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活动下科技馆“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发展

2021-01-29 02:11赵成龙
科技视界 2020年33期
关键词:馆校科技馆展品

赵成龙

(吉林省科技馆,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2016年,《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出台,教育部等11个部门正式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随后,上海、重庆、江苏等地纷纷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兼具教育性与实践性的科技馆也成为研学旅行中的热门话题,获得了学校、家长和学生们的青睐。

1 科技馆的教育作用

科技馆以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经常举办科技传播、科学文化交流活动,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科技馆涵盖了许多领域的科技成果,设置有人物展厅,向参观者详细介绍著名科学家的生平故事和贡献,向青少年们展示科学家们发明的实物,是青少年接受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参观者可通过自己浏览阅读或者听馆内讲解员解说的方式,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文化素养。

另外,参观科技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例如,通过讲解员的解说,传递科学家们坚持不懈、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引导和启迪青少年,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展现我国科研发展历史、前沿科学技术等,使青少年深入了解老一辈科学家自立自强的拼搏精神以及国家自主产权的高科技技术,培养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

2 馆校结合的意义

馆校合作,顾名思义,即学校和科技馆相结合的教育形式。馆校合作形式主要包括学校组团带队参观科技馆和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等,近年来又增添了研学旅行的新形式。研学旅行以旅行作为载体,基于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探究科技场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促进课本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研学旅行背景下的馆校合作,深入贯彻研学目的,让学生在旅行中也能学习科学知识,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教育发展。

2.1 提高学生思维活跃性

传统科学教育的一般流程为,老师设计教学大纲、按大纲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完成作业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局限学生思维,枯燥且乏味。馆校结合则摆脱限制,充分利用科技馆资源,以各种创新教育形式使学生对科技创新产生兴趣。

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科技馆,让学生主动思考、吸取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例如,推出展品会,介绍有关科技原理方面的知识、物品发明的曲折经历等;开展科学讲座活动,与学生探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技与社会等话题,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2.2 优化资源配置

在对接学校课程的基础上,利用科技馆展品开展学习活动,可提升学校教学效果。科技场馆教学空间开放、教育方式灵活,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过程中的有效辅助资源。馆校合作能够让科技馆教育从传统课程中汲取养分,完善自身教育课程,将资源价值最大化。

3 科技馆“馆校结合”面临的问题

3.1 游而不学

所谓研学旅行,是指学与游并行,在参观过程中也要学习知识,但目前科技馆的“馆校结合”活动大多流于表面。不论学校组织还是校外教育机构的研学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的重要性,学生们大多走马观花,在科技馆中毫无收获,与研学本质背道而驰。

3.2 时间不足

研学旅行中停留在科技馆的时间并不充足,导致学生无法细致吸收科学知识,研学效果不明显。过于紧凑的时间安排,或许能让学生多参观一些场馆,但杂而不精,反而不美。科技馆之行除了增长见识、旅行放松之外,更主要的是学习知识,需要充裕的时间去聆听讲解、弄清展品背后的渊源故事。

3.3 缺乏系统性安排

有效的科技馆研学之旅绝不是灵光乍现的产物,学校需要根据课程节奏来安排,明确出行主题和研学目标,做好参观计划。没有主题目标的科技馆研学没有灵魂,学生不知道自己去学什么,学习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只会白白浪费学习资源。

科技馆的学习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参观展品层次,需要进一步系统挖掘。结合学校教育目标和科技馆已有资源,开发更多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3.4 观念落后

素质教育的概念推行已久,但在实际教育中却很难落到实处。现阶段学生、家长和老师都以应试为先,分数成绩才是大部分人关注的重点,科学教育理念落后。科学普及教育在提分方面几乎没有明显帮助,导致学校对科技馆“馆校结合”发展并不热情。且大部分科技馆工作人员本身也缺乏工作积极性,没有意识到科学教育的必要性。

4 如何推进“馆校结合”科学教育

4.1 注重研学结合

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核心目的仍是传授学生知识,研学旅行也不例外。学校与科技馆合作中应当注意研学结合,将文化旅游与学校教育巧妙融合。科技馆也要结合学校实际课程需要,使得其学习与教育更有针对性。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系统性地安排研学活动。充分利用科技馆资源,基于教学内容、科技馆教育内容定期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参观学习。

科技馆方面,应该给学校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如开展创新性教育活动。科技馆负责提供材料设备,学生自己制作创意手工或者进行科学试验,以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另外,馆校合作期间,工作人员应和教师交流合作,共同开发科学课程。例如,组织科技馆工作人员到校,对全体师生进行培训,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等。

4.2 基于科技馆场馆开展教育活动

在研学旅行的新形式下,科技馆需重新开始整合馆内的科学教育资源,改变目前按学科划分展品的单一标准。一方面,科技馆需深入挖掘展品科学教育内涵,重视创意思维在科技馆中的地位。转变传统模式,不再一味讲解演示,尝试开展探究性、启发性学习模式,进行创意性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也要围绕场馆地方特色展品,策划多种科普主题活动,不断优化科技馆场馆自身内容,更好地与学校研学旅行衔接,推进馆校结合发展。

4.3 打造场馆优势特色

此处的场馆特色主要分为两点,一为科技馆特色课程;二为特色技术加持。

为助力研学活动,科技馆应紧随学校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课程,将自己打造为优秀的“研学旅行教育基点”。

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许多“高、尖、精”的技术设备和有趣的学习模式都可用于科技馆教育。例如,运用游戏、对话、讲解、自主探究、主题展览活动、专家讲座等模式来教授科学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既提高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也使其对知识点的印象更深刻。同时,科技馆引入VR等新兴技术,带给学生新奇学习方式,使学生了解更多深奥的科学知识。另外,科技馆可将环境、展品、文字和讲解等融合在一起模拟立体场景,为学生呈现科学发展史,增强学生参观体验。

科技馆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科技馆受众范围广、传播方式丰富多样,展品资源、技术资源也更富足。“馆校结合”过程中,科技场馆一定要发挥好这些优势。

4.4 重视校内外科技教育者素养水平

老师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学校科学教师和科技馆教育人员的素养直接影响着馆校结合效果。

因此,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教育者的培训工作。科技馆应明确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与要求,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经常性测试工作者水平,杜绝划水等敷衍行为。科技馆工作人员自身也要加强专业学习,对工作负责,努力为参观者提供优质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馆在各项培训考核中应当充分利用科技馆资源,完成培训的同时也增强工作人员的体验,熟悉场馆资源,以便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4.5 建设馆校合作效果评价体系

判断合作模式是否成功有赖于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教育目标明确、严谨科学;科技场馆教育趣味十足、开放多元化、实践性强。“馆校结合”集两方优势于一身,对其效果的评估也应当两者兼顾。

部分学者认为,馆校合作教育活动评价应包含三个阶段,即前期可行性评价、中期过程性评价和后期的总结性评价。学校和科技馆都应认真看待三个不同阶段的评价结果,及时总结反思。学校反思包括课程关联性、教学行为适当性和馆校合作紧密型等;科技馆反思包括展教资源选择的合理性、资源呈现的多样性。综上所述,“馆校结合”效果评价能让双方察觉合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启迪教育者开始思考如何改进问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5 结束语

研学旅行下的科技馆“馆校结合”正处于高速发展中,作为科技馆工作人员首先要认识到馆校结合这一科学教育形式的重要性和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而后从研学结合、场馆本身、教育者素质以及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动科技馆“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模式发展。科技场馆和学校“馆校结合”模式,紧跟教育部门政策方向,创造互动体验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探究科学问题,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参与式体验,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总之,研学旅行火热背景下,学校与科技馆都需加强馆校合作,校内外共同发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馆校科技馆展品
科技馆一日游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公共图书馆馆校合作推广实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我在四川科技馆
试论馆校合作
馆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以故宫“陶瓷”主题课程为例
“馆校结合”中的两个“三位一体”——科技博物馆“馆校结合”基本策略与项目设计思路分析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