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冲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 驻马店 463003)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播”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趋势。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实体店铺经营举步维艰,网络直播成为线下店铺复工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直播日常用户规模高达5.60亿,占网民整体的62.0%[1]。当前网络直播已经融入各类社交平台,从抖音、快手到QQ、微博,甚至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客户端均已开通直播功能。其直播内容涵盖了网络带货、才艺表演、美食制作、聊天娱乐、旅游介绍、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大学生作为移动互联网最忠实的追捧者及时代流行前线的代名词,在网络直播发展的道路上当仁不让,已成为其主要推动者。网络直播带来便利和利益,但同时也引发了参与者的过度沉迷和盲目追求利益等问题。当前,如何真实、准确把握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的现状,分析网络直播对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带来的困境和挑战,并为大学生网络直播行为提供正确引导,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难题。为此,本文以郑州市五所本科院校(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平顶山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中的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为样本对象,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问卷星在线上发放网络问卷,共收回问卷1217份,问卷中称自己真正参与过直播的有373份。这373份问卷中,按照答题时间不低于120秒为判别标准,无效问卷17份,有效问卷356份,其中河南工业大学86份,郑州轻工业大学74份,平顶山学院53份,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96份,商丘师范学院47份,有效回收率95%。所有样本基本涵盖了理科、文科、艺术、体育等专业,覆盖面广,代表性强。通过问卷星平台的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分析结果整体信度良好。
大学生通过网络直播带来的名气、收入和追捧是诱人的。伴随网络直播行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抖音短视频的日益流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看到其中的“红利”。一部手机,一款直播软件,就能引流加粉赚钱,导致在校大学生纷纷加入主播大军。一些大流量的主播为了稳定自己的粉丝量和收益,需要定期定点直播;一些刚入行的新手主播,为了提升自己的人气和引流圈粉,也需要不间断的创作和开播。针对“您每天开直播的时间”这一问题,13.45%的学生主播选择“3小时以上”,26.45%的学生主播选择“1至3小时左右”,只有18.73%的学生主播选择“不到1小时”。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在校大学生过度沉迷网络直播,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到直播间,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业,甚至对正在成长期的身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
网络的出现,让很多原本默默无闻的草根从“幕后”走到“台前”,尤其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流行,让一些有创作力、有颜值、有表达能力的人“一夜成名”。在当今流量就是经济、粉丝就是名气的互联网世界,随着越来愈多的网红主播出现,部分学生对主播行业更是倍加追捧与着迷。本次调查中:针对“毕业后,你是否继续从事直播行业?”的问题,其中有11.37%的学生选择“继续做主播”,21.34%的学生选择“兼职做主播”,36.71%的学生选择“根据形势发展再定”,其中有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你对主播行业的认识”选项中回复“毕业以后将放弃所学专业,继续从事直播行业”。大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正确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主播行业的认识还不全面,导致在看到个别主播“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之后,就会轻易改变自己最初的择业观和价值观。部分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如不及时纠正,将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自网络直播行业流行以来,就被贴上“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标签。不可否认,网络直播作为新兴行业,确实在较短时间内造就了无数身价百万的网络主播。2020年6月国内网红papi酱在抖音平台直播,一个半小时吸引3200万人观看,收获打赏超过80万元。年轻的大学生在看到越来越多的主播获得暴利之后,也开始设想通过主播梦来完成人生的逆袭。本次调查中:针对“您做主播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38.64%的学生主播选择“赚钱,补贴生活”,11.37%的学生主播选择“消遣娱乐”,6.75%的学生主播选择“专业需要”。可见,大部分在校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丰厚的利益。事实上,人们看到的所谓的“网红”,不过只是整个互联网直播行业的冰山一角,剩下90%以上还未成名的主播基本无人问津。因此,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应当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资源去追寻更有意义的事情。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职业,之所以如此吸引大学生群体,除了其“门槛低、收入高”的诱惑,网络直播本身所具有的交互性、无边性和娱乐性也是受大学生青睐的重要原因。在本次调查中,针对“直播间的主播和粉丝之间存在真正的友谊吗?”的问题,15.32%的学生主播选择“真正的友谊”,26.79%的学生主播选择“金钱朋友”,19.35%的学生主播选择“都是套路”。针对“你对直播间虚拟世界的认识?”的问题,25.36%的学生主播选择“有归属感”,26.37%的学生主播选择“有成就感”,18.43%的学生主播选择“纯属娱乐”。现实生活中的空虚让部分学生无所适从,虚拟世界中的成功则会让人上瘾,部分高校大学生之所以如此热衷直播虚拟世界,除了能获得丰厚利益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实生活中缺少归属感和认同感,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学生和家庭之间缺少沟通。
网络直播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当前我国直播行业拥有约5亿平台用户。伴随直播行业竞争越来越大,为在众多主播中博人眼球,脱颖而出,很多主播不得不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迎合大众。一旦毫无营养的直播内容获得成功,就会激励更多人纷纷效仿。高校大学生参与直播有相当一部分是靠自己的才艺和专业技能,但也有一些学生主播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直播内容“低俗化”。在本次调查中,针对“您直播内容的类型有哪些”的问题,14.63%的学生主播选择“专业技能”,8.72%的学生主播选择“游戏直播”,9.31%的学生主播选择“卖萌聊天”,19.45%的学生主播选择“娱乐直播”。通过抖音平台,也不难看出每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行游戏直播,卖萌直播,甚至还有发呆、吃饭、睡觉直播等怪象。这些无厘头又带点哗众取宠的直播,不仅不利于受众的身心健康,对整个直播行业也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整个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2]。高校大学生对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个人与集体等一系列人生问题,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对他们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在校大学生沉迷直播,不仅影响正常学业的顺利完成,甚至对正在塑造中的价值观和择业观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其应用值得了解和探索,但如果不认清自身专业特长和优势,为一时利益或消遣娱乐盲目沉迷直播,将必然导致“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世态度。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和社会、小我和大我的关系,自觉把自身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荣辱观是指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对个人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导向和调节作用[3]。在网络直播环境中坚持荣辱观,明辨是非美丑,对净化网络环境,改善社会风气是非常重要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喜欢追求刺激、创新、潮流,喜欢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然而网络直播间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个人主观任性的自由,更代表大学生群体的个人形象,体现时代审美能力。如果为了圈粉引流、“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而是非不分、颠倒荣辱、底线失守,未来将很可能对自己的不负责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和谐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时刻需要以科学的荣辱观为指导,只有坚定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才能助推直播行业形成知荣辱、明是非的良好道德风尚。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4]。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大海中失去方向和动力的小船,摇摇欲坠、随处漂泊。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事物、新潮流,迎合了当代学生追求个性、展现自我的心理需求。伴随网络直播不断商业化,部分学生在盲目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却逐渐迷失了上大学最初的目标和理想。如果不及时制止并纠正,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遗憾终身。志存高远便力量无穷,没有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甚至腐化坠落、步入歧途。大学时光短暂而美丽,在校大学生应当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不应为一时的利益和乐趣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谓“利益与风险并存,乐趣和粪青同在”[5]。只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有价值和意义。
法制素养是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培养法治素养就是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6]。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大学生在网络直播间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同时,必须做到尊法守法懂法。新兴行业配套的法律规范还不完善,直播平台的即时传播和无边性又使网络监管的难度加大。当前网络直播内容不断呈现庸俗化、低俗化趋势,并伴有色情和暴力等违规内容。大学生心智并不成熟,在直播利益及同行诱惑的刺激下,很容易跟风效仿,进而走上靠低级趣味博取眼球,靠打擦边球传播违规内容的弯路。为避免头脑发热、心存侥幸而铸成大错,大学生在参与网络直播过程中,要时刻坚持法字当头,并树立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牢固观念,自觉在法律规定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网络直播,用自己的具体实践做新时代的护法使者。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说过:“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判断一个人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7]。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出现的种种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调查显示,学生参与直播相当一部分是为满足自身娱乐消遣需求和心理认同需求,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可以引导从而制止其违规违法行为。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网络直播的立法,用法律法规保障直播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其次,执法机关应加大对直播内容的执法和监督,积极引导直播平台文明直播,净化直播环境。最后,自媒体时代,应加强全民网络普法教育,对现各大直播平台和大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教育,真正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0年6月,国家网信办会同网络监管相关部门对国内31家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生态进行全面巡查与评估,着力把网络直播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引向深入[8]。自网络直播行业持续爆火之后,一些平台经营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和平台竞争需要,开始利用各种低俗、庸俗甚至色情内容引诱用户浏览、开户。诸多直播乱象败坏社会风气、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并直接导致直播行业污名化。社会各界均呼吁要严加整治直播乱象。首先,作为直播平台的经营管理方,应制定平台使用制度,明确限制禁播行业与禁播内容,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其次,直播平台自身应完善相关垃圾过滤和监管功能,对违法直播、违法内容能够自动识别并发出警报。同时完善用户监督和举报功能,争取做到对违法直播内容即时发现、即时处理、即时整改。最后,严格审核主播用户的相关信息,确保实名制注册,对违法违规运行的主播进行处罚、停播、封禁。各大直播平台只有增强社会责任感,守牢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提升直播内容质量,才能更好的推动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甚至沉迷直播,从学生自身需求来讲,一方面是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望,另一方面是学生心理和个人情感的认同需要[9]。部分学生受社会网络主播影响进而效仿导致的违规违法行为,和社会专业主播的违规违法动机存在本质区别。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应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和情感诉求,通过课堂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直播平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并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满足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其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直播平台,科学鉴别网络直播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再次,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外沟通和交流,帮助性格内向、情感脆弱、不善交际的学生合理分配校园业余时间。最后,高校应通过相关就业培训课程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科学、健康的择业观。
部分在校大学生沉迷网络直播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心孤独、空虚无助。当前高校学生大多是00后的独生子女,初次离开父母,步入大学,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能及时适应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很好的融入校园集体生活,将情感寄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学生家长的责任和义务。首先,家长应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保持经常性的信息交流,家长应及时了解并掌握孩子的基本学习状况和内心需求。其次,要注重精神上的“富养”,物质方面的过度给予会变成溺爱,甚至会造成孩子利己、拜金、享乐等错误价值取向。最后,重视和谐家庭建设,注重家风、家教,良好的家风、严正的家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不间断的心灵沟通与情感交流,是建立学生家庭安全感、归属感,避免学生因心理空虚而沉迷直播的重要因素。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不同媒介特质与功能的认知能力,对媒介传播信息的解读与判断能力,以及参与和运用媒介的能力[10]。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在展示自己博才多艺的同时,应传播健康、文明、绿色的积极内容,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个人魅力和时代风采,助力直播行业良性发展。首先,自觉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和信息传播自律能力,自觉远离低俗信息并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其次,自觉学习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直播平台规则,严格守纪守规,明确价值标准,把握正确价值取向。最后,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择业观。找准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提升学生自身媒介素养,把握正确价值取向,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平台行为,进而使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高互动的新型传播方式,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学校、政府等主体主动适应网络直播时代,相关教育引导机制逐步完善,健康向上的网络直播氛围已初步形成。然而网络直播环境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和思想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直播现状,全社会应积极形成引导推进的强大合力,共筑学生精神家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