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介使用与身份认同探析

2021-01-30 20:44杨晨
视听 2021年1期
关键词:社交圈新生代农民工

□杨晨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说法,并宣布国家将对其在融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采取帮助,努力让该群体成为真正的城市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的是80后、90后外出打工的年轻一代。由于受到收入水平、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制约,该群体对自己的未来命运不那么清晰。

关于“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并不是起源于中国,而是由西方的文化领域引申而来的,它指的是人这一个体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间的认同,即我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它是对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毫无疑问,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城市融合这一任务仍然艰巨。而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对自身“城市市民”身份的认同感。身份认同不仅关系着新生代农民工是如何看待“我是谁”这个问题,关系着该群体在城市生活中的情感体会和心理状态,而且关系着城市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当今时代,对于广大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手机媒介已不单单是用来与人沟通联系。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的优势在于传递信息方便、快捷,富有个性,可以多元互动,同时集合了多种媒介的优势。在现今4G技术已全面渗入到日常生活、5G技术破茧而出的背景下,手机这一媒介工具所具备的大众传播功能更为突出。另外,相比其他的传播媒介而言,手机传播的性价比更高,即能以更小的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效果。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它更是一条新型的、极其重要的城市融入路径。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借助手机可以更快地融入到所工作的城市之中;另一方面,手机媒介也给新生代农民工带来了更大的话语权,以此得到更多社会舆论的关注。

一、提供政策信息,参与城市管理

新生代农民工要想融入城市生活,更好地在城市生存,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消费能力,在这样的前提下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对于该群体来说就尤为重要。近年来,在网民数量中新生代农民工发展迅猛,这给他们的求职就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APP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全面,而这种第三方智能程序使人们利用手机上网找寻信息更加便捷。可以让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网上求职的客户端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包括前程无忧、赶集网、智联招聘等,这些APP的优点在于它们利用互联网建立用户与数据信息的对接,可以“个性化”地为用户提供岗位筛选,降低求职成本,精确度较高,时效性强,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求职需求。

对于政治政策信息的传播,手机媒介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首先,手机媒介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就算躺在床上也可以知道城市里发生了哪些事、政府出台了哪些新政策、哪些政策是和他们息息相关的,这就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其次,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成本最低的可能就是信息本身,所以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利用手机媒介,用最小的成本在最大范围内获取信息,这从另一方面来说节省了求职开支,也方便了他们更好地参与城市生活的治理。最后,如今“微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利用微博、微信实现双向互动与沟通,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可以获取政策信息,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这些平台看到好友或者其他人对该政策信息的态度和反馈,这就为他们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留住乡村文化,体会风土人情

对于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在城市工作许多年后再回到老家干农活显然是其不能接受并且无法习惯的,因此该群体中的很多人也希望自己以后能解决户籍问题,在城市中稳定下来。而手机媒介能让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所工作的这一城市有更清晰、更深入的认知,帮助其克服现实交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可以通过手机上网去感受城市的风土人情,获取有关该城市的历史背景以及它未来的发展态势,这让他们对想要扎根的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通过与好友或平台上的陌生人的互动,洞察人情世故,获悉这座城市最本质的人文面貌,再去考量自己是否可以成为为这座城市添砖加瓦的一员。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想扎根城市、想要回到家乡的农民工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媒介时刻建立与家乡的联系;通过网购家乡的特产,参与家乡经济建设;通过关注家乡的微信公众号,获取家乡的最新消息,甚至可以通过网上“打call”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家乡。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手机媒介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上留住了乡村文化。

三、增强社交自信,缓解社交压力

众所周知,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给了网民极大的安全感。在虚拟的社交平台和网络世界,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性别、身份、职业,只是单纯地利用网络去建立沟通联系。这也给新生代农民工一个社交自由的好机会。他们可以不去想自己是否真正属于这座城市,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对某个事件的关注去发表看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或许就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进一步交友聊天,缓解工作中的压力。这就与以往在现实中“门当户对”才能建立关系的人际交往方式完全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恐惧心理,这种心理的改变将提升他们的社交自信,对于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情感融入具有积极作用。

四、重构社交圈,增进情感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交圈相对而言比较狭窄,大多以身边的同事为主,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等原因,也很少有机会与城市的当地人进行往来,更别提进一步社交交友了。而这些都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这在很大程度来说限制了他们对自我的社会认同。手机媒介强大的互动功能,拓宽了他们交流的空间,改善了他们与城市居民群体交流沟通不足的现状。他们可以在埋头工作之余,利用休闲时间与城市居民建立沟通的桥梁,形成新的人际交流互动空间,扩大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交友圈,而不单单是和他们工作性质一样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

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迅速发展,也加速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了解。QQ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微信、微博、短视频三足鼎立,这为建构城市面貌、拓展社交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通过微信,他们可以搜索附近的人,从而建立联系。通过微博,他们可以发现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人进行交流。而通过抖音、西瓜、快手等短视频软件,他们在“寻找同城”里发现好友,也扩大了社交范围。这些都使个体媒介的功能得到释放。在微信朋友圈里,他们了解彼此动态,进行关心交流,又可以通过朋友去认识更多新朋友,不断拓宽朋友圈,结识到更多人。这让他们心灵上获得安慰和温暖,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情感,也促使他们形成融入城市、融入城市居民的良好心态,从而建构积极的身份认同。

五、结语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务工人员中的一个特殊人群,手机媒介已经成为该群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对手机媒介的依赖性更大,对手机媒介的使用更加熟练。通过手机媒介,他们获取城市建设的相关信息,扩大社交圈,参与城市生活,增强自信心和城市归属感。这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增强身份认同。

猜你喜欢
社交圈新生代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新语
数字社交圈里的白酒“新消费”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基于社交圈的信息分享策略研究*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