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概念建构 提升学生物理学习力

2021-01-31 04:59陆卫娟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弹力物体建构

陆卫娟

(江苏省仪征市新城中学 211400)

学习力即为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一项能力,主要包括学习动力、毅力与能力三个方面.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概念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知识,指的是在认识物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所感知的物理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教师可以将概念建构当作教学的聚焦的之一,以概念教学为依托倾力训练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力.

一、巧妙引入趣味资源,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要想通过聚焦概念建构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力,教师首先需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即将研究的物理概念产生浓厚兴趣,为他们物理学习的提升做足铺垫.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围绕所授内容巧妙引入一些趣味性资源,利用有趣的图片、现象或者小实验引出新概念,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概念上面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光的折射”教学时,教师先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由学生观察后说出水中的筷子有什么变化,发现是向上弯折,然后往一个碗中放一枚一元硬币,随机挑选两名学生斜看碗中的硬币,上下移动视线至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视线不能动),在向碗中加水,让他们说出能否看到硬币,使其发现能够看到,指出碗底好像变浅.接着,教师设疑:这是什么原因?学生知道是一种光的现象,并演示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现象,要求他们认真观察光的路线,即为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中也是沿直线传播,但是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处却发生偏折,指出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使其画出光路图,认识有关光的折射概念.

上述案例,教师巧妙运用两个有趣的小操作揭示新概念,通过神奇的物理现象引出光的折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辅助他们理解与掌握光的折射,改善物理学习力.

二、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概念是一类相对抽象难懂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着较高要求,而他们又处在形象思维占据主导的年龄阶段,这就极易遇到学习障碍,影响物理学习力的发展.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或者实物道具来创设情境,由生动的情境中引出概念,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直观感知物理概念.

在“动能 势能 机械能”教学实践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我国蹦床运动员何雯娜在比赛中的精彩视频,演示从斜面下滑的小车推动水平面上木块的实验,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引出功与能的问题,引入新课,指出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再次演示实验让他们辨明能量的概念,使其列举一些身边所知道的能量.接着,教师播放多媒体资源,内容包括:奔跑的运动员;压弯的撑杆;被举高的杠铃;挂在树上的苹果;拉长变形的弓;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等,由此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情境中讨论这些实例分别反映出的能,使他们通过分类得出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

如此,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将一些直观现象带到物理课堂上,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将注意力聚焦到概念上面,让他们从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概念,提升学习力.

三、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毅力

实验教学属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很多概念都是以现象、过程与实验为基础产生的,不仅是形成物理规律的前提,还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初中物理教师需精心设计实验教学,除做好演示实验以外,还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多动手设计、操作、观察、分析与完成实验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毅力.

以“压强”教学为例,教师谈话导入:图钉帽做的又大又平,钉头则又尖又细为什么这样设计?学生思考和讨论,使其意识到要学习新的物理概念.接着,教师演示实验:把一只杯子放在桌面上,图钉定在木块上面,斜面上放一个木块,指导学生画出力的示意图,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压力,说明压力的方向始终和接触面垂直,使其了解压力的概念.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实验:将压力小桌正放入沙盘,其中一次在小桌上放一个重物,比较两次小桌陷入沙盘的深度,然后把压力小桌分别正放与反放,同样比较两次的深度,使其发现压力作用的效果同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顺势揭示压强的概念.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精心设计实验教学,且与学生一起操作实验,将物理现象变得直观起来,使其深入探索物理的奥秘,增强他们的学习毅力,掌握压力与压强这两个物理概念.

四、适当加深教学层次,提升学生学习深度

初中物理概念具有典型的严密性、抽象性与逻辑性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到苦闷无趣、枯燥乏味,假如他们对物理概念理解的不够透彻,将会直接影响到物理学习力的形成与提高.初中物理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既要讲授有关概念的理论知识,还需适当加深教学层次,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概念,提升他们的学习层次,使其在深度学习中建立学习力.

在教学“内能 热量”过程中,本章节有一个“热传递”的概念,教材中给出的有明确描述,教师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找出概念中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可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如:物体或者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温度差,能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移,直到温度一样等,组织他们仔细琢磨,研究和体悟这些词句的意思.如:“物体或者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说明热传递可以发生在同一物体的不同位置,也可以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有温度差”说明这是热传递发生的条件,能否发生热传递关键在于温度是否相同;“能量”表明热传递中是能量在转移,温度变化只是表面现象;“温度一样”是热传递的最终结果.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适当加深概念教学的层次,带领学生研究与分析物理概念,找出概念中的关键信息,使其更为透彻的理解与掌握概念,提升他们的学习深度,为应用做准备.

五、紧密结合生活实践,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物理虽然在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但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初中物理属于物理教学的初级阶段,大部分知识都和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教材中也有不少生活化元素,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更是无处不在.为通过聚焦概念建构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力,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紧密结合生活实践,增进课堂内外的联系,发展他们的物理学习力.

在“弹力”教学中,教师先在课件中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如:拉弓射箭,摩托车上的减震,篮球落地后弹起来,撑杆跳高,跳水踏板等,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一物理现象,并指导他们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器材给物体施加力,如:用手按压气球,拉弹簧,捏橡皮泥,压弯直尺等,使其说出施加力时物体出现的变化,引出形变.接着,教师设疑:物理学中把这种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对靠近它的物体施加的力叫什么?带领学生继续分析上述实例找出共同特征,让他们得出弹力的概念.随后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用橡皮筋扎头发,衣服上面的松紧带,弹力绷带等,加深他们对弹力的理解.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实践设计教学,聚焦物理概念的建构,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熟悉的现象与事物学习和研究弹力,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弹力,以及产生的条件和原理.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概念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教师应根据物理概念的特征设计教学方式与流程,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概念建构上,引领他们结合学习资源建构物理概念,使其记忆的更为牢固、掌握的更为扎实,促进物理学习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弹力物体建构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弹力球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