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作“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的血脉”“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存续、中华文化发展的极其重要性。同时,在治国理政和对外交往中积极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自成体系、见解独到,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政治智慧,让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学习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和多个场合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及时代价值,明确告诉我们只有延续好民族文化血脉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情,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影响深远,他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2]他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家国天下等诸多优秀品质,能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4]漫长的历史发展经验早已证明,任何一个民族的强大,其背后都有强有力的、具备自身特点的、适应民族生存发展的民族文化支撑,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精神生命线。目前,我国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已经起航。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离不开物质支撑,同时还需要精神引领。为此,我们既要发扬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凝结而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需要从历史与现实的逻辑中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价值,凝聚起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核心价值观是维系一个民族存续、国家发展最深沉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一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不能丢。在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5]二是要善于从中汲取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存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诸如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深入挖掘和阐发”工作,“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6]三是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升华”的表现。“24 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当代中国国家、社会建设及培育公民的价值标准。中国古代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7]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规范在新时代的赓续和彰显。也就是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需,广泛吸收和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优良道德传统和民族精神,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当代中国人独有的精神世界,是百姓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8]因此,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最广泛的认可,转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优质思想。反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大众的心理基础,进而丧失生机与活力。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既有历史逻辑,更有现实逻辑,必将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善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思想和策略,同时在对外交往中也将其思想内核转化为外交理念和外交策略。在对外交往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这样强调,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儒家文化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中国自古就有“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民族记忆,是从经历过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这一优良传统面向现代的转变和对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伟大选择。目前,为展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诚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和邦国”“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国已经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以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记忆、传统价值观和共同心理特征等为纽带组成的民族文化有机体。”[9]文化共同体形成和延续需要文化记忆、文化精神及文化认同作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记忆、共同的文化精神、共有的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的文化记忆、文化精神及文化认同,为我们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方向引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民族以共享的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主要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留存的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等物质承载体的感知而产生。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在天津考察历史文化街区时,他指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10]又如,在山西考察参观云冈石窟时,他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11]这些重要讲话告诉我们,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对于中华儿女的文化记忆具有“根”“源”的作用,只有做好保护工作,才能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不朽作品,建成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留存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风俗,流传了刺绣、剪纸、京剧、中医、武术、书法等国粹,这些都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深深烙印,成为中国人民引以为豪的文化记忆。正因为有这些深沉而厚重的文化记忆,使中国人民不断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让中国人民从内心深处深深感知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历史久远、生机活力和独特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文化精神要给予尊重和传承,他指出:“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民族以共同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包括自强、仁义、爱国、和合等,比如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道德追求,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民本思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历史使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这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文化精神,具有核心价值属性,一直得到中华儿女的推崇和践行,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心灵港湾和精神家园,是激励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13]21世纪的世界发展势头迅猛,现代化浪潮席卷全人类,各种思潮和学说此消彼长,人类比以往更需要精神寄托,更需要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文化精神,为我们增添了一份底气和动力,为巩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提供了精神支撑。
文化认同是人民对本民族美好事物和基本价值的认知与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4]这里所指的文化认同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宏伟历程,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及道德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价值标准,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得到广泛的认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认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才有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底蕴,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赓续才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基础。不仅如此,增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支撑台湾同胞遭受外来侵略而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中华民族的成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台湾同胞从内心深处感知、认知、认同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具有不可磨灭的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15]。
体系健全、内涵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根基、精神世界的坚实构建,支撑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目前,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转化和发展等问题,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意义的部分继续发扬,如何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尤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科学对待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转换、传承、创新、模式构建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6],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此也作出了强调,这是对新时代推动传统文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期许。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其一,必须深刻理解转化和发展。转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对传统文化的转化强调的是从已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资源,对其进行改造;发展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其二,必须全面理解创造和创新。创造的落脚点在于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内容,创新的落脚点在于在原来已有的基础之上进行新的改良,其主要目的就是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当代价值”“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增进广泛认同。因此,创造性转化就是对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陈旧的表现形式,根据当前发展阶段的独特环境加以转换继承,在原有的含义中注入新含义,并对表达方式进行转换,进一步释放原有的活力。而创新性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中仍有时代意义的内容加以继承和发展。在新时代,应当对中华文化传统构架体系、内容加以深入研究,对整个文化体系的感召力、影响力进行提升,使得原有的古老文化体系,能够适应当前独特的发展阶段,并为当下中国文化体系的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源泉与动力。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转化和发展的重要论述,给我们辩证审视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我们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方面。各国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文化形态千差万别。文化上的唯我独尊,只会带来文明的衰落;只有海纳百川、互学互鉴,才会赢得文化的繁荣。面对外来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17]“要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18]这些重要讲话深刻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传统和现实的关系,同时也要广泛吸收和借鉴其他文明成就,求同存异,互相学习。当然,借鉴他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必须结合本国和本民族的实际情况,与时代精神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相适应,择善而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中华文明在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如佛教传入并本土化,进而发扬光大,形成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又如具有2000 多年历史、享誉世界的敦煌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同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思想文化、文明成果汇流交融的结果,这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证明了文明及文化因交流互鉴而多姿多彩、魅力无限的不争事实。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努力展现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讲话中向我们阐释了这样的思想,就是对于具有先进指导意义的传统文化,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和继承,进行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文化宣传,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引领、展现中国形象、提供人类进步精神指导的作用。具体而言,在对内宣传教育上,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19]也就是要切实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新阐释。同时要通过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音乐、影视作品,开展中国传统节日庆典、传统礼仪演示、古诗词诵读、文化古迹寻访等文化活动,运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传播,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以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要坚持“走出去”,加强与国外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的文化交流,发挥好“孔子学院”等文化传播机构作用,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善于运用“讲故事”等方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绚烂多彩,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认同。总之,习近平总书记这方面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把握好宣传工作的内容、主体、对象、方式方法等关键要素指明了方向。
自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多次阐发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和民族兴盛的重要性。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绝不是凭空喊出来的口号,有其深厚基础,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灿若星河的文明成果,并且为世界所认同,比如有大量的文明成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因此,在文化上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没有理由没有底气。曾有一段时期,西式“民主”文化和“普世”价值观的渗透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我国文化建设造成较大冲击,但并没有撼动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心底深处具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和客观需求。当今世界,各种文化、不同文明的交流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
当前,从国内看,在思想观念多元、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一些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么简单复古、要么曲解误读,干扰了传承和弘扬工作,需要正本清源。从国外看,一些西方国家基于意识形态、经济利益、文化输入的考量,以所谓的西方文化优越论,打压我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影响力,亟待正面回击。对此,一方面,我们要基于历史的视角、科学的态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及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以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1]另一方面,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各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22]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国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为我们当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的重要论述,做好传承和弘扬这篇大文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长远的工作,既需要从实践上探索,也需要从理论上探究,必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