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明
(济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000)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教育系统是抗击疫情的重要阵地,“防止疫情向学校扩散、守护师生安康、维护校园稳定,是教育系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1]疫情对学校生产秩序造成了极大冲击,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只能通过线上教学,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也提出了一个极具反思价值的问题,即人类应如何与世界和谐相处?显然这是一个关涉教育价值的教育学问题: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人的培养始终是教育学关注的最基本问题,然而在重大疫情应对语境下,以一种反思的态度和不同的起点去审视这个问题,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基于此,笔者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为语境,探讨高校的人才培养问题。
研究表明,蝙蝠是多种病毒的自然宿主,新冠病毒(Corona virus,CoV)即主要来源于此,经中间宿主传播到人类。[2]反思此次疫情发展轨迹发现,正是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缺乏足够尊重,尤其是对野生动物的滥杀与交易直接导致病毒在人类中的传播,引发重大疫情。疫情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损害与威胁,并以一种极端的方式集中呈现了日常难以看到的社会生态,或者说,归根结蒂疫情反映的是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方式的问题。从疫情爆发后国家迅速组织实施有效防控,到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学研究者和医护队伍的无畏逆行,再到其间部分组织机构及个人的错误甚至违法言行,以及焦点性事件的频发及其引发的激烈争论,尤其是特殊应激情境下的各种集体行为等,都以特殊的方式呈现着这个社会复杂的价值体系,公平与正义、善与美、勇气与责任、理想与科学,以及自私与利己、懦弱与消极、丑陋甚至罪恶等构成了社会文化生态,撕扯却又型塑着社会。而审视这个复杂的过程与体系发现,人类在漫长进化中形成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但也产生了巨大的局限,即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为环境所束缚,目前人类正面临着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甚至是重大危机,而应对挑战的难度却越来越大。正如有学者从生物哲学人类学视角出发反思人的野味饮食文化一样,人类的理性与科学精神仍不足以解决人自身的矛盾,从而也无法协调其与自然间的矛盾。[3]质言之,反思疫情的产生与防控过程发现,决定包括疫情在内整个社会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势与发展质量的,在本质上只能是人类自己,更确切地说,要看人类能否突破狭隘的、甚至是“恶”的世界观的束缚,创造“善”的人类文明。显然,人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素养问题与教育是深刻关联的,因为现代化进程中,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手段。而这就提出了上文所提及的根本性的教育问题,在促进人的发展上,教育应如何践行其应有的使命,这也正反映了在此次重大疫情防控之际深思高等教育育人职责的重要意义。
当代高等教育在形态与功能上不断走向多元化,大学的组织结构、角色与职能也逐渐趋向复杂化,但人才培养始终反映着其根本属性。无论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还是诸如知识转化、促进就业、国际交流等新职能,都无法否定大学始终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使命的事实,[4]否定人才培养在大学职能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在本质上即是否定了大学存在的合法性。人类社会在从低级向高级社会形态演化的进程中,在不断追求现代化社会目标的进程中,大学越来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以知识应用和创新为基础的当代社会,以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创业创新型人才为主的大学智力服务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更为根本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养与社会文明状况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尤其是取决于直接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教育。人们如何正确认识自身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地融入和适应社会,如何理性而有效地参与公共生活等,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社会生态,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提供知识、塑立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等,参与并引领着社会的建构。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政府、社会机构及个人如何正确认识疫情、防控疫情,以及在疫情防控中如何正确自处、与他人相处,整体上反映了人们的价值、立场、技术及能力,或者说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疫情防控中医学界短时间内攻克关于新冠病毒相关难题,部分省份和地区在疫情防控中政府的专业化治理能力,与此同时某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表现出的防控意识薄弱、应对迟缓、调控不力问题,以及民众中表现出的卫生健康知识匮乏,少数人造谣传谣、刻意隐瞒行程病症甚至恶意滋事等,都应引发高等教育及大学关于人才培养的反思,从而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但从现实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整体上不容乐观,大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政治参与能力、社会责任感、价值取向、人文精神等普遍不尽如人意。国民素养是影响国家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5]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尚需要加强人才建设。因此,只有增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国民素养和社会文明水平,国家具备现代化治理能力,才能有效应对诸如疫情等重大挑战。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日常的社会生产生活与治理,还是诸如此次新冠病毒重大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的应急治理、风险治理、危机治理,都考验着一个国家治理水平。正是基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既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还要求广大民众能够理性参与治理,这是现代化治理的根基。[6]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来看,民众能否科学认识疫情,能否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能否自觉维护疫情期间的社会秩序等,都影响着疫情防控成效。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宏观治理,还是民众参与治理,归根结蒂是对人的素质的考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力量。因此,高校必须始终将培养人才作为核心使命、核心价值,培养优秀人才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那么,“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成为此次疫情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问题。现代社会是一个无限复杂的巨型系统,对人才的需求高度多样化,故人才质量评价的标准也必然是多元的。高等教育总是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不断分化而分化,其人才培养的类型及其质量观亦具有多样性。但从人的发展的本真意义而言,对于人才的界定仍有其确定性,尤其是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具有普遍性和确定性,例如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行业领域,人们都对德行、意志品质等有着永恒性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核心能力”,这既反映着教育的本真,也反映着社会发展、社会治理对人才的要求,实际上也反映了此次疫情防控对人才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深刻反映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观与内在逻辑,为高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就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和本质关系的发展。所谓本质力量就是主体的能力,是人所特有的认识、控制和改造自然以及社会的力量,是人的智力与体力的总和。人的本质关系是指人所具有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象性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以及主体能力的发挥所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和交往形式。[7]而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根本遵循,体现了高校在促进“人的本质力量”与“人的本质关系”发展两个维度的统一。笔者认为,受教育者的发展应包括三个基本维度:一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这是个体获得生存发展权的基本前提;二是科学思维的形成与科学方法的掌握,这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培养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增强社会适应力并获得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三是个性的完善,主要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道德、健康的情感、坚韧的意志等,[8]这是个体终身发展、科学发展进而达致“解放心灵”的必要条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观之,维度一、二反映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维度三则主要关涉“人的本质关系”,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关联、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的本质关系规约着人的本质力量,这体现了人及人类社会的本质。个体本质力量的发挥,即专业知识和技能、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的正确使用是以个性完善为前提的,尤其需要“德”之引领,缺乏完善的个性与德行条件,个体的本质力量就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人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关系才更具有意义。在“立德树人”这一概念中,“树人”是目的,即促使受教育者成人、成才,从成才的角度而言,就是要通过专业训练赋予受教育者以谋生立命之能,从成人的角度来说,就是要通过德育、化育来引导受教育者涵养德行。德能兼备者方可立于世,教育要培养德能兼备者,是为树人;而“立德”是进一步强调德行在人才素养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引领价值,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个人道德品质,并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责任观。
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时常为那些勇敢逆行、坚持奋斗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管理服务人员而感动,为那些危急时刻以各自方式积极投入抗疫工作的人们而备受鼓舞,这种无畏、奉献和牺牲精神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德”的力量。同样,疫情防控中部分人未能正确处理个人名利与人民生命安全、国家利益关系的失职渎职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究其根本,在于缺乏坚定的核心价值和信念,甚至疏于个人品德的修炼。但正如上文所指出的,人的本质力量与本质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人的发展,我们既要强调“德”的规约和引领,同时还要重视“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类利用知识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科学化、专业化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机构,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其生存和发展无不以科技为基础,以专业化建设为重要手段。[9]在此次疫情期间,新冠病毒的发现、识别与解析为迅速有效展开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针对新冠肺炎的药物和医疗手段的研发、感染病例的检测和治疗、疫情的有效防控无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人的发展必须是其“本质力量”与“本质关系”的辩证统一。只有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工作队伍,以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健康福祉为价值导向,以现代科技与管理体系为基础,新冠肺炎疫情才能够得到最终控制。总之,立德树人反映了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既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高校必须坚持并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不断增强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在客观上为高校提供了反思和改进人才培养的机会。笔者认为,在此次重大疫情应对之语境下,高校应以全面发展教育为方法论,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人的发展本来就意味着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社会能力、现实能力、思维能力等,[10]也即人的本质力量发展与本质关系发展的统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本土表达。笔者进一步认为,高校要有效践行全面发展教育,需要明确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维度和关键内容,据此革新人才培养方案。
立德树人之“德”既包括私德,也包括大德、公德。私德的教育引导不可或缺,是大德与公德养成的基础。但本文特别强调,高校要更加重视学生大德、公德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大德、公德有过精辟论述: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之“大德”;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守社会文明、风清气正之“公德”。[1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严酷的战争,能否在个人安全遭受严重威胁时仍旧能够勇敢逆行,考验着人的国家与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钟南山院士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大无畏的英雄精神投入到抗疫一线,反映的正是其大德之心。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关心关注疫情发展和防控,严格遵从国家防控要求,不添乱、不捣乱,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以适宜的方式积极参与防控,例如捐资捐物、防疫宣传、社区服务等,这反映了公德的作用。没有大德与公德的引领,就没有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地投入与付出,疫情防控就难以取得胜利。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是学生大德与公德的培育。笔者认为,目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着重强化如下三个重要维度。
其一,针对当前部分青年学生国家意识淡薄、[12]历史虚无主义等突出问题,[13]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是理性、情感与精神力量的统一,它能促使国民保持强烈的国家意识、家国认同和民族情感,是此次疫情防控取得最终胜利、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动力和保障。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其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道路优势、体制优势,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同时也表明坚定“四个自信”对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意义。[14]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人民、社会各界在党中央领导下迅速投入抗击疫情之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再次彰显出体制的力量。青年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承担起国家建设的历史任务,而“四个自信”将是青年人建功立业的价值规范和精神力量。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四个自信”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其三,针对部分学生以追求个性、独立和自由为名,行个人主义之实,否定甚至损害组织和集体利益的问题,强化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义利观,它引导个体以组织共同目标规约个人诉求,尊重并自觉追求集体利益;在与他人或其他组织的交往中,以爱、理解与互助作为行为范式,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文化;[15]而且,集体主义有助于引导个体树立合作意识,有助于人们在应对诸如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挑战中实施协同创新,从此次疫情防控来看,医学科研院所间联合攻关,医药研发取得显著进展,齐鲁、湘雅、协和、华西等国内一流医院共赴疫区,加快疫情防控工作好转,反映的正是集体主义的力量。因此,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是高校立德树人应有之义。
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必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内容。在大学发展史上,随着科技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知识逐渐取代人文古典知识,成为大学的重要教学内容。英国哲学家斯宾塞(H.Spencer)在传统知识观批判基础上,强调科学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这一论断背后,反映的是知识与生产力间的关系规律,是人们利用科技改造世界并不断改进人类生存质量的历史事实。尤其是在多轮科技革命推动下,人类已迈入信息社会、智能社会,对科技的倚赖空前加强,正基于此,我国制定了科技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进程中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等新领域的研发。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只有掌握了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的思维与方法,才能在适应并改造社会中践行家国情怀。高校立德树人的目的在于“树人”,而树人的重要基础就在于科学素养的养成。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科学战争,从测定病毒基因序列、确定病毒源头及其传播路径,到医学研发和相关药物的临床试验,再到全国范围内医护资源的统筹管理等,正是一个科学探索和应用的过程。毋庸置疑,疫情防控最终取得的胜利必定是科学的胜利。因此,高校应将加强科学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基础工作。
其一,加强科学教育的系统化,即高校要构建科学知识教学、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训练、科学知识应用训练、科学精神培育等“四维一体”的科学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科学素养。目前,高校对学生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有所不足,科学实践环节则普遍缺失,对科学精神的培育更是缺乏基本关注。其二,加强科学知识日常化应用训练,即科学知识应该对主体日常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增强人的生活的自主性、能动性,减少客观环境对人的束缚。例如,疫情防控需要人们科学应对,但由于部分人缺乏医学科学常识,既不能很好地自我保护,还客观上给整个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科学的价值大大窄化。其三,以人文教育丰润科学教育。人们在利用科技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打破了人与自然间的平衡,新冠病毒传播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猎杀和食用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市场的形成凸显人类对大自然缺乏敬畏,其背后反映的是科技理性与人欲望的相互强化造成技术滥用,而这就需要人文及其价值理性对科技进行规约,限制科技至上主义的扩张,引导人们合理使用科技,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6]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教育、生命教育也是科学教育的应有内容。[17]科学技术只有经由人文价值的浸润,才能以正确的方式发挥作用,因而高校实施科学教育,还必须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当人文与科学实现了协调和融合,才能建构起一个向善而行的社会文化,而这是维系良好社会秩序、构建美丽社会的深层力量。
专业教育是我国主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需深化专业教育改革。其一,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加强德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我国专业教育传统模式的弊端在于将专业教育窄化、矮化为单纯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从而产生大批缺乏道德修养与社会担当的技术精英,此次疫情中关于某些专业人士是抢先发表科研成果和申请专利还是优先治病救人、承担公共责任的争论,在本质上反映了技术训练与道德教育间的矛盾问题。实际上,专业教育本身就蕴含着德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的价值,如何发掘专业教育的多元价值,是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同时,以专业教育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将德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要素融入其中,是发挥专业教育多元价值的另一个思路。总之,促使专业教育由“制器”转向为“育人”,是专业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二,打破学科、专业和组织壁垒,建立协同型专业教育体系。在封闭的专业教育环境中,学生只在单一的专业单位内接受教育,导致学生素质单维化,束缚了学生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建立协同型专业教育即打通学科、学院和专业间的壁垒,建立融合型教学组织,或者由不同学科专业联合建设复合型专业,实现多学科协同育人,培养创新人才。可预见的是,新冠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必然是建立在以基因和细胞为基础的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需要生命科学、医学等多学科协同攻克疫苗研发难题,需要一支高素质医学研发与临床医疗队伍通力协作,而这都明确对高校专业教育的协同化建设提出了要求。建立协同型专业教育,重构育人体系的组织架构是基础,如何构建共享、共建、共赢的高校内部院系结构,将决定着新的专业育人体系建设的成败。
其三,改变高校专业形态,创新专业课程建设。在本质上,专业即课程的组合。但在我国,高校专业是一个封闭性的人才培养单位,具有刚性的、相对固定的边界,无法依据人才成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自主、灵活地设置新专业和及时调整优化专业,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也无法及时培养满足新的职业或岗位要求的人才。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加强以人才需求为依据开设专业,培养社会亟需人才。在具体专业建设上,可在专业领域内设置核心课程,并为之配置相应的拓展性课程,学生在形成专业核心能力的同时,还大大拓展了专业能力的应对空间。当代社会高度复杂,充满不确定性,高校必须能灵活调整专业结构,培养知识与技能结构更加具有包容性、专业能力维度更加多元化、具有更为广泛的迁移能力的新劳动者。显然,新冠疫情的特殊性及其突然爆发,突破了传统的疫情应对模式,医疗及疫情期社会治理不仅需要新思维、新方法方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还需要“一专多能”、能够独自处理复杂问题的“多面手”人才,以应对特殊情境下人才匮乏问题,尤其是对于相对边远落后地区及广大基层部门而言,这种人才的价值就更加凸显。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县区、乡镇卫生院及疾控部门负有重要的基本诊疗和防控责任,但专门人才的匮乏限制了其职责履行,这就需要发挥有限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而一专多能型人才的意义在此就得到彰显。
通识教育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基础素养、综合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美国,高校普遍重视通识教育建设,尤其是美国四年制文理学院更是主要以通识教育为人才培养模式。[18]在我国,通识教育建设相对薄弱,甚至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而处于人才培养体系边缘,其在育人过程中的独立价值被忽视。为此,高校需要转变思想,将通识教育纳入高质量发展战略之中,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性、必要性组成部分,进而强化通识教育建设,提高其质量,充分释放其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优势。其中,依据当代人才成长规律为依据来设置多样化的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质量建设的基础。例如: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人文精神及社会责任等人的普遍基础素养为导向,有规划地设置大学语文、历史学、伦理学等通识课程;以培养智能社会对新型劳动力的要求为导向,设置高等数学、技术哲学、逻辑学等通识课程;依据国际化趋势及战略需求,设置国际关系、世界文明史等通识课程,以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参与能力;此外,高校可以开设诸如医学常识课、公共卫生课等具有广泛应用价值而具有一定专业性的通识课程。无论是卫生医药部门还是其他部门,尤其是在抗疫特殊时期,工作人员的人文素养、道德素养、责任素养等综合素养状况,极大地影响着各项工作的进程和质量。
通识教育具有独立的育人价值,同时也具有优化专业教育的基础性价值。客观地说,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育人体系的主体,在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的现代社会,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效率、办学质量的核心标识。但高素质专业人才要避免工具化及其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局限性,实现可持续成长,还需要具备宽厚的综合素养基础,为此就要发挥通识教育在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方面的优势,而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融合就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强化各院系在学校通识教育建设中的主体责任,提高其质量意识,改变目前通识教育边缘化、低质化的尴尬境地;各人才培养单位应从优化本专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申请开设特定通识课程;为提高课程效益,各院系之间应加强沟通协作和共同规划,优化通识课程结构,开发具有通约性的共享通识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提高专业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上,缩减学生专业必修课总量,引导学生加大选修性通识课程的学习。需要强调的是,各院系须加强学生通识课程选择的指导和管理,以保障课程选择的科学性及其课程学习质量,促进其专业素质在综合素养支撑下获得真正的发展。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在培养学生基础性、综合性素养基础上增强其核心专业能力,是当前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对新型劳动力的客观要求,是个体获得创造性适应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的内在要求,因而也是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19]
综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与防控在根本上是关乎人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职责。以疫情为契机反思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治理输送高素质建设人才,是高校最大的使命。由新冠肺炎疫情为起点反思高校人才培养,突出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向作用,并进而从强化大德和公德教育、加强科学教育、改进专业教育三个关键维度来探索高校全面发展教育实施路径,是在重大疫情应对语境下思考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学问题的基本逻辑,也是就该问题做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