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景观化建设:乡村振兴与全域乡村旅游耦合发展路径

2021-01-31 14:09温秀华
三明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全域景观旅游

温秀华

(福建江夏学院 设计与创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020年12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2017年以来,乡村振兴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涉及乡村振兴的理论、内涵、意义、机制、对策、人口流动和乡村产业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也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涉及乡村旅游特征分析、产品开发、发展模式、发展对策和乡村旅游扶贫等。但是,目前学界尚未对乡村振兴与全域乡村旅游耦合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更多的是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性。本文拟从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规律出发,探究乡村振兴与全域乡村旅游的耦合性,探析二者耦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政府精准施策的行动路径。

一、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振兴与全域乡村旅游的耦合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和乡村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了著名的城乡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较低,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收入上的差距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不断地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直到城乡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逐步趋于一致。

在发展实践中,全世界的较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城镇化的过程,经历了从农民社会走向市民社会的转变。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一般都在80%以上。我国2019年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1](P8-22)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即将发布,预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进一步提高。

那么在乡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的条件下,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呢?赵晔提出,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2];宋丽认为,全域旅游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旅游业转型发展新的方向[3](P1-2);王玉鹏认为,全域旅游可以通过对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4]全域乡村旅游对农村资源要素的全面融合开发,与乡村振兴方向要求基本一致,显示二者之间客观存在着耦合性。

(一)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方向相契合

随着旅游消费不断升级,传统以建设景区、景点、宾馆、饭店为主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旅游体验的需要。发展全域旅游,突破景区内外有形的“围墙”和部门之间无形的“围墙”,是现代大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可以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方。[5](P26-32)对于全域乡村旅游来说,跳出传统单一景区景点的框框,把整个乡村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统筹推动乡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设施、民俗文化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等整个乡村空间的全面景观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二)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相契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6]而发展全域乡村旅游恰恰可以很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旅游业拉动吃、住、行、游、购、娱多种产业发展,可以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乡村生活富裕;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可以推动生态宜居建设;旅游业充分发掘展示乡村传统文化,可以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旅游业密切城乡交流,为乡村引入先进理念和科学管理机制,可以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三)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相契合

在乡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的背景下,部分乡村能保存下来并实现振兴,根本条件是经济基础,取决于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与城镇化相伴而起的乡村旅游发展也不是无条件的,它取决于吸引游览者的多种因素。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有着共同的决定因素。一是自然资源,耕地、景观等自然条件好的村庄,更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可以更好地带动乡村振兴。二是区位条件,靠近城市、交通便利或者位于重要风景区周边的村落,就具有振兴发展和旅游开发的相对优势。三是文化遗存,乡村独特的民俗风情、民族文化、传统建筑和生产生活方式,直接关系到旅游业发展,影响着乡村振兴发展。四是基础设施,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是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共同支撑。以上这些因素对乡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共同决定着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的必然性。

二、乡村振兴与全域乡村旅游耦合发展的重点领域

乡村振兴与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性,决定了二者必须联动建设。在实践中,至少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耦合发展、联动建设。

(一)生产功能的耦合

乡村的生产功能具有独特性,包括种植、养殖、手工作坊、产品加工等在内,与城市的生产方式不同。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就是要把乡村独特的生产功能景观化,使乡村的生产既为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服务,也为满足消费者的观赏体验服务,使乡村的生产场所成为观光消费场所。在实践中,部分乡村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绿色养殖业、特色加工业,打造具备旅游功能的花卉基地、休闲农场、家庭农场、高科技农园、渔港经济区,开发蔬果采摘、户外运动、骑行垂钓、园艺培训、综合休闲等项目,就是生产功能耦合的典型例子。

(二)生活功能的耦合

乡村生活功能由独特的村落、村道、村居、饮食方式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构成,与城市相关功能也不一样。通过个性化建设,可以使乡村生活设施和生活方式,既满足村民的生活功能,又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功能,满足 “吃住行游购娱”需求。其中,特色村居不仅可以为村民提供舒适住所,也可以成为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居所,提供与城市宾馆、酒店不同的居住服务。乡村特色饮食方式,不仅解决村民吃的问题,还可以为游客提供美食消费的独特体验。著名的周庄古镇,就是凭借江南水乡的特色建筑、小河、石桥、街市,以及万三蹄、万三酒、阿婆茶、阿婆菜、苏式糕点等传统美食,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三)自然功能的耦合

乡村自然功能体现在独特的山川、温泉、森林、空气等生态环境,既为村民提供了存在发展的空间,也为发展全域乡村旅游提供了用武之地。乡村可以依靠地质地貌、山水组合和综合性自然生态环境的吸引力,通过发展旅游观光、养生度假、休闲避暑、温泉养生、健康疗养、户外运动、生态旅游等多种业态,打造旅游和休闲养生产业体系,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实践中,浙江龙泉兰巨乡,依托好山、好水、好空气以及丰富的食药材资源,从食养、药养、水养、文养、气养五方面发展康养经济,打响了“养生兰巨、长寿之乡”品牌。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周边的各乡村,利用自然景观优势,拓展旅游产业链,带动了乡村振兴。

(四)文化功能的耦合

乡村文化是乡村之魂,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是非的标准、恒久的价值,既可以乐“乡民”、淳“村风”,也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诗意、愉悦与温情。文化功能耦合的关键是,更好地延续乡村文化血脉,从物质文化层面强化对乡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和民间文化活动场所等的保护利用,从非物质文化层面强化对乡村优秀传统曲艺、民间工艺美术、传统节庆活动、传统体育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努力让乡村文化惠及广大群众。在实践中,安徽黟县西递村、浙江武义县俞源村、江西婺源县理坑村等,就是通过活化传统村落风貌,修缮古民居、古建筑,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双促进”。

三、乡村振兴与全域乡村旅游耦合发展的行动路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在乡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部分乡村逐步“空心化”的条件下,我们不能把有限的资源无条件地分散投入到量大面广的所有乡村,甚至是无谓地投入到逐步“空心化”或走向消亡的乡村,而应当突出重点村落、精准施策、补齐短板。二是在乡村振兴和全域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突出抓好乡村全面景观化建设。所谓全面景观化建设,就是要全面推进乡村生产功能、生活功能、自然功能、文化功能的景观化,构建独特的村落景观、民居建筑景观、自然生态景观、劳作景观、经济景观、民俗文化景观等,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一)突出规划设计,促进乡村整体风貌景观化

目前我国各地均编制了乡村振兴规划,相当部分地方也编制了乡村旅游规划,但大都属于发展规划,普遍缺乏可操作的国土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许多村庄规划太空太虚,拼凑“套图”较多,更缺乏详细的村庄设计,导致部分村民乱建房或者照搬城市模式建房,造成“乡村不像乡村”。为此,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着力强化乡村规划设计,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一张图”管理,以规划绘就乡村风貌美丽画卷。

第一,编制好县域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主要解决的是县域内村庄和人口的空间布局问题。必须坚持宜留则留、宜聚则聚、宜迁则迁,避免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对常住人口较多、资源环境较好、文化遗存较多、发展潜力较大的重点村庄,应进行重点建设。对生产生活条件差、常住人口少、需整体拆迁合并的薄弱村庄,原则上不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可根据不同情况开展环境整治、垃圾处理等基本工作。

第二,编制好村庄建设控制性详规,主要解决的是村庄建设管理的依据问题。必须做到可操作、可落地。要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理念,合理布局村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区块,同步做好村口、农房、村道、墙头、小溪边、道路旁等标志性景观设计,彰显乡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特色建筑、历史风貌。比如,江苏苏州吴中区东山镇西巷村,原来人居环境极差,2014年台湾水生植物专家发现西巷村竟有61种青蛙,经村委会研究决定,村庄规划设计突出“青蛙”文化主题。于是,西巷村在村口设置“青蛙”标志性景观,在墙头、树枝上、荷塘边、田野里、道路边等处处设计青蛙主题景观,民宿也以“青蛙君”为形象打造“西巷栖居”品牌,现在到西巷村就仿佛来到了青蛙的王国。这些措施培育形成了“苏州好望角、太湖最美山村”的两栖小镇。

第三,抓好乡村规划设计的落地实施。针对乡村规划编制人才缺乏的实际,各级政府可以动员高校师生力量,开展规划编制公益活动,组织建筑、园林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要推动村民委员会将村庄规划纳入村规民约一同执行,将实施规划转化为自觉行动,而且还要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依法查处违规乱建行为,切实加强风貌管控。

(二)突出展现本色,促进乡村生态人居景观化

当前,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村民建房缺乏有力引导,乡村建筑五花八门,仍有部分旧房、裸房、危房;污水垃圾处理不到位,乱倒乱放现象比较严重;部分通村公路还是“单行道”,有的村庄电线如蜘蛛网,影响观感。对此,要深入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建设中须注重保留乡村原始风貌和田园风光,慎砍树、禁挖山、不填塘、少拆房,不在门前屋后搞过度硬化,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绿化或菜地化,彰显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景。

第一,展现乡村特色民居形象。积极组织专业单位设计 “村镇住宅通用图集”“特色民居建筑方案”,严格乡村住房报建制度和风貌管控制度,引导村民选用特色民居建筑方案。加强乡村旧房、裸房、危房整治,鼓励能人和企业下乡实施“整村改造”、知识分子下乡带动“个性化改造”,彰显乡村建筑的乡村本色。比如,福建三明泰宁县在城乡建筑设计中,突出青砖、灰瓦、马头墙、门牌楼、吊脚挑廊等建筑特色,坚持一种风格建到底,形成鲜明的“杉阳明韵”风格,受到普遍赞誉。

第二,打造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实施“清洁家园”专项整治,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形成讲卫生、护生态的自觉,推进垃圾简易分类收集处理,推行村内垃圾专人清扫清运,实现从“脏乱差”转向“洁净美”。开展“清洁田园”专项整治,重点清除田间地头农业生产废弃物,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田园美景。推进“清洁水源”专项整治,深化乡村“厕所革命”,抓好乡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小流域和溪流沟池治理,统筹建设乡村湿地,打造“水清、流畅”的村庄水环境。

第三,改造提升水电路基础设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形成“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抓好通村公路“单改双”,配套建设村内道路和停车场。村内道路建设要体现乡村特色,以现有道路为基础,注意保留原始形态走向,就地取材加以完善,做好道路两侧的路肩铺装,同步安装线杆、路灯等亮化设施。改造升级农村通信设施和电网,整理农村电力、通讯、广电等线路,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庄实施缆线下地工程,消除杆线“蜘蛛网”,形成干净“天际线”。

第四,推动乡村人居景观“连线成片”。坚持统筹规划设计,点线面相结合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景观化,把点状的民居、水塘、地块等,线状的公路、河道、旅游步道等,面状的田园、水库、丘陵等,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串点连线成片的美丽乡村新面貌。

(三)突出规模经营,促进乡村特色产业景观化

乡村产业富有特色,无论是生态农业,还是传统手工业;无论是劳动过程,还是劳动成果,都可以成为景观。当前,我国乡村特色产业景观化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缺乏规模,传统种养业规模小、比较效益低,这也是农村人口外流、人气不足的重要原因。为此,要坚持以规模经营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推进乡村产业景观化,提高旅游功能、规模经济和综合经营效益。

第一,发展好生态观光农业。结合乡村资源、环境、物种、气候特色,因地制宜推进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中草药材等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专业村,打造“千亩荷塘”“水果长廊”“五彩梯田”“浪漫花海”等美好风景。实施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建设工程,建设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采果、滑草、放牧、植物观赏、农业体验、森林游乐、乡土餐饮、住宿度假、农产品展售等,打造多功能旅游目的地。当然,发展规模高效种养业和休闲旅游综合体,不能仅仅靠分散的农民,应当积极培育职业农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探索“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基地”的新模式。

第二,打造好乡村农家乐。农家乐是乡村旅游“吃喝玩乐”的核心环节,需要通过景观化、仪式化设计,提高游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购农家物、享农家乐”的良好体验。比如,上海的崇明人家农家乐,占地约23公顷,集餐饮、客房、会务、烧烤、农产品采摘、种植养殖于一体,客房为临湖园景小木屋,附带独立露天小院,装饰突出当地文化特色,营造出轻松惬意的氛围,已成为中国热门农家乐之一。为提升农家乐品牌形象,实践中还要创新农家乐开办方式,改变农户单打独斗、无序竞争的“土路子”,探索“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加强食宿环境个性化设计,推进统一管理、宣传、服务、分配客源。同时,也要丰富餐饮、购物和文化娱乐“套餐”,策划一批特色美食产品,拓展绿色蔬菜、水果、土鸡、土鸭、清水鱼、野蜂蜜等农副产品经营,构建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

第三,扶持好乡村特色加工。实施乡村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一批传统工艺品、特色食品、节日文化用品、民族服饰产品,建设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打造传统工艺流程景观展示点,促进观光、购物一体化发展。此外,也要办好传统 “赶圩日”集市,策划举办米酒节、美食节、购物节等,借助数字化网络平台,促进乡村特色产品与乡村休闲、度假、体验需求有效对接。

(四)突出发掘展示,促进乡村独特文化景观化

乡村文化从精神层面讲是无形的,但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需要依托“看得见、听得着”的介质来展示、传承与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全域乡村旅游耦合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构建乡村文化之 “形”、守卫乡村文化之“魂”,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发掘和展示特色文化、民俗文化,形成独特的乡村文化“视听景观”。

第一,重视保护传统村落和名镇名村。按照保护建筑、保持肌理、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的要求,严格保护村镇的格局、风貌、田园景观和空间形态,严格保护祠堂、牌坊等古建筑,大力保护有历史印记、文化标志、人文故事的乡土建筑。处理好村镇保护、村民生产生活和旅游开发的关系,避免无序建设和过度开发,打响传统村落和名镇名村品牌。比如,安徽的三河古镇保护,安徽省政府批复了《合肥市肥西县三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2016—2030年)》,加强古巷、古街、古桥、古城墙、古庙、古炮台、古民宅、古茶楼保护,提升太平军城墙、三河大捷指挥部旧址、杨振宁旧居、刘同兴隆庄、董寅初纪念馆、三县桥等名片,通过立面改造、新建场景,保持南北交融的民居特色和三河环抱的历史街区,恢复古镇肌理,同时将三河米饺、油炸粑粑、马蹄酥等传统美食纳入保护框架,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第二,发掘展示传统特色文化。对于其他存续发展的乡村,也要加强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等保护利用,深入发掘民俗文化、耕读文化、宗族文化、地名文化等人文特色内涵。加快完善文化设施,利用乡村祠堂、旧农房、旧仓库等建设村史馆(室)或传统文化展示窗,向村民、游客开放。加强曲艺、手工艺等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办好乡村特色旅游节、文化节、艺术节,策划一批民间艺术、民俗表演节目,打造一批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精品。发掘整理乡村发展历程、制度习俗、人物传记等文化遗存,编撰一批“乡村故事”,让乡村成为听得到故事、留得下记忆的地方。

猜你喜欢
全域景观旅游
景观别墅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