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虚构新闻的叙事逻辑及其表达困境

2021-01-30 12:37朱容杞
视听 2021年7期
关键词:虚构受众情感

朱容杞

非虚构写作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是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主义结合而成的产物,它将纪实报道与文学创作合二为一。中国新闻界对非虚构写作的探索最早可追溯到《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2003年,《南方周末》的《举重冠军之死》被视为中国新闻界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特稿。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非虚构写作依托于新媒体平台进行全网传播,掀起了多次非虚构写作的热潮,并催生了一大批非虚构的创作平台,如界面的《正午》、腾讯的《谷雨》等。这些平台的兴起让非虚构写作的技法进一步融入新闻采写实践中。非虚构新闻之所以能做到经久不衰,与其内在的叙事逻辑有着密切关系。

一、非虚构新闻的叙事逻辑

(一)平民视角引起情感观照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时代。如果说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关注更多的是主流层面的一元意志,那么新媒体时代则将镜头架低放远,转向了平凡的普通人,这一点在非虚构新闻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各大网络平台鼓励受众投入自我生产,讲述真实经历与世间万象,例如,网易的《人间The livings》或是腾讯新闻的《谷雨》开设投稿通道,鼓励公众以身边人身边事来发掘生活中的素材参与创作,实现对平凡生活的凝视。非虚构新闻作品均是描绘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底层化的平民视角传递出强烈的人文关怀的精神,让弱者得以可见,让平民得以关切。例如,在《老货车司机的自述:撞人是我不得不面对的宿命》中,通过自白将货车司机内心的矛盾和苦楚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予小微个体充分实现自我表达的空间,以温情和真情介入平凡生活,构筑作品骨架,探讨小人物的人生百态和命运浮沉,拉近了受众的心理距离。

(二)第一人称实现情感激活

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Gerard Genette)在研究叙事与叙述视角时提出“聚焦”一词,并进一步提出“内聚焦”的概念。“内聚焦”是指叙事者与人物同等,而非虚构新闻就热衷于采用第一人称和内部聚焦的写作手法,借助当事人之口如泣如诉地将经历的真实事件娓娓道来。例如,2017年4月24日界面新闻的“正午故事”公众号发布范雨素的自述作品《我是范雨素》,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自己与兄弟姐妹的人生故事。“我不能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日子,来到了北京。我要看看大世界……挣点钱只是能让自己饿不死……我没脸见人,也没脸上学了。最关键的是,我也没勇气流浪了。怎么活下去?活下去是硬道理。”这种直叙的“平凡的世界”式的风格能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场和事实,一时间圈粉无数,激活了受众的情绪感知,短短数日便收获上百万的点击量。

利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受众产生一种直接、真实、趣味性强的心里感触,省去转述中介,让受众与当事人直接谋面,情感色彩更加鲜明,用户黏性大幅度提升,有助于抒发情感和描写心理。也正是由于第一人称视角的“我”频繁出现在文本中,这种直接进入现场的“元叙事”打消了受众对于事件是否真实抱有的疑虑。同时,第一人称的叙事使传播主体主观建构的内容无限膨胀,对事件的客观信息实现高强度的挤压,降低了新闻文本自身携带的信息量,强化了主体的情感特色。在强情绪弱信息的后真相时代下,这种叙事技巧使情感得到了无穷的迸发。

(三)苦难叙事激发情感共鸣

共鸣也称为同理心,是指体验他人感情世界能与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杰克·哈特提出的叙事弧线常常被借用于非虚构写作中,传播主体可以从上升到下降的整个叙事过程设置不同的情节点,制造悬念①。非虚构写作经常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士与仇杀案件作为报道的焦点,当事人的人生之路一波三折又充满崎岖,一直承受着各种各样的苦难,每当事件出现光明的希望便又迎来下一个阴霾。非虚构作品侧重于运用多种文学技法,对细节的描摹,当事人性格与话语的杂糅,将苦难作为叙事的底色,极力渲染当事人所经历的悲观离合。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一篇非虚构新闻《父亲双肺感染严重,然而一床难求》描述道:“电视里,网络上有很多‘武汉加油’‘湖北人民挺住’的话,可是我们挺住也是需要条件的啊,东西没有、药没有,妈妈那边口罩都买不到,床位更是别提了。”当事人的焦灼与无助的心情瞬间跃然纸上,激起了受众对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的那段回忆,极具感染力,强化了情感共鸣的效果。受众以上帝视角直面他人遭受的苦难与创伤,在道德人性的鞭策下逐渐激发出同情怜悯和同仇敌忾之情。受众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非虚构作品中,感受着当事人的艰辛与困难,悲苦交加,一波三折。正是由于对苦难情节浓墨重彩的描绘,受众将其与自身在现实中面临的困境相连接从而生发怜悯之心,达到一种共情的效果。

(四)原型叙事建构情感认同

原型即原始意象,这个概念最早被柏拉图在哲学中进行使用,用来指事物最初的始源和事物以外或者背后的“模型”。原型究其本身是纯形式化的,给那些已获得的内容以确定的形式标记下来,形成一种标签化的形式题材②。原型叙事是非虚构写作惯习性的表达逻辑。在非虚构新闻《疫苗之王》中,将高俊芳、杜伟民、韩刚君等三人的发家历程与问题疫苗贯穿勾连,将“官商勾结”“图财害命”的原型叙事融合其中,讲述了不法分子利用疫苗监管的漏洞与政府官员勾结盗取国家财产的新闻事实。“自古贫不与富斗,官不与势争”,原型叙事的运用凸显了以最为经典和最为简便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唤起公众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情感的效果。“官商勾结”的故事,自古以来就被公众所愤恨鄙夷,强权凌驾于公权之上的行为更是为世人所不容。原型叙事的运用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公众的正义感和愤恨感,由此产生的共同而强烈的情绪场域将公众快速集结,结成一呼百应的情感共同体。

(五)社会矛盾深化情感共振

非虚构写作之所以备受青睐,与传统新闻注重5W结构、重结果告知相比,其魅力就在于使用绘声绘色的文学技法对新闻事件中矛盾冲突的塑造、发展与解构的细腻展现。矛盾形成情感的升温,冲突则加剧情理的辩驳。抚今追昔,非虚构作品都围绕着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取舍、情感因素与道德法律的冲突、个人意愿与社会条件的矛盾来铺陈叙事。叙事冲突都是以心理结构与现实进行观照,捕捉社会变迁与社会断裂的现实,抒发了公众对于社会议题参与的热情。这种激化的情感意义凸显了其内在的叙事特色和道德深度。例如,2018年11月19日,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发布的《除了杯子,五星级酒店还有多少秘密》,以曝光五星级酒店恶劣的服务态度和罔顾卫生安全条例的事实内容,选择最富有冲击力的细节画面进行描绘,激发了受众的兴趣点和好奇心,迅速实现了受众的情感唤起和情感卷入。一石激起千层浪,公众对于此事强烈愤慨的情感使他们迅速站在了同一个队列,共同汇集了对于酒店当事人的同仇敌忾之情,在对某些服务行业的职责与社会矛盾的共鸣中形成了情感共振。

二、非虚构写作的表达困境

(一)写作视角狭隘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而讲好中国故事则对新闻作品传递出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非虚构新闻的取材和报道中,其角度多集中在“底层社会”“边缘人民”中,用诸多高超的文学技法来还原真实的小众边缘生活。比如,网易的《人间The livings》的《缓刑已满的少年犯,怎么也走不出惩戒期》、《每日人物》的《盲女杀人事件:仇恨从挖眼开始,以杀夫终结》等作品从社会上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与边缘群体出发,立足于不同群体的生存景观,从而对不同群体的生活态度进行了展现。

尽管对社会边缘群体的观照和报道彰显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但同时囿于爆款逻辑,对新闻题材的极度倚重,对社会阴暗面和边缘化题材的过度关注,致使传播者执拗于小众边缘的、负面消极的事件进行取材报道,无视背后的体制性因素,造成内容同质化,人物脸谱化。实现了现象真实却难以做到本质真实,表面上完成了对真相的追踪③。事实上大多数这种情节起伏、制造悬念、收获快感的叙事结构都能套进媒体写作的原型叙事框架内,难以窥见真相的全貌,也难以从宏观正面的角度来选材,不能向受众展示一个立体、全面、客观的中国形象,使报道偏颇,导致受众的情感被过度消费,也背离了主流新闻文体的要求。

(二)内容创作失实

非虚构写作是兼具文学性与新闻性的新闻作品,其主要特点就在于“非虚构”,要求作者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杜绝虚构。但与其矛盾的是,囿于创作者的个人主观因素和客观背景,在写作的过程中,其表达的文学性与形式的叙事性都会对新闻真实性的呈现有一定程度的削弱。

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传播日渐呈现出视听化的特征,受众的注意力被视听文本大量挪用占据,注意力资源大量稀缺。新闻文本原本就是一种纪实题材,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非虚构写作”中对于“非虚构”的强调,更像是一种多余的证伪命题,“非A即B”的命名方式缺乏理论逻辑的严谨实证,为公众预存了大面积的留白想象,其较为开放的释义提供了语言描述的不确定性,消解了新闻事实为主的封闭系统。新闻生产所建构的空间产品不是中立的,而是在资本与权力操控下进行的社会关系的调试与重组。资本介入新闻生产的空间表达,是为了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④。这就极易导致一些无良的自媒体为追求流量而滥竽充数。各自媒体平台为实现流量掠夺,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蔑视新闻与文学创作的边界线,如法炮制甚至捏造虚构出如《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等文章,造成了内容失实,一时间公众哗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结语

非虚构新闻的叙事逻辑丰富了信息文本的生产与表现形式,尤其是内蕴的多重维度书写了新闻的情感价值,建构了新闻独有的情感张力与话语表达。当然,非虚构新闻工作者还要不断地注入真实性的力量,以内容为王,从真实取材,全面客观地呈现当代社会的信息景观。同时,丰富报道主题,严守客观原则,拒绝新闻漂移,从而塑造新闻作品的公信力、影响力与传播力。

注释:

①③夏晓非.对中国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热的冷思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0):116-119.

②秦文秀.原型理论在新闻叙事中的文本分析[J].东南传播,2017(07):150-151.

④赵红勋.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的空间实践[J].新闻界,2018(07):38-44+96.

猜你喜欢
虚构受众情感
虚构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虚构的钥匙
情感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