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秀
供应链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财务风险,如上下游客户信用不佳、货物流转过程中管理不善、经营活动筹资困难、供需合同执行纠纷等,这些问题将影响供应链企业财务收益的实现,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这些财务风险的成因往往是由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信息不完全、不对称问题提供一种系统化的解决思路:根据供应链企业、特别是煤炭供应链的特点,利用区块链技术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流,为交易过程赋予信用,进而降低供应链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一定程度的业财融合。
马克思曾经说过:“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而供应链企业恰恰是这种“惊险的跳跃”的最大风险承担者,在沟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过程中,供应链企业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检查商品的质量、确保商品在物流仓储环境的安全,诸多的环节面临着许多不可控的风险,一般而言其面对的财务风险有以下几点。
供应链交易特别是大宗商品交易所需的资金量是较为庞大的,而与之对应的账期又往往比较漫长,从合同签订到资金结算的交易全过程动辄以月度计算,严重挤占供应链企业的资金储备。而供应链企业为了更多的盈利也不可能仅仅维持一两笔业务,从企业外部寻求资金支持成为了供应链企业的必然选项。银行无疑是资金来源的首选项,但因为前些年钢铁、煤炭贸易中出现大量的债务风险,使得银行对供应链业务望而却步,供应链企业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市场上寻找交易的“托盘者”,以支付高额利息的代价寻求外部资金支持。这种高利息杠杆的介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链企业对于资金的渴求,但同时也摊薄了企业的利润,甚至造成亏损的潜在风险。这无疑刺激供应链企业采取风险更大的经营模式,给整个供应链带来了额外的非系统风险。
供应链问题的核心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问题,长途的物流、仓储过程难免造成货物的灭失、质量下降甚至丢失的风险。诸多环节、诸多责任人的牵扯其中,一旦面临损失,无疑会陷入到相互推诿的局面里。特别是在涉及到“托盘”贸易的情况,货物的所有权存在一定的模糊空间,这给予不法分子混水摸鱼的机会,如在前些年的钢铁贸易中,一些犯罪分子用同一批货物同时寻找几家“托盘者”,进而诈骗“托盘者”预付的货款,诈骗者所依靠的主要就是在货物流转过程中货物归属权的不清晰。
在大宗商品供应链中,特别是一些非标准化的商品,买卖双方之间对商品质量、数量的争议较为常见。例如在煤炭贸易中需求者规定所需煤炭的质量指标,供应商则根据这一指标提供煤炭,由于煤炭这类商品存在非标准化、散装的特点,发出货物的计量就会与收到货物的计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吨数、发热量、水份、灰份等等指标的差异都会造成需求者对煤炭价格扣款。虽然供应商对这一结算方式有一定的预期,但也经常存在无法接受的结算价格,造成供应商的较大损失。在货物流转过程中哪一环节发生问题,化验、计量过程是否权威,往往是双方争议的重点,有些情况下双方不惜采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给供应链企业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影响供应链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以上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问题。供应链上的供需方、资金提供方,在供应链条上均存在无法避免的信息盲区,这导致现有供应链体系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存在着极大的财务风险。近年来出现的区块链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解决思路,区块链在信息系统应用中具有去中性化、信息录入不可逆、云端共享等优势。因此基于区块链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问题,将带来帕累托改进,促进供应链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是当前一段时间内的热门话题,特别是习总书记2019年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一指导性讲话,指明了中国要发展的区块链技术,不仅仅只是比特币类的金融工具,而是应用广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新兴技术,有利于提高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技术。
目前有关于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领域应用方面的研究也为数不少,如朱兴雄等设计了一个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联盟链,通过整合供应链信息的方式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杨慧琴等以汽车供应链为应用场景,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信息系统中的适用性及优越性;颜拥等概述了区块链在能源系统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能源区块链的研究做了展望;张夏恒提出利用基于区块链技术,来改变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洪涛根据农产品交易的特点,提出了区块链在我国农产品电商领域的应用的路径。除了学者研究以外,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区块链成功应用的案例,如沃尔玛联合IBM、京东、清华大学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追溯食品供应链,确保食品安全;航运巨头MAERSK利用区块链技术,整合全球集装箱物流信息,成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美国公司SKUChain利用记录在区块链中的可靠库存、物流数据,为供应链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由这些区块链技术使用的端倪可以看出,区块链技术将改变人们之间的合作方式,增进人们的互信。
有关于区块链技术应用习总书记强调:“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习总书记提出的区块链技术的这一系列优势,可以完美地化解目前供应链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因此根据供应链的特点,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系统,作为一个公平可信的信息平台,沟通供应链的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质量检测机构,整合供应链条中的物流、票据流、资金流、合同要素、质量检测数据、财务指标等信息,为相关企业提供足够的信息去防范财务风险,为企业间的争议解决提供更加公平可信的证据链。
煤炭供应链是比较典型的具有高财务风险的供应链体系,因此基于煤炭交易的特点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煤炭供应链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系统(以下简称该供应链系统)将会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区块链技术虽然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但却具有着与生而来的对公平公正系统的追求,因此区块链系统的硬件系统应当是多节点、广为分布的,软件系统的内在逻辑却是一致的,这就是要确保市场参与者以相同的规则去进行数据的录入,其大致规则如下:每个供应链信息区块包括标识区块头和数据区块体两部分,区块头中包含着本信息区块和上一信息区块的HASH值,为保存在区块体中的实际交易信息提供准确的辨识标识和系统位置标识,以发生时间为序形成相关的供应链信息区块链。新形成的供应链信息区块需要被其他参与者以一定机制储存后并入链条中,修改供应链信息区块需要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认证,因此减小了信息被篡改、毁坏的可能。
煤炭供应链涉及的上下游企业众多,包含交易所、煤矿、贸易商、各种使用者等等,这些组织各自购买设备,并通过授权后加入该供应链系统,形成行业的联盟链,节点由供应链的主要参与者维护,其数据只允许系统内不同的机构进行读写和发送,并确保信息安全与隐私。
目前企业的信息获取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各自为政的现象,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部门都存在信息不同步的问题。比如一家煤炭供应链企业的财务部门掌握资金流、票据流的信息,但却对煤炭质量、物流信息等业务部门掌握的信息缺乏了解,业财间存在沟通问题。这些企业内部、企业间信息衔接问题,正是财务风险最容易发生的地方。因此该供应链系统以煤矿为起点,以合约为单位为每一批煤炭设定识别信息,其中包括吨数、煤炭指标等信息,并跟踪记录煤炭实物流转过程中的资金流、票据流、物流、质量检测等信息,并通过技术手段核对货、票、钱之间的勾稽关系,以确供应链全程产权明晰、责任明晰、交易链条上下衔接以避免信息盲区。
信息流的整合,为智能合约在该供应链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契机。供应链体系内的合约嵌入到该供应链系统中,随着各种信息条件的达成,如物流状态、开票情况、资金流向、账期等等,系统程序自动判定合约生效、合约履行。如果能够实现这一智能合约,将为煤炭供应链系统节省大量交易成本和履约成本,一定程度上推进企业的业财融合,提高企业间的互信,化解非系统性财务风险,同时可以促进煤炭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该供应链系统并非是公有链,而是面向煤炭供应链企业的私有链、联盟链,因此对信息安全有着较高的要求,部分数据要做到可以被相关人员查看、操作、验证但不能被非相关人员查看,以防止商业机密的泄露。因此,需要严格限定煤炭供应链的上下游相关企业才能加入该供应链系统,以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身份识别码,操作人员也要实名认证,操作、浏览都会留下不可逆的访问记录,确保财务信息安全。此外在联盟链中也需要区分公开信息与非公开信息,比如说需求方的招标信息就可以设定为公开信息,公开要约设定智能合约,使招标信息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提高经济效率;而非公开信息只能在被交易双方看到,如果需要解决争议,可以相互同意调取交易链条的全部信息,为仲裁机构提供完整的证据链。
该供应链系统虽然是去中心化、线上的,但却是对实体经济的补充,因此该系统需要主动与监管机构配合,才能发挥出该供应链系统应有的作用。如接入税务系统发票数据、央行资金流动数据、工商监管数据等等,实现智能化的数据预警系统,自动审计核对机制,实现以技术提高监管效率,以监管促进供应链健康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