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闪耀,成为中国文化中特别的闪光点。历经时代的转变,云南保持着特有的历史文化,将神林文化、神物文化、水土文化以及环保文化发挥得极具特色,成为云南生态文化的特有标签。不仅顺应时代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建设,更加促进生态产业向着良好的方向转变,让云南获得更多的机遇,完美地展现着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制约因素;举措与建议
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存在的标志,文化具有普遍性都在整体的大环境下延续发展,不断的融合创新;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孕育出的文化也是各具特色。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的融合交汇,民族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结合,衍生出神林和神物等特色的生态文化理念。当然,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一定的制约,人的思想观念、人口的增长和迁移、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产业结构都会对其造成影响,需要不断的改革发展,不断的丰富传统生态文化的建设以达到文化繁榮与发展的目的。
一、云南传统生态文化重要性及价值分析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云南的传统生态文化真实再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与价值感。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文化的融入一方面为我们的生态保留了珍贵的动植物资源,达到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境界。另一方面让我们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充分看到生态的价值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融入到产业结构中间,打造生态产业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些方式不仅顺应时代发展下的经济发展,同时彰显出独特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分析
1、云南神林和神物文化分析
云南特有的神林文化和神物文化向我们展示了人与植物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让我们意识到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是生态环境的良好保障。不能为了经济发展不顾环境的保护,打破这种和谐的关系。他们甚至有时候将动植物赋予神灵的标志,让人们自觉的对其进行保护。同时,约定不能随意地上山捕杀动物,很多民族甚至是明令禁止捕杀,要保护为主,并将动物用作自己的图腾,来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敬畏。正是这种敬畏动植物的文化,云南延续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生活经济的发展,是护佑当地生态的良好屏障。
2、云南水土文化分析
自古以来生态环境和水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文化延续的重要基础,依靠青山绿水生活发展的少数民族对自然环境有着深切的热爱,由此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当地少数民族选择靠山临水而居住。水源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水源,也为当地农业提供浇灌的资源。尤其是在当地傣族水稻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经验,满足群众日常的粮食需求,还能不断的规划人与土地之间的关联,形成循环种植模式,涵养土地资源。而土地的利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哈尼梯田的运用将农业生产推向较高的层次,不仅结合当地独特的地理特点,还能打造出创新的种植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作物的发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云南少数民族对山水的应用真切的让人体会到云南地区的独特的环境魅力与人类的独特智慧。
3、云南环保文化分析
环保文化的产生依赖于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态消费观。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出发,大多数少数民族信仰佛教,认为应该禁止杀生,在动植物的保护中就很好的体现出来。同时,他们还秉承着种植植物的理念,通过自己的种植区培育新的生命保护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保护自然环境资源贡献了力量。从生态消费观层面分析,少数民族不愿向自然进行过度的索取,他们虽然停留在传统的耕种生活中,但是所需的资源并不多,只要满足生活所需足以,不会过度的、无节制的探索,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目前云南生态文化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生态文化成为近年来流行的话题,当然在实际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制约因素。首先受人口增加和迁移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当地的资源需求就也就变大,这就会加大生态环境的承载量,当人口需求大于自然的供给时就会产生过度的资源消耗。其次,产业结构也会对当地的生态产生影响,传统的农耕需求能够保障水土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向往当地的旅游发展模式,希望去体验绿色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可能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会损害当地的环境,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如何优化云南生态文化的举措和建议
1.强化思想教育树立生态价值观
在生态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思想教育观念发挥极大的作用,有利于当地民众树立生态价值观,继续为生态建设贡献力量。国家可以利用软宣传和硬制度两方面来权衡,宣传生态环境的价值,引导群众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鼓励群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地保护自己周边的生态环境。而制度将更加具有强制力,对破坏生态文化的行为严令禁止进行惩罚,根据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顺应当代生态文化发展的需求,成为生态文化的执行者,投身文化宣传工作。
2.生态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实则并不对立,二者如果能够科学的融合,对生态产业的转型升级无疑是良好的推动。在传统生产方式不能够满足需要的时候,着力打造生态产业链或许能够激活当地的经济,带来不一样的发展前景。首先,云南作为生态资源丰富的城市,拥有独特的生态旅游价值,可以开发生态旅游服务业,合理的规划开放区域,进行宣传打造,让更多的群众感知原始的生态环境,发现自然的魅力。其次,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也是产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将传统的风俗文化形成独特的风俗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自体验,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才能真正体味其文化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形成特色丰富的生态文化,必然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少数民族也应该响应国家号召,树立生态价值观念,与自然生态环境建造良好的共生管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才是拥有生态文化的基础保障。同时,也应该加强科学的思想教育观念,反对迷信树立科学的思想,以先进的思想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由利益为重转向生态为重,最终实现传统生态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勇, 周先阳, 王张雪.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探索[J]. 创造, 2020(6):24-31.
[2]彭丽莎.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科学性[J]. 好家长, 2019, 000(024):P.253-253.
[3]李雪芬. 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价值考究[J]. 智库时代, 2019(35):126-128.
作者简介:魏金鑫(1983年5月-)女,白族,籍贯:云南省维西县,研究方向:民族文化研究,所在单位: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