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音靖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在我国近些年的飞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校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在国家基础设置的建设过程中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方面都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现在,随着高校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劳资工作的管理问题成为重要的问题之一。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日常工资变动,根据教职工的年度考核结果、职务变化、任职年限、来校工作时间等情况,完成全校人员薪级工资、岗位津贴调整;办理退休人员待遇预发;特聘教授工资调整;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完成在职人员探亲费、交通费、困难补助费等福利的报销、发放工作等等,涉及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
做好高校的劳资工作不仅符合新时代高校管理的发展现状,还可以促进相关专业人才的储备与培养,进而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提高高校教职工的满意度和对高校的归属感。
高校劳资管理工作必须必须坚持党组织领导,遵守劳资工作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国家和省有关事业单位的政策为依据,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岗位绩效为核心的考核分配制度,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并且,劳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辨别是非能力以及专业的技术素养。同时,在明确自己工作的目标与重点内容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要做好劳资工作转递与咨询的本职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管理和服务,让高校广大教职工满意。
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当前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的高校部门多、管理各层不同,这就使得教职工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明晰,而在日常的年度考核体系中存在着一些不够健全的地方,这样就使得高校里一些有能力、工作积极性高的人在工作中容易失去信心。这样很难体现出同工同酬的原则,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容易挫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对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2.高校的劳资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盲区,管理者可能对劳资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高。部分高校管理者存在认为劳资管理工作就是算工资和交保险,对高校的劳资管理工作方方面面缺乏足够的认识的问题。同时,极少数管理者持有只要大部分教职工对劳资管理工作没有提出强烈意见,就算是完成工作的片面的看法。
3.从事劳资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够,工作中存在一些欠缺。部分高校劳资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技能和素养不足,对国家管理政策理解上不到位。这种情况会导致教职工来咨询一些劳资相关的政策的时候,解释不准确,从而在办理相关业务手续时流程不够准确,使得影响到高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引起教职工的负面情绪和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不满。
1.提升劳资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高校的劳资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为繁琐复杂的工作,对从事该工作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相应比较高,专业技能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劳资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劳资工作人员想要做好工作,就需要跟随时代的潮流,通过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来提升自身知识储备。
同时,劳资工作人员需要坚持党组织领导,遵守劳资工作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国家和省有关事业单位的政策为依据,确保劳资工作内容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按时将符合政策的福利和工资发到教职工手中。
2.健全劳资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劳资管理工作与全体教职工利益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要想教职工在高校中获得归属感,就需要站在教职工的角度,为他们考虑,通过不断地完善劳资管理制度来保障职工权益。以岗定薪,按劳分配。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岗位意识,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和完成本职工作的数量、质量确定薪酬待遇。同时,注重绩效,体现公平。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规范和完善校内收入分配体系,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3.加强劳资管理工作的宣传,让更多的高校管理者以及教职工了解相关的劳资管理工作内容以及劳资相关的政策。促进全体教职工对劳资工作的理解,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教职工提出更加人性化的建议,从而劳资管理工作的效率,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加符合教职工利益的劳资工作的流程,从而提高劳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做好劳资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高校整体管理水平。需要认识到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认真总结不足的地方,制定更加健全的劳资管理体系,才能在根本上提升劳资管理水平,提高高校整体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