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鹏 郭碧蕾
(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71005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文化形态及其构成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结合网络空间发展新场景、新形势,提出了“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306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的目标要求,《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指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2]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功能,提升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进而形成中国力量,是“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和重要环节。由于网络社会独特信息生成与传播方式、多元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信息茧房”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网络空间主流文化认同分化、舆论场上话语类聚冲突、价值文化冲突与意见撕裂等频频出现,带来了社会文化凝聚力流失问题,迫切需要在网络空间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流形态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夯实精神基础、形成价值共识进而推动中国之治。
网络空间这一概念描述的是由一个计算机网络构成的、拥有庞大的三维信息库和各种信息高速流动的广袤空间,也可以被描述为网络数字平台上联通的工具系统及其所带来的互动集合统称。随着新科学技术手段的升级迭代,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加速了网络空间文化的交流、传播与生成。“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3]159网络空间文化基于现代互联网数字化技术不断演化发展,破除了文化传播时间与空间的藩篱,延展了优秀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拓宽和创新了文化的表达范围和表现方式,但网络空间的去中心化、多元多样性、平等性、草根性、流动性等特性也带来了文化认同分化和文化凝聚力流失等一系列挑战。
文化凝聚力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某文化体系对其文化共同体成员所形成的统摄力、吸引力、感召力,这种力量促使文化共同体成员紧密地团结起来,自觉维护其文化共同体的利益”[4]。文化凝聚力是国家凝聚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形态一般是指事物发展所呈现的一种外部形式和状态,文化形态是文化的存在与表征方式,一般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等具体形态,也可以分为主流与非主流形态。新时代主流的文化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居于文化核心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源头的革命文化、作为主体内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具体形态。非主流文化形态是多种力图与主流文化抵牾、背离、抗衡、角力、博弈甚至取而代之的文化形态的总和,常隐含和混杂在网络“民间舆论场”和大众文化之中。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则是在网络特定时空环境中通过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文化体系对受众成员的精神引领和行为统摄,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等维系和强化民族与历史认同,通过网络大众文化激发网民在共同体层面上的共情共鸣,使网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形成社会认同、情感皈依和价值遵循,进而形成亿万网民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和团结凝聚的精神状态。
当前我国正处于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的社会转型期,国内外不少研究者都认为当下中国需要凝聚社会共识,提升国家和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有学者提出,“从深层次看,社会秩序归根结底表现为一种文化。……每一阶层都有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但今天的中国缺失这样一种社会文化”[5]31,并将“社会文化凝聚力的流失”列为社会可能要面临的“失序”状态。我国在实现飞跃进步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存在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社会内部穷富差距扩大以及不同圈层之间连接脆弱性、不平等、排斥等现象。网络空间是网民观念博弈、思维交锋与行为交互的主要场域,而社会多元分化的格局决定了网络空间这个信息大平台中的个体观念认知不一、群体互动困难等状态,管理难度较大。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网络虚拟空间的抽象化、符号化和“选择性”的反映,如果任由上述发展中的问题在网络世界投射和传播而不加以分析和引导,就容易造成网络空间思想文化观念的混乱和涣散,大量的分歧与争论会耗散社会发展合力甚至付出沉重社会代价。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积淀着深厚的价值底蕴,是综合国力重要构成因素。以提升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为目标在网络空间对优秀文化进行创新变革,特别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网络空间的指引作用,以中国梦的美好夙愿凝聚社会各阶层共识,黏合主体间共同价值追求来团结中华民族理想信念,建构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有助于增进网络社会共识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因此,调动网络空间一切积极因素,通过强化网络空间文化治理促成消极文化因素转化,有利于集结各方力量与智慧,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凝心聚力。
提升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在社会整合过程的作用,以网民的文化认同为关键环节、以提升网民文化自信为重要目标来增进网络社会的凝聚力。而文化认同恰是增进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要求。提升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为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了强劲动力,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根本支撑。同时,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共享平台,网络空间的突出特性是无国界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空间无主权,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的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文化全球跨国界传播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加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有助于提升网民的文化自信,是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有效应对意识形态内外部挑战的紧迫问题。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推行网络战略,网络空间的大国博弈进一步加深,国际社会反华势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借助网络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图谋,利用网络信息传播优势对我国思想文化战线进行虚化、淡化、腐化、丑化、融化等“文化侵略”,打着“网络自由化”的旗号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进行隐性渗透。基于此,提升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要为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筑牢网上思想舆论防线,进行有效抵御,在网络空间培育价值观自信,维护主流价值观为核心的网络生活方式,夯实国家安全的文化认同基础。
在协同推进网络强国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引领,通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的发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基因有机地融入网络社会中去,不断丰富和发展革命文化的时代内涵,真正发挥互联网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载体功能,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2(21)》显示,截止2021年11月,中国移动互联网Z世代即出生于1995—2005年的“网生代”活跃设备数近3.25亿。青年群体是互联网主力军。传承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和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对培育“时代新人”至关重要。因而亟待供给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为内核的文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构筑充满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网络文化共同体生活空间,涵养与化育网络空间这一“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浸润网民精神世界、净化网络环境、筑建精神高地,为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指引,构筑中华民族网上共有精神家园。
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的变化受制于多方因素,网络空间里技术手段不断革新、社会转型期新旧观念与文化冲突不断演化、价值观念秩序不断被建构,网络文化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足,文化安全相关制度化建设尚不完善等都构成了制约因素。从网络空间主要存在的文化形态分析,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提升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如下几个方面。
网络互联互通搭建了大众交往与文化交流的渠道,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不断革新的技术与传播方式破除了时空藩篱,不断塑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全新场景和环境。在网络空间多元化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态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观网络传播面临“价值性被网络交往话语的娱乐性稀释、权威性被网络舆情的非理性消解、公共性被网络传播文化的个体性削弱、民族性被网络传播环境的开放性淡化”[6]等诸多困境,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延伸性加速了意识形态的对垒、交锋与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使得网络空间中主流价值面临着基本立场不一、认同分化等困境。拥有网络技术优势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力塑造网络这一“第五大战略空间”并运用其进行文化内容的跨国界传播,必然出现西方意识形态推销与“文化入侵”现象,例如网络中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思潮、资本主义文化等传播内容暗流涌动,冲击侵蚀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西方文化霸权的侵袭、公德意识的缺失和网络社会治理的局限带来的影响,使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危机。”[7]国内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多元化,网络媒体德性与责任缺失下忽视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引导,皆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阵地的壮大提出了挑战。此外,网络空间文化传播话语范式转变不足。在内容供给方面,说理性内容较多且表达方式单一,整体缺乏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加以适应网络形式和网民喜好的创新创造,生动性与吸引力不足,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范围不平衡、受众面有限,难以获得情感认同,无法指导网民行为真正落实落地转化。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网络舆论引导的机制和网民思维新特点等研判机制不完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较为流于形式导致网民认同弱化。网络文化信息监督和管控缺位,在文化培育及传播过程中缺乏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有机融入,部分网络文化呈现碎片化、快餐化、浅表化、庸俗化、粗鄙化、过度娱乐化发展趋势,滋生受众极端个人主义的偏向,长此以往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与受到资本力量推动的享乐主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实用主义理性等在网络空间受到追捧等情况相比较而言,网络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则受到了“冷遇”甚至“冷藏”。这固然与一部分青年网民存在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不甚了解甚至抱有“过时论”“无用论”“代沟论”等错误观念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在网络空间里缺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进行大众化和创造性转化的有效内容供给,传播渠道相对狭窄和网络传播资源投入不足,“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时代相适应,与新型媒体相契合,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难题还没有被破解。一项调查显示:“62.7%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展示方式缺少新鲜元素;61.2%的受访者指出存在篡改严重、歪曲重要事实的问题;56.6%的受访者指出一些宣传和展示方式单调死板。”[8]网络新技术在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传播手段和效果等方面有巨大潜能尚未完全释放,亟待在网络空间继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对其蕴藏着的丰富内涵进行适度合理转换和提供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范式。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形式没有更好地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对传统文化创新变革性不足,对网民群体吸引力不足。作为精神食粮“替代品”,一些网民长期追捧“番剧”、英美剧等,以西方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形式的冲击及其宣扬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消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中“集体主义”这一核心观念,无形中浅薄化和置换了中国文化的内核。网络空间一些网站和文化开发主体为了博人眼球和更多地吸引浏览量,过多追求经济效益和商业利益,仅满足于快餐文化时代个性解放与互动交流的情感诉求,衍生出许多媚俗化、低级趣味的信息推送,“告别革命、躲避崇高”,而忽略甚至消解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崇高价值意义,致使少部分受众出现文化的自觉选择性粗鄙、传统文化观念淡漠、民族文化身份弱化和民族心理的自我“矮化”现象,长此以往容易滋生文化认同危机,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成为“小众”叙事和陷入故步自封的泥淖之中,促使网络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丧失影响力。
网络具有社会公共生活空间的基本属性,网络空间大众文化是在这一公共生活空间中以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动漫等多种新形态表达的一种表征社会大众需求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发挥着为广大网民提供精神食粮、彰显个性和满足心理需要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商业力量驱动平台、用户内容生产为主导的网络大众文化近年来在传播方式上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是在市场资本逻辑驱动和利益驱诱下,以算法等技术分析网络用户偏好,在圈层基础上进行内容定制、分类推送,内容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在效果上呈现出欲望叙事易使网民沉溺和耽于感官愉悦、价值虚无主义泛滥,催生了分化和类聚的“圈层化”现象蔓延等负面影响。网民在圈内成员同质思维、相似文化兴趣和相近话语表达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共同建构圈层,固然适应了当代个体猎奇、求异、渴望灵魂慰藉的心理归属感和存在感,满足了圈层内小众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但是,圈层内部由于成员内心自我封闭、沉浸于标榜个性、排斥异己的网络圈,长期习惯于虚拟“圈内”表达宣泄而与现实“圈外”交往沟通脱节,形成“信息茧房”与认知鸿沟,加剧了制造“认知错位”和“意见壁垒”等消极作用。如果网络大众文化无法找到融通圈层与网络社群内外的关键点,就难以实现对网络受众的有效疏导。“圈层化”降低了社会黏性,难以增进共识和凝聚力,网络空间大众文化无法实现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同频共振,加深社会圈层化负面效应,从而离散成员之间凝聚力,成为对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提升的阻碍因素。此外,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文化内容呈现出诸多新特征,颠覆了传统文化内容生产方式,带来了“当代风尚与传统价值的断裂、多元化与主旋律冲突、不同类型亚文化的碰撞与摩擦、追求个体自由与刚性管理要求不匹配”[9]等一系列网络文化价值选择的矛盾与冲突问题。进入网络自媒体直播时代,神曲、段子、土味视频等社会“草根文化”生态开始形成。这些自媒体平台在发挥积极功用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恶搞等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消解与抵抗、低俗化严重污染网络文化风尚、网络文化平台建设传播失衡、网络空间文化资源规整性差和治理困难等问题,其进一步助推了网络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传播,削弱了大众的文化凝聚力。
网络空间文化的发展及其文化凝聚力必然是一项在社会文化生态复杂、网络思想文化内容庞杂、网络关系错综复杂和网络环境千变万化的过程中寻找“实践主体”和发挥其“实践力量”的系统工程。基于人机融合趋势与网络虚实统一规律,要紧紧抓住提升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发挥的对象——现实世界的人及其思想价值观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凝聚主体间共识,提升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
文化承载着人共通的价值和情感,要紧密围绕人的思想、立场、观点强化渗透教育和引导。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0]178应提升网络空间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力与引领力,牢牢掌握网络空间的精神生产支配权,维护网络文化安全。在网络意识形态与文化工作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核心指导地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渗透引导,实现对网络空间丰富多元价值观念的有效整合。
具体而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三种力量,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隐含于各种网络文化产品和文化实践活动中,渗透进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环节。一是道义高度。在网络空间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优势,是凝聚人心、主流意识形态获得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思想文化核心不能“高高地悬在空中”,要以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话语宣传方式扩大主流理论影响、争取网民,进一步促进网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二是理论深度。马克思强调要运用理论的彻底来说服人,抓住“人本身”和事物的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网络文化现象及其冲突,以先进的科学理论来指引,以民主地相互沟通、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的方式来化解思想分歧和认知矛盾,回应错误网络思潮。要将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网络,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魅力。三是情感温度。马克思曾以“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来赞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在关切时代重大问题、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基础上诞生的,植根人民,理应具有人文关怀,给人信心和力量鼓舞,尤其是在突出“民主性”“平等性”“交互性”的网络空间,要凝聚人心,必须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润物无声的方式,以质朴通俗的语言,关心和回应人民所思、所想、所盼和实际问题。通过满足不同受众群体文化需要拉近受众距离,让主流思想理论深入人的心灵,陶冶道德情操和升华人精神境界。“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3]17-18要推出更多价值导向正确的网络文化精品,善于运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成绩和事实教育引导网民。运用重大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如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等,举行网络纪念活动,树立和坚定人民的信仰信念信心,使之切实成为指引、支撑和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
数字化、符号化与可视化是网络空间文化形态最基础的特征,也是文化总体发展的大趋势。面对网络空间技术新变革、新形势下,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就必须在适应这些特征的基础上创新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文本、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网络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内容的数字化编码和转码。换言之,只有其精神内核转化成了网民日用不觉的生活方式,才能赋予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真正的生命力。
具体而言,一是传承时代精神。要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创造活力,必须秉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实现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融合,与以图片、符号、表情包为代表的网络文化表达机制相融合,让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跨越时空和国界,服务和滋养当代网络精神文化生活,赋予其内容鲜活脉搏和时代温度。二是纳入新鲜元素。将经典叙事注入新内涵并转化为日常生活化运用,为优秀文化焕发生机活力作出新诠释、提供新契机。譬如一套由清华大学创意团队将拥有3600多年历史的甲骨文的外形语义与当代大众审美架构结合,使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形成了甲骨文表情包这种新鲜表达方式并爆红于网络,为网民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认同搭建了桥梁。三是培植新鲜血液。加快促进网络空间文化主体生产变革。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学大师、文化名人在网络空间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引导青年网民群体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系,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要让年轻一代在弘扬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上发挥更多的想象力、个性化和创意,容纳更多健康的文化趣味。如李子柒运用短视频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乡村“田园慢生活”的元素,既强化了网民的传统文化价值认同与情感共鸣,又传播和活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要大力推进古籍数字资源库和网上革命博物馆等文化惠民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借助免费阅读和数字化使这些优秀文化资源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避免束之高阁,提高文化经典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现实影响力,赋予优秀文化资源新的生命力。
提升网络空间文化凝聚力需要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频共振,优化相关体制机制来促进网络大众文化的繁荣兴盛。
一是优化网络文化空间价值导向机制。以弘扬真善美、发展积极健康和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为目标,对网络文化生态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反馈和调整,形成更加清朗的网络文化环境。有效研判和及时反馈网络文化的新特点、新动态和新诉求,利用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并开展价值引导,努力降低“圈层化”现象的负效应。二是健全网络文艺内容生态治理体制机制。要优化网络文艺创作与传播平台的管理机制,以《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对网络中宣扬民族分裂思想、煽动宗教极端主义等文化作品坚决制止和处理。强化网络文艺评论工作制度建设,弘扬和运用好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体系这一共同标准和话语,对价值扭曲、道德失范的不良网络文化作品敢于批判并形成有力约束,促进网络大众文化健康有序传播。要动员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规范网络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形成多元主体良性互动,既激发网络大众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又实现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三是加强人力等资源投入保障机制。投入物力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及正面引导工作,重点宣传、推介与扶持优秀网络大众文化作品,努力提升网民的媒介与审美素养。同时要加强和改进文化统战工作,注重加强网络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引导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成为引领和繁荣网络文化的有生力量,通过这些文艺界知名人士及其生产的网络大众文化精品,充分发挥其“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人文关怀作用,提升大众文化的向心力和整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