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浮市田家炳学校 杜桂明
教师应在课堂上适当创设情境教学,利用相关的网络作为辅助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此来加强对语文知识疑点的思考和理解,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在语文的新教材内容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会更加深沉。很多的小学生不能进行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而情境教学法的创设能使得学生切身体会情感,作为教师,要深刻意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且将该教学法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章时,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为学生播放关于自然的音乐,并展示不同种类的自然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学生通过视觉感官的体验,在脑海中有了一幅想象画面。在音乐配合播放下,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情感。
情境教学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概念。目前,语文教学的障碍是如何更有效地创设情境。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文章的主旨不熟悉,容易偏离教师创设的情境。有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设置大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文章的复杂性而无法理解相关知识,导致整体理解内容的偏差。例如,在解释各个历史朝代的相关背景时,由于他们远离当时的朝代,难以很好地把握历史相关内容,他们更不能从历史背景中感受到其中的思想和情感。这个问题,教师时无法解决,但近年来,增加了多媒体工具来帮助教师讲课,通过使用多媒体工具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情况和内容。在设计相关情境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具有背景意义的图片和视频,以保证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增强教学情感,激发学生思维的共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自制力较差,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时,要本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性的创造,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在创设情景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怎样的教学情境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结合课堂教授的语文知识,使得情境与课本内容更加贴切,根据符合。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深厚的情感可帮助更好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隔空对话交流,实现共鸣。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一课时,教师如果单单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去了解地图的话,学生只能通过枯燥的文字进行简单了解,无法体会科学家那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更为直观地感受,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几个地球仪或者世界地图,分发给各个小组,在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版的课文内容,把乏味的文字内容变成演示性的动态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动画的内容不仅要符合教学内容,还可以适当扩展新的内容,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去找找课文上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是否如书上说的那样吻合。
语文教学中,可以在设置情境的时候可以增加情感体验。尤其是学习古诗词时,更是要充分调动好情感,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体验到诗人的情感。比如在学习杜甫写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古诗时,诗句简短,没有情景的创设,小学生不能很好地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所以也不怎么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时候教师可辅助学生对诗句进行生动的描述,把杜甫的思乡之情通过情景创设来表达,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述,再加上视频的播放,他们也能体会到人迫切想念家乡的情感,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同身受,加深了对诗句印象,为今后的古诗词学习打下铺垫。
将创设情境教学法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小学生的表演兴趣,让他们发挥自身的所长,培养合作的精神,通过表演深层次地去理解课文中的中心思想内容,把理解的内容通过表演传达出来。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教材,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小学生开展分组讨论学习的方式,鼓励小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及思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在情境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方式,使他们有效地融入课堂,并在情境中对文章的内容及内涵进行深刻的体验和感知,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例如在开展《比尾巴》一课教学时,可以联系情境教学法,除了要引导小学生学习生字、生词之外,还要引导小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文章中的描写,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课文人物的角色扮演。对于课文中的各个角色,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描写,以及小动物尾巴的特点,来设计道具。学生通过准备教具,对动物尾巴的特点进行直观的了解,并且在角色扮演中,深入到课文学习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性学习,让学生相互学习,对学生合作精神进行有效地培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相接近,同时也不能超出学生的现有认知范围,当情境教学内容他们无法理解的时候,那么反而会出现反面的教学效果。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于情境当中,有助于他们体会作者当时的写作心情。例如,学生在学习《海上日出》时,教师可以搜寻一些与学文章相贴近的一些生活实际例子,并且学生经常会经历的一些事件。然后询问学生是否亲眼看过海上的日出,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天气晴朗的早晨亲自去观看日出。让学生亲身体会日出的实际情境,引导他们进行对日出日落前后的变化进行观察,为学生展示各种日出的美景图。带领学生体会巴金先生所描写海上日出的美丽,体会不同角度景色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培养良好语文学习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