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模式思考

2021-01-28 22:02徐圆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验室育人

徐圆圆, 曹 蓓, 曹 旭

(南方医科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广州510515)

0 引 言

高校实验室是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基地。在“双一流”“双创”等建设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呈现出数量规模化、种类多样化等特点,其安全状况关系高校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1]。人的不安全因素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2]。加强实验人员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确保实验人员人身财产安全,对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4]。其本质是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着重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倡导与引领,并将专业教育中所蕴含的隐性思政元素显性化,推动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紧密结合[5]。

在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中从育人维度深入挖掘素质培养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在“供给侧”中着重强调教学端供给改革,不断调整供给结构和要素配置,建立更高水平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深刻剖析“课程思政”理念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育人意义,阐述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理念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构建中的现实困境,立足“课程思政”教学供给侧改革视角,从实验室安全教育育人理念确立、教育方式改革创新、评价体系重构和师资队伍教育理念提升4个层面探讨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模式建设路径,以期为高校提供参考。

1 “课程思政”——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视角

1.1 “课程思政”与实验室安全教育育人理念具有统一性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在实现全面发展中体现知、情、意、行的统一[6]。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目的则是通过接受来自各类渠道的安全教育信息与习惯协调培养,实现实验室安全责任与意识、知识与技能、素质与素养的有机统一。两者均通过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点,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课程思政”与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具有关联性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方法,通过思想引领、道德教育、思政课堂等内容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7]。实验室安全教育则是通过日常教育、课堂实践、文化营造等手段让学生敬畏生命、勇担责任,不仅体现为对自身安全负责,更是对他人、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两者教育方法及内容具有关联性。

2 “课程思政”——在实验室安全教育运用中的实践困境

2.1 顶层设计理念有待细化

顶层设计是推行“课程思政”理念改革的关键,忽视了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问题[8]。实验室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需要系统研究和设计。但是,“课程思政”理念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推进的顶层设计、路径与载体、政策机制没有太成熟的经验借鉴,效果良莠不齐。大部分高校还未从人才培养目标、思政资源共享、持续推进机制、师资队伍培育、激励评价机制等方面系统设计、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理念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有机运用。思政教育与实验室安全专业教育“两张皮”“两条线”现象未能根本改变。

2.2 教育方式方法需改革

当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开展的形式主要是入学后的集中教育以及专家讲座等形式,未能通过开设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手段将实验室安全教育贯穿于实践育人全过程;未能着重突出以人才培养为主体地位的教育模式;未能结合实验室安全专业化特点树立思想教育与安全知识讲授紧密结合的整体安全观,整体呈现出安全知识覆盖面局限、缺乏实时更新,教学手段滞后、价值引领不足等问题,存在实验室安全教育成效不佳等情况。

2.3 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升

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主要由职能部门管理人员、院系兼职实验室安全员组成。大部分教师仅重教学管理,不重视育人[9]。突出表现在:①对“课程思政”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未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育人作用;②实验室安全管理教师队伍缺乏系统的思政理论培训,对“课程思政”理念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设计运用及实施方法理解不全面、不深入;③实验室安全管理教师队伍课程思政能力较弱,只重视实验室安全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方式多以简单说教、生硬灌输为主。

2.4 教育评价体系需重构

合理的评价是“课程思政”教育取得成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0-11]。当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成效评价多由主管部门以未发生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为评价标准,存在评价主体缺乏多元性特征、评价方式未侧重于发展性评价、评价结果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反推动导向作用不够明显等问题。

3 “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路径思考

3.1 明确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育人目标理念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12]。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的内化认同为检验标准。只有当学生将所受教育的知识内化为其成长的信念和发展意愿时才算有效完成了教育目标[13]。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顶层设计中必须牢牢把握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目标,让教师围绕目标而教,学生围绕目标而学,才能使得“课程思政”不流于形式,同时避免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3.2 改革实验室安全教育方式

进行“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供给内容和渠道是关键[14]。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构建中,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改革创新教育模式:①建立“互联网+安全”教育模式。搭建一套具有系统性、普适性特点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及考核管理系统,系统采取网上练习与网络考试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通过系统对实验安全与规范进行认识与学习。②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和载体[15]。实验室安全教育走进课堂,纳入学业培养考核指标体系,在强调理论教育基础上,更加注重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育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式、参与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探索推动课堂革命,将安全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置于实验室安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③营造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刊物、教学实践等多渠道,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多维度“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促使学生在思想层面对实验室安全产生价值认同。

3.3 重构实验室安全教育评价体系

探索多维度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评价考核体系,激发评价机制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改革中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理念下实验室安全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可从以下3个方面出发:①评价主体应具备多元化特征。授课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学生等均应参与评价中来,以期从全方位、多角度观测教育成效。②侧重于发展性评价。实验室安全教育中价值体系、安全素养、实践能力的质量发展很难通过考试、调查问卷、专家评定等方式判断,更应该注重描述性评价而非区分性评价。③评价结果主要运用于“课程思政”教学供给端改革,如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改革等,而非对学生安全素养与能力的定性判断。

3.4 提升师资队伍教育理念

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课程思政”理念在实验室安全教育运用中的核心力量。打造多元主体合力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师资队伍,落实协同育人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师资队伍协同育人理念:①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组建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院系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具有专业背景的专家组成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并加强实验室安全理论常识、管理要求、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宣传培训。②校内教师要针对实验教学课程制定和编排安全教育内容,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体现育人职责,传播安全价值观,将教书育人的责任落到实处[16]。③通过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共享、专题培训、集体教研等形式,不断强化校内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4 结 语

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模式构建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系统性工程。融合并践行“课程思政”理念,从人才培养的育人角度出发,突出强调教学端供给侧改革,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高度融合,寓价值引导于实验室安全专业教育教学,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一体贯通,提升实验室安全教育质量水平,对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实验室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