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自觉 交往自信 笃行自强
——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进路理性向度省思

2021-01-29 01:23
社科纵横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

康 晗

(1.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河北 石家庄050000;2.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830046)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近代思想文化转型和变迁的历史洪流中,始终关注探索文化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进程中应发挥何种作用及如何发挥作用。在对百年文化进路的动态规律分析中,中国共产党焕发着对文化鲜明的体悟动能与实践潜能。作为创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行动主体,中国共产党文化进路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探微,也是哲学理性精神在文化领域的全方位多向度解析,创构价值自觉、交往自信、笃行自强的文化理性图景,且彼此互嵌融合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化进路中。

一、以文化自觉为依据的价值塑造

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领悟与觉解,蕴含着对文化起源和趋向的回溯和前瞻、对文化记忆的追寻和重建、对文化价值的透视和体认、对文化功能及规律的挖掘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就是增强文化主体性对中华文明及人类智慧之价值的认知认同、共同守护与建构的责任担当和政治自觉,着眼于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使之成为培塑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一环。

纵观20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对文化进路的探索就是在不断自省中的文化自觉之路[1]12,而认识并塑造历史文化演进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是一个政党文化自觉的核心要旨。不断释放文化活力并树立中华文化精神坐标,探索文化发展态势、转换文化治理理念,通过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追求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应然意涵贯穿始终。

(一)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初心宗旨

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进步归根结底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强调,“对宗教批判最后归结为对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东西的一切关系”[2]1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下,人的全面发展不单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不断超越束缚,为推进人的自由及实现人类解放的实践路向。作为中国化的人民性思想滥觞,中国共产党不仅阐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及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同时汲取中华文化中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精髓,提倡发起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运动[3]。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实现增进民生福祉与提升人民幸福质感的同频共振,昭示中国共产党自觉的文化价值观。

毛泽东基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反思,探索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提出“兵民乃胜利之本”的著名论断,科学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倚重对象,集中投放于变革社会制度和人的自由解放层面,在人的全面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新中国成立后,主张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途径,塑造“又红又专”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年大学生以及“社会多面手”标准工农商学兵三类新人,为共产主义社会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新人”因子。邓小平反思“文革”经验教训,破除禁锢中国人民头脑的封建文化糟粕,在获得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属性,在改革开放之始提出经济导向型的社会全面发展观,大力解放人民思想,着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江泽民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相结合,同时论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互动共进的发展导向,将人的全面发展视为中国现代化目标的价值选择。胡锦涛明确文化属性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四个新一代”要求,对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文化创新体系提供新标准,旨在提高全民族精神境界,依靠人类全面发展的能力抵达真正自由的王国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将人的文化性隐喻转换为显势,他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4]150没有“人的发展”的发展缺失科学理性定位和价值功能选择。在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意蕴聚焦为“人民幸福”,蕴含着深邃的历史智慧和现实观照,凸显实现中国梦的最终落脚点和价值归宿,把当代人的全面发展事业推向更高阶梯。

(二)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理念认同

“家园”生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词义语境下,中国自古就以家国天下、家国同构为政治基础和伦理标准,蕴含以仁义礼智信为导向的原生态处事之道,后变通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理样态。区别于儒家等级社会秩序观生成的臣民意识,家园是由现代理性政治文明构筑的文化生态与秩序空间,呈现国家、民族、公民间的和谐认同图谱。共有精神家园重申多难兴邦的中华民族为多元一体、复合而成,同时具有共同性与共通性[5]。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正是基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民族国家建设经验,总结演绎出的话语建构的变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6]中国共产党是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发掘其时代价值,实现与现代文明观、时代精神的交融创新。

1.首先自觉弘扬民族平等思想。中国共产党自觉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在历史转折时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民族平等的“中国之治”证明民族政策优势,形塑民族国家的现代性内涵,既承袭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历史格局,又蜕变成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初显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雏形。中国共产党通过真正的民族平等汲取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奠定交融发展、多元共生的历史底蕴,引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伟力。

2.培养公民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公民从民族历史溯源中复归本然,自觉重拾历史转承同文化变迁间的蜕变融合。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在个体自知、民族记忆、理性认知与情感依托层面的四重统一化逻辑,需要建立公民对大众主流意识文化的价值审视,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熔铸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情感纽带和灵魂造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谙习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和价值意蕴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寻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基点,参与构建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诉求,优化公民文化认同的路径选择。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重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新起点,准确把握公民对文化认同积极有为、主动作为,培育和塑造积极进取的文化新理论,进而找到主导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强化公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自觉意识,在各民族共享文化凝聚和创造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文化根基。

(三)以推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为终极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历史也就越是世界历史”[2]12,世界性普遍交往使人们超越地域文化的偏执心理,扩展至属人世界的历史性一般个体,费孝通先生将文化自觉本质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予以概括呈现。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化创造和文明延续的省思中,一直赋有守望相助的大国担当、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从儒家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理念,到法家“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的胸襟及道家构想的“藏天下于天下”的境域,无不与古代圣贤一以贯之的“天下一家”叙事视角相契合。中国共产党承继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理论旨趣,秉承“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文化基因,践行推己及人的思想智慧,追求人类社会共同福祉。

青年毛泽东在长沙发起新民会之际,就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目的,追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7]25。毛泽东在《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紧密地与世界连成一体……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能离开世界而孤立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中国应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面对国际形势新变化,邓小平适时提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航路。江泽民强调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注意,有助于整个世界文明的对话,为世界文化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胡锦涛立足中国国情基础,提出“和谐世界”思想,突出强调文化多样性的动力作用,加强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借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发展格局中的秩序图景,探赜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多维意蕴,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地区开展文化交往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冲突,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智慧。

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真理与人类道义的双重制高点,锚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应全球碎片化发展态势,引领中国人民凝聚起共建共赢共荣的强大合力,推动文化共生性进步与世界共享繁荣之道。聚同化异,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思维超越资本主义文明二元思维,突破西方传统的零和博弈束缚,创新文化理论供给,实现共享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发展愿景,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以文化自信为动力的交往形态再造

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支撑和交往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视阈从党史回溯至中国近现代史,赓续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党的百年文化进路走出自身独有的康庄大道,融民族性、时代性与开放性三重形态为一体,将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全球多元文化,释义为动态、赓续、融合创新的进程,肯定传统文化渊源定位,重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现实价值,借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将普惠文明纳入全球多元文化场域,彰显百年大党厚植文化根基,涵养文化自信,向世界预示多样文明和谐共处的价值张本。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交融形态

在推进传统文化融入党的文化进路中,批判继承交融形态成为贯穿始终的基准线。早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倡学习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给予批判总结,是学习的另一重必要任务;毛泽东就在批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唯心观点后,提出人民创造历史群众史观论断;在传统矛盾范畴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矛盾论演变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核心法则,通过变革古代的知行传统关系,缔造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合一观;批判否定传统文化的突出弊端——鄙薄现实、颂古非今倾向,弘扬真善美现实主义精神。邓小平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将共同富裕和人民既得利益作为冲破平均主义的目标手段和价值取向,兼顾多元利益需求,冲破传统道德羁绊,锻造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时代精神;“小康”概念经过邓小平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底色,后延伸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政治理想;依据求同存异的文化内核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策略,实现对大一统思想的历史继承和时代超越。江泽民跨越“礼法结合、德行参照”思想,批判继承德治文化传统,摒弃德凌驾于法之上的片面缺陷,用社会主义道德取代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衡量标准,系统地提出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源自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区别于“家天下”思维下提出的治国策略,追求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服务的宗旨,从而消解人本思想中历史局限性,实现思想意涵的蜕变和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创新性和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重新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码中华文化血脉基因,守住民族发展的根和魂;“中国梦”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传统文化“大同理想”这一共识性价值的现实主义话语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价值理念,驳斥西方文明冲突论及零和博弈论,为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复兴光谱贡献中国力量。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进路坚持党的文化使命与历史使命密切相连,释放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生命力,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文化建设的哲学意蕴与历史根基。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时代的交汇形态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质性特征和革命文化多元价值内涵,担负历史重任服务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探赜契合时代发展趋势,符合人民大众需求的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群众文化创造活力,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理性继承人类精神成果,并在多元文化相互交汇影响的文化领域中不断拓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场域。

从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演进轨迹中回视,在不同历史阶段总会催生新的文化思想,收获新的文明建设成果。毛泽东审思唯物史观考察文化构筑实质,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萃取新民主主义文化精髓,即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原理与中国实践、文化历史结合的真理性认知,由科学性、民族性和大众性三重属性武装起来的文化生力军所向无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积极倡导和发展“两为”方向的社会主义文化,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文化活动。毛泽东明确谈道:“要把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裕、强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8]476意蕴深刻的文化思想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基本经验和理性根基。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对待文化教育事业和知识分子的重视,特别是“两个文明”一起抓,教育必须“三个面向”文化实践策略,反映现代化建设中先进文化发展与改革指向。江泽民强调,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现实性人的全面发展[9]124。胡锦涛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激发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主体活力,汇聚强基固本的文化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先进文化建设新理念与新战略,“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等战略规划,对凝聚人类共同价值的终极信仰、化解世界文明冲突具有深远意义。

(三)全球多元文化:尊重差异的交互形态

全球化已成为研究文化问题不可回避的时代场域,强调文化表现领域的全球性视野,由此可能带来文化趋同性后果,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价值体系不断向其他地区渗透,企图主导文化全球化。在此态势下如何坚守民族文化特性,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语境,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紧迫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在全球化境遇下构建新的文化蓝图,须审视化解文化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张力问题,理性进行文化自我与文化他者对话。早在五四时期批孔反儒的文化思潮中,毛泽东指出,“世界文明分为东西两流”,而视“东方文明”为中国文明的同一语词,是同西方文明齐足并驱的文化形态,彰显青年毛泽东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对于外国文化不可盲目搬用,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维度,批判吸收与创新发展西方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批判以西为师,扬弃以俄为师后,将文化立足点置于东方文明的基础上,指向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的革命精神,开辟独立自主、兼收并蓄的“文化之治”新境界。邓小平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外来文化思想和表达方式进行鉴别和分析,警惕和抵制庸俗腐败的文化虚无主义破坏力,坚守文化阵地,自觉清除精神污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摧毁霸权主义文化渗透和“入侵”,增进最广大人民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江泽民提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方针,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对中西文化关系问题的重新认知,理性分析文化社会结构定位和历史定位,发展面向世界与未来的科学民主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胡锦涛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构架,倡导建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和谐文化局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发展追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加以阐释,在中西文化呈现交流交锋交融的基本态势下,延续中华文化精神命脉,守住民族文化边界,构建中华文化话语体系,创造出既彰显中国特色又凝聚国际价值共识的思路和智慧,以互惠和共存关系修正阻碍人类共同命运和价值安全的错位关系,为世界提供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文化进路一方面能积极将西方文化中优秀元素“引进来”,另一方面又努力保持和伸张自身独特个性,坚守文化主体性,不断形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家特质和民族身份,形成勇于直面世界、接纳异己、表达自我的过程,避免“唯我”或者“唯他”两种非黑即白极端状态,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全球化境遇中的文化自信。

三、以文化自强为旨归的实践策略重构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发展进程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其要义重在实践、意在改变、旨在创新,价值塑造中以人民和民族作为基本着力点,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自觉路径转向,在文化交往中培育践行和构筑自信的交往理性态度,而文化自强将作为认识和实践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进路的笃行策略。

(一)从“自”出发,释放文化创新能力

历史地实现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伟大飞跃,释放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动力,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不忘传统、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创新的使命旨在为传统文化灌输时代价值、为现代文化涵养传播场景,为未来文化优化供给内容。

1.科技能扩宽文化创新升级的过程逻辑、维度聚焦和实现路径。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倡导科学,尤其强调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毛泽东从认识论角度出发,强调从自然那里达到自由是文化意识觉醒的一种解释进路。科学技术的倡导与实践对革命年代党领导发展区域生产、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及破除封建迷信有所助益。改革开放再出发,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站在全球科技创新策源高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凭借文化引领科技赋能,提高中华文化价值创新系统的整体效能。江泽民以科技创新塑造文化创新优势,弘扬民族首创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科技创新动能。胡锦涛强调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重塑转型期文化基因与科技资源融合发展。进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不仅催生文化业态深融质变,测绘人们的文化理念和方法,化解文化生产的利益冲突,重构社会文明秩序,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复活与再造,通过科技媒介技术、时空场景创新发展现代先进文化,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实现文化强国迈出坚实步伐。

2.教育是人文化成的过程,是中国语境下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然之选。列宁曾说,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的。在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干部中开办党校学习机构,在农村设立免费小学的临时教育机构,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后,在根据地开办夜校、冬学运动、妇女识字班,提高群众的道德教育与文化素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突出教育优先地位,将教育作为文化战略着力点进行重点突破,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采取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等多项举措。江泽民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国战略,强调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提升教育立法实施效果。胡锦涛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高质量发展与繁荣。习近平总书记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创新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优化人才培养机构,改善人才队伍布局,树立科学正确评价导向,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必须适应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和实践指引。

(二)以“强”为靶,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

文化话语权已成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尖兵利刃,国家自主架构本土文化话语体系,旨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权益,主导文化功能和价值的融合发展。把中国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资源盘活为文化资本,向世界传播“中国好声音”提升文化理念支撑,需充分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建构中华文化话语权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摆脱西方强势文化话语下的他者地位,是对繁荣发展中华文化思想内涵的科学把握和行动自觉。

早在艰难的中共苏区时期,毛泽东面对劳动大众文化话语权缺失状态,提出文化教育改革,挣脱加之于工农群众的精神桎梏,建构新型工农苏维埃文化形态。新中国成立后,坚持“引进来 走出去”“让中国了解世界 让世界认知中国”相结合总体策略,毛泽东指出:“中国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平等互利”“求同存异”的具体策略,打破西方话语霸权下的中国扩张论。邓小平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明确提出对外开放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论断,积极开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和一些重点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互访。江泽民适时提出“走出去”战略,博采众家文明之所长。胡锦涛反复强调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打造主流新媒体优势,充当中华文化走出国门的助推器,重视自媒体对外传播价值,将中国文化多彩魅力转化为发展活力,让中国声音传至更远更广更深。

树立自觉的文化开放意识、坚定对中华文化绝对自信,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为中国文化话语权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发展路向。站在新历史起点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思索人与人之间超越边界的沟通,规避在国际文化场域中被迫失语,为弱势国话语突破强势文化吞噬的困境创造条件,利于为世界提供东方文化新视角,重新审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进路通过拓展理论内涵和实践范式,旨在增强文化认同,发掘文化时代价值,破解文化发展瓶颈,构建合理的文化秩序,以文化自觉的意识和行动表征价值塑造向度,揭示中国共产党自觉地“为人民”、为“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价值立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其交往行为意在昭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对话,立足现实的时代精神,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凸显交往形态的理性再造。通过文化自觉的体悟和行动,构筑文化自信交往模式,最终归宿于笃行自强的实践策略,三重理性向度虽各有侧重、各显珠晖,却又共同互嵌于党的百年文化进路中,成为形构党的文化进路学理精审、架构严谨、立意高远、运思独特的有力佐证。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