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充市仪陇县全力创建“德乡人·建工”劳务品牌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基地县”“全省劳务输出基地县”“全省外派劳务基地县”“四川省建筑劳务十强县”“北京市建筑劳务基地县”。目前,全县有18.2万人从事建筑业,其中支木工、钢筋工、混凝土等技能人才8万人,持有建造师、安全员、操作证等相关证书的约1.2万人。2020年,全县建筑劳务收入近100亿元,被授予“德乡人·建工”称号的700人实现劳务收入780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1万元。
提升思想认识。坚持把劳动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来定位,把建筑劳务作为支助产业来培育,牢固树立品牌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匠人培育”工程,通过技能化开发、市场化运作、组织化输出、产业化打造的方式,推动建筑劳务向组织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创建“德乡人·建工”劳务品牌。
丰富品牌内涵。仪陇县是朱德和张思德的家乡,仪陇县劳务品牌取名“德乡人·建工”寓意为热爱祖国、身先士卒、追求真理、勇当楷模、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体现了“德乡”建筑工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不怕吃苦的职业道德,同时也体现“德乡”建筑工匠高尚人格、远大理想、顽强斗志、过硬技术的敬业精神。
政策保障有力。出台劳务品牌打造配套政策,支持务工人员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考取到所从事行业认可的证书的由政府据实给予一次性补贴;建筑工人参加国、省、市、县(或行业协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以及开展“德乡人·建工”品牌签约仪式和品牌宣传推广活动的,给予个人一次性奖励或补贴。2020年以来,投入各类培训资金2000万元,兑现各类品牌打造奖补资金320万元。
统筹实施项目。通过“专项给、财政补、企业出、学校筹”着力解决劳务品牌培训资金短缺的问题。围绕品牌专业、优势专业、紧缺专业,按照“统一培训计划,统一补贴标准,统一项目采购,统一培训目标”的思路,统筹实施品牌培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项目。2020年,整合品牌培训项目资金2000万元。
优选培训机构。按照“自愿申报、择优选择、授权签约、动态管理”的原则,确定培训机构,筛选优势专业。通过外聘与内选相结合、专家与能人相结合,优化师资队伍,选择性培育了焊工、电工、钢筋工、支木工4个主打专业,推进培训项目向优势学校、主打专业集中。2020年确定的10所培训学校开展劳务品牌培训达1.2万人。
坚持以需定训。按照“面向市场,促进就业,突出特色”的原则,围绕劳务订单和企业用工需求,采取校校联训、校企联训等方式进行专业培训、就近培训和能力培养。2020年,1.1万人实现培训后就业,人均劳务增收10%。
搭建信息平台。投资500余万元加强劳动市场、职业介绍中心和信息网络硬件建设,依托县、乡镇人力资源市场聘用了531名村级劳务输出信息联络员,建立就业微信群,形成了上下互联、内外互动、覆盖城乡、高效快捷的劳务信息平台。2020年以来,共发布劳务供求信息3.6万条,直接推荐1.2万人异地就业。
发展订单输出。依托驻外商会、农民工服务站,收集发布用工信息;借助“川疆、川京、川藏、川深”等劳务洽谈会,广泛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鼓励县内外劳务中介机构、乡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农民工服务中心)劳务培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政企合作,广开就业门路。
开发外派劳务。近年来,依托中国建筑工程集团、京冶建设集团、中铁建设集团开发海外劳务市场,累计向海外输出务工人员10685人次。
建立完善联动机制。成立仪陇县农民工工作暨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和“一事一议”等制度,协调解决品牌创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成员单位配合抓、社会各界共同抓的工作机制。
建立舆论导向机制。大力宣传“德乡人·建工”的典型故事、就业案例、创业成效、社会贡献,对在建筑技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员授予县“劳动模范”称号,努力为打造品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建立目标考核机制。仪陇县委、县政府把建筑劳务和品牌打造纳入目标考核,年终进行专项打分量化考核。建立劳务品牌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强对运营企业的考核,政府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兑现品牌打造运营资金,2020年兑现品牌打造运营资金60万元。