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年鉴》编辑出版研究

2021-01-31 01:14徐佳佳
上海地方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年鉴申报内容

徐佳佳

《申报年鉴》是民国时期我国为数不多连续出版过多期的综合类年鉴。它的内容质量较高,编辑出版发行等运行机制也较为完善,是当时我国商业化年鉴发展的代表。近年来,我国年鉴尤其是地方综合年鉴“大而不强”,其原因不外于内容缺乏市场竞争力、运行机制效率不高等。对《申报年鉴》的内容特点和编辑出版运行机制进行探析,可以为解决当前年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借鉴。

一、《申报年鉴》的编辑出版背景

(一)20世纪30年代上海报刊业的繁荣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繁荣的工商业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一方面,工商业的发展为出版业提供了出版技术革新的动力,新式印刷机和印刷方式不断被引进上海。另一方面,工商业的发展带动了进口纸张的需求,进口纸张在上海商界广为流通,购买和使用十分便利,为近代上海出版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上海率先引进国外的生产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新式印刷出版公司大量涌现。此外,上海工商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为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读者群体。近代以来大批留学人员和先进知识分子聚集上海,不仅促进了海派文化的发展,更为近代出版业的革新奠定了人才基础。上海设有全国最大的租界,多重管理的局面使得思想和言论自由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也为近代报刊的版权、广告、稿费等制度的形成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治和文化环境。①吴永贵:《民国出版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88页。因此,近代以来,上海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渐演变为中国出版业的中心,②吴永贵:《民国出版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86页。这一地位在民国时期又得到加强。尤其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出版机构之繁盛、出版从业人员之多、出版资本之雄厚是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的。《申报年鉴》正是在上海报刊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同时期报刊业积累的先进经营理念、编辑水平、印刷出版技术都为《申报年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30年代年鉴业迎来黄金十年

晚清时期年鉴传入中国。民国时期,中国已经开始自主出版一系列年鉴。到20世纪30年代,经过前期漫长的探索,伴随中国近代出版业的繁荣,中国人自主编辑出版的年鉴种类和数量都出现大幅增长,年鉴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国出现第一次“年鉴热”①李颖:《30年代中国年鉴学思想初探》,《年鉴信息与研究》,1999年第2期。。根据民国文献数据库中的统计,民国时期出版的年鉴已达1000余册,出版时间大多集中在1930年至1937年,其中1935年到1936年达到高峰。可以说,民国时期的本土年鉴迎来第一次高潮。②肖东发:《年鉴学》,方志出版社2014年4月第1次印刷。20世纪30年代,在年鉴种类和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社会各界对年鉴的认知不断深化以及年鉴的理论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民国政府和各界名流对年鉴十分推崇,一些政界要员和学界名家都会为年鉴作序,如宋子文为《全国银行年鉴(1935)》作序、孔祥熙为《财政年鉴(1935)》作序。民国政府内政部编纂的《内政年鉴(1935)》序言称,“年鉴者,综合一年来行政状况,一一撮其大要,或列为图表,以供现代之研究,而备后来之取鉴者也”③《内政年鉴(1935)》,民国政府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商务印书馆发行,1935年10月,第8页。该部分引文为时任国民政府内政部代理部长陶履谦所作的序言。。可见,民国政府部门也是十分认可年鉴的作用。而年鉴业的蓬勃发展,让一直自认“资格虽老,而服务于社会国家之精神则与时俱进”④《申报年鉴(1933)》,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1311页。的申报馆不仅看到了年鉴的社会价值,更意识到年鉴在出版业中占据的重要位置及其商业价值,遂增强了其出版年鉴的迫切性。正如张蕴和在《申报年鉴(1933)》序言中讲道,“年鉴占世界各国出版界之重要位置……非有年鉴无以资逐年之比较;亦非有年鉴,无以供平常日用之参考,故年鉴为各界人士所必需,已甚明显”⑤《申报年鉴(1933)》,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10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主编张蕴和所作的序言。。因此,出版《申报年鉴》被申报馆看成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必然举措,“申报月刊与申报年鉴以适应社会之需要,而尽服务社会之天职”⑥《申报年鉴(1933)》,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1311页。。

(三)申报馆的发展和多元化 经营

《申报年鉴》能够产生并快速发展,还得益于申报馆拥有的雄厚实力。《申报》1872年由英国商人美查等人创立,是我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一份报纸,共存世77年。⑦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93页。《申报》几易其主,起初发展并不快,到1912年史量才接手之后才迎来较大发展。史量才对《申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致力于申报馆的现代化、企业化和商业化发展。1934年,《申报》的发行量突破15万份大关。1938年,仅有形资产就达到150万元⑧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94页。,成为远东最重要的企业化大报馆之一。这些都为《申报年鉴》的创刊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发展过程中,申报馆十分注重通过报刊的多元化经营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营收来源。1922年,创办《最近之五十年》;1923年,开始出版《儿童之友》等儿童类读物;1933年,创办《申报月刊》,主打时政要闻,弥补日报信息之不足;1933年,创办《申报周刊》,弥补《申报》没有周日版面的空白。《申报年鉴》正是在申报馆追求内容的多元化、产品的差异化发展过程中诞生的。《申报年鉴》1933年创刊时,史量才称“日报者,属于史部,而更为超于史部之刊物也……今同人从事日报者六十年,首尾衔替,乃进以求诸旁通之史表纪事,若月刊,若年鉴者参综以观,思过其半……自今以前,日报负直系通史之任务,固已卓然独具其价值;自今以往,即旁通者亦以计年以授梓。”①《申报年鉴(1933)》,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6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总经理主编史量才所作的序言。在他看来,年鉴和日报都具有存史功能,不同的是日报是以日计算、年鉴是以年记录,两者是针对不同市场需要开发的产品。

二、《申报年鉴》概况及内容特点

(一)《申报年鉴》概况

1932年,在《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的主持下,申报馆开始筹备出版《申报年鉴》。《申报年鉴》主要记录上一年社会发展的各项内容,由申报年鉴社编辑出版,以当年的出版年份设置卷号,由申报馆特种发行部负责发行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前,申报馆一共出版1933卷、1934卷、1935卷、1936卷等4卷年鉴及1935卷补编。抗日战争结束后,申报馆又出版一本续编,即《申报年鉴》1944卷。《申报年鉴》为32开的平装本,内页较多。其中,《申报年鉴(1933)》内文有1313页,《申报年鉴(1934)》内文有1380页,《申报年鉴(1935)》内文有1247页,《申报年鉴(1936)》内文有1479页,《申报年鉴(1944)》内文有1591页。《申报年鉴》内容体量都比较大,属于大部头参考书。

(二)内容特点

在我国近代年鉴中,《申报年鉴》内容丰富、体例完整,质量可数上乘。②肖东发:《年鉴学》,方志出版社2014年4月第1次印刷,第53页。在框架结构、体例和内容书写等方面,《申报年鉴》具有以下特征。

1.框架结构逐步成熟。

相比于晚清时期最早出现的翻译年鉴和民国初年本土自主出版的一些年鉴,《申报年鉴》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框架结构。这不仅体现在《申报年鉴》根据社会行业分类设置了相对完整和全面的篇目结构,更体现在《申报年鉴》主动根据社会的变化和自身的内容需要进行篇目的设置和调整。

《申报年鉴》采用篇章节架构,与当代一些地方综合年鉴相比,层级比较少。《申报年鉴(1933)》设置了一年来之国难、历象、人口、党务、政制、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国防、财政经济、侨务、交通水利、社会、铁路、教育、出版、学术、宗教以及六大都市、国内大事日志、世界大事日志、便览等24章,篇章下设小节。这种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分工设置篇章内容的架构,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貌,亦为今天的各类地方综合年鉴沿用。《申报年鉴》1934卷、1935卷、1936卷、1944卷的框架结构大体延续了这种设置。

但随着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的需要,《申报年鉴》还会对其中的一些章节进行自主调整。如《申报年鉴(1936)》根据社会的变化,增删了一些篇章,“现第四年改编……本年篇章之增加者,如金融编下之‘保险’‘公司债’,各编内容之推广者,如商业编‘丝’‘茶’‘棉’等项下,各加入一年世界市场之供求情形……本书门类排列,每年改编参考各方批评及编辑人经验,随时加以调整,本年之教育文化编,系合并以前之教育、学术宗教出版两编而成……本书此次改编,曾广征各方意见,来函多以应注重经济方面为言,现工业编增加材料一倍以上,矿业编亦增四分之一”③《申报年鉴(1936)》,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6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的“编辑例言”。。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出版的4卷《申报年鉴》中设置了“六大都市”章,但其中并不包括重庆市。随着抗日战争结束,国内城市发展有较大变化,《申报年鉴(1944)》“为充实有关国内之材料,以见其全貌起见,特加入‘重庆政府及各大都市概况诸篇’”④《申报年鉴(1944)》,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44年出版,第5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的“编辑经过”。。此外,由于《申报年鉴》编辑部对于民国时期的学术发展高度重视,在《申报年鉴(1933)》开始专门设置了“学术”章,这是同时期其他本土和国外年鉴中少有的,充分体现了申报年鉴社拥有较强的自主意识。

2.体例逐渐完备。

《申报年鉴》体例逐渐完备,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年鉴体系。其体例的完备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部分欧美、日本年鉴体例有选择的借鉴。《申报年鉴》受早期传统欧美年鉴和日本年鉴的影响,在体例上对两者有较多的继承和学习。最早的欧美年鉴由古代历书转变而来,保留了大量的天文、历法等传统体例。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人自主编纂的年鉴《上海年鉴(1842)》,就大量继承了传统欧美年鉴的写法。之后的中国年鉴,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虽然对欧美年鉴体例仍继续借鉴,但已经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内容设置。《申报年鉴》体例中也设置了天文、历法、大事日志等,但具体内容是根据中国本土历法进行设置的。中日两国的年鉴发展有着相似的背景,都是18世纪末期欧美年鉴传入本国。随着两国近代交流的增多,两国年鉴在写法上也出现了互鉴。《申报年鉴》借鉴了日本《世界年鉴》的体例,“对于世界各国部分,拟仿照日本‘世界年鉴体例,扩充篇幅,增加材料,藉明各国内部之详情,以参证世界变化之迹象’”①《申报年鉴(1944)》,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44年出版,第5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的“编辑经过”。。值得一提的是,对比早期本土年鉴对欧美年鉴体例的简单模仿,《申报年鉴》虽设置了同样的体例,但内容却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来编写。二是根据本土需要补充、调整体例。《申报年鉴》根据自身需要补充了许多新的体例。如目录中设置了要目和细目,要目比较粗略,介绍到节这一层级,但细目则非常详细。每本《申报年鉴》大致都有25—30页专门用来记录细目,可以具体到每份表格和部分词条所在的内文位置。这一设置与当今年鉴的“索引”具有类似的功能。《申报年鉴》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创新了体例,“以记述一年间动态之部分置于篇首,使合年鉴之体例;至于补记民国二十五年后动态之部分,则移于篇末,作为附录”。抗日战争爆发前出版的4卷《申报年鉴》,都规定了内容收录的年度时间上限和下限。如《申报年鉴(1933)》中介绍,“本书于民国二十二年一月编竣,各种记载,至二十一年年底止,统计图表等材料,则以二十一年年底所能得到者为限”②《申报年鉴(1933)》,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15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的“编例”。。这些都是《申报年鉴》在编辑方面不断成熟和本土化的体现。

3.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申报年鉴》将自身定位为一本综合年鉴。其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关注了国内发展,还记录了世界各国动态的综合年鉴,如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世界年鉴》,《申报年鉴》在内容上确实是独树一帜的综合类年鉴。《申报年鉴》所涵盖的内容十分详细,不仅有大量的文献,还包括大量的数据。如《申报年鉴(1933)》仅“世界大事日志”和“便览”两章就引用参考书400多种,共有312页的“财政经济”章使用了近百份统计表。申报年鉴社在1935年出版了《申报年鉴(1935)补编》。这本补编有135页,主要记录了“一年来国内大事概述”和国外的一些大事,着重介绍“一年来中日关系与东北问题”以及“中国金融之白银问题”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这本补编是随书赠送的,补充了《申报年鉴(1935)》中没有详细展开说明的一些问题。出版年鉴补编单行本,体现了《申报年鉴》内容的丰富性。由于《申报年鉴》定位是一本大众参考书,除一些较为专业的内容之外,大部分内容都比较通俗易懂。《申报年鉴》记录的时政内容大多来自《申报》中的新闻报道,因此即使这部分内容也并不晦涩。同时,《申报年鉴》收录了大量的度量衡、生活日历等实用性很强的内容,也增强了年鉴的可读性。

4.重时政新闻,轻言论收录。

《申报年鉴》收录了大量的时政内容,包括政府行政机构设置、主要工作内容、过去一年主要的时政大事等,在整个年鉴内容中占比很大。《申报年鉴》之所以重时政新闻,是因为当时社会急剧变化,人们对政治形势和国家命运高度关注,而其走市场化的经营之路,自然十分看重读者对年鉴内容的偏好。收录大量时政内容,成为《申报年鉴》吸引读者购买的重要策略。当时《申报》为了吸引读者,抢占市场,针对社会各界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往往及时调整版面设置,大篇幅报道时政内容,并在政治中心北京派出大量骨干记者,深挖一线新闻内幕,收录大量时政史料,以形成内容的核心竞争力。《申报年鉴》作为与《申报》同属一家报馆的新产品,自然要充分发挥报馆的内容优势,以达到在年鉴市场中树立优势的目的。

与较多收录客观时政新闻不同,《申报年鉴》却较少收录言论类文章。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申报馆长期中立的政治立场。出于适应市场生存和政府当局出版审查等方面的考量,申报馆较少发表有鲜明立场的批评文章,自认“持论平允”①《申报年鉴(1933)》,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1312页。。二是《申报年鉴》在编纂之初即定位为存史工具书,客观记录过去一年发生之事情,以事实记录为主,不过多掺杂立场。

5.运用较多统计资料。

在18世纪末欧美年鉴传入中国之时,最早的一批年鉴学者就认识到了统计年鉴的价值。不仅国外大量统计年鉴被翻译到中国,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本土也出现了大量统计年鉴。统计资料作为一种重要史料,被本土年鉴广泛使用。《申报年鉴》也采用了较多的统计资料。史量才高度肯定统计资料的价值,认为“自统计之学昌明,统计之术精湛,人群进化之事,社会变迁之迹,可藉数字表格,以见其真实之面目......结集各种统计,以供按索,为年鉴之职责。”②《申报年鉴(1933)》,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7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总经理主编史量才所作的序言。

《申报年鉴》中的统计资料来源比较广泛。有的是直接采自各政府和学术机构,这类统计资料往往没有经过较多加工,为一次文献。如《申报年鉴(1934)》的“国内现在民间军事组织简明表”采自“《偕行杂志》一卷八号”③《申报年鉴(1934)》,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4年出版,第435页。;《申报年鉴(1935)》中“各省土地面积表”采自各省民政厅。有的则来自《申报年鉴》的整理和收集,这类统计资料大多经过编辑的重新加工,为二次文献。如《申报年鉴(1933)》中“中国与各国面积比较表”的数据,是依照1932年英国《政治家年鉴》中的各国面积推算出来的;“国民政府行政区域之设置及变更表”,也是编辑部根据公开数据重新整理编辑而成。

三、《申报年鉴》编辑出版运行机制

《申报年鉴》内容质量较高与其拥有完备的编辑出版运行机制密切相关;而且,正是由于采用了一套完备的运行机制,才确保了《申报年鉴》高效的组稿、出版、发行和传播。

(一)编纂思路和编辑团队的形成

《申报年鉴》在编纂之初对自身的功能和市场定位有较多的思考。创刊时定位为一部综合类年鉴——“年鉴编制,大体可别为二:甲为专门性质者,如某种学问事业或团体机关所编印之年鉴是。乙为普通性质者,如书店报馆所出版之年鉴是。本书依照第二种体例编辑,故于政治军事经济产业教育学术社会交通历象等材料,悉加搜罗,以供一般人之参考。”④《申报年鉴(1933)》,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15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的“编例”。

要完成这样一部内容繁复的工具书,必须组建庞大的编辑团队。《申报年鉴》编辑团队的构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由申报馆中申报年鉴社的工作人员组成。这部分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和协调《申报年鉴》的工作进度,做好编辑排版、印刷、发行和传播等工作。其中的一些人还需要撰写《申报年鉴》的部分内容。第一次编辑出版《申报年鉴》时,“申报馆经过半年以上的准备,十数同人的研讨,执笔从事者,连主编,编纂及特约撰述,达三十三人,并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合作,乃得与国人相见”①《申报年鉴(1933)》,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12—13页。该部分引文为张梓生为该年鉴所作的“编者序”。。具体执笔的人数少有差别,“是役,负分编及签校采访等责者有唐公宪君等;……特约撰稿者,陈文鹭君,……党务建设两篇,则全采用崔唯吾、曾养甫所供给之材料。综计执笔从事者,凡三十有一人”②《申报年鉴(1933)》,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10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主编张蕴和所作的序言。。《申报年鉴》编辑团队的另外一部分,则由年鉴社之外的相关人士组成。这部分人的构成比较复杂,大体上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两类。在《申报年鉴(1934)》中介绍了“材料供给人”和“特约撰稿人”,其中就包括南京气象研究所的竺可桢、北平地质调查所的翁文灏、南京侨务委员会的周启刚等科研人员和政府官员。

(二)资料的收集

《申报年鉴》资料来源广泛,有自己的一套收集方法。

1.查找的公开材料。这类材料主要是申报馆的记者及其报纸、期刊、图书 编辑积累的素材等。《申报年鉴(1933)》介绍编辑经过时称:“他们还会参考一些相关的资料和文件。参考所用刊物,详引书后;完全采用图表,各注明出处,以示不敢掠美。”③《申报年鉴(1933)》,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15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的“编例”。因此,查找和引用现有相关文献资料,是《申报年鉴》收集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

2.向各方征求的材料。张梓生对于《申报年鉴(1934)》编纂经过有所介绍:“申报年鉴,属于普通性质,所涉范围颇广,欲于各门类尽得精审之材料,断非寻常之征求搜集所能济事。此次改编之初,特遍求国内各专家专门人员及机关团体,予以切实合作,俾克完成一规模较备之普通年鉴。幸承蒙各界不吝金玉,或慨任专篇之编撰,或指示改进之要点……可知此二百万字之蕴蓄,实为全国学者专家群策群力之所致,而非同人等所敢自居其功也。”④《申报年鉴(1934)》,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4年出版,第6—7页。该引文部分为张梓生为该年鉴所作的“改编经过”。可见,向各方主动征求亦是《申报年鉴》获得大量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种征集资料的办法,在《申报年鉴(1933)》中也有介绍,“本书材料,除采自申报馆所藏图书外,均由派员或通函向各方征求而来,务以最新最确者为标准,不得已时,亦选用其较新较确者”⑤《申报年鉴(1933)》,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3年出版,第15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的“编例”。。也就是说,申报馆会派工作人员上门或是以报馆的名义发函征集资料。《申报年鉴》征集资料的消息还会刊登在民国报刊上,如1932年的《中国新书月报》刊登了《申报年鉴社征求材料启事》⑥《中国新书月报》,1932年第2卷第7期,第37页。。

3.调查所得的材料。由于民国时期农林、人口等统计数据来源较多,且其数据 多有冲突之处;此外,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其他社团组织的一些材料,都有缺失。为保证年鉴完整性,《申报年鉴》主动公开相关选题,联合或委托学者、合作社进行调查以获取或是求证所需资料。如《申报年鉴(1934)》称:“依编辑年鉴成规,以征求收集各种已发表之统计为原则……此次改编,因就人口、农林、合作诸篇,试行进一步之通讯调查。农林调查,得各专家以已成重要统计见寄,多为以前征求所未得者;合作由合作学社代发通告调查。”①《申报年鉴(1934)》,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4年出版,第6—7页。该引文部分为张梓生为该年鉴所作的“改编经过”。《申报年鉴(1935)》介绍了在通讯调查过程中受到的各相关单位的帮助,“举其大者,如图书馆之新统计,矿业编之新数字,其调查多赖浙江省立图书馆与地质调查所之合作进行”。

4.专家的单篇专著来稿。对于一些比较专业且已有专著的内容,《申报年鉴》会直接采用。如《申报年鉴(1935)》“对于新出的图书杂志,搜辑专著,遇有新颖精确足资考证者,辄为采辑纂录。此次所收,如龙相齐先生之‘中国气候图解’,足与上期竺可桢先生之‘中国气候区域论’参照……此外,如新闻事业调查,则酌采申时电讯社出版之‘报学季刊’,‘二十三年出版物统计’,则辑录‘文化建设’舒新城先生制表。”

(三)组稿与编辑

《申报年鉴》会根据行业属性和社会发展变化,对来稿的内容进行划分,组稿编辑。一般而言,《申报年鉴》在年初发出约稿和组稿方案后,6、7、8月会陆续收到稿件,而后编辑部对稿件进行整理。对于不合适或者内容不全的稿件,编辑部会要求撰稿人重写或者增补。而对于因社会变化等客观原因导致的内容变化,编辑部会根据现实情况自主重新编写。“至民国三十二年七、八月间,特约稿件陆续收到,经审订以后,即陆续发排。但亦有若干稿件完全不适用者,则另约专家改写;有若干稿件有欠详确者,则另请专家增订;有若干稿件业已排就,但因情势变化,不能不补充订正者,如缅甸与菲律宾之独立,意大利政府之改组等,则由本社重新编制,往往一稿经三四次之改订,然后付排。”②《申报年鉴(1944)》,《申报年鉴(1944)》,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44年出版,第5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的“编辑经过”。《申报年鉴(1944)》在编辑过程中,“大东亚共荣圈”“重庆政府”等部分的内容实际收集不足,大都市概况篇中涉及的主要城市(如北平和天津等)的资料也没有收集到,因此编辑部不得不对原先制定的编辑方针和安排重新调整,“根据前述方针,于是大部分文稿,重予调整、删改、补充,而出版时期乃亦不得不延展矣”③《申报年鉴(1944)》,《申报年鉴(1944)》,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44年出版,第5页。该部分引文为该年鉴的“编辑经过”。。经过反复的修改和编辑,《申报年鉴》会在年底前交付印刷出版。

(四)出版与发行

《申报》是民国时期中国报业的巨头之一。申报馆拥有当时最为先进的印刷设备。“1918年,《申报》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费银70万两兴建了一栋高五层的有百余间房间的新馆。1919年,从美国高价购进最新式印报机一台,每小时能印报3万余份,1922年再购两台,《申报》的印报能力达到2小时印刷十多万份。馆内其他设备也全部加以更新。”④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95页。先进的印刷设备为内页较多、文本厚重的《申报年鉴》能够较快出刊提供了物质保障。当时《申报年鉴》从编辑到出版,周期大概为10个月到一年,其中单纯排版印刷花费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与同时期日本《世界年鉴》和《朝日年鉴》等相比,《申报年鉴》的印刷速度都是很快的。迅速印刷出版保证内容的时效性优势,是《申报年鉴》能够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

在发行方面,《申报年鉴》采用了市场化的竞争策略,以求通过发行赢利。一方面体现在《申报年鉴》的定价。《申报年鉴》的定价大概为3元到4元大洋。总体来说,比较符合该书的成本以及市场定位。当时的一些官修年鉴定价达到15元至20元一本。《申报年鉴》较为平价的定价策略保证了其销量。另一方面体现在《申报年鉴》的广告经营。申报馆一直都很注重广告经营,对广告的招揽、设计、编排等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到1934年,广告营收已经占到《申报》总营业额的75%,达到150万元。《申报年鉴》一直秉承着重视广告经营的思路,通常在正文之前以及书页中间都会刊登大量的银行、保险、香烟、化妆品等广告,从而为其带来大量的收入。此外,《申报年鉴》还拥有丰富的销售渠道,这也是它在发行方面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申报年鉴》上会刊登订购途径。读者不仅可以在各地申报分馆、申报分销处、各大书店直接买到该年鉴,还可以通过上海邮政局等机构订购。高度重视发行,使得《申报年鉴》的社会反响很好,销量比较高。编辑部曾应社会各界的要求,多次加印,“亦以第一次年鉴风行全国”①《申报年鉴(1934)》,申报年鉴社编,申报社出版,申报特种发行部发行,1934年出版,第6—7页。该引文部分为张梓生为该年鉴所作的“改编经过”。。

(五)传播与使用

《申报年鉴》走的是市场化的经营之路。只有被广泛传播和使用,才能增加《申报年鉴》的销量和销售额,最终赢利。为此,在出版之后,申报馆通过多种手段促进《申报年鉴》的广泛传播。总体来说,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广泛刊登出版消息。申报社旗下有报纸、周刊、月刊和出版社等多种平台。《申报年鉴》出版后,一般会在《申报》上刊登广告,吸引各界人士订阅。如《申报年鉴(1934)》出版时《申报》上就刊载了一则广告消息——“开快车,世界风云紧急,欲免落伍淘汰应从知识方面开快车。目前中国虽有四万七千三百余万人(见民国二十三年《申报年鉴》一六七页),对于一切新时代民国应具之常识,深感缺乏者,约过半数。以如此懵懂无力之国民,遇科学先进,学识优美之国民相抗,正无异以卵击石,急俱矣!我国民既不能弃已有职业而就高深学问,两全之策,唯有开快车,抄直径。购读最近出版之《申报年鉴》,诸识无不晓,此书包罗万象,内容之美备,为近今出版界罕有之巨著,警(此处应为勘误,应为精)备装为三元二角。”②《申报》1934年9月27日第23版,分类广告专栏。该广告对《申报年鉴(1934)》的主要内容和优势进行了宣传,吸引读者购买。除了在《申报》上刊登广告之外,《申报年鉴》还会在其他报刊刊登出版消息。如《时事周报》刊登的《申报年鉴》③《时事周报》1933年第4卷第13期,第14页。、《农报》刊登的《书报介绍:民国二十五年申报年鉴》④《农报》1936年第3卷第25期,第40页。、《中法汉学研究图书馆馆刊》刊登的《出版消息:申报年鉴继续编印》⑤《中法汉学研究所图书馆馆刊》1945年第1期,238页。、《新语》刊登的《图书介绍:申报年鉴(民国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⑥《新语》1936年第4卷第8期,第7页。等。二是请专家为《申报年鉴》撰写评论文章。这些评论文章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关于《申报年鉴》整体价值和作用的评价。如千家驹为《申报年鉴(1933)》撰写的评论,对其作用、价值和出版意义进行了高度赞扬。⑦《图书评论》1933年第1卷第12期,第52—58页。另一类是针对《申报年鉴》的具体内容进行品评。如《评申报年鉴:为“东北在中国之地位”质张其昀》⑧《前途》1934年第2卷第10期,第1—6页。,该文章就是对《申报年鉴(1934)》中专门开设的“东北在中国之地位”栏目进行的述评。年鉴对日军侵袭热绥察三省及察北抗日同盟军成立的经过进行了详细记录。评论文章就是利用《申报年鉴(1934)》的资料对张其昀的观点进行质疑。这些评论文章客观上对《申报年鉴》起到了传播作用。

通过有力的传播,《申报年鉴》被广泛使用。总体来说,主要被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民国时期,一些图书馆会收藏《申报年鉴》,一些高校也会购买并将其作为教学的参考书和工具书。《中法大学月刊》刊登了北平中法大学图书馆采购《申报年鉴(1935)》的消息——《图书馆消息:最近购到新书:本馆最近购到新书:申报年鉴社编,申报年鉴(1935)》⑨《中法大学月刊》1935年第7卷第5期,第133页。。二是科研。一些个人、高校和科研机构会购买和收藏《申报年鉴》,从中查找资料和数据,用作研究之用。如《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期刊》引用了申报年鉴“民国二十三年我国出入口贸易价值统计”资料。①《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期刊》1935年第1卷第1期,第343页。民国时期,浙江省教育厅在调研图书馆数量的时候,采用了申报年鉴“民国二十五年申报年鉴教育文化篇(附表)”资料②《图书馆季刊》1936年第10卷第4期,第168—190页。。一些民国时期学者的研究文章也将《申报年鉴》作为参考文献。如一篇关于福建初等教育的文章《小学教育(莆田)》在论及各项总数一览时就采用了《申报年鉴》的统计数据。③《小学教育(莆田)》1934年第2卷第1期,第43页。三是政府决策。民国时期,一些政府机构会从《申报年鉴》中查找资料,以供政府决策。如民国铁道部在介绍国有铁路外债情况时,就采用了《申报年鉴(1933)》中的数据,并明确标注来源为《国有铁路外债概要(续上期):录二十二年申报年鉴》④《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1933年第731期,第178—179,第181—182页。。

四、《申报年鉴》的编辑出版对当前年鉴发展的启发

无论是内容的编辑出版,还是编辑出版的发行机制,《申报年鉴》都达到了同时期中外年鉴的较高水平。其对当前本土年鉴的发展,具有以下启发。

(一)加强年鉴资料收集和整理

《申报年鉴》对资料收集整理严格把关和精益求精,保证了该年鉴的质量。《申报年鉴》不仅会大量采用公开的资料、文献,向政府机关和科研机构征集大量资料,还会主动组织人员或联合一些科研机构对一些争议文件和数据、内容缺失的资料进行调研和搜集。这样不仅可以获得一手的、有价值的内容资料,还能填补一些研究领域的空白,使得《申报年鉴》内容更准确、完整,而且还能对一些争议问题进行释疑,让《申报年鉴》在同时代的图书竞争中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内容优势。这也是《申报年鉴》的数据和资料能够被图书馆、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机关采用的重要原因。反观当前的地方综合年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多依赖机关文件报送机制,鲜有编鉴机构主动通过调研和考察获得一手数据。这就使得年鉴资料不全、不新,削弱了内容竞争力,导致年鉴在科研机构、研究院所及科研工作者中使用率和普及程度不高。因此,在年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增加投入,是提高当代年鉴内容竞争力,发挥当代年鉴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强化年鉴编写团队力量

《申报年鉴》在充分发挥申报馆新闻人才优势情况下,仍然吸纳了大量专业人才为其供稿,形成了一支专业全面、人数众多的编写团队,为繁重的内容撰写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反观当前的年鉴编辑,尤其是官修地方综合年鉴的编辑,虽然也逐渐形成了一支编写团队,但人员大多局限于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大多缺乏年鉴知识的专业训练,对于年鉴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普遍不高。年鉴供稿大多难脱政府公文公报的窠臼。当前地方综合年鉴的内容面窄、可读性差。尤其涉及一些专业问题和重要社会问题时,地方综合年鉴多以政府机构供给的稿件为蓝本,极少组织行业专家撰稿,造成年鉴内容缺乏深度和可读性。对《申报年鉴》编写团队的组建进行思考,可以为当代年鉴编写提供一定启发。

(三)重视年鉴的传播和使用

《申报年鉴》在编辑出版之后,并没有被束之高阁,而是被相关机构和个人充分使用。这不仅是《申报年鉴》的内容优势所致,更与其高度重视年鉴的传播和使用有密切关系。《申报年鉴》实行的是商业化的编辑出版机制,通过广告和文化评论等形式进行广泛传播。这不仅可以扩大《申报年鉴》的影响力,还可以增加销量,普及年鉴的使用。年鉴的广泛普及和使用,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年鉴的发展。反观当前的地方综合年鉴,在编辑出版之后极少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宣传,以致普及程度较低。这虽与当前地方综合年鉴由政府财政负担,较少有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当前年鉴编纂者对年鉴价值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宣传和普及意识。

(四)增进中外年鉴的交流互鉴

晚清民国以来,国外年鉴的发展对我国年鉴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晚清时期,欧美年鉴直接影响了我国本土年鉴的内容、框架、体例。民国时期,我国年鉴也是在吸收国外年鉴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化和社会需要不断实现本土化的。《申报年鉴》也借鉴了同期欧洲、日本年鉴内容和框架体例上的优点,以此完善和提高了自身的编纂水平。中外年鉴的交流互鉴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段时间内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80年代,我国当代年鉴事业重新启动后,学界对国外年鉴的学习和研究虽然逐渐增多,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仍不足。利用中外年鉴交流互鉴成果促进当代中国年鉴发展的案例,更是鲜有所见。因此,广泛呼吁学习、研究和借鉴国外年鉴发展经验促进本土年鉴发展,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年鉴申报内容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8)》征订单
主要内容
FIDIC百年工程项目奖申报工作启动19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