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演进历程与展望

2021-01-31 01:53曹子阳陈文娟
山东高等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规律政治思想

曹子阳,陈文娟

(中央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206)

认知是行为以及行为习惯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知,就难以产生正确的思想行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形成、变化和发展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讨论中逐渐兴起,在21世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在新时代强调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的背景下持续深化,先后经历了1978-2003年的实践准备与初步认识阶段,2004-2015年的普遍关注与积极探索阶段,2016年至今的建构发展与深化细化阶段。回顾四十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演进历程,对于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实践准备与初步认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应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1980年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命题,并在全国上下引发热烈讨论。围绕这一命题,有学者提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化,必须充分重视他们的心理因素,从而引发了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问题的研究。与此同时,为了彻底清除“四人帮”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以下简称理论课)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充分发挥理论课对转变学生思想的作用,1984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强调必须要加强对理论课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加强对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研究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作出了实践准备。

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开端与两篇文章密切相关。一篇是吴松于1981年发表的《试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文,该文总结了形成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主客观条件,认为大学生在思维认识方面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显著特点,应据此科学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篇是冷柏成于同年发表的《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一文,该文结合80年代我国的社会特征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做出概括,认为他们虽然关心政治,思想活跃,但缺乏教育,需要正确引导。此后,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思想特点、心理特点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如阮镜清于1982年发表的《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于振元同年发表的《浅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胡德辉于1983年发表的《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曹林1986年发表的《试论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及特点》等,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萌芽逐渐显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版,思想政治认知开始作为一个范畴被纳入学术视野。王树茂在1986年《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一书中,借助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从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过程展开分析,此后,思想政治认知研究在我国逐渐兴起。以武怀堂1987年主编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程昌柱等1991年编著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童彭庆1996年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杨芷英等1999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代表的一系列论著都涉及思想政治认知问题,并对其概念及过程做出初创式探讨。在概念使用上,学者们多以“思想教育认知”“思想政治品德认知”“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心理”等来指代“思想政治认知”,尽管使用的概念不尽相同,但就其研究内容而言,都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将这一过程描述为由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组成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也包括对人的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1]21将这种认知界定为人对社会所要求的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的了解和掌握,主要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掌握;对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理解和掌握;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等。[2]30

进入21世纪,我们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急剧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研究更加注重发现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认知与行为相分离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认知规律相违背、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问题,学者们开始积极探索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调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并寻求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刚刚起步,经历了从摸索到创建的初步探索和勇敢尝试。虽然并没有专门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论著问世,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基本上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概念、内涵及过程,反映了具体时代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存在的问题,研究总体上处于萌芽发展阶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普遍关注与积极探索

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针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的情况,提出应当“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3]203而要想贴近学生,首先就需要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了解他们的思想政治认知情况,这就引发了学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问题的普遍关注,一时间相关研究有了明显的增长势头。以张小飞在2005年发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龚成于2007年发表的《当代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层级落差”现象分析》、颜吾佴于2007年发表的《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理想信念》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状况,对他们的认知发展阶段、认知能力水平、认知评价特性等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由青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一般知觉能力已达到成熟水平,能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所感知的事物和知识进行深入加工,并用概念形式加以表达;他们的观察能力表现出目的性、敏感性、系统性、深刻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思维水平也处于从形式逻辑向辩证思维过渡的阶段,[4]14他们的思想认知存在着明显的“层级落差”现象,即在抽象命题的认识和判断上与学校思想教育目标价值取向有很高的吻合度,但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到对自己的实践评价时有较显著的下降,与此同时,在同一问题上对别人及周围同学的评价更低,而对普遍的社会群体评价则最低。[5]

2010年5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切实掌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提出要求,指明方向。此后,杨晓慧的《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卢黎歌等的《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成长规律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褚海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特点、问题及规律等方面展开进一步探讨。如今的大学生们思想主流积极向上,信仰选择多元化态势逐步显现,马克思主义信仰随年级升高呈现“V”形走向,政治认知程度渐趋深刻,政治认同感强,政治关注度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人生态度积极乐观,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6]55-60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一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独立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易变性和弱理性的特点,[7]并且少数大学生对一些政治基本理论问题存在模糊认识,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8]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从影响大学生思想成长的要素及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形成原因入手归纳大学生思想认知规律,将其总结为思想需求促进律、求新思辨律、内外因交互作用律、情绪情感参与律、品德结构优化律、能动受动张力律和螺旋上升律,[9]68-77并结合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认知图式理论、认知同化理论、情绪认知理论、内隐认知理论等众多认知理论对如何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供指导。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准确把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明确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为指导思想。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研究之中,不断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问世,推动着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研究进程。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学者们着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状况展开调查分析,并借助心理学认知理论提出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对策建议。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研究视角由单一学科转向多学科,重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生动勾勒出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整体图景,但研究的系统性、深刻性不足,分析问题仍未摆脱认知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嫁接。研究总体上处于探索推进阶段。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建构发展与深化细化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从实践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4月12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更是直接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0]331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持续推进,以《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论》(覃小林,2016)、《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屈陆,2017)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初步建构起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框架,标志着思想政治认知研究进入深化细化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研究内容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十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基础研究,包括思想政治认知的概念、本质、阶段、规律等;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应用研究,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方式、特点、问题及其原因、模式、优化对策等。在基础研究方面,覃小林和屈陆首次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人们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意义的完整的认识过程及认识结果,[11]是社会主体和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传输或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认知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12]其本质是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物转化为观念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主体出于政治社会化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社会认知,以“实践-精神”方式把握世界的具身认知,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的价值认知。[13]它的形成经历了感知刺激-表征转换-思维运筹-信念确立-知行践履五大阶段,遵循需要驱动律、阶段发展律、实践反映律、内在决定律、社会互动律和整体发展律。[14]还有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协调要素规律、整合阶段规律和满足环节规律以实现教育对象从思想政治认知到行为的转化。[15]

在应用研究方面,卢秀峰2017年的论文《大学生碎片化认知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及化解》、施春梅、张澍军2018年发表的《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心理模式》、李健明2019年发表的《从元认知发展规律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姜媛媛2020年发表的《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及教育理路》等通过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碎片化认知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元认知体系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心理模式的构建,直击新时代条件下大学生认知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及其化解,为这一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参考。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碎片化认知方式所具有的离散、分化和依赖等特征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与接受,[16]应根据认知发展阶段论、信息加工论、认知图式理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心理模式,[17]不断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加强元认知体验,提高元认知技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元认知体系,[18]并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知体系的恒常性、阶段性和可塑性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9]

整体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在建构中发展,一些有代表性的专门成果相继问世,初步确立了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20]认同与认知紧密相关,互相包含,这进一步强调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提出了从认知向认同转化的新课题,推动着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进入创新性发展的崭新阶段。

四、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展望

在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体系化研究不足、实践指导价值不够等问题。展望未来,随着时代条件的变迁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大学生正确思想政治认知的形成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因此亟待拓展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研究,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供前提和保障。

(一)追问思想政治认知本质

思想政治认知的形成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础环节,帮助教育对象树立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认知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然而,由于这一研究主题的学科交叉性质,学者们多以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为依托,对思想政治认知的概念、特点、过程等方面展开讨论,但由于不同学者的学科背景不同,研究视角不同,分析侧重点不同,因此在许多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对思想政治认知本质的理解,目前学界就“思想政治认知是什么”看法不一,界定不明。在概念运用上,各种各样的提法层出不穷,如“思想认知”“思想教育认知”“思想道德认知”“思想政治道德认知”“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等,统一概念尚未形成,存在使用混乱的情况。并且既有的思想政治认知概念也角度多样,概括多样,共识性低。这表明目前对思想政治认知的研究在深度和力度上还不够,不利于形成关于思想政治认知的理论共识、思想共识。面对这一问题,深入研究思想政治认知的本质势在必行。

(二)解码思想政治认知形成过程

深入开展思想政治认知研究需要了解思想政治认知的形成发展过程。思想政治认知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认知过程,就其功能而言,知识性认知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般的发展教育对象的认识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而思想政治认知则是要把社会需要的思想道德品质相关知识形成受教育者的理性认识,并使其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最终体现于实际的行动之中。在此意义上,思想政治认知既有与知识性认知相一致的共同性,又有异于知识性认知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在其对价值的追求和知行交互的实践性中。因此,思想政治认知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认知形成发展的特殊过程,这一过程并非纯粹发生于人自身内部观念世界中的内隐封闭过程,而是一个发生和展开于人与外部世界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的交互开放过程。但现有研究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却始终未能摆脱认知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嫁接的窠臼,缺乏对这一特殊过程的具体揭示,因此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形成发展过程的研究必不可少。

(三)把握思想政治认知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21]8对规律的研究和把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而思想政治认知作为思想政治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为基础的条件,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和接受过程顺利地推进,必须要有效地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认知形成发展规律及由认知向行为转化的规律。目前学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规律的研究仍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许多对规律的概括实际上只是对思想政治认知形成的外部特征的描述,还不能够称之为规律性认识。因此,对思想政治认知规律的研究必须要加强,应当深入地考察思想政治认知过程内部各个要素及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深入地反映思想政治认知过程结构的全貌,合理地把握此过程中各个要素、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张力,进而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认知并促进其向行为的转化。

(四)创新思想政治认知研究方法

当前,学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研究多采用理论思辨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而对实验研究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的运用则较为缺乏。思想政治认知形成的复杂性和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多学科综合性决定了思想政治认知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必须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理念与研究方法,不断拓展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深度与精度。如今,已有一些研究尝试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来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在创新思想政治认知研究方法的道路上迈出巨大的一步。如戴钢书等运用磁共振技术调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入脑”情况,[22]351-359屈陆在《认知神经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一文中提出可通过脑电设备测量人脑特定区域的生理变化来获取科学数据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23]尽管这种探索仅处于起步阶段,但也从微观层面开辟出了一条深化思想政治认知研究的道路。未来随着脑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脑认知成像技术的不断普及和优化,认知神经科学将从工具层面为思想政治认知研究提供广阔空间,以破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猜你喜欢
规律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