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郭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薛嘉欣
粤港澳大湾区内多所学校开展交流活动,师生培训和人员互访日益频繁。目前,广州已缔结279对穗港澳姊妹学校,这些学校之间人员互访日益频繁,它们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语言文化优势,促进了三地师生的培训和人员交流。姊妹学校之间开展各式各样的交流和拓展活动,如校园参观、座谈交流会、网络课堂、文化体验等,充分促进文化交流。除此之外,粤港澳地区以学术竞赛和冬令营、夏令营的形式开展了许多交流活动,以文化艺术为媒介,拓宽了学生们沟通交流的渠道[1]。通过这些文化交流活动,使粤港澳青年们切身体会到大湾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成就,同时也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了认同感。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中,跨境招生日益增多。以广州为例,广州市政府积极为港澳青少年提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在多所学校开设港澳子弟班,为港澳学生在穗读书创造条件。目前在广州就读的港澳台中小学生超过了1.8万人。广州共有14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其中一所为全国首家港澳子弟学校;另外,广州共有9所学校开设了25个港澳子弟班。
在高等教育层面,一方面广东高校跨境招收港澳学生,2019年教育部宣布广东22所高校对港澳学生开展内地联招考试,香港学生可以参加免试招生计划,也可以通过“单独招生”和“联合招生”报考广东的高校;另一方面港澳高校跨境招收广东学生,广东学生可通过参加全国高考统招和自主招生报考港澳高校,研究生通过“申请入学”方式在港澳高校就读。跨境招生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不断深化。
粤港澳高校联盟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大湾区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大学等粤港澳地区共37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进一步激发区域内资源共享和科研互动。据广东省教育厅统计数据,粤港澳大湾区本科合作项目190余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5家。合作办学也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大湾区内充分流动和共享。自港澳回归至今,合作办学一直在不断推进落实。迄今为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在广东建立了合作办学机构,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也在广东成立了分校区[2]。政府也将继续加大力度支持香港高校来粤合作办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在全面推进校园建设、学科设置、科研合作等筹建工作。另外,佛山市与香港理工大学正在为推进合作办学进行密切磋商。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联动能力和信息互通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除此之外,目前许多高校聘请客座教授,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在高校任教,聘请相关学者和专业人士来指导学术研究,这样使教育资源进一步充分流动。
国内和国际环境因素的快速变化让大学生的思想也随之变化,新生事物的出现对大学生价值选择形成了阻碍和冲击。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经历了转型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最大化是最终目标,因此追逐利益的观念逐渐发展为利己主义和物质主义,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贫富差距问题逐渐显现,产生了个人努力无法弥补先天资本差距的观念,这种“不公平”的观念引起了大学生们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困惑[3]。从国际因素而言,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并受到了市场的追捧,例如随处可见的西式快餐品牌和电影音乐等。西方国家试图利用文化渗透战略,通过西方文化产品的输出,使中国人在潜移默化中认可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文化渗透战略的对象正是中国的青年一代,该战略导致一些大学生在追捧西方文化潮流时,失去了对外来文化的辩证思考能力,在价值选择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国内和国际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对大学生而言会形成思想的冲击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在适应这些变化的同时,难免会对价值选择感到困惑和迷茫。
粤港澳大湾区受珠三角地区和港澳地区复杂的历史和政治因素影响,教育体系、教育理论存在着很大差异。港澳地区曾为英国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港澳人民接受西方教育理论,其教育体系也沿用西方的教育体系,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环境[4]。因此,港澳学生们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这对他们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造成了阻碍,使大学生在价值选择时缺少精神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文明进程所凝聚出的民族特色和丰富内涵,逐步形成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爱国精神的根本来源。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生价值的内涵和标准都有着充分的解释,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由儒、道、佛三家思想组成,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五常”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人的道德准则,强调仁者爱人、报效国家。总之,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价值选择的根源,缺乏传统文化的引导,其价值选择如同水中浮萍,难以形成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如果大学生缺乏对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的了解,缺乏文化自信,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如极端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
信仰是一个国家民族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是人们精神世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缺失,使他们的价值选择缺乏内在的灵魂和支撑。大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构建和价值选择决定了他们未来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决定了国家发展的未来。只有坚定科学信仰,明确发展目标,大学生才能在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的道路上坚定而正确地走下去,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然而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现状的认知,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知自己为何而学,亦不知自己该做什么,缺乏目标的指引和人生规划,盲目学习甚至虚耗时间,都呈现出大学生缺乏理想和科学信仰的现状。更有甚者在大学期间贪图享乐、懒散成性,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精神空虚、价值观扭曲、受到不良价值的影响,无法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缺乏崇高的信仰。
中央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有许多内容和项目已被列明,但并不意味着港澳地区在大湾区建设中是“被规划”的地位,也不意味着珠三角地区是港澳地区养老的“后花园”;相反,大湾区的建设需要港澳地区人民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性想法,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融入和参与到建设中去。香港、澳门可以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依托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为珠三角地区企业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供帮助,还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投资,进一步推进科技产业园的布局,进一步完善科技产业技术发展,着力增强科学技术服务的能力[5],让大湾区内创新资源扩张,辐射效应迸发,互联互通,让港澳地区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中必不可缺的桥梁。
国民教育是形成国家认同感的重要方式。当一个国家缺乏认同感,就会缺乏凝聚力,国家发展必然受阻。国民教育的缺失与港澳市民的国家认同感不强有着必然联系。要促进粤港澳教育合作的发展,就必须提升港澳人民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就要加强国民教育。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中要重视国民教育并增设相关课程,如道德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以及近现代历史、爱国主义教育等,这样有利于港澳高校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加强文化认同,提升国家身份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6]。鼓励推动大湾区内各高校大学生交流互动,在不断地交流过程中逐渐消除在不同文化和制度影响下产生的误解,减少大湾区内大学生们在理念和观念上的阻碍,增进相互了解,形成凝聚力。例如,开展短期游学体验活动、学术竞赛、交换生项目等,推进粤港澳地区学生交流活动,培育好共同的文化基因。
由于大陆与港澳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管理体制、经济运行体制、法律体系以及文化和教育管理体制,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合作发展需要跨越“制度—文化”约束,勇于创新,形成包容共享、求同存异的教育合作环境[7]。从制度层面而言,在“一国两制”下,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的政府管理存在差异,要跨越制度约束需要政府提供更完善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以达到粤港澳“三地”教育合作的协同发展[8]。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资源得到有序整合,需要充分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作用,为湾区内部教育资源的流动、共享打造新的机制和规则,让湾区内的所有学校有一套共同遵守和运行的标准。在“三地”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帮助下,成立一个协调组织和机构,对湾区内各个学校的资源和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资源整合和教育合作发展,并且建立监督机制,使合作更有秩序和保障。从文化层面而言,虽然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分别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西式教育的影响,在一些思想观念上有所不同,但在开展教育合作中应当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交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文化差异,以自信的态度输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从而促进自由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跨越制度的约束和文化价值冲突是实现“三地”教育资源高度共享和教育合作的必然要求。唯有跨越种种约束,才能通过利用“三地”各自的土地、人才、信息、资金等资源优势,构建辐射范围广、人才聚集度高、产教融合度高、资源充裕、面向世界、引领科技发展前沿的高等教育体系,从而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合作教育发展。
本文全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现状,随着粤港澳“三地”师生和人员的联系交流日益密切、跨境招生数量连年增长、资源共享的日渐便利化,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在不断改进和深化,日渐走实、走深,从而实现良好的合作发展趋势。但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中也发现了三个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分别是复杂变化的世界环境、传统文化的疏离和信仰的缺失。因此,本文根据大湾区教育合作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继续改进。为更好地发挥教育合作的促进作用,港澳地区要积极发挥能动性,克服“被规划”的心态,主动推进粤港澳教育联动发展;增加国民教育的课程设置,提高大湾区内大学生的凝聚力;跨越“一国两制”所带来的“制度—文化”约束,求同存异,以包容开放的态度促进友好的文化和学术交流,从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走实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