进一步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这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国的高校实验室从1992年开始逐步实行以校、系为主的二级管理或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3],强调目标管理和量化管理。如今,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相交叉渗透,传统的独立分管模式已难以适用于现代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虽然近几年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初见成效,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验室技术队伍是保障高校正常高效有序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和实验室管理等活动的技术力量支撑。[4]近年来,各高校为创建一流实验室,不断扩大实验室规模,购置大批高精密仪器,以致实验室的设备测试与维护、安全管理、耗材试剂购买等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实验室工作人员数量少,加上实验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设备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机械的电脑操作层面,难以发掘其更深层次的功能。另外,有些院系在制度上限制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发展,考核制度不完善,实验人员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职称晋升难度很大,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以致实验人员流动性大,频频出现人才资源危机的状况,这对于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和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各校院建立了不同的实验室,如教学实验室,科研类化学合成间、超洁净实验室、仪器测试间等,但均以相同的标准统一管理。对一些特殊的实验室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导致规划管理不全面,难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实验室所使用的耗材量大,且种类丰富,每个课题组购买渠道不统一,如若没有系统的试剂管理体系,不仅管理繁琐,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5]
目前高校将仪器设备全部列为固定资产,由学校资产部门统一登记管理,并要求大型仪器设备列入共享平台,实现对外开放。但在设备使用预约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申请流程,申请人与各院系实验室负责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信息传达不及时,共享时间滞后。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考核制度,导致仪器设备资源开放时间有限,共享效果不佳。各项不完善、不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率。
现代信息化教育是学科建设理念和高校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促进了高校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数据的不断更迭使得各个学科体系之间互相交叉融合,对科研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显著提高。为打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校实验室应敞开大门,保持开放状态,促进合作,加强交流。[6]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放对象仅局限于本学院的师生,缺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流。即使部分实验室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也有限制,极大降低了仪器的使用率。同时开放内容比较单一,仅仅是实验室教学计划之内的部分,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
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依赖于管理模式和制度的升华改良。如何利用现有的工作条件,探索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使高校实验室得以充分利用且实现良好维护,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
实验室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技术水平、管理维护能力直接影响实验室的实际运行情况。构建一支高素质且专业能力突出的实验队伍,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基础,也是提高专业科研水平和有效利用实验室多种资源的重要途径。
为了形成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各学院要合理规划实验人员的编制,按实验室需求及时给予充实和配备。同时,对实验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也要有计划地培养和提升。
(1)优化实验室人员结构
科研是一群人不断合作与努力的过程,要想取得优异的成果,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注入新的活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高校实验室一是要聘请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教师作为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仪器管理、卫生管理等工作;二是要配备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本专业背景的实验技术人员,同时按实验室需求及时进行人员补充,构建高、中、初级阶梯式的结构合理的专业实验人才队伍。
(2)提升专职实验人员业务水平
一是加大对实验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应分阶段、分层次对实验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对新入职的实验人员的岗前培训,主要侧重于实验室平台概况、实验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业务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对已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实验人员,可为其创造重回课堂的机会,使其走进教室听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课程,与专职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提升理论水平。二是鼓励实验人员参加其他高校或知名仪器设备公司举办的仪器使用操作培训、讲座、会议交流等,了解仪器发展动态,进一步提升实践技能。同时加强高校之间的实验室建设交流,鼓励实验人员走出去,向其他高水平的实验室学习,建立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制与平台。
(3)建立实验室管理人员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由此形成了实验教学从属理论教学的片面思维和观念。在高校中,实验人员往往被认为只是辅助教学科研的角色。若要扭转这种认知,首先应肯定实验人员的工作地位,增强其主人翁意识,鼓励其参与实验技术、管理、教学项目等,申请与实验相关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项目,参加实验技能竞赛。其次要改善实验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合理安排工作任务,调动实验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使其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4)健全实验室管理人员评价机制
依据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针对政治觉悟、工作态度、考勤情况和具体工作内容等采取定性与定量考核评价机制。定性考核是定量考核的前提,对于无法量化的思想品德、服务态度等需要以适当形式体现各人的贡献。在定量考核中要求细化每一项工作内容,包括实验课程教学时数、每一项仪器设备测试时间、实验室建设与日常管理等,进而制定量化的标准,确定各项工作内容的等价关系,以此实施定量考核。再结合自我评价、群众考核和领导考核的方式确保评价机制的公开、公正、合理及可操作性。
以学科发展需求为基础,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情况合理规划实验室建设,形成科学系统的管理体制,建设良好的实验室基础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重视设施、资源等硬件建设,又要注重实验技术团队、实验室管理体制等软件方面的建设。
(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
新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愈加凸显,对于高校实验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室管理工作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加贴合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实验室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建立逐级分层管理的安全责任体系。首先组织成立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组织、协调、督促各实验室负责人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其次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要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根据实验室存放耗材、仪器设备、操作要求等情况进行分级管理;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卫生,发现问题迅速做出相应的整改;将实验室的安全信息及时汇总并上报给管理部门,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2)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科学运维
规范的管理体制可以避免实验设备的损坏以及资源的浪费。强化现代化手段在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力度,对于保障高校实验室科学运维至关重要。
一是耗材购买管理。针对实验室所使用的耗材量大,且种类丰富、购买渠道不统一、管理繁琐等问题,可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比如使用专业的试剂耗材管理系统。也可通过与靠谱商家合作进行线上购买,统一配送,使试剂耗材使用有效期的管理更加方便,账物清晰明了。同时,对不同危险级别的耗材进行分类管理,尤其是危化品,可通过升级特制专用化学品库房,保证双人双锁储存来进行保管,领用材料必须报备、审批、登记并注明用途,废液也要由指定公司进行回收处理。
二是仪器预约管理。建立大型仪器网络共享平台预约制度,师生可以在平台预约测试时间,由实验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测试。同时为确保规范操作设立培训考核制度,师生通过线上预约仪器使用培训,由实验技术人员统一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常识、实验仪器操作技能、实验常规问题的解决方法等,最后统一安排考核,确认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三是设备分类管理。针对实验室设备数量多、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所需耗材、试剂种类多,部分还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一现状,可统筹规划,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和测试系统以合理利用各类设备,通过计算机将实验室各类物资建立账目明细表和使用详情,并且责任到人。
(3)坚守精细化原则,强化制度落实
建立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方位监控的实验室制度保障体系。实验室管理各环节层层把控,坚守精细化管理原则,巩固落实责任机制。实验室要每周召开一次例会,要求所有实验室人员汇报上周实验室安全情况、设备使用情况以及本周的工作安排等。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每次实验开始之前要先检验仪器运行状态,下班前对所管辖的实验室进行安全和卫生情况检查等,要以高度的职业素养,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井然有序。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充分利用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是实现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有效途径。[7]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概念”建设信息化、人工智能化实验管理平台,如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实现设备的对外开放。
(1)借助互联网技术,创设开放平台
强化“互联网+”模式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力度,推进“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实验室线上管理的良性开展。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模式对各项仪器设备进行优化管理,使得高校实验室管理达到合理有效状态;另一方面从“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入手,对高校实验室中现存软硬件进行有效管理,保证高校实验室的先进性和高端性。同时按照“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开放运行、高效使用”的原则,提高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率和对外共享率。
一是将大型仪器设备等信息在线上平台公布,并实行集中管理。将大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基本功能、指标参数、操作规程、设备所在地点(房间号)、开放使用时间、设备管理人员、收费标准等在网上公布,并保持实时更新。同时,院部及时将有关资料的电子文档提供给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由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总负责全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管理。这样可以使实验室信息资源通过该平台实现可视化、直观化、精准化管理,方便实验室管理人员通过后台及时掌握开放实验室进出人员的精准数据,为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二是基于信息化平台,实现实验室全时段开放。借助信息化平台对实验室开放时间与形式做相应的调整与革新。在开放时间上,为优化资源配置,应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技术和仪器设备资源优势,扩大实验室资源使用的受益面,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为实现实验室对师生全时段开放,可聘用学生助理,即在实验室管理人员主导下,由学生助理辅助管理,再配合实验室卫生员、安全员等共同管理实验室。实验室管理人员可对研究生进行仪器设备的相关培训,选聘责任心强的研究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设备的简单操作与维护。这样即可实行实验室值班运行的模式——工作日由实验人员负责,周末、节假日由学生负责值班。在保证实验室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实验室利用的最大化。
(2)依据科研需求,制定开放内容
实验室开放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要结合高校办学特色,依据学生的层次和科研需求,遵循“因材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以追求内容的前沿性为前提,制定实验室开放内容,使得实验室的所有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优化,进而将其最大效能发挥出来。
实验室开放的主要内容:一是学科指定实验类项目。主要是学院开设的具有一定科普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学生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和熟悉实验室环境,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完成实验教学课程项目。二是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学生可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自主设计实验内容;也可对一些闲置或老化的设备进行改装或自制仪器等。三是科技活动类项目。实验室可以结合相关专业的特点为学生组织实验技能培训,如举办实验室各类竞赛、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活动。通过强化科研实验技能,帮助学生挖掘内在潜力,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基于实验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实验室是为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提供理论教学、技术研究、实践操作的重要平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高校不断吸纳引进优秀人才,对实验室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实验室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从实验室人员队伍的建设、实验室制度的完善到基于信息化的实验室开放都应该有明确的管理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只有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