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审计风险与应对机制

2021-01-30 03:10:33吴婧瑀
上海商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办学机构培训

吴婧瑀

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在开展培训服务、获取收益的同时,也为音乐知识传播、音乐文化推广奠定了重要基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在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获得相关办学资质,还需要机构教学人员具备一定资质。在管理与监督社会音乐培训机构时,要从审计质量控制角度出发,规范培训机构的办学方式与收费模式,通过采取全过程监督的审计模式,提升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办学水平。

一、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审计风险

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在当前开展培训工作时,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与市场风险,尤其在学员收费、机构办学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加上部分培训机构缺少有效监管和内控机制,难以为审计活动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数据,从而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1.经营状况复杂,精准审计难度大

从审计对象的演变趋势看,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审计内容从最初的会计账目审计逐渐扩展到资产负债情况、机构全部经营状况等。从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服务流程看,主要包含了教学推广、学员招生、教学服务和后期支持等多个环节,涉及教学收入、加盟费和学费等收入形式。根据教育培训机构的行业属性,主要按课程进度或按合同进度来收费,受收入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计算等因素影响,容易引发错报、漏报等审计问题,增加了精准审计的难度。受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业务性强、重技能培训等特征影响,对其进行审计的范围较广、涉及信息类型相对复杂,难以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审计,容易造成审计不够深入、审计风险难以有效预测等问题。

2.内控机制脆弱,审计风险突出

社会音乐培训机构治理体系存在漏洞,面临较大的内部治理风险。部分机构内部治理体系不完善,存在审计风险。一方面,部分被审计的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为顺利通过审计,存在篡改审计资料、伪造审计证据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审计信息的真实性。比如,部分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账务账目混乱,存在虚假单据、白条入账等现象,由于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难以从机构账务中掌握和了解其具体运营信息。另一方面,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缺乏完整的内控制度,影响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综合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运行模式及管理制度看,部分机构为“加盟式”“松散式”等形态,缺少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必要的风险管理意识,增加了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审计难度。

3.程序不规范,审计质量不高

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进行审计,是一项由审计机关组织,社会审计机构参与的审计监督行为。与一般政府审计相比,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审计多在每个会计年度,由会计师事务所对机构的依法合规、财务状况、规范办学等条件进行综合评估。按照有关规定,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要结合年检评估体系,开展办学情况自查工作,通过据实填写相关年检信息,提高自查效率。与此同时,要选择具有一定资质的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出具相应的财务审计报告。受审计独立性不足和监督效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存在审计监督低效化及审计数据失真等问题。受审计智能化建设不足影响,未能将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各领域相关的信息统一纳入审计数据池,影响了审计结论的完整度与及时公开。

二、完善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审计机制的价值意义

在促进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良性发展、规范办学时,通过围绕机构的职责定位、教学对象和收费模式等进行全方位审计,重点审计培训机构的办学规范状况、收费模式的合理性,为大众全面、客观了解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运行状况提供依据,最终实现审计活动的终极价值。

1.构建监督体系,规范办学秩序

化解审计风险,完善审计机制是当前促进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规范办学的重要因素。通过完善审计监督机制,确保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在高效开展教学培训、举办社会音乐活动的同时,形成合理的收费模式、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体系。第一,通过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专业优势,组织和引导更多公信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机构参与审计活动,为社会音乐培训市场良性竞争和规范、有序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第二,通过做好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审计评价工作,强化审计结果的具体应用,完善社会音乐培训市场的监督体系。通过审计相关部门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办学的监督状况,有效保障机构的授课质量、教学内容。第三,通过从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多个角度做好培训机构运行效果的审计工作,为相关部门出台有关管理规范及政策、鼓励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活动提供合理依据。

2.完善审计机制,保障办学质量

在当前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办学过程中,存在部分音乐培训机构缺乏资质和管理杂乱、收费混乱等多种问题,容易引发机构与家长的矛盾。因此,通过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进行专项审计,重点审计学费收取及应用状况,并出具专项审计报告,有效保障大众权益。一方面,重点做好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学费收支状况的审计力度,通过对预收学费进行专项监管,对培训机构的资金进行全程监督,能够有效规避培训机构预收学费的各类纠纷;另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根据审计意见,制订专项解决方案,充分做好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费用资金管理、风险预警和办学管理等各项工作,切实推动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稳定、有序运行。

三、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审计风险的应对机制

在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进行审计时,要认真审计其在培训业务、财务收支、组织运转和社会效益等领域的具体运营状况,从审计视角提出针对性建议,更好发挥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职责作用。

1.创新审计理念,持续改善审计方法

在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进行审计时,要注重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融合的审计方法,有效关注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存在的风险。第一,在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进行审计时,针对难以量化的风险或者定量评价的数据,需要注重采用定性分析法进行审计。在采用定性分析法时,需要重点分析相关人员或部门的意见,切实提高审计结果的客观性。第二,要利用审计活动,重点识别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存在的风险,通过构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衡发展的审计体系,充分、全面地掌握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状况。第三,要加快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进程,通过发挥智慧审计优势,积极推动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及时收集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各类风险,精准、全面地获取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审计结果,为其规范办学提供科学依据。

2.拓展审计领域,完善审计成果应用

在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进行审计时,要结合该机构的服务特征、业务模式,选择合适的审计方式,确保精准、客观获取审计结果。首先,在审计内容方面,既要关注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经济效益,也要将其社会效益纳入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围绕区域内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数量、运行状况等基本信息,构建相对完善的审计框架,合理分解审计任务及进度,以有效规避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其次,要将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的音乐培训诉求、推动社会音乐事业发展效益作为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审计的核心目标,通过将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发展与大众音乐艺术学习诉求的契合点作为衡量机构绩效的基本尺度,引导社会音乐培训机构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最后,要将审计活动与机构发展有机融合。要以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设立为契机,聚焦培训对象个性化、多元化诉求,通过丰富音乐培训形态,全面增强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活力。

3.完善复审程序,建立协同审计模式

受管理制度及行业特征等因素影响,在开展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年度审计时,大多采用中介机构协助审计的模式。受审计活动规范性、审计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中介机构难以充分适应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复杂、多类型的审计活动。为有效规避中介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成效,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进行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需要完善审计结果的复审、检查机制,有效化解和防范审计风险。第一,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对协助审计的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价与监督审查,规避社会审计组织无效审计、审计舞弊等风险。第二,要构建专业中介机构与审计机关协同审计体系,建立审计联席会议机制。通过优化审计人才结构,组建审计部门主导,教育部门、社会力量等多方参与的审计平台,以专家咨询、联席协商等方式集中解决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全面提升审计质量。第三,以信用档案为基础,开展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通过详细公示相关中介机构的审计水平、从业状况和信用情况等,建立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促进中介机构规范开展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审计。

四、结语

推动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规范、高质量办学是开展审计监督活动的重要目标。为更真实、客观地开展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审计,要以经营风险为导向,采取动态监督、科学审计模式,通过积极创新审计理念,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进行全面审计,重点提升其控制经营、决策风险的能力,规范其办学行为和收费模式,全面增强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自我免疫力,促进社会音乐培训机构规范办学。

猜你喜欢
办学机构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