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上海市通志稿》《河北通志稿》整理比较研究

2021-01-31 01:14:03吕志伟
上海地方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稿本通志民国

吕志伟

《上海市通志稿》《河北通志稿》是民国时期上海市通志馆、河北省通志馆的修志成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全国基本统一的局面为各省市启动修志工作提供客观条件。1928年10月,国民政府文官长古应芬向国民政府主席呈文,提出各省通志“应令行各省设局修理”的建议。随后在第十一次国务会议上,此议得到赞同,决定由行政院向各省市政府下达训令,要求启动修志工作。①《国民政府行政院训令第199号》(1928年12月19日),《内政公报》第1卷第9期。1929年12月,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式颁布《修志事例概要》,明确提出“各省应于省会所在地设立省通志馆,由省政府聘请馆长一人,副馆长一人,编纂若干人组织之”,办馆经费、志书凡例、修志年限等,须“由省政府转报内政部查核备案”。②《修志事例概要》,刘析民编《近现代出版新闻法规汇编》,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404、405页。

《修志事例概要》的颁布,无疑为创建通志馆提供了制度保障,直接推动了各省市通志馆的成立。1931年初,时任南京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兼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的邵力子与当时投闲置散的南社旧友、国民党元老柳亚子联系,准备聘他担任上海市通志馆馆长。③柳亚子《关于上海市通志馆的话》,柳亚子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柳亚子文集·磨剑室文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9页。1932年1月26日,上海市市长发布训令,宣布聘定柳亚子、朱少屏为上海市通志馆正、副馆长。1932年7月14日,筹备了两年半之久的上海市通志馆正式宣告成立。④上海市通志馆筹备委员会呈文(1932年7月26日),《上海市政府公报》第124期。1931年9月1日,河北省政府委员会第279次会议通过《河北省通志馆组织章程》及预算书。次日,河北省通志馆正式成立,馆长刘善琦。

一、稿本来源的异同

《上海市通志稿》稿本来源于官方系统保存的资料库。《上海市通志》是1932年7月至1937年7月间,由上海市通志馆组织编撰的一部市志。由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通志馆停办,人员解散,《上海市通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因此夭折。上海市通志馆的《上海市通志》稿本和重要资料转移至柳亚子家中。1940年柳亚子撤退离沪后,这些资料数度转移密藏,侥幸没有受到严重损失。

抗战胜利后,上海市通志馆恢复,1945年10月31日,上海市市长钱大钧聘胡朴安任上海市通志馆馆长,徐蔚南任副馆长。1946年12月,根据国民政府内政部的规定和上海市政府的命令,上海市通志馆着手改组为上海市文献委员会,其职责除编纂《上海市通志》外,增加了调查征集、保管编印上海市文献资料的任务。1947年7月1日上海市文献委员会宣告成立。建国后,1950年6月陈毅市长下令上海市文献委员会划归市文化局管辖。1951年年底,市文化局向中共上海市委报告,要求把文献委员会等若干单位人员调整改组为“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馆藏文献资料移交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献委员会工作即行中止。1980年代,上海市通志馆及上海市文献委员会留存的《上海市通志》稿划归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2012年7月,时值上海市通志馆成立80周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协商,决定将藏于该馆的《上海市通志》整理出版,冠以“民国”二字,说明为民国时期著作;后加“稿”字,说明此为当年劫后余稿。原稿前三编在民国时期已经完成排版审校,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据此整理汇编为《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第一册)》,并于2013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率先出版。2019年,民国时期尚未来得及整理出版的稿件内容,最终汇编入《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第二、三、四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河北通志稿》稿本主要通过征集而来。《河北通志》,是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间,由河北省通志馆组织编撰的一部省志。民国《河北通志》是一部未竟志书。从1931年始修,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因战乱辍止。虽历时七年,但未能经总纂通编定稿、正式出版。

《河北通志》志稿收藏在河北、北京、天津、湖北等十几个图书馆中,还有一部分由私人收藏。有的发表在当年的刊物上。自从1982年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成立后,10年来,对该志稿本收藏情况进行了调查征集。通过征集到的资料有:从天津历史博物馆征集到《河北省全图》一幅,从原作者于鹤年之子于敬喜手中征集到《河北省沿革图稿》一册88幅图和全省131个县的《县沿革表》一册;从省文物研究所征集到铅印稿复印件2卷;从《河北月刊》查到刊登的《盐务志》稿一件;从湖北省图书馆征集到手抄稿本38册,志料24册。还征集到该志的撰稿目录铅印本一册,张国淦作《序》手抄稿一件、通志馆《凡例》一件、手抄稿书目一件。以上共征集到该志稿约400余万字。

但是就征集的稿本同原书撰稿篇目比较,还有部分志稿未能征集到:《地理志》中的《山脉》和《城署》2篇;《经政志》中的《钱币》《公债》《司法》等3篇;《民事志》中 的《族望》《宗教》《自治》3篇;《文献志》部分人物稿及《大事记》等。所缺部分资料价值较大的有《山脉》《司法》《宗教》《大事记》等4篇,约占全志45篇的8.8%。对所缺部分虽经多方查访寻找,但仍下落不明。据分析有三种可能:一是当年就未曾撰稿;二是虽已撰稿,但因年代久远,已经毁掉;三是还有部分稿现仍有收藏,但尚未发现。如果属于前两种情况,该志整理出版只能收录现已征集到的内容。如果属于后一种情况,也不便等征集齐了再出版,因为到何时能征集齐全,无法预料。如因此把这部志书的整理出版无限期地拖下去,而不使之及早面世,不利于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已经征集到的稿本占全志内容的90%左右,包括这部志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它保存了从本世纪初至30年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难得的重要资料。1993年在所征集资料的基础上,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河北通志稿》整理本三册。①王景玉:《河北通志稿介绍》,《民国河北通志稿》,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一版,第17页。

二、关于稿本整理内容的异同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和《河北通志稿》都带着严重的先天性不足,残缺不全。

《上海市通志》记载的时间跨度从上海的溯源到1933年,内容范围从自然地理到经济文化社会。该志书初时计划编纂25编。各编下设二百余总目,六百余子目,每编计划编纂10万字,预计全稿250万字以上。实际排摸,《上海市通志》已经完全成稿并排出二校样的3编,70万字;已经完全成稿的11编,277万字;尚未完全成稿的10编,存有志稿203万字。合计该志稿共存有文字稿550万字。另有各种资料共17纸箱,文字6030页,表格358张,各种资料总约500万字以上。两项合计1000多万字。②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上海方志提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0—15页。

建国初期整理《上海市通志》旧稿时,发现抗战爆发前完成的15编稿件中,政治(第七编)、外交(第九编)、风土(第二十一编)等3编散失,沿革(第一编)、公共租界(第二编)、法租界(第三编)、地文(第五编)、党务(第八编)、教育(第十一编)、金融(第十四编)、工业(第十六编,部分存稿)、宗教(第十八编)、学艺(第十九编)、社会事业(第二十编)、大事记(第二十三编)等12编仍然保存。③上海市文化局:关于上海市文献委员会概况:文献委员会工作报告(原文留底)(1950年3月)。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全宗号:B172-1-25-10。但是2013年8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清点民国《上海市通志》存稿时发现,当年以为散失的政治、外交、风土编,现在仍然存在;仍然存在的12编中,工业编已经散失。实际存稿14编,约355.3万字。尚未完稿的其余11编,仅存目录和21箱资料。

《河北通志稿》所著录的5志42篇,再加上大事记、志余、旧志叙录共计45篇,首尾俱全的仅仅有7篇,残缺不全的有18篇,全缺的达20篇。残缺的情况不一:有的无头存尾,有的有首无尾,有的县市收录不全,有的朝代著录不齐等等。④许明辉:《整理校点前言》,《民国河北通志稿》,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一版,第7页。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河北通志稿》整理内容是有区别的。

《上海市通志稿》整理内容把存稿和资料分开整理。《民国上海市通志稿》24编中的14编是完整的稿件,经过系统的整理,正式出版。另外的11编,大部分是各类资料,存在分类混窜、缺头断尾、破损散页等情况,将它们作为《民国上海市通志稿》一并出版,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在整理过程中并没有收入正式出版的《民国上海市通志稿》。

《河北通志稿》整理内容把存稿和资料一并整理。全部整理的资料有《河北通志稿》铅印刊本39册47卷,以及志稿38册和部分志料、单行本的《河北通志·县沿革表》,还有发表于《河北月刊》上的《河北盐务志》和《河北省沿革图稿》等。⑤秦进才、王宪政:《略论民国河北通志稿》,《中国地方志》2000年第6期。

三、志稿内容编排的异同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和《河北通志稿》都有总目,但是总目与稿件实际内容存在很多出入,如,总目各级目录与稿件实际内容中的目录存在很多不同,稿件实际内容没有归到合适的目录下。但是,两者的整理方式是不同的。

《上海市通志稿》整理工作是按照稿件实际内容重新编目排版。1932年,上海市通志馆一成立,柳亚子等人就着手拟订《上海市通志》大纲总目,参考当时我国各地志书及外国各种年报,“就上海之实情,将《上海市通志》划分门类,假定二十五编”①《申报》,1932年11月9日。。1935年,为了提高编撰质量和速度,上海市通志馆采取“分类编辑法”,即将各编分类后交给编纂负责,每个编纂都有明确的编辑任务和责任:如徐蔚南负责沿革、概势,吴静山负责地文、农林渔牧。②上海市年鉴委员会编:《民国二十四年上海年鉴》,上海市通志馆1935年版,第50页。因此,每一编的作者根据收集到资料实际情况,编目写作,与最初假定的总目必然出现很大变动,每一编编写情况也千差万别。为了更好的展现《上海市通志稿》实际内容,整理工作一是没有采用假定总目,根据稿件实际内容重新编排;二是在每一编前面加上一个编辑说明,叙述该编作者简介,稿件保存情况,整理情况等。

《河北通志稿》整理工作是按照凡例的要求,总目不变,调整实际稿件内容归到相应的目录下面排版。

《河北通志稿》原有两个目录:一是通志馆制订之铅印目录,此为本志撰稿篇目;一是张国治拟订之手抄稿之目录。前者所列内容齐全,层次排列较为科学合理。后一个目录不包括铅印稿本部分。《河北通志稿》整理工作是以第一个目录即撰稿目录为主,将其中缺稿目录删除,并增补该目录所没有列而征集到之志稿目录,以保持《河北通志》原铅印目录的设志、分篇以及层次、结构的编排。但对部分志稿排列明显不当者,进行必要调整,对个别与该志总体设计不一者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保证出版书目的科学性。具体有:第一,该志《凡例》明确指出,全志分五个分志,即《地理志》《经政志》《民事志》《食货志》《文献志》。志下设篇。故稿本中除上述五志外,其他应为第二层次,即属第一级。但是稿本中第二个层次亦有标“志”字者,这与凡例矛盾。如《盐务志》《矿产志》《人物志》等,为与《凡例》一致,均将此三篇题中的“志”予以删除。第二,原手稿目录将《市集表》排在地理志的“疆域”篇下。但该内容原属《商业》篇志料,所记内容仅为某县、某地逢某日为集日,是为商业活动服务,并非记述疆域的内容。故将此表改排在《食货志》中附商业篇后。第三,《水道》篇记述的是海河五大水系和滦河等河流内容。手抄稿《水道述略》系分县记述河流内容,故本着事以类归的原则,将《水道述略》附于《水道》篇后。第四,《盐务》篇未排入原志稿目录。其记载内容为盐的生产、运销及盐法规章等,本属于《食货志》内容,故将该篇列于《食货志》之农、工、商、渔、矿各篇之后。第五,民国河北省政府及省政府属厅制订之法律、规程等志料附录于五志正文之后。③《民国河北通志稿》,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一版,第20页。

四、志稿整理出版原则的异同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和《河北通志稿》都采取全书点校整理出版,并且按照现代阅读习惯把原来的竖排改横排,双行夹注改单行。两本旧志的整理校勘工作按照旧志整理出版的工作规范及基本原则进行:1.尊重历史,保持原作原貌。原作中的部分错误观点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时代背景,读者自能辨识,原文不做改动调整。由于该志成稿年代久远,原征集之资料除来源于正史和旧志者外均已不复存在。所以除引自正史和旧志者外,凡志稿之舛误系引用档案、私人记录以及口碑等资料不准确而造成者,已无法校勘,故而维持原稿。2.原志稿中错、漏、白字、衍倒等错误,整理校勘时径改之。3.原志稿绝大部分无断句标点,在整理中进行分段和按国家使用之现行标点符号进行标点。④《编辑凡例》,《民国上海市通志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上海市通志稿》和《河北通志稿》整理原则也有很多不同。《上海市通志稿》整理后保留繁体字和页下注释。《上海市通志稿》原稿中引用大量的古籍和英、法、德、日外文资料,本应标注书名号,以方便读者参考,但是其中许多古籍的版本和外文原文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原稿中的部分注释,很难分辨书名之后的是篇名还是作者自行概括的主题。整理时以原稿原样排出。同时,在每编之后,编列参考书目,以便读者可以对照参阅。

《河北通志稿》整理中,原稿中的字有繁体者,凡不影响原意者,均改用现行简化字。原志稿中,记述文字和表格除个别稿本是汉字数码和阿拉伯数码混用者外。其余均使用的是汉字数码。为保留其历史特点,记述文字一律使用汉字数码。表格中的数码,为了排印方便,改用阿拉伯数码。①《民国河北通志稿》,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一版,第21页。

纵观各省市志编撰史,民国通志稿在其规模、系统、完整、严谨等方面,与明清时期志书自是不能相比,与现在编撰当中的几百余卷省市志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以继承中的删削增益、发展中的革新创造,成为残缺而珍贵的方志文献,从而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是省市志编撰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保存的珍贵资料是有待开发的宝库,在善于使用者手中,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比较了民国《上海市通志稿》《河北通志稿》整理出版情况,对其他省市开展通志稿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稿本通志民国
朱祖謀手批稿本《蟄庵詞録》小札
词学(2022年1期)2022-10-27 08:10:06
天一阁藏三种目录稿本提要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56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电影(2018年10期)2018-10-26 01:55:26
徐乃昌稿本《藏詞目錄》書影一
词学(2017年2期)2017-03-18 08:47:56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百家讲坛(2016年6期)2016-09-28 08:10:15
催稿本不易,且拖且珍惜
火花(2016年7期)2016-02-27 07:46:13
《回疆通志》史学价值论析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56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
云南编年史之力作——评述《新纂云南通志·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