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洁
潮安华声群艺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逐步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很明显,数字化、网络化的生活方式是现代发展的趋势。网络信息技术也在改变艺术的形式,并在艺术创作和传播上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网络是新时代的产物,传统的民间艺术必须争取将新的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在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影响下,网络与民间艺术的结合已成为现实。传统的民间艺术与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网络时代特色的民间艺术。
网络民间艺术就是新的媒介环境下形成的,又有别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传媒与艺术宛如亲兄弟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都需要传播,需要有效的传播媒介。传统的媒介有口头的,有纸质的或其他材质的。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传播媒介的新变化,促进了传媒的发展。艺术和传媒各行其道的局面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在艺术创作中,电视、媒体、网络等大众传媒不但在传播方式上产生影响,也大大影响到了艺术创作者的思想、理念、表现语言和受众的思考,进而扩大了艺术受众的范围。媒体对艺术的影响是全面的,不只是在传播方式上,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以及消费上都具有重要影响。媒体的介入对传统艺术的发展过程产生影响,进而促进民间艺术新形态的形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这种新传媒是传播的工具,并围绕这种工具,形成网络社会这种社会新形态。在网络社会中,人是网络社会的网民。网民在网络社会生活中产生了独特的网络社会语言,从字、符号、语言和表达方式上都发生了改变,形成了网民自己的符号系统,用这些符号进行艺术创作,成为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更有冲击力的网络民间艺术。网络民间艺术是随着网络生活的形成而产生,形成具有独有的风格的艺术形式。网络社会的形成让信息可以随时生成,传播、互动、共享可以实时进行。这种全新网络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消除了歧视,实现真正的公平与平等,文化精神的传播也可以实时进行。民间艺术发展的前景更加美好,形成网络民间艺术潮流。
瓷板画是近年潮州彩瓷的新品种。以往一种新产品的出现,都要经过一个很长时间的推广才能让人们接受。在网络时代,对这一新的艺术品类的推广,使其很快地进入千家万户,瓷板的艺术特色及其广阔的表现空间很快地就为人们所认识,所接受,并融入民间的家居设计中。
网络民间艺术在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问题。由于网络赋予民间艺术更丰富的资源、成果和更自由的表现形式,大量重复的现象也肯定会不断出现。在网络民间艺术重复比较多主要表现在借鉴和复制。在网络民间艺术创作中,不管是以单独形式出现的作品,还是复杂项目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造型设计的同质性很高,表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等近乎相同。网络民间艺术作品的特征辨识,大部分都在特征与作品的及时性、广域性等方面出现过份雷同的现象。在网络民间艺术创作中,经常出现不同成果运用统一的点缀装饰。随着陶瓷制作技术的发展,现在能制作出的瓷板尺寸越来越大,这为潮彩大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有工艺大师将迎客松搬上瓷板画。在网络强大的推广之下,迎客松的瓷板一下子热起来。于是许多大师和匠人都依样画葫芦制作出这一题材的瓷板画。这个题材的瓷板确实是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可观赏性。但做的人太多了,水平相差甚远。且由于瓷板带出的制作成本高,作品的价格高居不下,最终成了无人问津的用品。这说到底是创作者对艺术的不自信,缺乏创新精神所致。这种简单的模仿或复制,既浪费时间、精力,降低艺术的品位和应有的魅力,又影响了网络民间艺术的整体水平,严重的会影响艺术的长远发展。
网络民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网络民间艺术作为综合性的知识门类,它涉及生活和艺术的方方面面。对民间艺术形式的研究需要将其放在对应的社会文化中进行全面的考察。如上所述,网络民间艺术的形式由于传播的方便、快捷和高效,现有的作品和研究成果不论是以个体出现,还是以整体出现,都鲜有创新力,并且由于主题、篇幅等原因,不能很好地将网络民间艺术的发展过程和真谛描述清楚,也难以形成一套全面的认知系统。如对网络民间艺术的概念和定义,应该在现代网络社会环境下,从网络艺术、网络传播、网络技术等层面上进行探析,但是真正能达到这个层面要求的显然没有达到;在对网络民间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对比研究中,也明显缺乏学科跨度,这样会使作品在网络传媒上的展示过于单一,没有“百花齐放”的景象,减小了民间艺术和艺术家作品之间的联系。在网络背景下民间艺术得到较好的发展,却也模糊了艺术的本源。
瓷板画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之处,经网络的宣传推广家喻户晓,广受欢迎。但是一块瓷板要成为家居装饰品,要么直接镶到墙壁上,要么要为其配上适合的木框。而直接镶嵌与加装木框的方式千差万别,没有固定的模式。网络的表层传播未能揭示这种新品类的基本特征与功能,也许是工艺大师未能与其他的工艺很好配合,或对其装配环节加以有效指导,结果影响了对瓷板整体的结构的把握,未能展示这种新品类的特色,降低作品的竞争力。
网络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且也高于生活,要注重从生活中获得养份。当然,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也应融入创作中。网络民间艺术作品才更有艺术价值。主流媒体的观点是传播主旋律,深深地影响并引导网络民间艺术的内容和发展。2008的北京奥运会,经主流媒体的全方位报道,许多奥运题材进入潮彩大师的慧眼,绘制出奥运题材的潮彩作品,借助网络快速传播,掀起了奥运主题作品大行其道的潮流。再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时代的强音,通过主流媒体让核心价值深入人心。潮彩大师也将其融入潮彩作品中,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主旋律作品,成为网络社会的主流。可见主流媒体与网络民间艺术的关系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在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与网络民间艺术研究创作直接影响着网络社会的舆论走向和发展。这样就不单单是艺术本身的问题了,而是涉及艺术健康发展的实践性问题,进而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可见,要重视网络民间艺术与主流媒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网络民间艺术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用俗语说就是一门综合性学问,它需要在整体性的角度,进行跨多学科、多门类的交叉研究。网络民间艺术的发展形成,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民间文化的发展要靠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因素的推动。网络民间艺术思维的产生与发展依靠生活的积淀和媒介推动形成,是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改革影响下的结果。因此,应从“民俗文化生态”开展,采用整体性的研究角度进行综合性研究。在网络民间艺术研究过程中,不但要从艺术内部着手,还要关注相应的文化生态的变化,这样既可以放眼于学科本身,又可以超越整体,向外部拓展。
网络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传承,但是这两者之间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生成、传播和传承中,都有着极大的不同。就网络民间艺术的创作和生成上,它是需要一定的网络平台和技术的支持,这也是告诉我们可以从相关的技术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就传播来说,网络民间艺术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多维度的传播,涉及其他传播学和新闻学方面的议题。就传承来说,网络民间艺术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变迁。网络民间艺术传承的主要力量就来源于年轻一代,那么随着时代的变化,年轻人越来越有自己的个性,那么对于传承来说就必须要广泛地涉及青春活力、兴趣爱好等,所以也要从社会学、文化产业以及经济学上进行展开考察。从研究方法上看,作为一门地方特色工艺,潮彩艺术要善于采用“多元化”的审美和创意模式,让潮彩艺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融合,为潮彩的技艺创新创造良好条件。
网络技术完全满足民间艺术的现代性特点的要求,并促使其不断向前发展。时代性不应只体现在理论层面上,进而要把时代性提高到“实践性”的层面。曾有人指出,如果民俗学、民间艺术学科将研究对象定位在历史残留物上,那么就会对学科存在的价值造成一定的威胁。在民俗学的当代问题的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地将民俗拓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这种科学的发展观对于网络民间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网络民间艺术的时代性已经为人们所认知。网络民间艺术研究延续了民间艺术和民间活动的时代性特点,把群众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对生活的认知归入研究范围之中,展现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然而,时代性的关注不能只针对“当下”,要从多方面入手,体现服务于“当下”的实践上,研究出更深刻的“当下”。
我国民俗文化学者曾强调民间艺术的“当下”功能,民间艺术的实践性具有服务社会的特点,要贯穿整个学科门类。网络民间艺术实践性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运用网络民间艺术作品来讴歌时代的主旋律。瓷板画作品“大潮”深刻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讴歌时代新风尚。网络民间艺术作品也可以用来表达老百姓对政府的期望和对腐败现象的憎恨,用作品说话,直接映实人们生活的真实,揭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民心的所向是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潮彩艺术创作中,要注重实践功能的引入,并加以研究,并加大其实践性的研究力度,在潮彩艺术创作中将潮彩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进而以理论指导潮彩的创作实践。
综上,潮彩瓷板画艺术是潮州一大特色民间艺术,是对传统潮彩民间艺术研究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创新发展的时代特征。网络时代为潮彩艺术的发展创造条件,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其发展。因此,在网络的背景下,艺术研究不但要从技术层面,还要从人文层面,不但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避免局限性,要把网络民间艺术放在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打破学科的束缚,采用跨学科的整体性研究角度和手段,结合现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情况,找寻网络民间艺术的运作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