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地福,陈富贵
(江西省煤田地质勘探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1)
安源煤矿位于萍乡市南东120°方位,直距6 km,隶属于江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矿区为低山丘陵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山脉走向NE~SW,山形成排,天子山最高,海拔+596.75 m,最低点+120 m。矿区属于大陆性亚热带,四季温度相差很大,年平均温度18.93℃,年平均降雨量1 570.4 mm,年平均蒸发量为1 242.4 mm。矿区无常年性地表水体,间歇性冲沟一般无水,雨时有水,雨后短时间内即被疏干。
本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白垩系上统南雄组、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二叠系中茅口组[1],分述如下:
(1)第四系(Q):厚度0~20 m,一般5 m。由粘土、亚粘土、砂粒及卵石组成,分布于冲沟及低洼处。
(2)白垩系上统南雄组(K2n):厚度0~155 m,一般75 m。红色或棕红色砂砾岩,夹条带或透镜状泥岩,分布于井田以北外围大片地区。
(3)三叠系上统安源组(T3a):平均总厚度710 m,是区内含煤地层。自上而下分三丘田段(T3a3),三家冲段(T3a2)及紫家冲段(T3a1)。三丘田段分二个亚段,上下亚段合称上煤组;三家冲段(T3a2)分为上、中、下三个亚段,该段不含煤;紫家冲段分二个亚段,上亚段(T3a12),又称下煤组,下亚段(T3a11)为底部砾岩。以南翼地层分述如下:
①三丘田段(T3a3):
厚度135~390 m,一般270 m。灰色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炭质泥岩,上亚段含煤三层(上煤组一煤层、二煤层及三煤层);下亚段中部含上煤组四煤层
②三家冲段(T3a2): 厚度10~366 m,一般厚220 m。深灰色粉砂岩、细粉砂岩、泥岩。
③紫家冲段(T3a12):厚度107~445 m,一般200 m。上亚段为灰色细至中粒石英砂岩、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含大槽、砚子槽及硬子槽煤层;下亚段为底部砾岩。
(4)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
厚度不详,小坑到紫家冲一带出露。泥岩与粉砂岩互层,局部为泥灰岩。
(5)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井田范围内,出露在北翼煤系底部。厚度100~280 m,一般200 m。上部浅灰色厚层状灰岩,下部黑灰色泥灰岩。
安源井田以RF2断层为界,分为南北两翼:南翼含煤5 层,其中下煤组可采3 层,上煤组可采2 层;北翼下煤组可采4 层。各可采煤层由上往下叙述如下:
(1)南翼上煤组煤层:
①三煤层:煤层全层厚度3.3~10 m,平均厚5.6 m,平均计量煤厚2.52 m,煤层结构极复杂,全区可采,为不稳定煤层。
②四煤层:煤层全层厚度6.3~12 m,平均厚8.6 m,平均计量煤厚4.05 m,煤层结构极复杂,全区可采,为不稳定煤层。
(2)南翼下煤组煤层:
南翼下煤组为紫家冲段,地层平均厚220 m,可采煤层厚6.17 m。
①砚子槽:层位较稳定,全层厚0~5.05 m,一般厚2.17 m,平均计量煤厚1.12 m。往西变薄,全区大部可采,为较稳定煤层。
②硬子槽:层位较稳定,全层厚0~4.9 m,一般厚3.5 m,平均计量煤厚1.2 m。全区基本可采,为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
③大槽:层位稳定,全层厚2.02~29.2 m,一般8.47 m,平均计量煤厚3.85 m,全区可采,为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复杂。
(3)北翼下煤组煤层
①列皮槽:煤层厚度0.24~2.35 m,平均0.75 m,平均计量煤厚0.91 m。煤层结构复杂,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②一号大槽: 厚度为0.17~2.54 m,平均为0.83 m,平均计量煤厚1.02 m。结构较简单,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③二号大槽:煤层厚度0~1.38 m,平均0.65 m,平均计量煤厚0.88 m,灰分26.69%,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④四页槽:煤层厚度0.80~1.48 m,平均1.12 m。结构较简单,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矿区含水层分为孔隙含水层、基岩裂隙含水层、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本矿属基岩裂隙充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床。安源组煤系地层抽水试验q=0.008 8~0.51 L/s·m,k=0.012 3~0.163 m/d,富水性较差。北翼茅口灰岩稳定水位为+155.12 m,q=0.30 L/s·m;矿井东邻高坑煤矿:茅口灰岩抽水试验q=1.14 L/s·m,Q=420 m3/h,为中—强富水,但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矿井开采主要是安源组紫家冲段,煤层顶板多为灰黑色致密粉砂岩、砂岩及砾岩透镜体,局部夹泥岩;底板为灰黑色泥质砂岩、细粒砂岩。属半坚硬岩层,围岩类别属Ⅲ类,矿井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
矿区内无危岩、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因开采历史久远,部分地段出现了地面开裂、塌陷,系采煤造成地表移动所致。堆放的煤矸石栽种了松木,并长有杂草;矿坑排水由于煤层含硫较低,对环境影响不大;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较好;矿井属瓦斯矿井,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煤尘具有强爆炸危险性。本矿井地质环境质量属于复杂类型,地表裂缝、塌陷和矿井瓦斯是影响开采技术条件的主要问题。
安源煤矿于1898年5月建矿,1906年投产,1938年因日本侵华停产,解放后1954年10月复矿建井,1956年5月投产至今。
矿区面积为12.816 5 km2,开采深度+320 m至-450 m,生产规模0.78 Mt/a。分四个水平开采,+150 m、±0 m已开采结束,现集中开采南翼-150水平和-300 水平的大槽煤。
安源煤矿为平峒、暗立井、暗斜井的综合开拓方式,采煤方法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顶板全陷落采煤方法。
安源煤矿现在主要开采为第三、四水平大槽煤层,开采标高为-150~-300 m,本矿计划最低开采标高为-450 m。本次对-450 m标高以上煤层采完时地表移动变形进行研究。
当煤层被采空后,上覆岩层的原始状态遭到破坏,覆岩上部的地表各点向采空区方向移动,形成地表下沉盆地。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评价地表采动影响的指标有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2]。由于煤层的厚度及分布的不均匀性,则不同位置引起的最大下沉值和最大水平变形不同。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相应的各指标值。
充分采动时,地表最大移动下沉值Wcm与煤层法线采厚M在铅垂方向投影长度的比值称为下沉系数:
式中:q为地表下沉系数,α为煤层倾角, M为煤层厚度。
参考相邻高坑煤矿采矿条件下实测下沉系数见表1。
表1 参考的实测下沉系数
煤层开采后,地表下沉系数主要与上覆岩层的性质、开采厚度、开采深度、重复采动次数等因素有关。地表下沉系数随煤层上覆岩层岩性硬度增加而减小,随采深增大而减小,随开采厚度的增加而加大,随采动次数增加而增加。参考高坑煤矿实测,结合理论和经验及安源煤矿的实际情况,以主采的大槽煤和煤层厚度较大的硬子槽为主,计算地表下沉系数取值,见表2。
表2 安源煤矿各煤层下沉系数取值
充分采动时,走向主断面上地表最大水平移动值Ucm与地表最大下沉值Wcm的比值称为水平移动系数:
根据萍乡矿区的地表移动实测资料,见表3。确定本区的地表水平移动系数取0.3。
表3 参考的实测水平移动系数
煤层开采后,地表沉陷区内的移动变形主要集中在采空区边界上方宽度为2rz的范围之内,该范围称为主要影响范围。连接主要影响范围边界点与开采边界的直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β称为主要影响角。安源煤矿主要影响角取值为65°[2]。
最大倾斜I、最大曲率K、最大水平变形ξ的计算公式如下:
I=Wcm/(H/tgβ)
K=±1.52 Wcm/( H/tgβ)2
ξ=±1.52 bI
式中:采深H(所在水平标高+该点标高)。
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各孔采动变形分析计算
钻孔编号最大水平变形(ξ)/mmⅤ0325.004.00342.702 302.02214.4050.1376.569Ⅴ01135.004.00625.002 080.6477.1390.0373.255Ⅴ01215.002.00480.801 226.7265.4720.0372.495Ⅵ0455.001.10505.28400.6441.7000.0110.775Ⅵ0240.002.20625.001 070.1653.6720.0191.674煤层倾角(α)煤层厚度/m煤层到地表的垂深(H)/m最大下沉(η)/mm最大倾斜(I)/mm最大曲率(K)/mm
将上述计算结果绘制成地表下沉和地表水平变形等值分析图(见图1、图2)。据图可知,由于本区煤层采厚、采深均较大,井下工作面开采在地表形成的下沉盆地,均为连续变形形式,但其下沉情况存在一定的起伏,且呈波浪状;下沉盆地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一般一个工作地表变形会在2.0~5.5年时间里完成。矿区西南部为上世纪80年代以前开采,历经30年,地表已经达到下沉及变形的稳定状态。根据图示,地表最大下沉区域集中在平坡里、猪圆心这些区域,对照该区域开采情况,主要是由于煤层厚度大于4 m所致;最大的水平变形集中在八方井、锡坑、燕子窝、炭冲附近,主要由于采深、采厚比偏小所致(〈60)。
图1 安源煤矿开采影响地面下沉分析等值线
图2 安源煤矿开采影响地表水平变形分析
1)安源煤矿终采后,地表发生不同程度的移动变形,最大下沉区域将集中在平坡里、猪圆心等地,最大水平变形将集中在八方井、锡坑、沈庙里、燕子窝、炭冲附近。地表移动变形主要取决于采深、采厚比[3],在采深、采厚比〈60 的地段,变形值较大,反之较小。
2)受采掘影响,地表建筑物可能出现不同等级的移动变形。矿区内大部分建筑物分布在距离下沉盆地中心较远的位置,下沉值和水平变形值较大的区域多数为空地,采煤活动对建筑物的破坏影响总体较小。
3)建议矿山加强地表和建筑物变形监测,对变形预测较大的地区设置警示牌及防护栅栏,发生破坏的建筑,应及时加固处理。沈庙里、燕子窝、长窝里等地区地面变形值大于6 mm/m,不可新建地面建筑,避免引发人身危害及财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